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1~4题。科学家说,他们复活了一个处于假死状态长达2.5亿年的细菌。这项非凡的研究成果支持了有关地球上古老的生命起源物质来自太空的理论。宾夕法尼亚...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科学家说,他们复活了一个处于假死状态长达2.5亿年的细菌。这项非凡的研究成果支持了有关地球上古老的生命起源物质来自太空的理论。
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说,该细菌是在一枚从新墨西哥州地下569米处采集到的盐晶体中发现的。
他们说,该细菌是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后期进入晶体的。在一小滴盐液的保护下,这个细菌安然无恙地存活到了今天。
研究人员说,他们在无菌环境下小心翼翼地把盐滴从晶体中取出,并把细菌放入一种有机溶液中。该溶液使细菌复苏并生长。
他们说,对这个被命名为2-9-3的细菌的基因测序表明,它是芽孢杆菌属的祖先。
这个细菌与在死海沉积物中发现的一种名为 Bacillus  marismortui的古老细菌属于近亲。
如果2-9-3细菌得到认可,它将打破先前有关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活生物的记录。之前这一记录由一些存活了2500-4000万年的小字辈细菌保持着。
由罗素·弗里兰领导的这个美国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他们报告说,这枚晶体是于1998年10月在新墨西哥州卡尔斯巴德市的一个垃圾场挖掘进气通道时发现的。经过亿万年的地质活动,在这颗幸存下来的细菌上方形成了结晶岩石和表层土。
研究小组说,严格的无菌处理意味该细菌标本没有受到现代细菌的污染。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约翰·帕克斯在一篇评论中说,如果此项研究结果能通过其他研究得到再现,那它将对我们有关微生物生存能力的认识产生“深远”影响。
小题1:
下列对2-9-3细菌的存活过程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该细菌曾生长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后期。
B.靠着一小滴盐液的保护,该细菌得以存活至今。
C.在长达2.5亿年的时间里,该细菌一直处于假死状态。
D.1998年10月,该细菌被发现并被科研人员复活。
小题2:
对科学家复活2-9-3细菌这项科研成果的意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为科学家关于古老微生物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B.对有关地球上古老的生命起源于太空的理论提供了支持。
C.有可能创造一项人类所知的古老生物存活时间最长的新纪录。
D.将对人类有关微生物生存能力的认识产生“深远”影响。
小题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亿万年的地质活动使保护2-9-3细菌的盐液形成了晶体。
B,包含2-9-3细菌的晶体是在地下569米处被偶然发现的。
C.研究人员配制的一种有机溶液,使2-9-3细菌复苏并生长。
D.科学家研究发现,2-9-3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祖先。
小题4: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发现2-9-3细菌之前,人类认识到的古老生物最多存活4000万年。
B.科学家曾在死海沉积物中发现一种古老细菌并使之复活,该细菌与2-9-3细菌是近亲。,
C.在进行复活2-9-3细菌这样的研究时,环境的无菌化十分必要。
D.2-9-3细菌能够存活2.5亿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

小题:
D。
小题:
C。
小题:
A。
小题:
B。
解析

小题:
2-9-3细菌的“发现”是在1998年10月,但“复活”不是。
小题:
A文中无据;B“生命起源物质来自太空”不等于“生命起源于太空”;D文中相关信息前面有“如果”一词,表明“将……产生‘深远’影响”只是假设,未必能成为事实。
小题:
“盐液”形成“晶体”有误,文中说科研人员“把盐滴从晶体中取出”,可见盐滴仍在,是盐滴周围形成了晶体。
小题:
B项“使之复活”推断不当,文中只说科学家发现了那种古老细菌并对之进行了研究,是否使之“复活”无从判断。文中说在发现2-9-3细菌之前,“最古老活生物的记录”“由一些存活了2500-4000万年”的细菌保持着,可见A项推断恰当;文中前后两次提到“无菌环境”“无菌处理”,C项的推断是言之有据的;在2-9-3细菌的存活过程中,的确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如“盐滴”“地质活动”“晶体”等,因而D项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1~4题。科学家说,他们复活了一个处于假死状态长达2.5亿年的细菌。这项非凡的研究成果支持了有关地球上古老的生命起源物质来自太空的理论。宾夕法尼亚】;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有一本书叫《植物的奥秘》,上面记录了这样一个实验:测谎仪专家Cleve Rackstet把仪器的电线接在了一株观叶植物的叶子上,结果发现了跟测谎仪接在人身上同样的反应。于是他匆忙设计了一个实验,把活虾一只一只随机地扔到沸水中。他观察到植物对虾的死亡表现出“感情”上的强烈反应。Backster在上千株植物上接过导线,这些植物都表现出对这刺激的反应。后来他想办法把电极接在仅含单细胞的溶液中,他测试过变形虫、酵母茵、霉菌、血细胞,甚至精子,他甚至发现它们同样具有高兴与紧张一类的情感反应。
自然界是靠着种种交流成为一个整体的,这个交流系统包括颜色、形状、结构,还有“化学"成分。整个的光谱、电磁波和物质波,其目的都是为了传送信息。其中的每个组成部分,不管是速度、波长,还是频率,它们的运动本身就是信息。
整个宇宙就是由信息和发送信息者组成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的重要一点是:动物和植物交流所用的“语言”和我们自己身体里面交流所用的语言是一样的。哺乳动物腺体分泌的激素会跟其他哺乳动物交流类似的信息。一个动物的痛苦或死亡发出的心灵感应的信息能够被其它动物或植物的细胞接收到,也能被它们明白。
六七十年代有科学家发现,植物对大部分音乐或声音有反应,对磁场、电流有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都会促进植物的生长。还发现爵士乐和古典音乐一般都会给植物带来好的影响,摇滚乐则会产生反作用。
盂加拉科学家Jagadis Chundra Bose爵士在一百年前对植物做了很多奇妙的实验。他的研究结合了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他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关系。他设计了一种方法,让植物通过对电或其它刺激做出反应,在一块玻璃上“签名”(展现自己的特征)。他看到敏感的含羞草像动物一样具有发射孤,还发现在植物形成层的组织里面有相当于搏动的心脏的细胞,帮助把汁液通过茎向上压送。在很多实验后他指出,胡萝卜是最爱激动的蔬菜,芹菜最冷静。
理论上讲,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有意识。原则上讲,意识是和生命一样广阔存在,一样久远。
我们当代的Marcel Vogel成功地重复了Backstet的大部分实验,他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有生命的物体周围有一种宇宙能量,一秕生命力量。这种力量是各界生命都有的,包括人类。他说:“由于这一力量是大家共有的,所以才会互相感知,人与植物不仅能交流,还能在图表上记录这种交流。
小题1:
下列对生命体“情感反应”这一分析概括的认识,完全准确的是
A.指通过科学实验,例如把仪器的电线接上植物的叶子、或把活虾扔到沸水中、或把电极接到单细胞溶液中,发现各种生物都具有高兴与紧张一类的情感反应。
B.指测谎仪专家把仪器的电线接在一株观叶植物的叶子上,结果发现了跟测谎仪接在人身上同样的反应。
C.指测谎仪专家把活虾一只一只随机扔到沸水中,他观察到植物对虾的死亡表现出“感情"上的强烈反应。
D.指测谎仪专家把电极接在仅含单细胞的溶液中,他测试过变形虫、酵母菌、霉菌、血细胞、甚至精子,发现它们同样具有高兴与紧张一类的情感反应。
小题2:
下列对划线句“整个宇宙就是由信息和发送信息者组成的”这句话的概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个的光谱、电磁波和物质波,其目的都是为了传送信息。其中每个组成部分不管是速度、波长、还是频率,它们的运动本身就是信息。
B.动物和植物交流用的“语言”和我们自己身体里面交流所用的“语言”是一样的。
C.一个动物的痛苦或死亡发出的心灵感应的信息能够被其它动物或植物的细胞接收到,也能被它们明白。
D.自然界是个整体,这个整体的系统包括颜色、形状、结构、还有化学成分。靠这个整体系统可以进行种种交流。
小题3:
根据原文得出“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有意识”这个结论,不能作为依据的一项是
A.让植物通过对电或其它刺激作出反应,在一块玻璃上“鉴名”(展现自己的特征)。
B.孟加拉科学家还发现在植物形成层的组织里面有相当于搏动的心脏的细胞,帮助把汁液通过茎向上压送。
C.孟加拉科学家对植物做了许多奇妙实验。他的研究结合了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他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关系。
D.科学家发现植物对大部分音乐有反应,爵士乐和古典音乐一般都会给植物带来好的影响,摇滚乐则产生反作用。
小题4:
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动物乃至于微生物都具有高兴和紧张一类的情感反应。
B.大自然的本质和人类一样有灵魂,智慧生命无处不在。
C.自然界是靠着种种交流成为一个整体,整个宇宙就是由信息和发送信息者组成的。
D.理论上讲,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有意识。原则上讲、意识和生命一样广阔存在,一样久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人脑中的“第六感”区域
很多动物能够通过察觉环境中发生的微妙变化,来感知迫在眉睫的危险。震前反应是最为典型的例子。鱼类的翻腾跳跃,漂浮打旋;狗、猫、鼠等哺乳动物地震前常常惊恐不安、嘶叫奔跑甚至集群迁移,少数还有忧郁和呆滞等行为反应。动物有如此了得的感知力,那作为智能动物的人类呢?我们究竟有没有这种可以预知危险的“第六感”呢?
实验室里一些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对电脑屏幕上出现的一系列提示做出反应。首先,屏幕上依次显示出一个个指向左边或右边的小箭头,志愿者按照屏幕上箭头的指示方向快速地,相应地按下左键或者右键。在这之后,有一个更大的箭头出现在屏幕上,它要求参与者按下相反的键。然后又是一些小箭头。随着第二大个箭头出现的时间被推迟得越久,人们就更倾向于按照第二个大箭头出现前那一个小箭头的方向按键。他们很难及时改变主意,避免按错键。
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表明,当志愿者犯错时,他们的前扣带脑皮质就更加活跃。在经历了很多次测试之后,这种反应就更加强烈。对此,布朗表示:前扣带皮质似乎从经验中学到了什么。
布朗领导的研究小组证实,人类大脑中确实存在着一个具有早期预警作用的特殊区域——大脑额叶部的前扣带脑皮质。这个区域可以监控外界环境线索,同时衡量环境变化可能会给人体带来的后果,并调解人们的行为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布朗表示,我们的大脑能够察觉出微妙的警示现象,并调节人们的行为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这个能力比我们以前预想的要好得多。他说:“过去我们曾发现,如果人们不得不在互相排斥的选项中进行选择的时候,或是人们犯错之后,前扣带脑皮质就会变得活跃。但是现在我们发现,事实上,当人们有可能犯错的时候,甚至是在人们作艰难的决定之前,大脑的这一区域就会变得非常活跃,对人们提出警告,避免犯更多的错误。”
我们也许永远不会像动物那样对待地震等自然灾害有那么强烈的反应,但是人们却可以通过前扣带脑皮质进行自我监控。
小题1:以下对“第六感”区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指的是人类大脑额叶部的前扣带脑皮质,具有早期预警作用。
B.它可以监控外界环境,同时衡量环境变化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的后果。
C.它能够察觉出微妙的警示现象,并调节人们的行为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D.它扮演早期预警系统的角色,这种预警能力在现代人类中要好得多。
小题2:以下对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第二个大箭头出现得越迟,人们按错键的可能性就越高。
B.第二个大箭头出现前的那一个小箭头的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按键。
C.第二个大箭头出现的时间受第一个大箭头的影响,它们相隔很久。
D.如果第二个大箭头出现得越早,参与者越容易改变主意,从而按对键。
小题3:根据原文,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动物都能够通过察觉环境中发生的微妙变化,来感知迫在眉睫的危险。震前反应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B.当鱼类翻腾跳跃、漂浮打旋,或者猫、狗、鼠等哺乳动物嘶叫奔跑、惊恐不安时,说明这里近期将发生地震。
C.当探索人脑“第六感”区域的志愿者在实验中犯错时,他们的前扣带脑皮质区域就更加活跃。
D.人类永远不会像动物那样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有那么强烈的反应,但人类可以通过前扣带脑皮质进行自我监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题
全球暖化,还是新冰河期
吵吵嚷嚷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去年11月才在印尼巴厘岛落幕,世界各国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措施的争吵刚从耳边消失了没几天,中国就遭受了雪灾,部分地区甚至是半个世纪不遇的超大雪灾,受灾人口超过1亿。不仅在中国,去年12月,加拿大和美国也相继出现了大雪灾;更离奇的是今年1月11日,巴格达竟然也百年不遇地下起了雪。“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怎么昨天报纸上刚刚还在讨论全球变暖呢,今天就哪里都暴雪了呢?”
这次大雪灾究竟和全球变暖有没有联系呢?还是如一些报刊所引述的“科学家”所说的:地球正在进入一个新冰河期?先平个心气,下面请听细细道来:
先来聊聊气候是怎么回事。通常气象学上所说的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现象和要素的平均值。这个“长期”的意思,可长可短,短可以是数月,长则可至数千万年,这都依赖于探讨的问题而定。当我们考虑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气候变化时,这个时间尺度在十年以上。在使用气候仿真模型模拟捕捉气候变化趋势时,输入的以往天气数据通常都在数十年以上甚至更长。在这样长的时间范围内,像暴风雪、旱灾、台风、寒潮等等这些偶然性的极端天气的影响就会被拉平。为了平衡不确定性的影响,在模拟时还可能需要设置若干次不同的初始状态,这样得出的结果也就更可能反映出气候变化的基本趋势。
也正因为气候是“长期”天气的平均反映,那么只依靠过去或未来短短数年的天气现象来支持或者反驳全球变暖的事实,都是不现实的。人为增加气候系统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结果,就是一些特定灾害性天气,如强降水引发的洪水,发生的几率增高、强度增大了;而另一方面,与极低温相关的灾害如霜冻,发生的几率和强度则有下降的趋势。
在天气的决定因素上,偶然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伴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大到无法清晰预测的地步。基于这一事实,同时也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气象台一般只发布未来3天的天气预报,想要做更长时间的预报,它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就会显著下降。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单一天气事件,要从气候变化角度来确切推断其发生的来龙去脉,也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任务。
如此说来,那根据气候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天气还有个准吗?对于天气预报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得预报期初始的地球背景物理资料,在此基础上经过计算机模拟推算,最终才能得到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具体的天气预报结果。而这些背景资料是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根据目前已知的气候变化趋势,即因为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全球地表温度已经并且将持续上升,由此而导致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多、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等的背景因素,也就可以预测在长期未来的全球范围内,灾害性的极端天气出现的频度和强度将会增加;而另一些灾害,如寒潮所带来的极度寒冷的发生机会和严重程度,则会下降。
在日常概念中,天气和气候的关系并没有像气象学上这样的系统和严格。事实上,在拉平极端天气因素的影响之后,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在因素的影响后果才会显现出来。在面对眼前暴雪的同时,我们如果再能联想到前几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很多地区出现的暖冬现象,以上的解释就更加容易理解了:原来从较长远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和一次的短期极端天气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2008年2月《科学时报》)
小题1:对本文所阐述的主要观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正在进入一个新冰河期”的说法是正确的。
B.根据气候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是不可靠的。
C.天气和气候的关系并没有像气象学上这样的系统和严格。
D.从较长远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和一次的短期极端天气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气象学上所说的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现象和要素的平均值。这个“长期”, 通常在十年以上。
B.人为增加气候系统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使与极低温相关的灾害如霜冻,发生的几率和强度呈下降的趋势。
C.对于已经发生的单一天气事件,要从气候变化角度来确切推断其发生的来龙去脉,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D.在天气的决定因素上,偶然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伴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大到无法清晰预测的地步。
小题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遭受雪灾,巴格达也百年不遇地下起了雪。这说明“全球变暖”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B.这次大雪灾说明:气候并没有变暖,地球正在进入一个新冰河期。
C.气候是“长期”天气的平均反映,只依靠过去或未来短短数年的天气现象来支持或者反驳全球变暖的事实,都是不现实的。
D.根据目前已知的气候变化趋势,可以预测在全球范围内,明年灾害性的极端天气出现的频度和强度将会增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山顶立和海底行
李 劼
从某种终极意义上说,人生具有本然的修炼意味,只是有的人意识到了,有的人没有意识到。但不管意识到的还是没有意识到的,人生总不外乎呈现为向上和向下这两种生命状态。向上为火,向下为水;因为火不管什么时候总是向上燃烧的,而水不管在什么情形下总是向下流淌的,水往低处流。向上具有阳刚的力度,向下则有阴柔之美。中国古代的禅师把禅归结为“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前半句指的就是火的状态,后半句说的乃是水的形象。生命有时是不断的向上、向上,力图站到山顶上去;有时却是向下、向下,顺流而下,听其自然,或者随遇而安。而什么时候应该向上,什么时候应该向下,则完全取决于每一个人自身的修为。
火和水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但在我看来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选择火的力度,到了暮年时分,才进入水的柔美。当然,有的人一生都在向上,有的人一生都在向下,人生的方式没有公式可言。比如李白,他一生都在梦想“身登青云梯”,然而又不得。李白是个功名心很重的诗人,当皇帝把他叫进宫里去时,他得意之极,大呼“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一旦跨到皇宫的门槛上,就羞于与“蓬蒿人”为伍了。须知“蓬蒿人”中有的是藏龙卧虎的高人。后来,李白在皇宫里受排挤从而被逐,于是他开始牢***满腹,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责,使我不得开心颜”。尽管李白有时也向往过“散发弄扁舟”的潇洒,但他一生更多的却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所谓“蜀道难”,其难者,仕途也。相比之下,苏东坡比李白更上了一层楼。苏东坡越过了“身登青云梯”的阶段,开始感叹“高处不胜寒”。李白终其一生都没有到过“高处”,所以他只是向往登高,而浑然不知高处究竟怎么样。至于苏东坡,他是到了高处的诗人,他知道了高处的寒冷。由此可见,“高高山顶立”并不完全意味着成功,也同样意味着孤独和寂寞。当一个人能感受到高处的寒冷时,李白式的功名心便开始消退了。生命由此不知不觉地转向了另一种状态,不再是一味的向上,而是走向顺流而下的“海底行”。
海底行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李叔同的皈依佛门是一种,比起山顶立那样的迎风展翅,海底行是低调的,默默无语的,甚至得有地藏菩萨那样的气度:“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当然,不管海底行有多少方式,其基本的人生姿态是一样的,需要一颗平常心。平常与平庸不同。平庸往往是一种苟活,而平常却是一种修为。有一部名为《英雄》的美国电影,就描写过一个具有平常心的小人物,如何在一架坠毁的飞机里奋不顾身地救落难乘客,完了又悄然离去。仿佛是为了强调一个英雄人物的平常心,导演还特意设计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细节,当这个英雄从浓烟里扶起一个女乘客时,顺手牵羊地捡走了对方的钱包。因为英雄也是人,是人就难免有人性的弱点。导演为了降低英雄的高度,不惜让他展示人的卑微和低下。且不说这种方法是否可取,但人们至少可以从中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就人的本性而言,都是一样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你究竟向哪个方向发展,取决于你自身的修炼。海底行的海,有许多层象征意味,它既象征着芸芸众生,茫茫人世,又象征着生命的本性,内修的境界。正如山顶立有一种高昂的气势,海底行需要非凡的定力。所谓戒定慧门者,戒是自律,定是底气,慧者通灵。海底行修的是定力,而定力修成,慧门也就自然打开了。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喜水。水是与智慧相关联的。爬山需要勇气,入水则得有慧根。海是博大的,在这个意义上,海又象征着一种胸怀,一种无边无际的慈悲、山有山的标高,海有海的博大。就此而言,人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机会,看你能否抓住它。至于你抓住的是高山,还是大海,那是你的选择,你的命运,你的造化。反正你不要随便错过。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
A.“高高山顶立”和“深深海底行”,都是本然修炼的结果。
B.李白和苏轼都是想“高高山顶立”的人。
C.“高高山顶立”和“深深海底行”都需要人们有一颗平常心。
D.人们都是欲“高高山顶立”而不可得之后才转为”深深海底行”的。
E.人生的生命状态不外乎两种:向上和向下。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感   觉
冯骥才
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享受。那当儿,暮色浓深,屋里的一切都迷蒙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入眼睑,搅乱头脑;心灵才能让听觉牵着梦游一般地飘入音乐的境界中去。哎,你是不是也有此同感?
我这感觉既强烈又奇妙,以致我怀疑自己有点神经质。记得那次绝对是个黄昏,大概听舒曼的《梦幻曲》吧!家里只我自己,静静的空间贯满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屋子的四角都黑了,窗前的东西变成一堆分辨不清的影子,只有窗玻璃上还依稀映着一点淡淡的桔色的夕照。
我的心像被这音乐洗过一样圣洁。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还是琴音充溢我的心里,一股潜流似地婉转回旋。于是我被感动起来,随之而来,便是这种动心的感觉渐渐加强,心里的潜流形成一个疾转的旋涡,到了感动的潮头卷起,我忽然不能自己。好像有根无形的搅棒,把沉淀心底的乱七八糟的全都翻腾起来。说不出是什么难忘的事或感受过的情绪,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甜蜜?忧伤?思念?委屈?已经落空的企盼?留不住的甜美……一下子,大滴大滴的泪珠子竟然自个儿夺眶而出,滚过脸颊,啪啪掉在地上。我倚着门框,仰起头,衣襟很快就湿了一片。我完全不能自制,也不想自制,因为这决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异常的、今人颤栗的幸福的感觉。平日里,偶然给什么意外的事物的触发,也会生出这样一种感觉,却总是一掠而过,从来没有凝聚起来,这样有力地撞击我的心扉。
然而我不明白,这感觉是怎样来的,是那琴音招引来的?到底是哪个旋律、哪个和声打动的我?为什么以前听这曲子从无这般感受?更奇怪的是,这以后,多少次,黄昏时,我设法支开家里的人,依旧在这光线晦黯、阴影重重的安寂的小屋里,独自倚门倾听这支曲子,但再也不曾出现那种忍俊不禁、苦乐交加的感觉了。琴音像一阵微弱的风,难得再在我心中吹起浪头。怎么回事?
感觉是找不到的,只有它来找你。
两年后,我早已忘掉寻觅这感觉的念头,却意外碰到了它。
那是个深秋时节,刚刚下过一场蒙蒙小雨,天色将暮,人在户外,脸颊和双手都感到微微凉意。我才办完一件事回家,走在一条沿河的小道上。小河在左边,蜿蜒又清亮,缓斜的泥坡三三五五坐着一些垂柳;右边是一面石砌的高墙,不知当年是哪家豪门显贵的宅院。这石墙很长,向前延长很远。院内一些老杨树把它巨大的伞状的树冠伸出墙来。树上的叶子正在脱落,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枝上挂的不多。显然无风,不时有一片巴掌大的褐色叶子,自个儿脱开枝干,从半空中打着各式各样的旋儿忽悠悠落下来,落在地上的叶子中间,立时混在一起,分不开来。大树也就立刻显得轻松一些似的。我踏着这落叶走,忽然发现一片叶子,异常显眼,它比较一般叶子稍小,崭新油亮,分明是一片新叶。可惜它生不逢时,没有长足,胀满它每一个生命的细胞,散尽它的汁液与幽香,就早早随同老叶一同飘落。可是,大自然已经不可逆转地到了落叶时节,谁又管它这一片无足轻重的叶子呢?我看见,这涂了一层蜡似的翠绿的叶面上汪着几滴晶亮的水珠,兴许是刚才的雨滴,却正像它无以言传的伤心的泪。它多么热爱这树上的生活——风里的喧哗,雨里的喧闹,阳光里闪动的光华,它多么切望在这树上多多留连一刻。生活,尽管给生命许多折磨、苦涩、烦恼、欺骗和不幸,谁愿意丢弃它?甚至依旧甘心把一切奉献给它。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永远是希望么?
我怜惜地拾起这片绿叶,抬眼一望,蓦然发现高高的、雨淋湿而发暗的墙头上,趴着一只雪白的猫,呆呆瞧着我;杨树深处,有两扇玻璃窗反映着雨后如洗的蓝天,好像躲在暗处的一双美丽的眼睛……突然,就是这突然的一下,我被莫名地感动起来。那次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异常的感觉,又一次涌入我的心中,在我心里翻江倒海地搅动起来,视觉又一次被止不住的大股热泪遮挡住了。我站在满地褐黄斑驳的落叶中间,贪婪地享受这又甜又苦的情感,并任使这情感尽情发泄和延长,多留它一些时候。谁知它只是这一小阵子,转眼竟然雾一般渐渐消散。好似一下子都拥聚与凝结起来的事物,又一下子分散开来,抓都抓不着。咦,这是怎么回事?
我手里拈着这片闪光而早落的叶子,痴呆呆地站着。
小题1: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所说的感觉是飘忽不定的、时而出现时而隐匿的、具有神密的色彩的东西。
B.出现“那种”感觉之后,多少次想重新找它却未找到,是因为气氛营造同那次有一定差异。
C.第二次出现“那种”感觉,是那片小小的新叶“异常显眼”却又生不逢时“涂蜡似的翠绿”打动了我。
D.文本“痴呆呆地站着”不是对叶子命运的思考,而是对“那种”感觉的惶惑。
E.倒数第二段中“贪婪地享受这又甜又苦的情感”中,“甜”指的是那次听音乐时“异常的感觉”,“苦”指的是感叹人生像落叶一样短暂。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