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江南客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一年一度中秋节,是人们寄托祝福、共享天伦的日子。那圆圆的月饼,那酽酽的月饼,人们品尝了多少年。而今政通人...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
月饼消费要讲文明
江南客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一年一度中秋节,是人们寄托祝福、共享天伦的日子。那圆圆的月饼,那酽酽的月饼,人们品尝了多少年。而今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老百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在月圆之日阖家吃饼赏月。
然而,近年来月饼的味儿有些变了。
月饼一改简单、纯朴的传统样式,不仅让人眼花缭乱,而且有点匪夷所思。比如月饼的包装花样繁多,木盒、锦缎盒、铁盒,十分精致,近于奢华。盒里也不光是月饼,还有洋酒、金银饰品,甚至一套住房钥匙。而月饼的售价则令人咋舌,动辄上百、上千元以上,令寻常百姓不敢问津。月饼的如此“变异”,并不是为了吃。有人说,如今的月饼是形式大于内容。仅拿一种木盒包装来说,据环保部门专家测算,平均每生产100万盒木盒月饼,就要消耗50棵左右直径10厘米的树木。而大量的诸如不锈钢、镀金、仿红木等等的盒子,吃完月饼,除了扔掉,别无它用。正像一位月饼销售商所说,有的月饼真正值钱的是包装而不是月饼本身。中秋节前后,人们看到许许多多精美无比的包装盒被丢弃,无不感到心痛。
“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月饼“大旅行”,又是一个怪现象。如今送礼成风,佳节来临,有的人希望借此表达一份人情,疏通一下关系,月饼便成为适时出现的最佳礼品。在一些人的心里,似乎只有包装的豪华、价格的昂贵,才能表达出一份情意,显示一种档次。流风所及,导致了月饼的礼品化、高档化。有人说,美好的节日成为人们的沉重负担,一些困难家庭因此而变得不堪重负。月饼也就偏离了人们一般的礼尚往来,成为一些人拉关系的“敲门砖”。
小小的月饼,折射出社会的变化和时尚。变化是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大城市已经从温饱有余向更宽裕的小康迈进。时尚则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怎样才是追求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刚刚实现总体小康,有不少城乡居民生活还很困难。在生活方面,追求高档,追求铺张,甚至竞豪赛奢,实在是很不应该的。这样做既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民意。诚然,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有买的就有卖的,买卖两便。特别是扩大内需也需要促进消费。但消费要讲文明。我们应该记住浪费不是消费、消费不该浪费的道理。我们提倡的是,物尽其用,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但绝不是提倡花钱越多越好,物耗越多越好。我国是个资源紧缺的国家,那么多的纸张、木材、金属,付之一炬,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看作是正常的消费。
年年月圆,岁岁中秋。老百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心气儿很高。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越是在国民经济顺利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越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教育。现在要坚持这样做,将来生活更好了,仍然要坚持这样做。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一个善于勤俭节约、不懈艰苦奋斗的民族,才是一个拥有远大前程的伟大的民族。                 (选自2006年10月6日《拂晓报》)
小题1: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判断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关注的是月饼消费不文明的现象。提出的观点是:月饼消费要文明。标题就是全文的重心所在。
B.作者撰写的是一篇时评,一事一议,内容集中,针对性强。号召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坚决与腐败分子斗争到底。
C.文章以小见大。“小”指的是作者从众多的消费现象中选取到了月饼消费的种种不文明现象这些平凡小事,从小处着笔。
D.本文的“大”指的是反映出了大问题,就是:这些平凡小事的本质是人们消费中存在着追求铺张浪费、奢华等等错误思想。
E.作者重点针对奢华消费观的实质作了深层意义的揭示和分析,批评了大众们的错误消费观念,给人以深思。
F.开篇引出话题,随后列举现象,提出问题,展开分析论证,挖出思想根源,向人们发出号召从而解决问题,可谓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小题2:去掉文章前面两段,开篇就列举现象,好不好?请分析原因。(4分)
小题3:“近年来月饼的味儿有些变了”中的“味儿”是指什么?(6分)
小题4:阅读本文后,请你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所渗透的内涵的认识。(6分)
答案

小题1:BE
小题1:去掉前面两段不好。因为这两段的内容是为了引出主体,先说人们重视吃月饼,然后话题一转谈月饼“变味”,接着引出月饼消费的不文明现象。若是开篇就列举现象,显得太突兀,行文会令读者感到不自然。[若是说去掉它们也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1:不仅仅指月饼包装、材质、价格、礼品化等等许多弊端,更指有些人借此机会大肆行贿受贿,败坏社会风气。
小题1:学习文章,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指摘时弊的精神,告诫我们要培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优良作风。
解析

小题1:(B“坚决与腐败分子斗争到底”文中没有这个意思,此句属于添油加醋。E不是“大众”,是针对部分或者少数人而言的。)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江南客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一年一度中秋节,是人们寄托祝福、共享天伦的日子。那圆圆的月饼,那酽酽的月饼,人们品尝了多少年。而今政通人】;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
“遗产经济学”的文化后患
卢新宁
一向受到冷落的传统文化,仿佛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近年来,文化遗产争夺战可谓烽烟四起、高潮迭出。
遗憾的是,这并不能代表可喜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在志在必得的“文化激情”背后,是利益驱动下“遗产经济学”的精细打算——“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将文化遗产,视为地方经济的“摇钱树”,这样的观念,在目前的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现实注脚。不少已经夺得文化遗产“归属权”的地方,以创收为核心,将文化演变为商业,大张旗鼓地进行着***鸡取卵似的经营。
这当然不是传统文化的“利好”,而是历史文化的灾难。
当三江并流、都江堰、武当古刹等文化古迹传出“过度开发”的消息,当几乎每一种有魅力的文化都必有浩浩荡荡却毫无魅力的新建“伪文化”,甚至每一部古典文化名著,都演化为一座荒唐可笑的娱乐场时,不仅观众失去了文化的共鸣,历史文化也在被切割、破坏和颠覆。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年来,“遗产经济学”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在许多愈演愈烈的文化名人争夺战中,人们频繁看到当地政府的身影。
由于地方政府的高调介入与认同,一些耗资巨大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也应运而起。“帝尧故里”争夺战中,临汾修建了“中华民族文明之门”的华门,这座出手不凡的大制作从规模到设计处处“天下第一”。
政府参与社会事业的文化构建,本没有错。但问题是,这样的建设应当以公共文化服务为重点。面对此起彼伏的“争夺战”与“伪文化”浪潮,政府本应做正确的引导,为何却成了推波助澜的主导?
实际上,逐步升格的“崇古活动”与不断新建“文化标记”,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新一轮面子工程的集体亮相。在光大传统、发展文化的口号之下,一些官员的心中,不仅有对经济效益的图谋,更有对“政绩收益”的盘算。他们用行政拨款下注,看能否博取更大的利益,创造经济——文化——政治的多赢。
让经济利用,被政治挟持,结果是,以文化为名义的文化行动,非但没有为社会繁荣带来推力,没有增强我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反而推助了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加剧了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官场恶习,留下了沉重的文化欠债和社会成本。
 这恐怕是“遗产经济学”更大的后患!
小题1:本文所说的“遗产经济学”具有怎样的表现特征?(6分)
                             ▲                                              
                             ▲                  ▲                             
小题2: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文化遗产争夺战”与“伪文化”建设浪潮?(6分)
                                                                          
                             ▲                    ▲                        
小题3:本文所说的“遗产经济学”有哪些文化后患?(6分)
                             ▲                    ▲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在这些诗句中,“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
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
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
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
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生命的短暂和上帝的永恒。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
在中国文化里,钟鸣常与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钟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来,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程”等。钟声又常与年华已逝、风尘碌碌的惆怅心情联系在一起,其缥缈而又严静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灵,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
在西方,对“钟声”意象最为关注和凝神思考的当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晚年一直思考用“诗”去追寻在现代社会中“隐去”的上帝。他认为,对诗来说,重要的是“说出”(蕴含)“精神能量”。这蕴含的精神能量,被他比喻为“沉默的钟声”。他要求诗人用这“钟声”去寻回上帝和神性事物,让人们通过诗,聆听到内心深处“沉寂的钟声”,最终完成向上帝皈依的历史旅程。
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归辋川作》)
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与海德格尔“沉寂的钟声”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在古典诗学中还有一种召唤,它不是召唤人们走向“空寂”,而是召唤人们回归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
(选自《文史哲》2003年第2期,有删改)
小题1:  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钟声最初都是一种表达宗教意味的信号。
B.在中外文化中,钟声或传递宗教的情感,或表示庆典的气氛。
C.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是伴随宗教属性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D.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钟声”的意味这方面,西方要早于中国。
小题2:下列诗句中的“钟声”,与“精神时间”无关的是(   )(3分)
A.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D.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3: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钟声”具有哪些文化内涵?请简述。 (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苍茫坤宇,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县苔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尔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现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莲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前年元宵节前夕,我应长白山林场友人之邀,曾到雪国一游。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蓦地,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我趋前蹲下细瞧,竟是几朵蓝色的小花。这蓝色的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吹弹得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我”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蟪蛄”生命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指它们的精神。
D.本文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的生命。
小题2: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请加以归纳。(4分)
答:                                                                        
小题3: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赵元任:多“好玩儿”的语言
徐百柯
赵元任(1892~1982),江苏武进人,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赵元任曾表演过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这趟“旅行”,他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话,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
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研究者称,赵先生掌握语言的能力非常惊人,因为他能迅速地穿透一种语言的声韵调系统,总结出一种方言乃至一种外语的规律。
他还被称为罕见的通才、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作为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于世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语言学是他着力最深的领域,然而他同时还兼授物理、逻辑等课程。
他雅好音乐,曾专攻和声学与作曲法,会摆弄多种乐器,毕生都与钢琴为伴。他一生创作过一百多件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和器乐。他跟他的女儿们,凡有机会聚在一起,就组成一个家庭合唱团,分声部地练习演唱他的新作或旧作。难怪人们说,音乐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
赵元任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在今人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世界上很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他们自己常常是为了好玩。“好玩者,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一本万利。”
赵元任曾编了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故事,以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故事名为《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写出来,人人可看懂,但如果只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了:“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语言学家陈原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赵元任,赵元任,在我青少年时代,到处都是赵元任的影子。”少年时,他着迷于赵元任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本是赵兴之所至偶一为之,却成就了一部儿童文学经典译作)。长大了,想学“国语”,就用赵元任的《国语留声片课本》当老师。后来迷上了音乐,迷上了赵元任的音乐朋友萧友梅介绍的贝多芬《欢乐颂》,也迷上了赵元任谱曲并亲自演唱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为商务印书馆灌制留声片,以推广‘“国语”(即普通话)。有一则轶闻,难断真假,但颇可见赵氏当年的风光。赵元任夫妇到香港,上街购物时偏用国语。港人惯用英语和广东话,通晓国语的不多。他们碰上的一个店员,国语就很糟糕,无论赵元任怎么说他都弄不明白,赵无奈。谁知临出门,这位老兄却奉送他一句:“我建议先生买一套国语留声片听听,你的国语实在太差劲了。”
赵元任问:“那你说,谁的国语留声片最好?”
“自然是赵元任的最好了。”
赵夫人指着先生笑曰:“他就是赵元任。”
店员愤愤:“别开玩笑了!他的国语讲得这么差,怎么可能是赵元任?”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赵元任担任罗素的巡回演讲的翻译时,都用当地的方言翻译,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当地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B.赵元任在表演的口技“全国旅行”中,用各种方言“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这生动地证明了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语言学之父”。
C.赵元任研究语言学,学声乐、器乐,作曲、演唱、翻译……在许多领域,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D.传记写了赵元任生活中的种种逸闻趣事,主要突出了他超群的语言能力,展现了一代语言大师的魅力和风采。
E.赵元任为推广“国语”而灌制的《国语留声片课本》影响很大,连香港的普通店员都知道,但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
小题2:世界各地人都认赵元任为“老乡”,这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4分)
答:                                                                        
小题3:赵元任被认为是—位“通才”,请概括文中这样说的依据。(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音乐家贺绿汀
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东县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的创作风格,既受西方音乐理论的影响,又保持着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他一生创作了二百六十多首(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
贺绿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湖南农民运动,他创作的《暴动歌》,是中国最早讴歌工农武装夺取政权的歌曲之一。1934年创作的《牧童短笛》采用欧洲“复调技法”,成功地模仿了中国民族乐器笛子的特色,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牧童悠然吹笛的情景。这部作品开创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先河,成为中国专业音乐创作走向世界乐坛的首批作品之一,为贺绿汀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进入电影界为电影、话剧配乐作曲,是他职业生涯的开始。1935年由他配乐的《都市风光》是中国第一部音乐戏剧片,中国电影音乐从采用现成唱片配乐至由专人作曲的这一历史性的过渡,就是以这部电影为起点的。1937年创作的电影《马路天使》的插曲《四季歌》,根据江苏民歌改编。片中少女,由于故乡遭日寇侵略,被迫流浪南方,家乡、父母和正在前方同侵略军作战的情郎,时时引起少女的伤感和思念。作为中国左翼电影音乐奠基人之一的贺绿汀,写了十七部电影音乐。
贺绿汀的艺术精神,体现在他1934年发表的论文《音乐艺术的时代性》中。他主张艺术家要成为“时代的代言人,或新时代的预言家”。他说:“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单是要有成熟的技巧,也必须具有极其敏锐的时代感受性。他不单是民众的喉舌,而且负有推动新时代前进的使命。”担负起创造新中国音乐的这一时代使命,是他后来以毕生精力去实践的艺术精神。
“七七”事变后,贺绿汀参加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第一队,宣传抗日。1937年冬创作抗日歌曲《游击队歌》。后到重庆,创作了合唱《胜利进行曲》、笛子独奏曲《幽思》等。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在题材上更贴近时代的脚步,如著名的《嘉陵江上》,作者运用西洋歌剧宣叙调与咏叹调的写法,并采撷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创作,作品寄托了一个东北难民对失去的家乡的怀念,表达了坚决打回老家去的抗日决心。
在解放区期间,他的创作以解放区军民的生活为主要内容,追求音乐的通俗性,探索歌舞剧形式,用专业手法对传统民歌进行改编。《东方红》等抗战音乐精品,受到人们的欢迎。
《森吉德玛》是贺绿汀管弦乐曲的代表作,创作于1945年。这是一首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作品。作者将此曲与《晚会》等其他四首乐曲合在一起,编成一组管弦乐曲,在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演出,获得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贺绿汀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为办好音乐院校、培养新型的专业音乐人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广招贤才,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在艺术思想上,他主张既要借鉴西方音乐又要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以建设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他在学院正式开设民歌课;1953年建立民族音乐研究室;1956年又成立了民族音乐系。在办学实践中,他逐步建立了大学、中学、小学“一条龙”的教学体制,为国内其他音乐院校争相仿效。1953年著文《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针砭音乐界某些人轻视技术、艺术、形式以及创作上的口号化、公式化、概念化等“左”倾顽症。
贺绿汀是从湖湘文化土壤中走出来的杰出音乐家,他身上体现了胸怀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人文精神。
(选自《贺绿汀和他的音乐作品》,《书屋》2011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有关贺绿汀艺术主张和实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贺绿汀认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要肩负起推动新时代前进的使命。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办好音乐院校,培养新型专业音乐人才,他在上海音乐学院时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
B.贺绿汀认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也要有成熟的技巧,反对轻视技术、艺术、形式的做法。他在解放区创作音乐作品时,就对歌舞剧形式进行探索,用专业手法来改编传统民歌。
C.贺绿汀主张艺术家要成为“民众的喉舌”,他创作的《暴动歌》讴歌工农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反映抗日根据地生活的《四季歌》表现了因故乡沦陷流浪到南方的少女的伤感。
D.贺绿汀主张既要借鉴西方音乐,又要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嘉陵江上》是采用西洋音乐的一些技法,并结合中国的音乐元素创作的抗战歌曲。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笛子曲《牧童短笛》是中国专业音乐创作走向世界乐坛的首批作品之一,为贺绿汀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B.贺绿汀一生创作了二百六十多首(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有电影音乐、话剧配乐、音乐戏剧、合唱、独奏、管弦乐等。
C.贺绿汀为中国第一部音乐戏剧片《都市风光》配乐,中国电影音乐完成了从采用现成唱片配乐到由专人作曲的历史性转变。
D.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作品《森吉德玛》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是贺绿汀的代表作之一,后来被改编成一组管弦乐曲《晚会》。
小题3:作者说贺绿汀有“胸怀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人文精神”,任选其精神的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