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在当代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以及民族融合或冲突的重要因素。在国际上,国家间的文化冲突相对于军...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在当代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以及民族融合或冲突的重要因素。在国际上,国家间的文化冲突相对于军事冲突在上升,军事冲突也往往与文化冲突相联系;在国内,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对于物质需求在上升,物质需求也往往带有文化需求的成分。是否拥有先进文化,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素质、能力和命运。
因此,发展先进文化,是对时代变化的积极应对。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它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解决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人的活动是由价值观指导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由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也可说,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的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是群体力量或弱点的根据。
小题1:下面有关“文化与价值观”的关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是人们对理想、信念、态度等所普遍持有的见解。
B.因为人们的价值观不同,造成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甚至所有文化的不同。
C.价值观指导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取向,必须体现在人对文化的再创造上。
D.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础,所以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文化的作用。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物,人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融合促进的。
B.当代社会,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超过了对物质的需求,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C.人的活动及其结果,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因此必须重视文化的教化、熏陶作用。
D.所有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应遵循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努力促进文化发展。
小题3:下列理解和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的价值观和人的活动之间是主次关系,因为价值观是人活动的指南。
B.价值观必须立足于文化建设,必须摒除个性文化,使文化走向大众化。
C.发展先进文化,提供优秀文化产品,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一个个体的活动方式,体现在群体的价值观上,与文化的关系不太大。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在当代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以及民族融合或冲突的重要因素。在国际上,国家间的文化冲突相对于军】;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节选)
弗罗姆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节选自弗罗姆《爱的艺术》)
小题1:根据选文第1段,分别归纳什么是理想的母爱和父爱。(5分)
小题2:分析指出“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的内涵。(4分)
母亲的良知:                                                             
父亲的良知:                                                             
小题3:根据选文,理解“一个成熟的人”的形象。(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合欢树
史铁生
①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②我20岁时,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文学,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那就写着试试看。”她提醒我说。我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③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也获了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7年了。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了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④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⑤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还都把我当儿孙看,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子去看看嘛,***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⑥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⑦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
⑧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喜欢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了,过道窄得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⑨我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了享受。
⑩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984年11月 
(选自《文汇月刊》1985年6期 有删改)
小题1:文章前三段选取了人生的三个时段,它们集中表达了哪些内容?(6分)
小题2:第⑥段写了母亲种合欢树的一段往事,试分析这段追忆在文中的作用。(5分)
小题3:文章结尾说,那个孩子“会跑去看看那棵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小题4:谈谈“合欢树”的象征意义。(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无不受科举的影响。
科举原来是政府为了从民间选拔人才而设立的。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而言,科学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开、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的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科举的举措,越南科举的废除还在中国之后。16至17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接触到科举取士制度,并通过游记把它介绍到了欧洲。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19世纪中至末期确定的公务员取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应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来招录,后来这一方法渐渐成为欧美各国依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的考试原则与方式和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上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形成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的风气。这样不但大大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途径,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做官“寒门”出身的人。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百倍”,同时也被“紧锁笼中”。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并培养了大量人才,1300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为进士的,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考成为高级官员的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到中国时所见的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的。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一般人出于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性灵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分子。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的“圣贤书”,故此也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
科举造成恶劣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考试的内容与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写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视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付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束缚,无论是创造能力还是独立思考能力,都被大大限制。大部分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的唯一目的,读书变成了只是为了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也限制了人才的出路。到了清朝,在文学创作上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才的同时,也埋没了民间其他方面的杰出人才。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规定科举考试内容。
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了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的五权分立,当中设的“考试院”便是源自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的高考中看到。例如分省录取,将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都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选自《百科全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科举制度)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是一种公开、公开的方法,所以东亚的日本、越南均有效法中国科举的举措,甚至越南科举的废除还在中国之后。
B.隋唐以后的中国,在社会、政治和教育方面无不受科举的影响,就是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C.16至17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接触到了科举制度,他们用游记的形式把它介绍到了西方,形成了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
D.英国吸纳了中国科举的优点后,在19世纪中至末期确定了公务员取用方法,这一方法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
小题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参加科考是为了实现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性灵的渴望,因为“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B.中国的科举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途径,形成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的风气。
C.利玛窦到中国时,科考已经成为高级官员的必经之路,他所见的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都是有识之士。
D.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并培养了大量人才,对巩固政权,维持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实证明,科举与其他选材制度相比要更加公平、公正,世袭和举荐制度下不会出现难得的人才。
B.明清时期,寒门学子如能“一登龙门”,就能“身价百倍”,政府也达到了笼络、控制读书的人的目的。
C.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不重视考生的实际学识,导致科举限制了人才的出路。
D.一些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的做法在今天高考中仍然得以保留,由此可以看出科举的先进性。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大 师 的 由 来
〔法〕莫洛亚
画家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一位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
“不行!”葛雷兹又嚷道,“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这样轰不开,打不响。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糊糊,凭什么可以让他们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
“为什么?”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我看到什么画什么,只管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
“话是不错的,可怜的朋友。你已有家室之累,老兄,一个老婆加三个孩子,他们每人每天要三千卡路里热量。而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要刺激他们一下,杜什,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开创一个画派啦,诸如此类。把体现、冲动、抽象画等术语,一股脑儿搅在一起,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四度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高司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位美艳的波兰女子。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就是找不到老实人杜什的大名。她坐下瞅了一眼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那么娇嗔的一笑:“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
“满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出两字。之后,她失望的,婉转的,娇媚的,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画画这一行,最最要不得。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我领教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临了,说道:“你能不能这样做,向大家郑重其事的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
“鄙人我?”
“你听着……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俊彦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在你之前,所有肖像画家,都致力于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这真是愚不可及!才不是那么一回事。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法国上校军衔的标志),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些勋绶。实业家的肖像,就用工厂的烟囱,攥紧的拳头打在桌上来表现。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答道:“一小时里都画得出。换了别人,大可借此发迹呢!”
“但是,何妨一试。”
“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也没有,”葛雷兹说,“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吧,到时候,咱们再来谈这桩趣事,拿他们取笑一番!”
两个月后,杜什画展在胜利声中结束。美丽的高司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香气袭人,跟着她新进的名人,寸步不离。
“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亲爱的,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顿一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波兰美女感动之下,微启朱唇,预许着柔媚圆满的幸福。
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这下,可打响了。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我每年向你买进五十幅画……行不行?”
杜什象谜一样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
画室里人慢慢走空。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兴冲冲的,把手往袋里一插:“哎,老兄,”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骗了?你听到穿兔皮领那小子说什么了吗?还有你那位波兰美女?那三个俊俏的少女连连说:‘崭新的!崭新的!’啊,杜什,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止不住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看他笑得呃呃连声,突然喝道:“蠢货!”
“蠢货?”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自从皮克西沃之后……”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
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
“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劝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
这时,杜什消消停停的,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
“难道你,”他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小题1:选出下列选项中对小说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4分)
A.这篇小说通过描写画家杜什的转变,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界脱离了艺术本质、追新逐异、华而不实的不良风气。
B.小说中的经典台词“难道你从来没看见过江流水涌吗?”出现了三次,作用都是标志着画家彻底蜕变成“伪艺术大师”。
C.从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无不有着畸形的审美观,而正是这种审美观戕***了那个时代的艺术与文化。
D.小说以“大师的由来”为题意在提醒读者,不要仅仅关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更重要的是思考故事背后的问题。
E.结尾处画家对作家的回答将人物置于一种戏剧的氛围中,使读者在哭笑不得的同时体会着作者辛辣的讽刺。
小题2:阅读全文,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概括情节,把空格处补充完整。(每处不得超过12个字。)(4分)
葛雷兹劝杜什改变画法——               ————                ——杜什彻底蜕变成“大师”。
小题3:画家杜什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反差强烈。结合全文,说说画家转变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回答。(6分)
小题4:除了主人公画家杜什,小说中还有两个重要人物——小说家葛雷兹和波兰美女高司涅夫斯卡夫人。这两个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在作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联合国发出全球海水变酸警告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一次研讨会上,与会的多国科学家警告说,全球海水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在上升,从长期影响来看,它会导致海水的酸度增加。在此之前,美国《科学》杂志曾发表文章指出,过去200年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近一半已溶解到海洋中,致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影响海洋生物的骨骼和外壳生长的能力。
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伯纳尔对此表示,全球海洋正在变酸的结论是科学家通过对世界各地海水监测研究后得出的,同时也被许多科学研究所证实。教科文组织正是基于这些科学研究发出海水变酸警告的。
伯纳尔指出,从近十年科学家对海水的监测研究结果看,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确实上升了,如果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再持续增加50年,我们将面临严重的后果。酸化的海水会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这些海洋生物的消失会破坏海洋食物链,从而以人们现在还无法理解或预测的方法改变海洋,改变地球化学构成。
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全球海水进一步变酸,在高纬度地区,海水分层的现象将更为严重,海水表层的营养物质和含氧量将进一步减少,浮游植物将有更多的日照时间,这一切都将影响海洋生物生态构成。在酸度比较高的海水中,许多有壳类海洋生物将无法生长和繁殖。如果再加上海水温度的提高,将对珊瑚礁构成严重的威胁,到这个世纪末,珊瑚礁将完全消失。
伯纳尔强调,海水变酸将是一个自然发生与漫长的过程。他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使海水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海水酸度的增加,这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不过,海洋中二氧化碳长期的积累才会产生海水变酸的效果,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伯纳尔同时表示,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一件对人类有利的事情。但是,海洋吸收二氧化碳是有限度的。此次会议的有关报告指出,海洋每年可吸收1/3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据估算,海洋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大约有2000万到2500万吨。应该说,目前海洋还处于一个缓冲区阶段,也就是说,海洋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不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海洋具有很强的缓冲特性。海水真正变酸之前,还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否则的话,地球的气温会上升得很快。
伯纳尔还强调,为了准确了解海水变酸对海洋生物、对环境的长期影响,科学家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包括什么时候海洋表层的海水将不再吸收二氧化碳,而是把二氧化碳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在什么情况下,海洋的深层海水将把表层海水中的二氧化碳解析出来,带入深海水流循环,从而使表层海水重新具有吸氧能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帮助人们达到更好地保护海洋的目的。
小题1:下列表述,不完全属于伯纳尔指出的海水进一步变酸后“我们将面临严重的后果”的一项是
A.海水进一步变酸会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从而破坏海洋食物链,改变海洋和地球化学构成。
B.海水分层现象将加剧,表层的营养物质和含氧量将减少,浮游植物日照时间会更多,从而影响海洋生态构成。
C.将影响海洋生物的的骨骼和外壳的生长,有壳类海洋生物将无法生长和繁殖。
D.海水进一步变酸加上海水温度提高会对珊瑚礁构成严重威胁,到这个世纪末,珊瑚礁将完全消失。
小题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文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海水变酸的警告的原因之一。
B.从近10年科学家监测研究结果看,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再持续增加50年,海水才会变酸。
C.海水变酸虽然有其弊端,但对人类也有好处,它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
D.海水变酸是一个自然发生与漫长的过程,它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也是长期的。
小题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水变酸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与人类无关。
B.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很强大,还有很大的潜力。
C.海水可以将吸收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或者解析到深层海水里。
D.人们对海水变酸这一现象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