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先秦文学概说(节选)
“先秦”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汉书·河间献王传》:“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这里的“先秦”,即汉人心目中的“前秦”,包括秦王朝在内。至后人论学所谓“先秦诸子”,才开始将“先秦”的范围转移到秦以前,主要是指春秋末期至战国的一段时间。今人更将这一概念扩展成为泛指秦代以前。它的上限没有明显的界定,实已包含了原始社会和“三代”(夏、商、周)以来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三个阶段。
史学家和文学史家们之所以将先秦划归为一个大时期,不是着眼于社会形态和朝代的变化,而是着眼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总体发展情况。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秦的统一中国和承袭秦制的汉王朝的建立,都具有划时期的重大意义:秦王朝对全国的统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尽管秦王朝“二世而亡”,寿命短暂,但秦的统一却体现了“三代”以来的历史运势,故其制为立国数百年的汉代所继承、发展,即所谓“汉承秦制”。历史上一向秦汉连称,将秦汉视为一体。秦汉的差异只在于:秦对全国的统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它完成了对三代总结的句号;而汉王朝的建立,则表明一个新时期开始的逗号。确实,统一的、气象宏伟的秦汉帝国的建立,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计程划界的里程意义。无论人们如何判断秦汉时代的社会性质,怎样评说当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的程度,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即秦汉时期在此前即三代以来的华夏共同体的基础上,形成、确立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代的制度、习尚、风俗已奠定了后代的规模。从传统中国文化总体上看,秦汉乃是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时代,从宏观着眼审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实应以秦划界:秦以前为一个时代,秦以后又为一个时代。秦以前的时代,中国文化处于萌发生成、蓄积酝酿、开拓创造的阶段,总称之为中国文化的发生、创造期;秦汉以后,则为中国文化的定型确立和演变期。
先秦是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伟大发端。文化上,没有先秦时代的曙光初照,就不会迎来汉唐时代的如日经天;没有先秦时代纵深历史的孕育、源远流长的文化汇集,就不会产生博大精深、涵容丰富的中国文化。因此,先秦史或先秦文学史,并不是一般的断代史,而是发端史,具有更为突出的文化特征和综合形态的特点。因而不仅在研究对象上稍异于后世的以“纯文学”为中心的断代文学,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亦尤须采取文化的视角,由文化而切入文学。一部先秦文学史,实际上就是对具有突出文化特征的先秦文学进行文学的文化发生研究,或文学的文化综合动态关系研究。代表先秦文学成就的《诗经》、楚辞、史传文学、诸子哲理艺术散文,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并与宗教、民俗、神话、哲学、史学等,处于一种综合动态的结构关系中。
小题1:
以下对“先秦”一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认为,“先秦”是泛指秦统一以前,它的上限是没有明显的界定的。 |
B.汉人心目中的“先秦”,就是“前秦”,即指秦以前的历史时期,不包括秦王朝在内。 |
C.后人论学所谓“先秦”,主要是指春秋末期至战国的这一段时间。 |
D.今人则更将这一概念,扩展成为泛指秦代以前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三个阶段。 |
以下不属于史学家和文学史家们,将“先秦”划归为一个大时期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史学家和文学史家们不是着眼于社会形态和朝代的变化,而是着眼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总体发展情况。 |
B.秦王朝对全国的统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 |
C.秦王朝寿命短暂,“二世而亡”;汉王朝承袭秦制,长达数百年之久。所以,历史上一向秦汉连称,将秦汉视为一体。 |
D.秦以前的时代,中国文化处于萌发生成、蓄积酝酿、开拓创造的阶段,总称之为中国文化的发生、创造期。 |
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史或先秦文学史,并不是断代史而是发端史。 |
B.一部先秦文学史,实际上就是对具有突出文化特征的先秦文学进行文化的文学发生研究。 |
C.先秦文学的唯一特点,就是它具有更为突出的文化特征。 |
D.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有:《诗经》、楚辞、史传文学、诸子哲理散文等。 |
概括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汉书·河间献王传》的文字,是为了证明“‘先秦’一词,最早见于汉代”这一观点。 |
B.先秦文学形成于中国文化的发生、创造期,对它的研究,必须纳入到文化的综合动态的系统中来。 |
C.先秦文学在诗歌、散文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完全可以和“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相映媲美,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
D.秦王朝不仅在军事上统一了中国,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答案
小题:
B
小题:
C
小题:
D
小题:
D 。
解析
小题:
包括秦王朝在内。
小题:
偏离题意。
小题:
A“断代史”内涵扩大;B“文化”与“文学”前后颠倒;C用“唯一”曲解原意。
小题:
秦王朝在文学上几乎是一片空白。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1~4题。先秦文学概说(节选)“先秦”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汉书·河间献王传》:“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这里的“先秦”,即汉人心目中的“前】;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古代货币——贝币
我们的祖先使用货币的时代是很早的。在原始的交易场上,凡交易双方愿意接受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交换的媒介而具有货币的职能。于是,渔猎时代的武器和猎具——石斧、石刀,游牧时代的皮革、齿角,农业时代的家具和谷物、布帛,以及历代用以装饰的贝壳蚌、珠、玉石等等,都曾充当过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而在所有的实物货币中,贝币的流通时间是最长的,流通的地域也是最广的。
海贝的品种很多,现在还生存的品种,据统计有150种以上。它们生长在浅海中,以印度洋、太平洋一带为最多。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海贝因人们所喜爱而成为装饰品。《说文》:“婴。颈饰也。”这正是挂在妇女们颈上的用贝串成的“项链”。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项链。
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在相当长的古代社会中,妇女一直是原始贸易的主要参加者,而海贝作为她们佩戴的贵重装饰品,经过他们之手成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那应是很自然的事。
在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财、货、贸、费、赁、赊、赎、贵、赋、赐等。由此可见贝币的使用在我国源远流长。从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中我们知道,我国殷商时代主要的货币就是贝。当时一般是把五个贝串在一起的,两串形成一个标准单位,称为“朋”。甲骨文有“易多女有贝朋”、“光取贝二朋”、“贝十朋”等记载。商王将几贝朋送给臣属,便是一件大事,须占卜问祖先看看是否应当送,而收礼者必须铸铜器以示纪念。由此可知,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是财富的价值代表或结晶。
周人取代商人而统治中原时,仍使用贝币。在西周的社会经济中,货物交换发展,贝币的流通量日趋庞大。如殷代甲骨文中不过是“二朋”“十朋”的数量,而周代的金文中,“百朋”甚至“万朋”等数字就很常见了。个人的交往动辄即有百朋之数,社会上的交易之大自然可想而知。由于天然贝的来源有限,于是出现了各种仿制贝,即以贝为模本,用其它材料仿制而成。现已发现的蚌贝、骨贝、石贝、陶贝、铜贝、金贝等等,其中最有重大意义的是贝与铜的结合而产生的铜贝。因为它是同后代的金属铸币连在一起的。周代的铜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而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把铜贝发展为一种椭圆形的小铜币,中国的钱币学家称为“鬼脸钱”和“蚁鼻钱”,这是中国古代铜钱的滥觞。
春秋时期,经济进一步发达起来,各种金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并开始排挤贝币而取得统治地位。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贝币仍在流通,也仍然作为贵重物品而随达官贵人、富有阶层进入坟墓做殉葬品。
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采取了法律手段统一全国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取代了原来繁多的其它实物货币,贝开始逐步退出流通领域,成为单纯的“器饰宝藏”,从而脱去了“一般等价物”的外衣,返朴归真了。秦始皇的措施,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小题1:
对“实物货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交易双方愿意接受的物品都可看作是实物货币。 |
B.实物货币是物品交换过程中的一般等价物。 |
C.时代不同,充当实物货币的物品也有变化。 |
D.实物货币与交换的物品的价值等同。 |
以下不属于海贝由装饰品到成为贝币的证明的一项是
A.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 |
B.与价值有关的汉字大都从贝,说明贝币的使用在我国源远流长。 |
C.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都证明,我国商代主要的货币是贝。 |
D.商王将几贝朋送给臣属还须占卜,说明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 |
对原文第五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西周取代殷商仍使用贝币,且流通量日趋庞大,说明贝币的价值越来越高。 |
B.殷代的甲骨文和周代的金文中均有贝币数量的具体记载。 |
C.铜贝是以贝为模本,用铜和贝的混合材料铸造而成的。 |
D.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鬼脸钱”和“蚁鼻钱”仍属实物货币。 |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原始的交易中,某种物品能充当实物货币的先决条件是交易双方愿意接受。
B.海贝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成为妇女们的“项链”的依据是《说文》。
C.贝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钱币.而铜贝则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
D,贝从获得贝币职能到丧失这一职能而成为“器饰宝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咸阳宫是秦的朝宫,秦王“听事,群臣受决策,悉于咸阳宫”。它始建于秦迁都咸阳初期,毁于秦末项羽之一炬,沿用百余年。其位置至今没有最终确定下来。刘庆柱先生认为咸阳宫在头道原牛羊村一、二、三号遗址一带;王学理先生认为咸阳宫大约在聂家沟到刘家沟之间的头道原上下,这与刘庆柱先生的看法区别不大;王丕忠先生认为咸阳宫在滩毛村以南的渭水北岸。笔者认为,咸阳宫在牛羊村北面的二道原上。
《三辅黄图》载:“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北陵所指,系二道原更合理。二道原标高450-500米,比头道原高出约100米,二道原是这一带的最高处,因而才能“端门四达”,有如天帝的居处。六国宫室所在的“北阪”也在二道原,因为在怡魏等地发现了具有齐、燕等国风格的瓦当,所以大家对此几无异议,那么这些仿作的六国宫室数处在咸阳宫的周围是不是更合情合理呢?从建筑选址来说,把咸阳宫——朝宫——政治中枢放在二道原上,有借地势之高的取向,事半而功倍。这一带在西汉时期被辟为高祖长陵(含长陵邑)和惠帝安陵(含安陵邑)用地,营建帝陵及陵邑的取土量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探查秦宫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头道原上,没有专门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是应当改进的。
二道原南面的头道原为官署区。一号遗址的所谓“主体殿堂’l室,面积为13.4× 12米,其它房间更小,室内地面为土质,涂以红色,看来是较简陋的,定为咸阳宫很不妥当。柏家嘴等地发现许多官营的制陶、冶炼工场遗址。
在头道原下是渭水北岸坡地带,南北宽约2公里,地势平坦,是咸阳的平民住区。在孙家沟等处分布密集的灰坑、陶窑、水井、陶水道和道路遗址,砖、瓦、瓦当、日用陶器、铜料、铜渣、铜钱等大量出土,足以证明渭北岸坡地带是平民居住区和市肆分布区。渭水从秦至今,在这一带向北推移是大家公认的,因而当时的闾里区比今大得多。秦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因而咸阳的平民居住区当很大,头道原以上及渭水以南绝无城市性质的平民居住区。如果把咸阳宫放在渭水北岸坡地带,从地理条件、安全防卫及政治取向等方向考虑其合理性都是很小的。
小题1:
以下不属于作者论证咸阳宫在二道原上的一项是
A.营建高祖长陵和惠帝安陵时大量取土,有可能破坏咸阳宫遗址。 |
B.咸阳宫始建于秦迁都咸阳初期,毁于秦末项羽之一炬,沿用百余年。 |
C.从发掘现场建筑规模和地面土质考证,头道原应为官署区,而不是宫殿区。 |
D.皇宫建筑要借助地势之高,二道原高出四周一百多米。 |
以下不属于作者论证咸阳宫应在二道原的论据的一项是
A.《三辅黄图》记载咸阳宫“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而二道原高出四周一百多米,符合“端门四达”。 |
B.《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秦王“听事、群臣受决策,悉于咸阳宫”。 |
C.一号遗址的“主体殿堂”面积小,室内地面为土质,较为简陋。 |
D.仿作六国宫室遗址大家认同。应推断在咸阳宫的周围更合理。 |
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渭水北岸坡地带挖掘的灰坑、水井、砖、瓦当、铜钱等大量文物足以证明该地是平民居住区。 |
B.这里地势平坦,渭水从古至今向北不断推移,因而当时的闾里区要比现今所见的大得多。 |
C.秦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足见当时秦王的暴政。 |
D.从地理防卫、以及政治取向等方面分析,渭水北岸坡地带建筑咸阳宫的合理性和可能性都是很小的。 |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学理先生认为秦咸阳宫应在头道原上下,刘庆柱看法与王学理相近,而王丕忠先生则认为应在渭水北岸,作者不认同这三人的推断。 |
B.现在探查秦宫工作没有把二道原作为重点,因此王学理先生之说不能成为定说。 |
C.在二道原发现了齐燕风格的瓦当,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仿作的六国宫室,它的布局很不合理。 |
D.在柏家嘴等地发现许多官营的制陶、冶炼工厂遗址,这些工厂不可能紧贴皇宫,作者从而否定了咸阳宫在头道原。 |
“初税亩”的实质是对于鲁君所直接控制的公田以外的“私田”实行“履亩而税”的政策。私田的拥有者当中以三桓为代表的贵族所拥有的数量应当是最多的。“初税亩”虽然公开承认了贵族除封赐以外而扩展的私田的合法性,但却加重了贵族对于公室的负担,因而受到三桓的反对应当是情理中事。“初税亩”很可能只是鲁宣公和公孙归父的一厢情愿的谋划,在实际上并未认真执行。这种推测可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其一,“初税亩”与鲁国公室的收入有着直接关系。假如税亩制度得以实行,那么鲁国公室的经济收入将巨增。然而,鲁宣公以后,鲁国公室继续衰微,鲁政依然每况愈下。后来宋国的乐祁曾经评论说:“政在季氏三世矣。鲁君丧政四公矣。”
其二,“税亩”并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真的实行税亩制,那就应当有收税的标准和实施的具体办法,可是在文献中并没有见到过关于履亩而税的税率记载。这些都很难说税亩制是实行了的事情。
其三,鲁国东门氏与三桓矛盾尖锐,东门氏欲实行税亩制而算计三桓。如果税亩制真的贯彻实行,那就必然会因为直接触犯三桓等贵族的切身利益而引起轩然大波,可是“初税亩”之后的两三年间,鲁国风平浪静。若谓“税亩”只是拟议中的事情,倒是符合鲁国情况的。
其四,据史载,鲁宣公十八年(前591年),公孙归父“欲去三桓,以张公室,与公谋而聘于晋,欲以晋人去之”。结果还未及实行,鲁宣公就于这年冬天死去,东门氏送被逐出了鲁国,公孙归父逃亡到齐国。
其五,东门氏被逐出鲁国之后,鲁国立即“作丘甲”。按照一般的理解,“作丘甲”即以井田制度下面的“丘”为单位加重军赋征取数量,并不以亩为单位摊派征收。春秋末年执鲁政的季康子采取措施“用田赋”,其主旨是以拥有私田数量的多寡为标准来加重赋税负担。
小题1:
以下不属于作者分析初税亩没有施行的一项是
A.初税亩与鲁国公室收入有直接关系,鲁宣公后鲁政继续每况愈下。 |
B.初税亩公开承认了贵族除封赐以外而扩展私田的合法性。 |
C.“税亩”并非一蹴而就。在史料中没有见过有关税亩制的税率记载。 |
D.春秋末年执鲁政的季康子采用“用田赋”,主旨是按拥有私田数量的多寡为标准来加重赋税负担。 |
以下不属于作者认为初税亩没有施行的论据的一项是
A.初税亩提出之后的两三年,鲁国风平浪静。 |
B.鲁宣公冬天死去,东门氏被逐出鲁国,公孙归父逃亡到齐国。由此证明初税亩没有真正地施行。 |
C.初税亩即对“私田”实行“履亩而税”。 |
D.东门氏被逐出鲁,鲁国立即“作丘甲”。 |
对原文开头一段中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初税亩是鲁宣公针对鲁国公室收入衰微而策划提出的。 |
B.初税亩主要是将全国土地重新丈量,按亩纳税的一种赋税改革。 |
C.初税亩主张将贵族私田履亩而税,必然会加重贵族对鲁公室的负担。 |
D.占有私田多少,体现了贵族在鲁国的地位,三桓占有私田最多,在鲁国势力最大。 |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初税亩在鲁国可能没认真执行是因为受到三桓为首的贵族反对。 |
B.作者从没有文献记载初税亩的有关税率等角度分析,说理有力。 |
C.全文围绕着鲁国可能没有认真执行初税亩这个中心展开,并从鲁国经济、相关文献以及鲁以后的田赋等方面论证,令人信服。 |
D.“作丘甲”与“用田赋”内容相同,其本质都是鲁国施行的赋税制度。 |
艺术的品格
国有国格。人有人格。艺术也有自己的品格。
品格层次的高下决定着艺术的精神价值和历史地位的高下。
艺无格不立。艺术品格是艺术作品屹立于艺术之林的脊骨。
艺术品格的内涵至少包括独立品格、真诚品格和创造品格。
中国艺术有“解衣盘礴”的优秀传统。专注痴迷于创造的沉酣而不作世故的权衡和功利的算计,进入最佳创作状态和确保艺术神圣与纯洁的前提。
前人早已发现:人多一分世故即少一分高雅;利多心急者其艺必不工。
艺术品格的滑坡往往是经不住非艺术的种种诱惑而造成艺术本身相对独立性的丧失。
诱于名,艺术降格为自我吹胀的钓誉虫。
诱于利,艺术堕落为满身铜臭的摇钱树。
诱于权,艺术奴化为察颜观色的登龙符。
艺术是艺术家在泥泞思路上频频滑倒的激情与感悟。它往往能跌出灵感带血的伤口和心灵震颤的歌吟。而在舒适坦途上装作跌倒,则只能跌出滑稽的丑态和矫情的喊叫。
任何有健康活力的艺术都构成自己纯真的氛围。它容不得肮脏泥沙的迷眼,虚矫赘瘤的附身和冒名的伪作的蒙混。戏不够,“三头”凑,常常是伪劣艺术的特征。它们不能以浩浩正气、铮铮铁骨、绵绵深情等人格力量撼人心魄,便以色情、暴力、笑料等低级趣味迷己惑人。
游离于情节和性格的床头、拳头、噱头,是甩卖发馊肉汤的胡椒,掩盖灵魂的膏药,装扮卖笑丑妇的胭脂。
优秀艺术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吴昌硕的厚度、齐白石的醇度、潘天寿的力度,傅抱石的速度,都以不与人苟同的艺术个性的戛戛独造在艺术史上留下闪光的篇页。
雪地上的第一排脚印最易诱人放弃寻找自己最佳路线的艰难选择。
缺乏创造性的模仿艺术已流于下品,没有出息的倒爷艺术更无品格可言。
艺术家的品格是由艺术家的人格决定的。艺术家不是完人,艺术创造所必须的素质偏离也常常给他们带来不可避免的缺点和怪癖,所以艺术人格与道德人格既有重叠又有一定的错位。
艺术人格有它的标准,那就是以严肃的艺术创造为轴心的文化使命感和文化献身精神。
艺术家是文化的先知。他的追求是未来。他的任务是创造。为了人类进步及真理,他甘愿做艺术的探险者和殉道者。他想的不是名利,而是争取更多的时间燃烧自己,付出自己。
我们期待艺术品格和艺术人格在新的高度和层次上趋于统一。我们期待创作出优秀艺术品的艺术家同时也创造出优秀的自己。
小题1:
“艺术是艺术家在泥泞思路上频频滑倒的激情与感悟”,对这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在泥泞思路上频频滑倒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的主题。 |
B.艺术是艺术家把自己对生活的激情和体验、感悟和认识,通过自己艰苦的艺术劳动创造出来的。 |
C.艺术家的艺术创造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
D.艺术家的激情与感悟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形象的再现。 |
对“吴昌硕的厚度、齐白石的醇度、潘天寿的力度、傅抱石的速度”所论证的观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各有不与人苟同的艺术个性。 |
B.艺术家的戛戛独造在艺术史上留下风光的篇页。 |
C.优秀艺术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
D.艺术家不能泥古,各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崭新的内容。 |
对“雪地上的第一排脚印最易诱人放弃寻找自己最佳路线的艰难选择”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艺术劳动而产生的。 |
B.踏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是创造艺术的既定方向。 |
C.前人在艺术道路上进行了必要的实践和探索,不是后人创造的模式,而是为后人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和借鉴。 |
D.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劳动时,有时会偏离创造性的轨道而因袭陈规。 |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末四个自然段,阐述了艺术家人格的标准、重要性和含义,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既深入地论述了艺术的品格,又照应了首段,扣紧了文题,从而深化全文中心。 |
B.“艺术人格与道德人格既有重叠又有一定的错位”,这一论断说明了艺术家的人格在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 |
C.作者认为“优秀艺术总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它说明了艺术家在借鉴学习前人的艺术精华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不与人苟同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意识,才能创造出优秀艺术,进一步论述了艺术的独立的品格。 |
D.全文语言简洁含蓄,层次清楚分明,比喻形象生动,如文中在阐述“艺术本身相对独立性的丧失”时,运用了三个自然段,以排比的方法、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说明其丧失的原因,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
《鲁迅诗稿》序
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挛”字,原为草书,也有断为“擎”字的。从意思上推敲,似当为“挛”字。——编者注),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贵”原为草书,也有断为“奖”字的。但从同篇所草的“遗”字来看,似当为“贵”字。——编者注)。
然诗如其人,书如其人。荟而萃之,其人宛在。荀子劝学篇有云:“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鲁迅先生,人之所好也,请更好其诗,好其书,而日益近之。苟常手抚简篇,有如面聆謦欬,春温秋肃,默化潜移,身心获益靡涯,文笔增华有望。
(选自《鲁迅与郭沫若》一九六O年五月八日。据一九六一年版《鲁迅诗稿》)
小题1:
从下列鲁迅的诗中,选出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出处和与其诗歌格律相同的一项。
A.《自题小像》《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
B.《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悼杨铨》 |
C.《自嘲》《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
D.《〈而已集〉题辞》《辛亥残秋偶作》 |
选出“听任心腕之交应”和“面聆謦欬”释义最恰当的一项
A.心手相应面对面的交谈 |
B.心慕手追当面聆听鲁迅的教诲 |
C.得心应手当面聆听鲁迅的言笑 |
D.运用自如促膝谈心 |
文中引用荀子《劝学篇》中的话是为了说明
A.鲁迅先生“诗如其人”“书如其人”。 |
B.人们学了鲁迅先生的诗可以“身心获益”“文笔增华”。 |
C.鲁迅先生偶有作诗,“每臻绝唱”。 |
D.人们应“更好其诗,好其书,而日益近之”。 |
这篇序文的中心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高度评价鲁迅先生写诗作书获得的成就,号召人们要“更好其诗,好其书”,才能“犀角烛怪”“肝胆照人”。 |
B.高度评价鲁迅先生的诗和书法的成就和伟大人格,号召人们应像鲁迅那样写诗作书。 |
C.高度评价鲁迅先生写诗作书获得的成就,可以使人“默化潜移,身心获益,文笔增华”。 |
D.高度评价鲁迅先生的诗和书法的成就及伟大人格,号召人们要更好其诗,好其书,可以身心获益,文笔增华。 |
最新试题
- 1在下列物质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铁B.硫C.铁和硫D.氢气
- 2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A.公路
- 3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玩具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1,2,3,4,5,6现将这个正方体玩具向桌面上先后投掷两次,记和桌面接触的
- 4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BAC=90°,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AB=6cm,AC=8cm,BC=10
- 5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缓
- 6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 A. cheese ( )2. A. Yes, she
- 72011年10月,由“英华达”推出的新一代国产智能手机“小米”投入市场,其所有850个零配件均通过国际市场采购。图为“其
- 8The witness was expected to give the police a desc
- 9书面表达(15分)假设你(Li Hua)想成为Tom的笔友,请你写一封回信给他.信中介绍你自己的名字、年龄、来自哪里,
- 102011年6月9日,农业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谋划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协调督促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落实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
热门考点
- 1下列判断: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③有两个内角为50°和20°的三角形一
- 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约为1 300 000 00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正确的是( )A.13×
- 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为( )A.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B.菱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C.顺次连接
- 4“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A.具有可燃性B.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 5小阳同学探究小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用九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使它们都正常发光,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 6(12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3.0kg的平板小车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t=0时,两个质量均为1.0kg的小物体A
- 7某制碱厂以岩盐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Na2CO3)和其他副产品。(一)有关资料原料岩盐水主要是含NaCl,此外还含有较多
- 8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绿色环保型冰箱的主要优势是[ ]A.用电量小B.对空气无污染C.噪声小D.对环境温度影响小
- 9听下面的材料,回答1-5题。1.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A.Take a trip to
- 10已知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离心率为233,且过点P(6,1).(Ⅰ)求双曲线C的方程;(Ⅱ)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