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诗歌在中华文化里成就较高,在整个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的一部分,如果说西方文化...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诗歌在中华文化里成就较高,在整个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的一部分,如果说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在他们的哲学中,那么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则在诗歌里。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因为“诗”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着特殊地位。从“诗经”到“楚辞”再到“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再到现代的自由诗,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却始终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之中。无论何时,都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于传统中,人们将“意境”作为一切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的,而诗词更重意境,因而,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歌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它的精神主宰着中国艺术的整体精神。凡有人烟处,皆有诗歌:喝酒、行酒令,说的是诗;奏乐、起舞处,唱的是诗;挥刀、舞剑时,吟的是诗。如果说,艺术的发展总是以“人生”做基础,总是激励人们思考生活、批判生活和指导生活的,那么诗歌便指导着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我们追求诗中的理想境界,感悟诗里的人生哲理,不论是低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是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都能从诗词中领悟生命、从诗词里关照人生。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与西方语系相比,汉语的精炼美妙是不言而喻的。汉语在词汇上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在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的特点,在语音上也会因声调不同而带来不同的色彩。更何况诗词讲究对仗、平仄、押韵等音乐性的特点,所以诗歌具有音韵美,和谐美。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但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诗词有利于形象性的表述和艺术性的展现,中国人自古就以一种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
古代中国,无论是自发的艺术创作,还是自觉的艺术理论,都没有将感性和理性割裂开来。这使中国文化长于实践理性而短于思辩理性,而西方文化偏向理性。例如,传统的火药不是依据化学方程式配制出来的,而活字印刷更不具备理论科学的特征。在雕塑、绘画、书法、小说,甚至园林艺术方面,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人一开始就不以纯粹科学的手法来摹仿自然,不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于是,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小说或书法,总有一种“气韵生动”的美学效果,都达到了一种“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的精神境界,而在戏曲文化和园林艺术上,总让人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实现了一种“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审美理想,实为一种登峰造极的艺术形式。
小题1:作者说“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则在诗歌里”,结合全文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在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主导着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
B.诗歌的精神主宰着中国艺术的整体精神,他指导着人们追求艺术的理想境界,感悟艺术里的人生哲理。
C.诗词有利于中国文化情感的表述和艺术的展现,中国人以一种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
D.中国文化兼具感性和理性特征,实现了诗歌的审美理想,而西方文化却是将感性和理性割裂开来。
小题2: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现了中国的诗性文化之特征。
B.“诗性文化”是指中国以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
C.中国文化在雕塑和绘画方面,不是以纯粹科学的手法来摹仿自然,而是着重追求一种“气韵生动”的境界。
D.西方语系不具有汉语那种精炼美妙的特点,因而西方文化无法形成诗性的文化。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艺术受诗歌的影响颇深,中国人连挥刀、舞剑时,吟的也是诗。
B.在古代中国,火药并不是依据化学方程式配制出来的,这反映了国人崇尚感性而不重科学的特点。
C.在戏曲文化和园林艺术上,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实现了一种“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审美理想。
D.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但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

答案

小题1:B(A“主导着”应为“渗透到”;C应表述为“诗词有利于中国文化形象性的表述和艺术性的展现”;D应表述为“西方文化偏向理性”)
小题2:D(“西方文化无法形成诗性的文化”属臆测,文中无据)
小题3:B(“不重科学”之说与原文不符)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诗歌在中华文化里成就较高,在整个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的一部分,如果说西方文化】;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两块面包  欧·亨利
玛莎小姐的面包小店开在街角儿。
玛莎小姐四十岁,她心地善良,银行里有二千美元的存款。她还是独身一人。
有一位顾客每周都要光顾她的小店两三次,玛莎开始对他发生了兴趣。这是一位中年男子,戴着眼镜,褐色的胡须修剪得十分整齐。他穿着一身旧衣服。有几处还打着补丁,虽然不修边幅,看上去却干净利索,彬彬有礼。他每次来总是买两只陈面包——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只,陈面包是五分钱两只——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要。
有一次,玛莎注意到他的手指上有红褐色的色块。据此,她断定这位先生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为了证实自己对他职业的猜想,她把一幅油画挂在柜台后面货架上一个显眼的地方。这是一幅威尼斯风景画,任何艺术家都不会忽略它。
那位顾客又来了。果然,他看到了这幅画。“小姐,您的这幅画挺不错嘛!”
“真的吗?您觉得这是幅好画吗?”她为自己的成功暗喜。
“可它的构图不够均衡,透视也不太准。再见吧,小姐!”
他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是多么柔和,多么亲切啊!他一眼就能看出透视画得不准,可却不得不靠陈面包过活!但玛莎明白,虽则不幸,可一个天才在成名之前,常常是不得不如此艰苦奋斗一番。
从此之后,这位彬彬有礼的艺术家,她现在是这样认为的,每次来都要和玛莎聊一会儿。但他仍旧只买陈面包,从未要过柜台上任何一种美味糕点。他渐渐地消瘦了,而且神情沮丧。玛莎开始担心起来,见他每次只买那么点儿可怜的东西,她很心痛,想给他加点儿好吃的可又怕冒犯了他,因为她知道艺术家往往是自尊心极强的。
玛莎开始注意打扮自己。她穿上了那件蓝点丝绸背心。一天,这位顾客又来了,仍要他的陈面包。正当玛莎取面包时,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叫声,一辆车喧嚣而过。这位可爱顾客赶快跑到门口去观望——任何别人此刻也会这样的。玛莎灵机一动,立刻抓住这个天赐良机。她迅速地在每个陈面包上深深地切了一刀,分别塞进一大块黄油,然后又将面包紧紧夹好。当这位先生返回柜台时,玛莎已像往常那样在用纸包着陈面包了。
玛莎暗自微笑,对自己的大胆及慷慨的冲动感到高兴。但又不禁焦虑不安。是不是太冒失了?他会生气吗?肯定不会,吃的东西是不会说话的,而黄油也绝非女性冒失的象征。
  那天玛莎久久想象着当这位可爱的顾客发现她的小把戏时的情景。大概会放下画笔和调色板,站在画架旁,那上面摆着他正在画的那幅画,然后,他开始准备那只有干面包和白开水的午餐,他把面包切开——啊,想到这儿,玛莎脸红了。当他吃面包时会想到那只把黄油放进去的手吗?他会……
门铃刺耳地、恶狠狠地响了起来,打断了这令人愉快的遐想。玛莎快步来到店堂,两个男人已经站到柜台前,一个是她从未见过的年轻人,另一个就是她那可亲的贫困不堪的艺术家。今天早上她那颗善良的心还曾为他动过恻隐之情。
可他却一反常态,脸涨得通红,帽子推到了后脑勺,头发乱蓬蓬的。他紧握拳头,凶狠地向玛莎挥舞着,要知道,是向玛莎小姐啊!
“蠢东西!”他声嘶力竭地吼着,像敲鼓一样擂着玛莎的柜台。“你毁了我!”他叫喊着,眼镜后面那双蓝眼睛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我要你知道,你是个多管闲事的混帐女人!”
玛莎要站不住了,她虚弱地靠着柜台,一只手放在她穿的那件最好的背心上。这时,陌生人抓住了那位正在喊叫的顾客的衣领。
他把那愤怒的家伙拽到了门口,转过身来对玛莎说:“我们在同一办公室工作。他为市政厅一个新的设计图已经辛辛苦苦干了三个月了。为的是用它参加一次有奖竞赛。昨天他用墨水笔描出了底线,你知道,制图员总是先用铅笔打稿,再用墨水笔去描,然后用陈面包屑擦去铅笔线。马姆勃格一直在您这儿买陈面包,可是今天……马姆勃格的设计图,全毁了……”
玛莎走进内室,脱下蓝点丝绸背心,又换上那件烟色斜纹哔叽的,然后回到柜台,坐下了……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构思独特,以两块黄油面包为线索,使小说的结构非常严谨。
B.“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叫声”是这篇小说的重要情节,它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小说在刻画玛莎小姐这一形象时,多次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D.画横线的内容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姆勃格一反常态的样子。
E.小说的结尾写马姆勃格是一位制图员,这在前面已有多处伏笔,因此结尾让人有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之感。
小题2:小说中玛莎小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
小题3:小说结尾写玛莎脱下蓝点丝绸背心,有什么作用?请分析。(6分)
小题4:莱辛在《拉奥孔》中说:“艺术家的创作,不是让人一看就了事,还要人玩索。”请结合全文,探究“玩索”的内涵,并从写作的角度谈谈对你的启示。(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霸王别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
“霸王别姬”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果我们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虚假报道,可能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荒谬绝伦。其实就从司马迁《史记》的字里行间,只要不带偏见地仔细寻觅,我们就完全可以把事情的真相还原出来。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四个与霸王别姬有关的场景: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在场景一和场景二中,项羽身在楚军垓下大营,虽说“兵少”,但也只是相对汉军的重兵而言。《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虽然经过此前与汉军的拼死搏***会有所损失,但到被围时为止,汉军还没有对楚军构成歼灭性打击,因此守卫在垓下大营的楚军至少还有数万,否则汉军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大军直接一拥而上灭了项羽即可。而且后来知道项羽率800余骑出逃后,汉军只派了5000骑去追,若不是垓下大营中还有大量楚军英勇奋战,刘邦是不会如此不把项羽放在心上,让五六十万大军在营中睡大觉的。   
然而,到了场景三和场景四,项羽“直夜溃围南出”时,身边却只带了“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那么其他在垓下大营的几万楚军到哪里去了呢?只有一个解释——他们被项羽抛弃了。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整场垓下战役中,汉军“斩首八万”。考虑到楚军一共也就是10万人,可以说基本上全军覆没,除了个别侥幸逃走和数千至万余人被俘之外,其他都血洒疆场了。垓下一战中,10万楚军竟然死了8万,而又没有任何刘邦***俘的记载,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  
与英勇的楚军官兵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表现得如此怯懦的项羽。要知道,在垓下大营中的项羽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手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江东还有广阔的天地,汉军的围困看起来也不太严密(否则不会直到天亮才发现项羽突围),他是完全可以率军突围,再谋求卷土重来的。曾经一度英勇无敌的项羽为什么在垓下表现得如此不堪,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项羽一生纵横疆场,从来没有过经受挫败的经验。然而,在垓下他平生第一次兵败被围,这对他肯定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当众“大惊”和“泣”的项羽很可能已经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否则作为一个三军主帅,他是绝不应当当众有这样的行为的),一曲《垓下歌》充分反映出了他绝望的内心世界。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项羽最终“不肯过江东”的决定,很可能就是针对自己弃军而逃的这一行径而言。
分析到这里,霸王别姬的真相已经很清楚了,简而言之,就是一场项羽在战事不利的压力下,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的丑剧。然而,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生花妙笔之下,通过突出局部(别姬、突围、自刎)、无视整体(弃军而逃的性质、剩余楚军的命运)的方式,竟把一场丑剧装裱成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造成了这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懦夫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地下有知,情何以堪啊!
(摘自《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霸王别姬是虚假报道”的理由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四面楚歌”时,虽有些损失,还有数万之众,项
羽弃军而逃是懦夫之举,司马迁却把他写成了英雄。
B.垓下一战,10万楚军竟然有8万战死疆场,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在《史记》
中这些真正的英雄却被遗忘了,逃跑成了壮举,懦夫成了英雄。
C.项羽在垓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且汉军防守又不太严密,项羽完全可率大军突出重
围,没有“别姬”之必要。
D.汉数十万大军围困,四面楚歌,项羽精神崩溃,置数万将士于不顾,仓惶而逃;但
在太史公的笔下,丑剧却成了壮丽的英雄史诗。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四面楚歌时,项羽的军队尽管比刘邦的少,但还是可以拼***一番的,可是,项羽仅
带800余骑突围了。
B.大部分楚军战死在疆场,其余的则全部被项羽抛弃,楚军官兵的英勇顽强与项羽的
怯懦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C.太史公司马迁通过突出项羽、无视楚军的方式,把懦夫塑造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
即那八万抛头颅洒热血的楚军将士却被遗忘。
D.项羽在垓下被围的时候应该想到自己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江东还有广阔的
天地,他可以突围回江东谋求卷土重来的机会。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霸王别姬时项羽在汉军心理攻势面前,也许已经精神崩溃,否则一向所向披靡的项羽不会当众“大惊”和“泣”。
B.垓下被围的压力,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使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
C.本文作者从《史记》的描写中找出文字,互相印证,发现了霸王别姬背后的历史真相,提出了新的见解。
D.本文告诉我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突围、乌江自刎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项羽精神崩溃,弃军而逃,最终自刎谢罪才是历史的真相。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5分)
助推共和国几代战机上天
——记201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师昌绪
在所党委和所长李熏的关注下,师昌绪的研究室正式接受了研究空心叶片的任务,他立即进入了角色。空心叶片研制方案的每个细节都需要缜密的思考,而不能容忍哪怕是微小的疏漏。这个劳动是无形的,量是巨大的,用“绞尽脑汁”来形容,真是恰如其分。
经过充分动员和周密安排,他把全室近一百人组成合金设计、型芯材析、测试几个小组进行攻关。他熟悉他的助手们,这批20世纪50年代从新中国大学毕业的科研人员已成长起来,是批虎将,应放手让他们分路前进。他将攻占目标确定,任他们恣情作战,在战斗中增长才干,夺取胜利。   
助手们对这位指挥官也是心悦诚服的。人们送他一个美称:“材料医生”。一次,一个航空工厂有五千多个涡轮叶片因晶粒度不合格而报废了,影响了发动机的装配。工厂请来了师昌绪。他沉重地捧起报废的叶片,放在观察金相的测试仪中,金属隐患像医生在X光机前观察病体一样清晰了。他开了药方:喷矾处理。于是,这批价值近百万元的叶片被挽救了。师昌绪妙手回春的造诣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试制新型战机的航空工厂几次来询问,科学院与国家科委也十分关注,这是向世界航空工业先进水平进军的一次攻坚战,只能进,不能退!师昌绪深知,没有足以压倒困难的精神状态是难以战胜困难的。作为科研人员,最忌讳萎靡与颓唐。“自然对于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真实的纯粹的人才泄露她的秘密”。于是,他用爽心的休息驱赶失败带来的不快,对助手们说:“失败了,再来!试验要继续进行,多研究分析,还要放眼国外信息,他山之石,也可以攻玉嘛……”
师昌绪从资料室借来最新出版的外文技术书刊,没日没夜地研究探求。一次,他从一则外国杂志刊登的不同规格的石英管广告中得到启示:“用石英管做型芯材料!”他的当机立断,使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天终于盼来了,空心叶片样品在熬红了一双双眼睛的人们面前,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样绽开了笑脸!1965年,我国第一代气冷空心叶片经过吹风和台架试车,证明空心叶片与实心叶片相比温度降低一百度以上,满足了设计要求,这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在世界上第二个使用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国家,而且这项成果具有独创性。新成果研制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在英国,在这之后走完这段路程,整整用了十五年……
2000年,已是耄耋之龄的师昌绪找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李克健,说起他想搞一下碳纤维。李克健看看他,立马摇头说:“师先生;这件事你可别管!这事儿太复杂,谁抓谁麻烦!”   
碳纤维,是航空航天基础材料,质量轻、强度要求高。我国从1975年就开始研制,组织攻关,资金投入不少,却始终拿不出质量稳定的产品。
“我们航空航天工业太需要碳纤维,不要总依靠进口。”师昌绪说,“如果搞不出碳纤维,拖了国防工业后腿,我死不瞑目!”
老人的决心与执著,令李克健动容,他决定与师昌绪携手投入碳纤维的攻关。这年8月,师昌绪亲自组织了由国防科工委、科技部、总装备部、基金委等相关部委的近六十人参加的座谈会,探讨如何把碳纤维搞上去。会议纪要上专门写了一句:请师昌绪院士作技术顾问和监督。
其实,不管让他担任什么角色,师昌绪都想把这件事一抓到底。很快他就组织了第二次座谈会,讨论具体实施方案。会上有人问师昌堵:“上亿元的研制经费上哪儿去要?就是要来了,谁去指挥实施?过去几个部委联合起来都没弄好,你能指挥得动吗?”
“只要国家需要,困难再大也要干!”多年的习惯使师昌绪意志坚定,干啥都要干好,他连夜上书给中央,陈说利害。很快,科技部在“863”计划中专门增设了一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碳纤维项目。
有了资金,师昌绪还要亲自抓落实,定规矩,设专项管理系统,对申报参加攻关的单位报上的样品,现场取样,统一测试,优胜劣汰,毫不含糊。应用试验单位确定后,师昌绪不顾八十高龄,一次次深入现场指导,还亲自协调有关部门再提供三千万资金,确保试验成功。正是在师昌绪一以贯之的关注与支持下,我国航空航天所需的碳纤维现已实现了立足国内的目标。
作为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师昌绪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而其最为耀眼的成就就是助推共和国一代代战机冲上云天。2010年1月14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刚刚开过,香港《南华早报》就发出报道:“师昌绪研制耐高温合金助‘歼—20’起飞。”报道中写道:“金属高温材料专家师昌绪昨天以他对研发高性能战斗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在此三天之前,中国内地的‘歼—20’隐形战斗机才刚刚进行首次试飞。”   
然而,师昌绪对这些荣誉却是淡然视之。
(选自《名人传记》2011年第4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研究空心叶片的任务十分繁重,要求十分严格,必须绞尽脑汁,周密安排;为此,师昌绪把他的科研团队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联合攻关。
B.师昌绪不崇洋媚外,他带领他的助手们以压倒困难的精神独立自主地进行反复研究,经历了失败,战胜了困难,仅用—年多的时间就研制成功了空心叶片,为新型战机上天做出了贡献。
C.年迈的师昌绪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豪气干云,他主动请缨要求研究原先依靠进口的航空航天材料“碳纤维”,却被泼了冷水;但他的决心和执著最终还是有了好的结果。
D.师昌绪和他领导的团队研制出的举世瞩目的耐高温合金材料——碳纤维,助推共和国一代代战机冲上了云天。
E.选文主要叙写师昌绪三项重要科研成果的研制及其重大意义,表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巨大贡献。   
小题2:“自然对于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真实的纯粹的人才泄露她的秘密。”这句话在文中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插叙师昌绪妙手回春使“五千多个涡轮叶片”死而复生的故事,作用是什么?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结合选文探究科学家师昌绪先生的形象特点。(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到3题(共9分,每题3分)
说 “似”
杨 铸
与西洋绘画一度发展到极致的科学写实精神不同,中国古代绘画开辟的是一条具象写意的创作道路。所谓具象写意,非严格写实,亦非纯粹表现;不离物象,又不拘于物象;“造化”与“心源”化合为一,了无痕迹。
一个“似”字,其中潜存着厘清中国古代绘画具象写意传统的重要线索。古代绘画理论言“似”,主旨乃是在标示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
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 “似”之本义即相像、近似。宋代以前,绘画的题材一直“以人物居先”。画人物,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似”。在这里,“似”被理解为绘画的恒常追求。宋代以后,山水画、花鸟画繁盛,“似”的意识则一直不断延展,有新变,但并未遭到过彻底的颠覆。讲“似”,意味着绘画作品不是绝对独立自足的:讲“似”,强调了绘画作品需要以外在世界作为自身的基本参照系统;讲“似”,引导着画家超越对抗关系而去追求与外在世界的一致。
另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具体界定和阐发,准确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肯定绘画要“似”,并不等于倡导极端的写实。在人物画占据中心位置的阶段,借着“传神”目标的确立,古代绘画理论适度地拉开了“似”同完全写实之间的距离。谢赫称“画有六法”,居首者为“气韵生动”,而联系人物画的艺术实践可知,所谓“气韵生动”,强调的就是“传神”。由强调“传神”,延伸到厘分“神似”与“形似”,再延伸到重“神似”而轻“形似”,这一历程带给中国古代绘画的直接结果,就是对严格写实的艺术超越。
到山水画兴盛以后,古代绘画理论与时俱进,对“似”的阐发叉出现了重要的衍变。
新变之一是推重“神似”的范围,由人物扩展到了山水景物。所谓“物”之“神”,并非纯粹的客观存在,实乃画家对山水草木之生机天趣与文化底蕴的艺术掌握,是物理与人情的统一,自然与艺术的统一。显然,这种为“物”“传神”的要求本身,即已经潜移默化地将写实与写意两极,均衡地融为了一体。
新变之二是“不似之似”意识的确立。伴随着大写意技法的孕育和发展,明清之际一些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在继续贬抑“形似”的同时,高张起了“不似之似”的理论旗帜。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自身的艺术形象体系,并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同一,故曰“不似”。“不似”者,乃“形”“不似”,是对写意趋向的首肯,对执著于“形似”的极端写实艺术道路的否定或超越、这“不似”,绝非造型能力低下,而是一种艺术自觉的标志。同时,中国古代绘画创作又始终坚定不移地将追求同外在世界的深层一致,设定为终极的艺术目标,故曰“似”。“似”者,乃“神”之“似”,理之“似”,自然之“似”,艺术之“似”,既是对具象方式的固守,更是对艺术与自然交融为一的理想境界的简明表述。
“不似之似”,可以说是对“似”的最为切当的解释和说明,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和揭示。中国古代绘画为创造“不似之似”的具象写意的形象体系,开辟了一条个性化的艺术道路。在这里,师法自然与抒写性灵之间达成了完美的平衡。古代画家极为重视对外在世界的接触、观察、把握,视其为作画的前提条件。对于古代画家来说,用以审视的“目”,固然不可忽视;用以感受的“心”,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心灵去师法自然,将心灵与自然化合为一,这样重新熔铸而创造出的绘画形象体系,既保留着自然的大体形貌,又艺术地超越了细节的精确一致,正所谓“不似之似”。
(节选自2010年第1期《文史知识》)
1.下面对“不似之似”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似”是绘画的恒常追求,指所绘人物、花鸟等与客观实际相像。
B.“不似”是指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同一。
C.“不似之似”是指绘画作品有像又不像,是造型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
D.“不似之似”是既“形似”又“神似”,是艺术与自然交融为一的理想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我国古代绘画强调具象写意,而西洋绘画则追求科学写实。
B. 我国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界定和阐发,既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又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
C.我国古代绘画中“似”的意识一直不断延展,却并未遭到彻底的颠覆,例如:人物画强调神似,而花鸟画、山水画则只求形似。
D.“不似之似”,是对“似”的最为恰当的解释,是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具象写意”的绘画传统指的是:既不离物象,又不拘泥于物象;既不写实,也不纯粹表现心灵感受。
B.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存在三种情形:一曰“似”,二曰“不似”,三曰“不似之似”。
C.对于画家来说,用心灵感受与用眼睛观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D.“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说的是北宋画家文同画竹子根本用不着画草图。这说明绘画并不一定要师法自然,而完全可以想象创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进入国人的生活,以英语缩写和表情符号为主的网络语言是最初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也开始了“本土化”的历程。由最初描绘网民生活的汉字、汉语拼音形式,如大虾、mm(美眉)等,以及各种数字谐音、寓意形式,如88(拜拜),向多元化发展。
关于网络语言的话题,已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热点。媒体持续而广泛的关注,反映了网络词语新陈代谢、不断丰富的发展态势,以及对现实生活影响程度的逐渐加深。
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网络语言热的出现并非坏事。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这既要有一定的社会使用“热度”,也要有学术研究的冷静思考。只有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正确看待发展中的事物,我们才能将它引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网络媒体业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具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媒体,传播方式的独特性使网络具有其他媒体难以比肩的特点,对其他媒体传播及其语言使用样式产生影响,实属正常。同时,网络媒体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也使网络媒体不单单是新闻传播的工具,更是集信息传递、娱乐、游戏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交际平台。因此,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认为,应将大众传媒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
网络传播过程中,键盘输入、屏幕阅读的非面对面的交际方式以及即时、快捷的交际特点,使之迥异于网络之外口耳相传或白纸黑字的“传统”交际行为,这促使人们以最简洁的输入形式来应对快速的信息交流,进而寻求以缩略、替代、新造的形式来代替以往有词典规范的“传统”表现形式,网络也由此成为汉语新词、新义产生的一个孵化器,也是新词语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pk”、“粉丝”、“山寨”等的流行就是典型的案例。
网络传播的个性化、娱乐化特点,使网络语言少了些规范的自觉约束,而多了些个性张扬、特征鲜明的表现形式,也使语言的“游戏功能”在互联网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网络词语与通用语言的差异性和鲜活性,也使其成为社会各界与语言研究所持续关注的热点。
对此,我们的社会应秉承科学的精神,客观认识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使用问题,网络语言并非洪水猛兽,难以造成“中文危机”、“汉语危机”;我们的媒体应持严肃、负责的科学态度关注网络语言现象,避免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学术界应进一步加强网络语言及相关现象研究,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学术支持。
(摘编自汪磊《网络语言热的冷思考》)
小题1:下列关于“网络语言”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语言“本土化”历程的最初形态还不多元,多是些描绘网民生活的汉字、汉语拼音形式和数字谐音、寓意形式。
B.网络语言最早产生于外国,以英语缩写和表情符号为主要表现形式,是网络技术发展和网络媒体广泛传播的结果。
C.网络语言具有强劲的发展态势,对此,社会普遍表现出或不安或焦虑的态度,甚而在潜意识里把它看成为洪水猛兽。
D.网络语言在当今社会呈现出新陈代谢、不断丰富的发展态势,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现实生活,因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待网络语言这一发展中的事物,我们不能以简单主观的态度去看待,因为那样做不利于将它引导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B.孤立地看网络媒体给其他媒体传播及其语言使用样式产生的影响,觉得异常;但联系网络媒体传播方式的独特性看,则实属正常。
C.网络媒体是集信息传递、娱乐、游戏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交际平台,这是由其传播手段的巨大而独特的兼容性决定的。
D.键盘输入、屏幕阅读的交际方式不同于网络之外口耳相传,而网络即时快捷的交际特点也明显优于白纸黑字的“传统”交际行为。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人们以最简洁的输入形式来应对快速的信息交流,这使得网络传播过程具有了鲜明的交际方式和交际特点。
B.人们为了应对快速的信息交流,寻求到缩略、替代、新造等语言表现形式,使得网络成为汉语新词产生的孵化器。
C.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传播更具娱乐化特点,这使语言的“游戏功能”在互联网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D.对于网络词语与通用语言的差异性和鲜活性,我们如果不能采取严肃、负责的科学态度,很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