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是( )。 A.过于技术化的倾向使得许多学者尤其是研究生只知道分类与统计,却不肯认真地阅读文学文本和下艰苦的思辨功夫,从而往往把问题简单化了...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是( )。 
A.过于技术化的倾向使得许多学者尤其是研究生只知道分类与统计,却不肯认真地阅读文学文本和下艰苦的思辨功夫,从而往往把问题简单化了
B.课程改革的合理性,是指对课程改革活动的一种价值定位和预期,也是根据某种理论或事实的标准与尺度对课程改革活动所做的价值判断和分析
C.近年来大豆净进口量激增是我国粮食贸易结构最为始料不及的
D.自汉字传入日本,随着汉籍的传入,如《论语》、《孝经》等,其承载的文化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浸入大和民族的灵魂之中

答案

C
解析

C项中始料不及的主体应为“我、我们”等人称性词语,而非“我国粮食”。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是( )。 A.过于技术化的倾向使得许多学者尤其是研究生只知道分类与统计,却不肯认真地阅读文学文本和下艰苦的思辨功夫,从而往往把问题简单化了】;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用来替换粗体字部分词语的是( )。 
A.不折不扣
B.坚持不懈
C.毫不动摇
D.不屈不挠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这30年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广泛的评
论。最初是中国问题专家库伯•雷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所谓“北京共识”,
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
径。此后有许多评论把“北京共识”称为“中国模式”,进而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定义和评
论“中国模式”的文章和专著,他们的解释并不相同,评论也相差甚大,许多相当客观,
但也有“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威胁论”,甚至提出要警惕“中国模式”的输出。
有西方的评论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那时英国是海上霸主;20世纪是美国的世
纪,美国是军事和经济霸主;而21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或亚洲的世纪。如果这是指在21
世纪,亚洲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会复兴,那将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前景,如果是指21世纪
中国会具有当年英国式或当今美国式的霸权,则是错误的推断。
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有的发展中国家愿意参考中国改革开放的某
些做法,正如中国愿意参考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做法一样,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这是
自然的事情。
输出“中国模式”违反了中国坚持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政策的原则。我们认为,
不只中国,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也即,“中国模
式”没有普适性,正像已经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模式也没有普适性一样。
说到普适性时,我认为是限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宏观意义上的普适性。如“博爱”
“自由”“和平…‘民主”显然是有普适性的。但如到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某一宗教,这
些概念下的价值观和具体表现又会有所区别,会有不同的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无优劣之分。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弗朗西斯•福山认定,当今的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是最后的制度,几近完美,所以历史已经终结。他不单没有给西方创造新模式留下余地,更没
有给其他国家已经存在的和以后可能产生的新社会模式留下任何余地。他不顾及不同的国
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其他属性,而以西方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形式为唯~,违背了
多元化世界的现实。
“中国模式”或“中国案例”是处于现在进行时。“中国模式”存在于中国,并会继
续发展和完整,这应当是有充分理由的。中国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还出现了许多必须
克服的困难,其中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仍然不平衡;过多依靠出口的经济结构;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
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问题仍
然较多,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中国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加强法
制建设和政策调整,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中国对于超级大国的位置既不羡慕也不憧憬,她许多年以来专注于国内建设和解决自
己的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国际也对中国对国际的贡献有所期望。中国也愿意
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
(节选自2010年1月7日《参考消息》)
小题1:下列有关“中国模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模式”是国际社会研究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后,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一种定义和
评论。
B.“中国模式”被认为是适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一种发
展途径。
C.“中国模式”是继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之后,中国为21世纪世界经济
发展创造的第三种模式。
D.“中国模式”给有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这是全球化浪潮下自然而
然的结果。
小题2:下列关于中国对所谓“中国模式”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的认识,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
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
B.“中国模式”虽然还不具备高度发达国家所创造的发展模式那样的普适性,但很适
用于发展中国家。
C.“中国模式”存在于中国,处于现在进行时,它会继续发展和完整,不会一成不变。
D.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其他属性,中国有理由坚持自己的选择,走独
立发展的道路。
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际社会的某些人借中国的快速发展宣扬“中国威胁论”,担心中国会谋求世界霸
权,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B.“中国模式”不具备“博爱”“自由…‘和平…民主”等因素,这是“中国模式”
没有普适性的根本原因。
C.国际舆论对中国模式的评论,无论其角度如何,甚至是中国不赞同的观点,对中
国都有参考的意义。
D.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中国逐年扩大了参与度,这表明中国愿意承担与
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爱流汐①涨
许地山
月儿的步履已踏过嵇家的东墙了。孩子在院里已等了许久,一看见上半弧的光刚射过墙头,便忙忙跑到屋里叫道:“爹爹,月儿上来了,出来给我燃香罢。”
  屋里坐着一个中年的男子,他的心负了无量的愁闷。外面的月亮虽然还像去年那么圆满,那么光明,可是他对于月亮的情绪就大不如去年了。当孩子进来叫他的时候,他就起来,勉强回答说:“宝璜,今晚上不必拜月,我们到院里对着月光吃些果品,回头再出去看看别人的热闹。”
  孩子一听见要出去看热闹,更喜得了不得。他说:“为什么今晚上不拈香呢?记得从前是妈妈点给我的。”
  父亲没有回答他。但孩子的话很多,问得父亲越发伤心了。他对着孩子不甚说话。只有向月不歇地叹息。
  “爸爸今晚上不舒服么?为何气喘得那么厉害?”
  父亲说:“是,我今晚上病了。你不是要出去看热闹么?可以教素云姐带你去,我不能去了。”
  素云是一个年长的丫头。主人的心思、性地,她本十分明白,所以家里无论大小事几乎是她一人主持。她带宝璜出门,到河边看看船上和岸上各样的灯色,便中就告诉孩子说:“你爹爹今晚不舒服了,我们得早一点回去才是。”
  孩子说:“爹爹白天还好好地,为何晚上就害起病来?”
  “唉,你记不得后天是妈妈的百日吗?”
  “什么是妈妈的百日?”
  “妈妈死掉,到后天是一百天的工夫。”
  孩子实在不能理会那“一百日”的深层意思。素云只得说:“夜深了,咱们回家去罢。”
  素云和孩子回来的时候,父亲已经躺在床上,见他们回来,就说:“你们回来了。”她跑到床前回答说:“二爷,我们回来了,晚上大哥儿可以和我同睡,我招呼他,好不好?”
  父亲说:“不必。你还是睡你的罢。你把他安置好,就可以去歇息,这里没有什么事。”
  这个七岁的孩子就睡在离父亲不远的一张小床上。外头的鼓乐声,和树梢的月影,把孩子嬲得不能睡觉。在睡眠的时候,父亲本有命令,不许说话,所以孩子只得默听着,不敢发出什么声音。
  乐声远了,在近处的杂响中,最刺激孩子的,就是从父亲那里发出来的啜泣声。在孩子的思想里,大人是不会哭的,所以他很诧异地问:“爹爹,你怕黑么?大猫要来咬你么?你哭什么?”他说着就要起来,因为他也怕大猫。
  父亲阻止他,说:“爹爹今晚上不舒服,没有别的事。不许起来。”
  “咦,爹爹明明哭了!我每哭的时候,爹爹说我的声音象河里水声潲潲地响,现在爹爹的声音也和那个一样。呀,爹爹,别哭了,爹爹一哭,教宝璜怎能睡觉呢?”
  孩子越说越多,弄得父亲的心绪更乱。他不能用什么话来对付孩子,只说:“璜儿,我不是说过,在睡觉时不许说话么?你再说时,爹爹就不疼你了。好好地睡罢。”
  孩子只复说了一句:“爹爹要哭,教人怎样睡得着呢?”以后他就静默了。
  这晚上的催眠歌,就是父亲的抽噎声。不久,孩子也因着这声就发出微细的鼾息,屋里只有些杂响伴着父亲发出哀音。
【注】①汐: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涨落现象,
在中国古代称白天的涨落为“潮”,晚上的涨落为“汐”。
小题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孩子等着父亲燃香拜月,而父亲不愿点香,只答应孩子“对着月光吃些果品”,
主要是想用果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B.父亲叮嘱儿子“……回头再出去看看别人的热闹”这句话里,“别人”二字含蓄
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痛苦。
C.“孩子实在不能理会那‘一百日’的深层意思”,是说他无法理解死后一百天对
亲人来说是重要的纪念日。
D.素云觉得孩子太小,无法理解大人的心情,只会招惹父亲,使衷恸的父亲变得愤
怒,所以提出来“晚上大哥儿可以和我同睡,我招呼他”。
E.父亲拒绝素云的好意,把孩子安置在自己的房内过夜,是因为不想以哀痛示人,
从而使父亲这一形象更加血肉丰满。
小题2:第二段“外面的月亮虽然还像去年那么圆满,那么光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文章在父亲的哭声中结束,怎样理解父亲的“啜泣”“抽噎”和“哀声”?(6分)
小题4:有人认为本文题为《爱流汐涨》寓意深远,你认为昵?请结合你对文本的理解,探究本文文题的用意。(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村”制度的确立
①依据文献记载,“村”概念出现比较迟,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村”字,此前的文献中也不见,看来当时还没有这种说法和组织。但《说文解字》中有“村”字的原形“邨”字:“邨:地名,从邑,屯声。”到东汉中后期,“村”的概念已经正式出现。南北朝时期,“村”字被收入字典中。“村”概念在传世文献中也大量使用,“村”的名称出现泛化趋势。
②至于“村”的意义,依据字书的解释及文献的记载显示,至南北朝时期,“村”仅仅为众多的庶民百姓生活居住场所之一种,具有“聚落”的性质,直至隋朝“村”一直作为一种自然聚落的名称。
③“村”从东汉中期开始成为一种聚落的名称以来,一直未见进入国家律典,这种局面延续到唐初才有所变化。按唐例,国家刑书有四:律、令、格、式。律乃惩治违法乱纪者之条款,而“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于此三者。”令为国家之“制度”,为邦国政治之所依。若就地位而言,明显高于其余三者。“村”制初始于武德,定型于开元,“村”制人令,使“村”正式取得了法律的承认与保护,并成为一级基层地方组织。这应该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创举,是唐朝开创新局面之又一表现,意义非同小可。
④总体看来,至唐朝,“村”已经从纯粹的自然聚落名称演变为一种基层组织,在地域性之外,开始具备制度性特征。唐朝从两个方面完成了“村”的制度性确立,一是称谓,包括以“村”名聚落和以“村正”名村官;二是对村正设置标准的规范,即是否设置以及设置多少根据村内家户数的多少而定。从百家以上增置村正一人的规定看,村正的设置办法脱胎于里正的设置制度。
⑤魏晋南北朝三百年南北分裂,政局动荡,地方机构滥置,“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朝一统,励精图治,并州郡,裁冗员,竟也致富。然地方政治积弊已深,而隋运短祚,革弊成未竟之业。唐朝初年承袭革弊之势,并加强整顿力度,在继续省并的同时,进而对州县名称的紊乱及重叠现象予以规范,至贞观十三年而告终。“村”制度之推行即为唐朝整顿地方行政、革弊“求治”之一环。我们知道,制度变革与社会经济的变迁存在着互为因果之关系,“村”制度始于武德而完善于开元,李唐王朝也经贞观至开元而达鼎盛,可知制度创新与社会经济进步惟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而唐朝终获“蓬勃发展”之缘由也因此可见一斑。
(本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村”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村”概念出现比较迟,《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村”字,此前的文献中也不见,这表明了当时还没有这种说法和组织。
B.“村”字的原形“邨”字在《说文解字》中有所记载:“邨:地名,从邑,屯声。”南北朝时期,“村”字被收入字典中。
C.东汉中后期,“村”的概念正式出现。“村”的名称出现泛比趋势,因而“村”概念要传世文献中也大量使用。
D.依据字书的解释及文献的记载,“村”从开始成为一种聚落的名称以来,一直作为一种自然聚落的名称直至隋朝。
小题2:下列关于“村”制形成的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村”在唐初以前一直未见进入国家律典,而仅仅是一种具有“聚落”性质的庶民百姓生活居住场所。
B.“村”制初始于武德,定型于开元,作为基层地方组织演变,地地域性之外,逐渐具备制度性特征。
C.至唐朝,“村”开始从纯粹的自然聚落名称向一种基层组织演变,地地域性之外,逐渐具备制度性特征。
D.唐朝从称谓和村正设置标准规范方面完成了“村”的制度性确立,为中国行政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南北朝时期,“村”仅仅是庶民百姓生活居住场所之一种,这与国家分裂,政局动荡,机构臃肿有一定关系。
B.隋朝统一,励精图治,并州郡,裁冗员,虽然革弊事业没有完成,但对后世政治改革起到一定作用。
C.唐朝以国家制度,使“村”正式取得了法律的承认与保护,并成为一级基层地方组织,这说明了“村”制政策日臻完善。
D.“村”制度始于武德而完善于开元,李唐王朝也经贞观至开元而达鼎盛,可见“村”制度的确立对李唐王朝的兴盛起主要作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①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②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象什么也没有。⑸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吗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③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④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⑤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⑥“它在哪儿呀,奶奶?”
⑦“什么,你说什么?”
⑧“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
⑨“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⑩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⑾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11)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
(12)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13)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14)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⒁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⒂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小题1:下列对散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开头用“张望”“终于”“一直猜想”等词,流露出作者幼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为下文写自己到了外面世界目不暇接的情形做了铺垫。
B.文章第二段写我与奶奶的对话很是简洁,朴实而有趣,也更加形象地突出了幼时的作者来到外边世界时不听奶奶话的一面。
C.第⑩段划线句子属于景物描写,通过“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等语句,突出了钟声的洪亮。
D.“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奶奶的这句话侧面印证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声痴迷的情态”。
E.本文围绕“听到钟声”的几次感受,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更将这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上升到对“故乡”新的理解的高度。
小题2:文章题目为“消逝的钟声”,但作者却详写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加以简析。(6分)
小题3:请结合本文,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①请谈谈对第④段划横线句“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含义的理解。(3分)
简析第(12)段划线句“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的作用。(3分)
小题4:作者在异地听到钟声时感到“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童年,”于是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请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对“故乡”含义的理解。(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