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月 光 幻 想 曲耿林莽月光的美是画不出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有名作《日出》,而非月出。摄影、电影和电视也不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阿炳的《二泉映月》,都是悠悠...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月 光 幻 想 曲
耿林莽
月光的美是画不出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有名作《日出》,而非月出。摄影、电影和电视也不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阿炳的《二泉映月》,都是悠悠的传出了月光之情的。但毕竟只能勾起一点想象,终难有置身月光的视觉与触觉的感受。
秦少游《踏莎行》词曰::“雾失楼台,月渡迷津”,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灵。阳光明丽、开阔,朗然现一派阳刚之气,却不免有些炙热与烦躁。月光就幽深了,遮遮掩掩,影影绰绰,宁静而悠远。进入月光,便被一种恍惚朦胧的境界所迷:这是我平日生活过的世界吗?我还是我吗?在人间,在仙境,还是在通往地狱的忘川或地下隧道行走?
阳光浴人躯体,月光荡人心魄,进入精神深处,引得离却人间烟火,如在梦里游,长久置身于月光之中,人会“异化”为幽灵么?这或与嫦娥有关。与她的孤独、寂寞、忧郁有关,与她的缠绵乡愁织就的悲剧氛围之网有关吧。
人们灵魂深处潜伏着一种梦想,一经被月光点燃,便“里应外合”地着了迷,身不由己,仿佛坐在一条船上,抑或摇篮中,晃荡着,颠簸着,飘飘忽忽,神志迷糊,完全被月光编织的梦境所环绕,所牵引,所左右。我害怕却又迷恋于此。对于月光,只能在想象中追逐,寄期望于一个“如梦的行者”,让他做我的替身,到月光中去飘忽、去历险、去陶醉吧。
月光是清冷的。水的青色,雪的微寒,且有些颤颤的感觉隐约其间,像一角轻纱,一片叶子,或是失血的嘴唇抖动。月光的神秘在于她似静犹动,在于她的孤独和不安,如同手指握不住的一支残烛,一叶信笺在抖索。而当她依附于什么,笼罩着什么,便与她难以分割地构成一种幽暗的黏合,幻化出万千种迷离之境来了。
寻梦者走着,走着,影子孤单,徒步向前。月光在村庄的模糊的屋脊之上,在匍匐的庄稼地里,在井栏边,在场院的草垛,在深深的沟壑里暗暗流动。光与影此起彼伏,在河的波浪间如蛇影穿梭。没有车辆的路边,黑黝黝的大树,一个汉子在伐木,他挥起巨斧,一下,一下,披在身上的黑衣裳滑落在地,露出了壮健的肌肉、多毛的胸脯。月光给他的肤色镀上一层青铜的光辉,阴森而潮湿。
是吴刚么?伐木者的汗珠在月光里幽幽地闪烁。
寻梦者走着,走着,旷野无垠,前边有绵延的山岭逶迤。“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他念这姜夔的诗句,一个“冷”字该是咏月的千古绝唱了。那些山岭全在月光中半隐半现,冷僻而高远,且有一座古塔倾斜,立体的月光从塔顶滑下,似有丝绸碎裂的声音相伴。
寻梦者仰起脸望月,试着攀上几级塔阶。他听见深山里有犬吠月,他听见远处传出了荒鸡的啼鸣。一个平淡无奇的白昼又将来临,皎月如钩,月光在渐渐地消隐。
(选自《快速阅读》2007.10下)
小题1:联系1—5段,请概述“画不出”的月光美在哪里?(4分) 
小题2:本文作者颇有大家手笔,能够“状难写之物如在目前”。月光是难以描摹的,为了让读者有“置身月光的视觉与触觉的感受”,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月光?试举例简析。(6分)
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我害怕却又迷恋于此”?(6分)
小题4:简要概述本文的写作思路,说说作者主要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6分)
答案

小题1:(1)月光幽深,清冷,宁静悠远,遮遮掩掩,影影绰绰,一派“恍惚朦胧”,使人忘却自我,忘却自我所生活的世界;
(2)能点燃人们灵魂深处潜伏着的“一种梦想”,使人的灵魂与月光完全融合了,飘飘忽忽。
小题1:主要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如拿阳光与月光对比,写出月光的亮度与温度,使读者自然地感受到月光的幽深朦胧与清冷;写月光犹如清风流水般的柔美,作者用“仿佛坐在一条船上……飘飘忽忽”等比喻,让读者结合自身体验,感觉出那种“柔美”来。(回答拟人等,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小题1:作者害怕被月光编织的梦境所环绕,所牵引,所左右,弄得飘飘忽忽,神志迷糊,身不由己;但是作者又迷恋这种梦幻般的意境,希望到月光中去历险,去陶醉。
小题1:本文前半部分主要是描摹月光,后半部分写“寻梦者”到月光中去飘忽,去历险,去陶醉。思想:不为别人编织的梦境所环绕,所牵引,所左右,而是尽自己所能,去追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迎接那一个个“平淡无奇的白昼”。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月 光 幻 想 曲耿林莽月光的美是画不出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有名作《日出》,而非月出。摄影、电影和电视也不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阿炳的《二泉映月》,都是悠悠】;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秋节的来历和演变
  “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那时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实际,纵观华夏诸多传统佳节,或早或晚,多由节令演变而来,由纪而祭,由祭而庆。
  祭月之礼如何产生了中秋之俗?一般的说法是,祭月固定在秋分日,而秋分日未必有满月,有时甚至可能无月,祭月无月自然大煞风景,所以后来逐渐改到八月十五日祭月。这种说法不尽准确。天子祭月直到明代仍然是固定在秋分日。在皇家看来,祭月重在礼敬夜明之神,敬如在,秋分日有月无月、月圆月缺并不重要,秋分是阴气向长的时刻,避开此时而追求圆月之祭,是对月神的不诚不敬。所以,哪怕是秋分日下雨,也是要祭月的。秋分祭月和中秋节并非一回事。
  汉民族自上古便有敬天礼地的习俗,月神崇拜古已有之。上古时代的月神信仰在殷、周时代似乎出现了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在民间自然发展演变,一是上升为天子礼天的礼制组成部分。周礼是因俗制礼,天子礼月显然是建立在华夏月神信仰的基础之上。由此,天子的礼月才能获得足够的信仰合法性,礼月才能成为巩固统治政权的有效的政治仪式和文化制度。此时,民间对月神的崇拜仍然在缓慢发展,而统治阶层重在向月示敬,游赏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直到南北朝时,以“祭月+游赏”为标志的中秋节仍未在华夏大地上全面成形。
  汉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上,礼仪和风俗的演变在诸多领域皆呈现礼退俗进的趋势。隋唐时代的繁荣,逐渐激发了民间在仲秋祭月时节的玩赏之风,赏月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由于民间信仰表达的相对灵活性,人们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日,就成了这一秋月祭赏之节最佳的选择。这就是夏历八月十五。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夏历八月十五成为第二大民俗节日“中秋节”,是由于那一天恰好“满月”造成的“巧合”。华夏先民需要一个满月日来行仲秋祭月和游赏,这一任务恰好落到了八月十五的月亮身上——谁让它是最接近秋分的满月日呢。
  中秋的月亮之所以格外圆、格外亮,是因为它“沾”了神圣的华夏祭月日——秋分的“光”。这一点,和“清明”节气沾了盛大的寒食节、上巳节的光而摇身变成“清明节”异曲同工。
  有论者认为,唐代没有中秋节,文人有八月十五玩月吟诗的风气。昊天明月逐渐披上了人情的薄纱。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随着宴饮聚会,这一形式为都市富户效仿,造成的一种娱乐享受的氛周影响了整个社会,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准节日。从北宋末开始,中秋节有了更加不一般的内涵。破碎了山河,破碎了汴京的明月,中秋的圆月弥足珍贵。“团圆”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和强调,“团圆”涵义的加入使中秋节的内涵变得完整,自此,中秋的团圆性质和地位在南宋得以确定,流传至今。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中秋节”来历和演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指月令时间,早在《周礼》中就有相关记载,如:“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
B.和祭月之礼有关,在秋分日祭月,如果无月会大煞风景,便逐渐改为八月十五进行。
C.南北朝时还没有形成中秋节,隋唐时赏月之风和祭月之风逐渐合流,中秋节得以确立。
D.北宋末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中秋节加入“团圆”的内涵,从而确定了中秋节的地位。
 小题2:下列对于原文各部分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段说明中秋节与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有联系,并解释了中秋节是如何形成的。
B.三、四两段从时代发展上说明祭月和游赏之风由分离逐渐合流的历史及愿因。
C.五、六两段解释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五的原因:此时是最接近秋分的满月日。
D.第七段说明唐宋以来八月十五赏月吟诗、宴饮玩乐的风气以及中秋节的特殊内涵。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秋节和秋分祭月并不是一回事,中秋成为节日的标志是“祭月+游赏”。
B.天子礼月建立在华夏月神信仰的基础上,因此成为巩固政权的有效仪式和制度。
C.因为礼退俗进的趋势,使得民间逐渐兴起在夏历八月十五祭赏明月的风俗。
D.“清明节气”因与“寒食节”和“上巳节”接近,从而演变成“清明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水仙的晚年
  牛 汉
  ①时序已近春末,中午的阳光辉煌地照射进我的静穆的居室。窗台上一盆花期已尽,渐渐显出苍老的水仙,由于阳光融融的浸染,密集细长的叶片很像一股股向上喷涌的生气勃勃的泉水。它的姿态是那么安详,那么自在、潇洒,似乎还能听到水仙奏鸣着它的生命之曲的最后一章。这神秘的声音我的确听到了。面对这盆水仙,我凝望了好久好久,情不自禁地用手指在手心使劲地写下“水仙的晚年”五个字,顿时就感触到这五个字的份量,不仅是一个美妙的充满诗意的命题,而且使我被吮吸一般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片陌生的生命境界。
  ②阳光照耀着水仙和我。我愧疚而清醒地思索又思索。从昏茫的心灵深处突然间喷涌出了对水仙的忏悔和谦恭的情感。这种真正高尚的情感,对于我这个粗俗的人,过去从来没有感知过,此刻它竟奇迹般地第一次涌现在我已经苍老的心灵。为什么我会如此动情,显然是这盆水仙与我的境况有看相似的地方,我大声地呼唤了一声:“水仙,我的尊敬的朋友!”
  ③谁都明白,生命的花期是很短暂的,尽管十分美艳,但花期并不能替代全部生命。在苍老而碧青的水仙的叶脉的冲击之下,才发觉了我的生命有多么虚妄,甚至是卑劣的。仅仅由于疏懒以及我一向偏爱绿叶的“享受者的脾气”,才没有拔掉这盆花期已尽的水仙。一位外国作家在谈及人与自然时,把人看做是自然界的剥削者与享受者,因为人们大都缺乏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尊重。我就是这种“享受者”。
  ④花期结束之后,水仙却仍在成长,而且长得很有生气,几乎长高了一倍,气势显得自信而凝重,这是水仙开花时所没有的气象。蓬蓬勃勃喷泉般溅射的绿叶为我的居室带来了浓浓的春的气息。当阳光射透厚厚的叶片,可以清晰地看见叶脉里的汁液在不息地闪亮地流动着。在绿叶的映衬下,几撮枯萎了的浅黄带灰的千缩的花瓣,仍显出一派高尚的气度,没有丝毫的死相,它们仍安然地停息在花茎的尖端,由密密的叶片呵护着:水仙的晚年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形象。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绿叶是水仙一生的本色,比起香艳的花朵来,绿叶本本分分地为大自然带来更长更多的色彩和气息。
  ⑤我的忏悔是诚恳的。我过去从来没有想到水仙也有晚年,更想不到水仙的晚年又如此地具有生气,而且另有一派超凡的气度。然而人们多半想得比我果断,养水仙不就是为了看花,为了闻闻水仙奇妙的幽香吗?花谢了就应该立即拔除。如果询问一百个人,我敢说有九十个人会这么回答。不再下蛋的母鸡谁还继续养它?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尊重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给水仙和母鸡应有的完整而且完美的晚年?想起童年时祖母不忍心宰***为一家人下了一辈子蛋的母鸡,母鸡衰老得飞不到鸡架上,每天黄昏祖母总要把它抱到窗台上过夜。母鸡老死后,祖母让我们把它埋在院墙角下,而且说:“埋深点,免得被黄鼠狼闻到气味。”祖母是个文盲,不可能研究过什么自然界,也不懂得生物学,但她理解生命,她对自然界有一种朴素的道德观念,她将人与自然界放置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和谐的关系上。在她看来,人们对不再下蛋的母鸡,应当感激和尊敬。
  ⑥无论如何,今年我要把窗台上的这盆苍老的水仙养到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决不是虚伪的怜悯,是我对自然界与生命的省悟。实际上,水仙苍老的晚年仍然显示出强旺和青葱,庸俗地说,也并没有“白养”它,它仍有存在和欣赏价值。
  ⑦对于人的老年,我同样认为具有成长的生机。当前中国文学界事实上有一个老生代,比起一些生物来,它还有着深刻而特殊的时代内涵,他们也像晚年的水仙,不但没有露出颓唐和死相,还有着生命再生的锐气。他们长长的一生经历过各种苦难与磨练,如今已把世俗的东西都看淡了,深深地理解了人生的庄严和价值,甚至比一些正处在生命花期的人还要活得深刻和清醒些。
  ⑧啊,谢谢你,尊敬的晚年的水仙! 
  (选自《牛汉散文》,略有删改)
小题1:面对“晚年的水仙”,作者为何会“愧疚而清醒地思索又思索”?请结合原文作答。(5分)
小题2: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下列语句。(4分)
  “窗台上一盆花期已尽,渐渐显出苍老的水仙,由于阳光融融的浸染,密集的细长的叶片很像一股股向上喷涌的生气勃勃的泉水。”
小题3:第⑤段写祖母不忍心宰***母鸡的往事有何作用?请结合原文作答。(6分)
小题4:这篇散文意蕴丰富,给人很深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列两个问题进行探究。(10分)
  (1)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何说“我要把窗台上的这盆苍老的水仙养到它生命的最后一刻”?(4分)
  (2)作者两次对“水仙”动情地呼唤,并对其充满敬意,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探究,你由“晚年的水仙”得到哪些生命的启示?(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节选的课文(12分)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节选自《〈呐喊〉自序》)
小题1: 从上面的节选部分看,鲁迅为什么决定“弃医从文”?(2分)
小题2:《新生》失败前后,鲁迅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小题3:结合文意,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1)“接着又逃走了资本。”
(2)“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小题4:从鲁迅“学医”与“从文”的选择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另举一例加以说明。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24分)
笑者
[德国]海恩里克·波尔
①每当有人问起我干哪一行时,我就会满面通红,口结不已。我很羡慕作家、泥水匠、理发师,因为他们的职业不言自明,无需冗言解释,而叫我回答这类问题,却感到十分局促:我是个笑者。一旦招认了,我在回答第二个问题“你是这样谋生的吗”时,又得老老实实地再招认一次:“是的。”
②我的确靠发笑谋生,而且笑得很好。我既非戏剧中的小丑,又不是滑稽演员我只是个优秀的笑者。我并不感觉开心,我表演开心。我像罗马帝王一样地笑,或者笑得像个敏感的小男生,我发出十七世纪的笑声,与发出十九世纪的同样自在,如果场合需要,我一路笑尽所有的世纪,所有的社会阶层,所有不同的年龄。就像修皮鞋的,这不过是我练出的一种技能。在我的心胸中,怀抱了美洲的笑声,非洲的笑声,白种人、红种人与黄种人的笑声——只要报酬合宜,在导演的要求之下,我的笑声就能轰然而出。我在唱片里笑,在录音带中笑,电视导播对我也蛮尊重的。我凄惨地笑,适度地笑,神经地笑;我笑得像个电车上的剪票员或像杂货店里的帮工。简言之,无论何时需要何种笑声——我都得笑。
③特别是我还有一项专长——擅发传染性的笑声,对三四流的滑稽演员而言,我更是不可缺少的帮手了,这类演员很怕观众会错过他们说的关键性笑话,因此多半的晚上我都在夜总会里充当不动声色的捧场者,我的职责就是在表演节目嫌弱的当儿,发出传染性的笑声。这种笑声必须小心地在时机上扣得很准;我的放声纵笑不能来得太早,也不可来得过迟,必须恰是时候;在事先排练好的节骨眼儿上,我放声一笑,整个观众的轰笑也会响彻全场,台上说的笑话也才给救了起来。至于我呢,则拖着疲惫的身心来到衣帽间,穿上大衣,庆幸自己总算下班了。回到家中,总会发现有电报在等着我:“即刻需要你的笑声。星期二录音。”
④简直不必说,当我下了班或休假的时候,我是一点也不想笑的;牛仔巴不得能忘却牛群,泥水匠希望忘掉灰泥,我觉得这都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我自己工作之余就从来不笑。我是个严肃的人,不少人甚至认为我是个悲观厌世的人。在我们婚姻生活的头几年中,我妻子常会对我说:“笑几声嘛!”但后来她就认清了我是无法满足她这个愿望的。我能在全然的肃穆中放松脸部紧绷的肌肉与磨损的精力,我就会觉得快乐。是真的,连别人的笑声我都受不了,因为那太令我想到自己的职业。所以说,我们的婚姻是十分静寂的,因为连我妻子也忘了怎么笑了。我们谈话声调很低,因为我痛恨夜总会里的喧嚣,还有录音间中不时充斥的闹声。我常怀疑自己可曾真正笑过。我想没有。我的兄弟姊妹始终认为我是个老气横秋的孩子。不错,我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笑,但我却从没听过自己的笑声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每当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时,我就会十分局促,是因为我羡慕作家等高贵的职业,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卑。
B.作者特别强调“我”既不是戏剧中的小丑,又不是滑稽演员,意在表明“我”并不是为艺术而笑,就是为了谋生。
C.“电视导播对我也蛮尊重的”,表明“我”的努力,不仅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也得到了电视艺术家的敬重。
D.下班回到家中,“总会发现有电报在等着我”,因此,“我”感到自己的特长大有市场,不会失业,心里很愉快。
E. 小说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暗藏着人物内心的波澜与挣扎;在直白质朴的语言里,蕴含着“我”的痛苦与无奈。
小题2:文中写道“我只是个优秀的笑者”,“我”的“优秀”表现在哪里?请分条概括。(6分)
小题3:作者在第②段中不惜笔墨详写“我”的笑,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
小题4:生活中的“我”为什么安静、不笑?(3分)
小题5:(1)结尾“但我却从没听过自己的笑声”一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
(2)说说小说结尾的好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孔 孟           黄仁宇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是,《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那样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做得不好就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又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认为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的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而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而产生。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家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的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孔子虽不屑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两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对其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出了一腔复古的热忱。孟子则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明白,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济事的。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              (原文有删改)
小题1:关于造成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最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和孟子两人的个性不同。
B.《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
C.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的局势起了很大的变化。
D.孟子所说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小题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5分)
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孟子却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做事讲究礼尚往来,而孟子则根本不尊重“礼”,行事全凭己意。
D.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E.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成了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题3:请联系全文,回答造成孔孟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4分)
                                                                     
小题4: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根据文意分点概括说明。(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