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
⑴细雨蒙蒙,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仅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⑵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
⑶快阁是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⑷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
⑸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
⑹园中的映山红和踯躅都很鲜艳,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⑺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
⑻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a)这架紫藤正在开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b)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c)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乱哄哄地飞着。(d)它们是在采蜜吗?(e)它们是在舞蹈吗?(f)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
⑼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感觉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地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
⑽这种想象绝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秘的想象来。同我一块儿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她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她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
⑾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冬青。绕过冬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过,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薄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⑿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⒀我们在架下的石登上坐了下来,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⒁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形惊诧。即刻又是“骨碌碌”地响了。
⒂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⒃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小题1:联系下文看,首段的作用是 。(2分)
小题2:第⑷段的写景状物较有特点,请具体说明。(3分)
小题3:写紫藤花之前,作者先介绍快阁和阁旁的花园,这样写的好处是
。(2分)
小题4:第⑻段如果分二层,应怎样分?请用“/”在下面划出。(2分)
(a)(b)(c)(d)(e)(f)
小题5:从上下文看,与⒀段划线句相呼应的句子应该是 。(2分)
小题6:下列对本文的赏析评论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这篇散文有很浓厚的文化色彩,《花间集》、放翁、快阁、鉴湖等等都是文化,但因不是本文中心所在,所以作者未作深入挖掘。 |
B.“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一句,既引出放翁的词句,揭示一定的文化内涵,又从侧面突出快阁风景的优美。 |
C.第⑼段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出一幅花盛蜂忙,花蜂相恋的幸福动人场景。 |
D.⑿⒀两段,作者在写青莲色紫藤花朵凋零、青春已逝、野蜂散尽时,流露出无尽的伤感。 |
F.本文作者通过描写快阁的紫藤花,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对文化、对青春、对爱情的一种真切体验,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
小题7:这篇散文语言很有特色,试从词语运用、句式、修辞和语言风格中,任选二方面举例说明。(4分)
答案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小题6:
小题7: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略
小题5:略
小题6:略
小题7: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21分)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⑴细雨蒙蒙,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请停止歌颂苦难
绿尘
①我的一篇小文《坐在马路上梳头的民工媳妇》在博客发表后,引来不少网友发表评论,一个未署名网友说:“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善良、坚韧的人民!”另一个网友说:“他们赚钱真不容易,我除了佩服,别无其他”……。
②老实说,看完这两条评论后的感觉真不舒服,这些网友面对贫困线上挣扎的民工,无视社会的不合理,而去赞美残酷的现实加诸于他们的不得不去忍受的困苦。这样的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则见怪不怪,实为中华民族的一大怪。这种赞美的背后我只发现两样真实:愚昧,冷血。
③除了对广大底层劳动人民困苦现状赞美外,一些国人还喜欢赞美母亲的自苦。中国妇女在家庭中处处自苦以顾全其他家庭成员的“美德”,长期以来受到热切的歌颂。两三年前歌手满文军的《懂你》MTV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感动了整个中国,一切拥有挺挨在困苦中的母亲的记忆的人们无不眼眶潮湿,心头火热。MTV画面中的主角是个如牛马般劳作的母亲,污垢的面庞,蓬乱的头发,被柴草压弯的脊背,背着家人舔孩子吃剩的汤碗……歌曲的基调充满哀怜与赞美,歌手满文军充满感情地演绎了一个感恩的儿子,但主角的结局却仿佛并不乐观,结尾一句是“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儿子对辛苦抚育自己的母亲充满了遥远的怀念,他深情地歌颂母亲,但他抒情的重点并不是帮助母亲改变困境,而是把母亲放到他心灵的祭坛上告诉她:“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④在这里我无意追究这个儿子对母亲的爱是否足够真诚,我只想说,我们是否有必要去赞赏母亲的磨难?如果你的答案到现在一直是肯定的,那么我要推出我的结论:这等于你准备对母亲的苦难不予思索不求改善,而安于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让母亲出让她的那部分给你,你的赞美实则是鼓励母亲继续这么自苦下去。无法想像,一个饥肠辘辘的母亲面对只会一次次流着泪扑上去亲吻她、赞美她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大概有点类似慷慨捐躯维护国家利益的士兵吧。因为她对孩子的爱已经被升华为一种荣誉了。
⑤曾听一个小伙子说过,他家里最值得尊敬的就是他的母亲和奶奶,因为在家庭困难的那些年月里,他母亲和奶奶吃得最少,男人能干的力气活她们也照干,且干得比男人还多。言语中充满了对他母性长辈的赞赏和感激。我想说什么呢,我想说,赞赏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忍饥挨饿对她们没有什么好处,让女人干男人的活也不是什么家庭的光荣,除非你想让她们继续这么挨下去。
⑥就是这样,国人习惯赞美那些在苦难中匍匐的人们。赞美他们的勤劳(卖命),赞美他们的坚韧(经折腾),赞美他们的任劳任怨(奴性),赞美的直接结果就是鼓励,中国人一直在鼓励人民遭受苦难的能力。在《圣经》中,苦难具足了罪的特质,苦难的存在是因为人们的罪。一个鼓励罪的民族,一个歌颂人们苦难耐受力的民族,只能催生更多的视苦难为当然的劳工,视牺牲为光荣的母亲。对于牺牲的一方,在一个光环灿烂的荣誉的笼罩下,似乎一切痛苦的起因和内在的逻辑都变得不再重要了,当你为了活着当牛作马时,人们可以不加思索给你一句赞美,当你得到口头肯定时,你会觉得你沉重的付出至少也值一个彩头,尽管那是一个如此廉价的荣誉。而最终受惠的大人们只需要肯定,赞扬他们的“勤劳”就够了;而受惠的儿子们,只要深情款款地歌唱一曲《懂你》就够了。可以被利用的爱一贯来自顺民和母亲。而一个安于利用顺民和母亲的民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
(选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歌颂苦难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面对别人身处苦难,多数人一般都是采取歌颂的方式。 |
B.广大底层劳动人民和母亲往往是中国百姓歌颂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的自苦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
C.满文军的《懂你》MTV能够感动整个中国,主要因为它的画面的沧桑感令人哀怜。 |
D.正是因为歌颂、赞美才使母亲、奶奶这些女人干的活和忍受的饥饿困苦比男人多。 |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广大底层劳动人民和母亲为典型论据,阐述论点。 |
B.作者认为歌颂苦难不如去改变苦难,因为歌颂只能使苦难继续下去。 |
C.作者认为赞美犹如给人套上一把虚荣的枷锁,被赞美的人只能继续戴着虚伪的荣誉坚持下去。 |
D.作者认为歌颂苦难是不思进取的另一种解读,歌颂苦难的民族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民族。 |
小题4: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要分析。(4分)
回家
【美】演皮特·哈米尔 寿静心 张来民译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他们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这时,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简朴,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只有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他的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家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
“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点葡萄酒吗?”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了谢,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
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这次文戈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一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回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经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
“你结婚了吗?”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很长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以把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给她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高大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那就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忘掉这件事——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并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妻子透露出一种纯朴之美,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少次了。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上,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出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在给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
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们叫呀,喊呀,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这棵树,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的时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
(原载《美国小小说百家精品》)
小题1:回家的标志是黄手帕,作者在写黄手帕时却一波三折,请梳理出黄手帕出现的过程。(4分)
小题2:“坐在他们前面,衣着简朴,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请分析这段描写的作用。(5分)
小题3: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我们在上海为您带来的世博会系列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苑茵子。再有一天,举世瞩目的2010上海世博会就要在黄浦江畔精彩开幕了,中华民族的世博梦想也即将成为美丽的现实。现在各个国家的展馆准备情况怎么样?我们的外国友人如何理解世博?现在就邀请匈牙利政府总代表、总理特派员胡斯蒂·安德拉什博士做客新华网与网友朋友交流。欢迎您!
胡斯蒂·安德拉什:我很感谢新华网给我的这个机会,祝大家一切好。希望大家看了今天的访谈以后对匈牙利的展馆产生更大的兴趣,到匈牙利的展馆参观。
主持人:请您首先为我们介绍一下匈牙利馆的特色和亮点在哪里?
胡斯蒂·安德拉什:我知道中国朋友准备世博会的事情已经好几年了,匈牙利做展馆的工作也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了,我们这四年一直忙着为大家创造一个很美丽的,大家很有兴趣的一个匈牙利展馆。其实之前我们考虑到上海世博会会特别精彩,会有很多漂亮的展馆,但是到现在比我们想的还要多很多、也更有精彩的多。这是我们还真没想到的。与此同时,我们还是相信匈牙利馆不会太差,大家还是会喜欢的。而且我们也希望为中国朋友带来一些我们的信息,并通过我们的展馆传达给大家。
主持人:匈牙利为这次世博会做了哪些精心准备?
胡斯蒂·安德拉什:首先,我们思考了很久,我们要想到一个办法,在短暂的时间中,把我们匈牙利最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给大家说明。当然,我们的中心思想也是基于组织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像所有国家一样,我们想要介绍匈牙利。因为我们感觉在中国,大家对匈牙利的了解还是不够,而世博会这个平台恰恰是特别好的机会。请允许我介绍一个数字,匈牙利馆参加了世博会的试运行,有一天我们接待了32000位参观者,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借此机会我对组织者和每一位朋友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谈到我们要传达的信息,匈牙利主要围绕三个话题:一个是创意,一个是好客,一个是和谐。我们通过很久的思考,想要通过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名称叫做“冈布茨”,我想过带一个到我们今天的演播室,给大家介绍,但是我还是故意没有拿,那就是为了希望大家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然后过来看看。这个“冈布茨”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冈布茨”是4年前由两名匈牙利数学家发明的,一种三维几何体,它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倾斜或翻倒后会自行恢复直立,有点像不倒翁,但不倒翁底部有内置重物,“冈布茨”却是完全均质的。它是世界级的数学发明物。
各位朋友到我们匈牙利展馆来参观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展馆最中心的地段有这么一个“冈布茨”,当然这个“冈布茨”主要是一个雕塑。但在我们展馆里还有真的大家可以摸、可以玩的,有木头的,各种材质都有。不久前,我们有一个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很多记者朋友问我们,这个“冈布茨”到底起什么作用?有什么用途?我当时的回答就是这个“冈布茨”不是拥有用途,而是拥有哲学。我相信这个哲学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对事情的看法也是很接近的,这个哲学就是和谐。为什么是和谐的?无论怎么把它放下来,它最终还是回到稳定的中心点。好像中国哲学阴阳太极或者孔子的中庸,也就是这样,它自己可以表达出来或者发挥出来大自然的和谐。
我们试运行过程中,这么多人来的时候,大家都提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意思?当然,真正的开幕以后,我们就会给大家提供很多很多信息。希望“冈布茨”成为大家的好朋友。
……
来源:新华网访匈总理特派员:上海世博会带来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索
小题1:胡斯蒂·安德拉什介绍的“冈布茨”拥有什么哲学?
小题2:主持人问“请您首先为我们介绍一下匈牙利馆的特色和亮点在哪里?”,胡斯蒂·安德拉什并没有回答主持人提问,你怎样理解这一问一答。
小题3:主持人开场白中说“现在各个国家的展馆准备情况怎么样?我们的外国友人如何理解世博?”前一个问题采访中已解决,第二个问题呢?你认为主持人应该怎样问胡斯蒂·安德拉什呢?试写出主持人可以问的问题(两个以上)。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农民市民化”,狭义上指进城农民在身份上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获得所在地的城市户口及相应的社会权利。从广义看,“农民市民化”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让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体、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简而言之,农民市民化就是农村人变为城市人。这一转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过程。
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演变。保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把城市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推动力,关键是为农民转入非农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在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尚未完成时,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也是农民追求和要求分享城市文明的过程,亦即农民市民化的过程。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是现代杜会结构变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城市化是农民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结果和目的。在一个市场经济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最终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短短20多年,中国城市人口净增3亿,城市人口的比重净增了两成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不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英国的农民只有3%,美国是6%, 日本是16%,韩国是20%,中国现在70%的人口是农民。由此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民的市民化还任重道远。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即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5.8亿增加到8.5亿,净增加2.7亿,每年平均增加2200万左右。
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城市化推进速度不快,农民进城难,或进城后也无法变为市民,其公民权利遭到侵害,人格得不到尊重,也会产生许多针对城市和城市居民的犯罪。因此,城市化健康发展要特别重视“农民市民化”。
小题1:下列对“农民市民化”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进城农民在身份上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 |
B.进城农民获得所在地的城市户口及相应的社会权利的过程。 |
C.让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 |
D.让进城农民的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 |
A.为农民转入非农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 |
B.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民的市民化还任重道远。 |
C.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必然要求。 |
D.农比进城后其公民权利遭到侵害,人格得不到尊重。 |
A.“农民市民化”将使进城农民由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 |
B.不久的将来,农民的权益与城市居民的权益将没有区别。 |
C.我国未来农村人口将越来越少,十年后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 |
D.农民有权追求和要求分享城市文明。 |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啊,轮椅
高洪波
(1)他坐在轮椅上,左轮是月亮,右轮是太阳。他的微笑因而显得灿烂,又充满温柔。
(2)轮椅向前移动时,他的两只大手使着劲,像推走一座山。他静静地微笑,暗暗地使劲,可能还偶尔悄悄咬紧牙关,这一切都属于题外话,眼前要做的事,是登上五台山上这所最著名的寺庙。
(3)他是残疾人,一个下肢瘫痪的残疾人;他曾有过颀长的双腿,并且用这双腿丈量过陕北的山村,放牧过文静的牛羊们。可是今天他站不起来,尽管他的足魂傲然倔平地屹立着,肉体却早在许多年前就可耻地背叛了他。将他置于这样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早巳不是一次两次了。
(4)他是残疾人,但他又不是一般的残疾人 。他的朋友很多,而中国这块土地上最多。他的朋友们又极好,“仗义”。不久前他乘飞机走了一趟海南岛,事后有人逗他,说他没了腿之后,走的地方更多,他笑了,承认这是事实。从海南岛归来,没多久又接到一位老朋友的信、邀他到外地游览,紧接着老朋友来到北京,不容分说把他往背上一驮,上了火车,有点像绑架!
(5)老朋友如今正在轮椅旁擦汗,他发誓要让他来五台山,他还发誓把他背到五台山顶还愿。究竟谁还谁的愿,待考。
(6)他和他、就这样静静地倚着轮椅,仰望着鲁智深醉打过的山门,小憩着,微笑着。轮椅上的他递给他一支烟,又代他点燃:轮椅下的他掏出手绢,替他拭去头上的汗珠,一派和谐和静谧,在这无言的动作里氤氲成几缕温馨。
(7)歇足了,他推起轮椅,向漫坡上的寺门挺进。他坐在轮椅上,用手竭力减轻他的负担,两个朋友,在炎炎夏日下,晒成一座绝美的雕塑。轮椅一寸寸向上移动,一寸寸接近山门,他和他,静止者和运动者,仿佛都被这轮椅吸附住一样,更像被山路黏结在了一处,每走一步,都显出几分庄重、严肃。
(8)路旁拐角处,坐着一位乞讨者,用哀怨的声调唱着自己的苦难。乞讨者年纪不大,可是分明也伤残了腿脚,面前还铺一块写满了字的白布,一见到他们走来,乞讨者停止了吟唱,呆呆地盯住轮椅上的他,他还给乞讨者以同样的凝视,继而是微笑;轮椅下的他摸索着衣袋,代表老朋友,向乞讨者表示了物质上的同情和慰藉。
(9)他们又向上升去,身后响起乞讨者的歌吟,似乎在感叹自己的命运,又在忌妒他们这种和谐的友谊。这歌声,一直陪伴他们的轮椅滚动,很远很远。
(10)山门到了。
(11)轮椅上不了台阶,更迈不过门槛。佛们坐在大雄宝殿里等待着,用缭绕的香烟发出召唤。做法事的铙钹木鱼,活泼泼地开始了律动,僧侣们诵经的声音陡然响起,他和他都感受到了冥冥中的一股大力。
(12)他伏下身子,把老朋友背出轮椅,迈入庄严的佛殿;有人帮忙推过轮椅,虽然无法拜上两拜,可毕竟是见到了五台山上的菩萨。坐在轮椅上,他在佛殿里缓移着,看天王们的古怪兵器,看罗汉们惊诧的面目表情,以及古朴珍贵的壁画,他又禁不住微笑起来。
㈨做法事的僧众们声音愈加高亢响亮,木鱼声伴着诵经声。他和他注视、聆听着这一切。
(14)他来到了五台山,这本身已近乎奇迹,还愿?还什么愿?
(15)他和他用一辆轮椅,进行了一次慈航普度的试验吗?
(16)这一切都是个未知数。他们快活地交谈着,轻松地告别了五台山。
(17)下山时,轮椅急匆匆地滚动,左轮仍然像月亮,右轮依旧如太阳。只不过他的微笑因友谊的滋润显得愈加明亮,愈加温柔,而且还多了几分恬静的满足。
(18)佛、佛光,以及生与死、色与空、爱与恨、善与恶等等等等佛的诸般哲学意义上的命题、仿佛齐齐涌注到他的脑海。他的微笑于是愈加成熟、深沉。
(19)他和他,就这样走向远方。我想,美,不正存在于这静静的旅途中吗?
2011年1月4日
[注]本之用于纪念史铁生。史铁生,双腿瘫痪,著名作家,2010年12月31日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小题1:第四段说史铁生“不是一般的残疾人”,根据全文说说,与一般瘫痪者相比,他的“比一般”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2:文中多次写到史铁生的微笑,请指出以下几处“微笑”的含义。(6分)
(1)【第2段】他静静地微笑
(2)【第8段】继而微笑
(3) 【第12段】他又禁不住微笑起来
小题3:作者在第8段写路旁的一位乞讨者,其用意何在? (4分)
小题4:文章末尾说“美,不正存在于这静静的旅途中吗”,请说说“这静静的旅途中”哪些事情是“美”的? (6分)
最新试题
- 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B.笔在水中偏折C.放大镜D.鸽子的影子
- 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 3曲线y=ex在点A(0,1)处的切线斜率为______.
- 4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A.B.C.D.
- 5贴春联是中国一 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 史情景的是[
- 6书面表达。 2008年初在我国的湖南等南方地区出现了暴风雪,给人民带来了重大损失,造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很多
- 7当你朋友要来泉州旅游,请你帮他选择下列哪一种地图作为导游图[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省地图D、泉
- 8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实验中,电路中接入不同大小的定值电阻时,要通过调节
- 9如图所示,已知在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MN∥BC。
- 10小红的哥哥准备跑长途货运,小红打算送给哥哥一幅地图,你认为她最好送哪种地图A.政区图B.旅游图C.交通图D.地形图
热门考点
- 1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A、菱形 B、矩形 C、梯形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读书使人优美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 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P为梯形ABCD外一点,PA、PD分别交线段BC于点E、F,且PA=PD。
- 4化简-1m,正确的是( )A.-1mmB.1m-mC.-1m-mD.1mm
- 5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图曲线正确反映选项中两者变动关系的是 [ ]①z轴为税率 y轴为财政收入
-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00V,其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2.4kΩ、R2=4.8kΩ,电容器
- 7把《十二铜表法》的编纂看成是平民的胜利的主要因素是( )A.法典给平民一定的好处B.取得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胜利C.平民与
- 8函数的定义域为 .
- 9【题文】请根据大赛获奖作品的名称推断广东新闻协会举办的“五羊杯”广告创意大赛的主题。(10字以内) (4分)一等奖:《用
- 10如图甲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______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