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衡中西以相融
何家英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它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是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于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逐渐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引导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小题1: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小题2: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衡中西以相融”这一概念的解说。D项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ABC三项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判断能力。A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相通”。 B项表述有误,依据原文,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晋唐画家的“才气、学养、心态”以及“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D项强加因果,“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的原因并不是“‘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正确。A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立足本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B项说“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错,由原文“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可知,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保留了晋唐时期的艺术形式。D项说“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属于无中生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2分)
沉香一缕十年追思
上个世纪的上海,有一个女子说: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现在正是秋天,清如水明如镜,那个女子快不快乐无从得知,因为她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已经十年。十年生死两茫茫,我们不能够确知另外一个世界是否存在,也不能够确定她的魂魄是否有知。我们确知的是,十年间她的文字在她身后辟辟啪啪一直,一直鲜活绽放着,在另外一些女子的笔下延缅着她文字里荒凉余味,精致表象,却无人描摹得出她独特的张氏文风。
不思量,自难忘。这个女子,张爱玲,1995年9月8日至今日,香销十年。
李碧华形容她是一口幽深的古井,大家都在试图淘出宝贝。李自身也不是一个淘宝者么?《青蛇》,《霸王别姬》,还有许多许多李氏纸上云烟,其间浸润的张氏荒凉轻易拂拭得去的么?亦舒,黄碧云,朱天文,安妮宝贝,等等,她们的文字无一不是在张氏文字废墟上开出的花朵。还有一个王安忆,《长恨歌》后,上海最贴近张氏文字灵魂的女作家。
张爱玲是幸运的。作为一个作家,不论身前身后,她的文字始终是中文史话中最灿烂的光点,即使不乏唇舌之虞。与她相比,梵高是怎样的不幸,热烈的向日葵与惊艳的鸢尾花败于沉香屑的灰烬
张爱玲是不幸的。作为一个女人,第一次婚姻,尘埃里开出的花朵幻灭后,她对爱情的激情也似乎燃尽了。此次婚姻的余痛数十年后仍象埋藏在她心上的刺,时时在她沉寂的心房上穿戳,而她始终沉默,她的态度其实已经在她的文字里表露: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一个女人一生只有一次爱情,那个叫胡兰成的男人,今生今世都必将为这个女子背上被藐视的罪名。虽然,他也是一个不错的作家,无奈他负了的是一个传奇中为众人宠爱的张爱玲。
第二次婚姻,平淡如每天看惯的风景,时间长了,必将相看两不厌。张爱玲没有想到的也许是那道风景会比自己先退出滚滚红尘。赖雅,一个类似耶苏门徒的人的名字,平凡普通得如任何一个外国人,甚至连中文都不认识多少吧。这样的一个人,张爱玲选择了,与之相伴十数年,期间再无如四十年代初般惊艳作品问世。
她说:“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是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到底是一个奇特的女子,大红如胡兰成,大绿如赖雅。金庸写那个对爱情执着的古怪女子李文秀是否拿她做的参照呢?失去后,红尘百态,那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又怎么样呢,我都不喜欢。有评论家说张爱玲首先是个女人,而后才是作家。张爱玲若真有魂魄,不知道她会不会为这句话展眉。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有时候我怀疑这不是一个女子说得出来的,尤其是写尽都市千般繁华下的满目苍凉,温柔富贵中的凄清悲哀的张爱玲,她的文字里充满宿命的黑暗。《金琐记》,《十八春》,《半生缘》,结局不动声色地注定荒凉无奈: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唯一能解释的是,那句是她对自己人生观的感慨,她睿智清醒地预见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她生前隐在她那些文字的光环下几十年,寂寞地死在异地的寓所。我相信她一定明了她写下的那些文字的影响力,但是她更了解的是: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这不仅仅是她从生活里得到的,也是她一生唯一的一次爱情给予她的打击。
逝去十年后,除却文字外袍的张爱玲更接近一个女人的婉转情怀,而不是一个文字里华丽的传奇。明白这一点,再读她的文字,便有一种对女子的怜惜漫上心头,难怪后来那么多借着张氏文字废墟掘宝的女子,大凡天下女子,情怀不都相同么。
十年了,愿她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安宁,并快乐。
  (注:本文写于2005年)
小题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张爱玲虽然已去世十年,但她的独特文风却影响深远,亦舒、黄碧云、朱天文、安妮宝贝、李碧华、王安忆等都有她文字里的荒凉余味,其中李碧华受的影响最大。
B.作为一个女人,对于自己的第一次爱情,张爱玲倾情投入,但最终却以胡兰成的背叛告终,这对张爱玲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她余痛数十年,也因为这一点,胡兰成被大家藐视。
C.张爱玲与赖雅的婚姻是她人生的第二次婚姻,这次婚姻是平淡的,这种平淡影响了她以后的文学创作,这期间再无作品问世。
D.张爱玲的作品《金锁记》《十八春》《半生缘》都以荒凉无奈结局,文字里充满宿命的黑暗,原因是她清醒地预见了自己的命运。
E.本文文辞优美典雅,以时间为顺序,全面介绍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张爱玲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张爱玲的缅怀之情。
小题2:结合文本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与她相比,梵高是怎样的不幸,热烈的向日葵与惊艳的鸢尾花败于沉香屑的灰烬。
(2)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小题3:文本中“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反复出现,结合文本简要赏析。(6分)
小题4:有人说:“恰恰是张爱玲的不幸成就了她的幸运。”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地震学研究和地震预测
地震学的研究起源于人类抵御地震灾害的需要。中国古代关于地震的记载是很丰富的,尤其是明清时代地方志流行,关于地震的记载极为丰富,有很多研究地震的重要史料。但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对科学技术的轻视,使地震学没有得到发展,有关地震的记载,仅仅是对自然灾害的记述,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总结。
虽然地震学仅在上一世纪才被公认为是一独立研究领域,然而人们推测地震的成因已有上千年历史。从20世纪60年代中叶起,世界各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地震预报工作。经过30多年的努力,各国地震专家积累了大量的前兆震例资料,在地震的长、中期预测上取得了不少进展。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地球板块构造说为研究地震成因提供了理论基础。地震学家解释说,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当岩石层因构造运动变形时,能量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贮存在岩石中,直至在某一点累积的形变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发生破裂,即产生地震断层。岩石破裂使贮存在岩石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的一部分引起大地震动。
能否实现地震预测,一直是人类关心的焦点问题,是地球科学的宏伟研究目标。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指出,目前主要有两种地震预测方法,一种是理论性方法,根据一定的理论模型,推导各种可能的前兆及不同前兆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各种实践的检验来修改模型。但这种方法现在还很难对地震预报给出实用性指导。另一种方法是经验性方法,通过搜集地震震例,从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中提取地震发生的前兆信息并加以综合,总结出经验性规律推广应用于未来的地震。我国曾经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被誉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从70年代中期以来,地震观测系统中大量采用了数字记录方式,从而使地震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由于数字记录地震仪具有记录频带宽、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大以及易于与计算机联机处理等优点,对于地震监测、研究以及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迄今,全世界已有大约440个数字地震台,我国现共有11个数字地震台网,在地震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预见,随着高质量地震数据的迅速积累和广泛深入的研究,随着地震学研究与大地测量及其它观测研究的交叉渗透,人们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动力演化会取得更深入准确的认识。这一切必将会使对地震成因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从而最终实现对地震的科学预测。
小题1:下列有关“地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明清时代,关于地震的记载极为丰富,但这些记载仅停留在对自然灾害的记述。
B.人们推测地震成因虽历史悠久,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地震学在上一世纪才被公认。
C.在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统治,对科学技术的轻视,使地震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D.由于数字记录方式在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大量运用,地震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
小题2: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震专家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能对地震进行长、中期的预测。
B.当岩石层因构造运动发生变形进而破裂时就会引发地震。
C.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是运用经验性方法预报地震的成功案例。
D.目前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两种:理论性方法和经验性方法。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理论性方法很难对地震预报给出实用性指导,因而目前还没有运用于地震预测。
B.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因为它具有许多优点,并能防震减灾。
C.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约440个数字地震台在地震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随着地震学研究的深入和对地球更全面的认识,人们就能准确预测各类大地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百年的月光
李娟
①翻开一本民国的旧课本,沉睡在光阴里的书香一瞬间将我覆盖。文字简静美好,拙朴醇厚,沉静从容。不繁文缛节,不喊口号,不唱高调。天性自然,人性温暖。老课本中的文字,来自源远流长的汉语,一字一意象,一词一乾坤,清气四溢,意蕴深长。美好的文字永远是温润的,有情感,有力量的。
②我似乎成了民国时期的孩子,坐在春日午后洒满阳光的教室,捧一本民国的课本,语声朗朗,唇齿留香。又仿佛置身文字的原野,左采一朵,右摘一朵,令我目不暇接。
③书中图文并茂,不少插图是丰子恺先生所做。我不禁要嫉妒起民国的孩子,开启智慧之初就有画家丰子恺温情的画笔,为他们画下山川、河流、草木、鱼虫、孩子、蚂蚁、月光,他笔下的天地万物皆具性情,诗意流淌,深情款款。那时的孩子多幸福,有慈父一般的画家,教他们惜花草如邻,怜小生灵如手足,因为,我们和它们同是大地的孩子。
④一百年前,书中一字一句召唤多少颗懵懂的童心,唤醒一颗颗沉睡的种子。那一刻,风和日丽,岁月静好。上苍微笑着俯视着孩子们,等待他们在幽幽书香里慢慢长大。回望民国时期,那时虽金戈铁马,战乱不息,却有精神世界的宁静祥和,淡泊从容。老课本中有静气流淌,童心盎然,即使物换星移,沧桑变换,也经得起日月细细翻阅,依然是本一生也读不完的好书。
⑤一代代的生命捧着她,温暖彼此生命的每一个寒夜,一代代生命捧着她,润泽每一个幼小的灵魂。回首民国时期,总让我想起他们,那些璀璨如星的名字:蔡元培,鲁迅,陶行知,朱自清……
⑥课文《秋花诗》中写:“春花木本好,秋花草本妍。”文中教我们识得花儿芳名。识得花草名,原是上苍布置给我们的功课。世间每一个生灵,都是庄严的。我们认识她们,如同识得自己的芳邻。如今住在高楼大厦里的孩子,听不见布谷鸟的鸣叫,分不清蒲公英和雏菊,闻不见桂花的暗香,却对网络游戏中的人物如数家珍,他们是远离泥土和大地的孩子,远离花草、树木、溪流、小鸟的孩子。他们张张嘴巴,唤不出几朵花的名字,生活在尘世的他们是多么孤单。漫画家钱海燕说,希望在临终前,给我一个月的闲暇,我想知道世界上每一朵花的名字。多么有情趣又温情的女子啊!
⑦《蜘蛛结网》一课,用笔极简极淡,六七岁的孩子,见一张蜘蛛网中落了一只蜻蜓,他执杆挑破蛛网,救出了小蜻蜓。“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用情如江河开阔,润物无声,人类的仁慈和悲悯才是尘世的大爱。
⑧上苍俯视着救蜻蜓的孩子,俯视着人类的良善与仁爱之心。
⑨《勿贪多》一课,很有趣。读之,余味悠长。孩子将手伸进瓶中取糖果,手里攥了大把,握满糖果的手在瓶中取不出了,急得大哭起来。身旁的母亲只说了一句话:“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文章虽小,蕴含人生之哲理。贪欲之念是生命痛苦的根源。自孩童时,父母就告诉我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吃东西时,白发的祖母对我说,少食滋味好,多食滋味少。意思是吃得过多,难以消化。我们童年时懂得的道理,其实够我们受用一生。勿贪多,教我们懂得节制与取舍。
⑩如今有些贪官,利用手中权力无休止的索取和占有财富,不知道他贪婪的手自瓶中索取的是糖果,还是砒霜?
⑪《天然之美》一文,郑家姐妹俩人,姊喜清洁,谓清洁为美,妹喜妆饰,谓妆饰为美。二人争论不决,乃问母,母说:“清洁为天然之美,且有益于卫生。妆饰为人工之美,复近奢侈,吾以清洁为佳。”如今有许多的母亲,爱慕虚荣,为了让女儿出人头地,一夜成名,带着花样年华的女儿去医院整容。郑氏姐妹多么幸运,有一位智慧的母亲,告诉女孩什么是美?天然就是美。其实,一位女子,若想花容永驻,与其化妆和整容,不如多读几本好书。
⑫年幼的孩童,人生犹如一张洁净的白纸,教育就是在白纸上严谨的作画,而不是肆意涂抹。教育就是给人一个清白有节的人生。
⑬文字有着穿透光阴,超乎寻常的力量。它引领我们,躲避俗世一切的浮躁和喧嚣。
一本老课本如百年的月光,洒满你心灵的每一寸空间。佛家言,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一个生命就是一条河流,那么邂逅一本好书,心中就有了一轮明月。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富有想象、充满抒情的笔调来写民国的旧课本,流露出对民国旧课本的由衷喜爱。
B.文章多角度地反复描写民国旧课本的书香和温情,其中暗含对比,作者意在借此贬斥当今的课本,表现出明显的怀旧思想。
C.“我不禁要嫉妒起民国的孩子”,一个“嫉妒”即传达出作者对民国的孩子能看到丰子恺先生充满温情的课文插图的羡慕之情。
D.“上苍俯视着救蜻蜓的孩子,俯视着人类的良善与仁爱之心”一句,形象生动,从一个角度表现了《蜘蛛结网》选文的精妙。
E.第⑥至⑪自然段选取具体事例,具体表现民国旧课本不唱高调、人性温暖等特点,意在彰显全文的主旨——多读几本好书。
小题2:作者认为民国的老课本“经得起日月细细翻阅”,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说明。(6分)
小题3:文章以“百年的月光”为题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小题4:民国的老课本给我们诸多启示。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好书对教育的作用的思考。(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每小题3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网络重塑大脑神经回路
利用书籍和图书馆,你不得不做出知识的跨越才能到达研究的下一站。也许再也不用这样了,机器会帮你完成这一步。当我们把记忆“外包”给一台机器的同时,我们也“外包”了我们的智慧甚至是身份。
  卡尔说,因特网的作用就像毒品。它能使你得到即时的满足,而且还很容易得到,价钱也便宜。就像化学麻醉品一样,网络的“尖锐刺激”造成了意识和无意识思想的短路,阻碍了我们的大脑进行深度的或创造性的思维。
  所有这些可能都是事实,但这也并不等于说,网络正在对我们的大脑进行重新布线。那我们怎么知道这是否只是简单的分心而已?因为,无论是听音乐还是看电影,只要电源一关,我们很快就能同过神来。
  答案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人类成人的大脑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通常认为我们的精神网络,那些头盖骨中约1000亿个神经元间形成的致密连接,在我们达到成年的某个时期就大致固定下来了。然而脑研究者已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人,其大脑都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为卡尔论文观点的正确性提供了虽然间接但强有力的证据。
  乔治梅森大学神经学家詹姆斯·奥尔兹说,果蝇就有对自己大脑进行重新编程的能力,从而改变了大脑的运行方式。即使是成年人的思维也是“很有弹性的”。神经细胞会定期断开旧连接,生成新连接。当我们变老时,大脑也确实会萎缩,但即便是一个百岁老人,其大脑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持续重塑。
2008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学教授盖里·斯茅研究表明,互联网的使用,似乎正在真真切切地改变我们头脑中的神经回路。他让志愿者在网络上进行大量的搜索,然后对其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网络“菜鸟”用户的大脑,在经历短短几天的使用后,就和“老手”用户的大脑相差无几,而且这种变化是永恒的。
小题1:作者说“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请根据文意选出对“形成的空白”的正确理解一项(   )
A.马克思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太重要了,对他的逝世,人们心理上一时很难接受。
B.马克思的影响是极大的,人们不久就会发现世界上失去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C.马克思主义正日臻完善,由于马克思逝世,将使革命理论的研究出现一段空白。
D.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极大,他逝世的损失无法弥补,他的位置无人可以替代。
小题2:把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同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类比,是因为(  )
A.它们在科学上具有同等的价值。B.它们都是划时代的发现。
C.它们都是革命性的发现。D.它们对人类进化起了同样的作用。
小题3: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卡尔将因特网的作用比作毒品,是因为它能使你得到心理的满足,容易得到且价格便宜。
B.脑研究者否定了人的头盖骨中约1000亿个神经元间形成致密连接,在成年的某个时期已经固定下来的观点,这样直接论证了卡尔观点的正确性。
C.詹姆斯·奥尔兹说,成年人的思维也是“很有弹性的”。神经细胞会定期断开旧连接,生成新连接。
D.谷歌的“菜鸟”用户的大脑与老用户大脑相差无几的事例,证明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改变了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回路。
小题4:能够作为“网络重塑大脑神经回路”生理依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把记忆“外包”给一台机器的同时,我们也“外包”了我们的智慧甚至是身份。
B.网络的“尖锐刺激”造成了意识和无意识思想的短路,阻碍了我们的大脑进行深度的或创造性的思维。
C.我们的精神网络,在我们达到成年的某个时期就大致固定下来了。
D.人类的大脑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人,其大脑都具有可塑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⑴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在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⑶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能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⑷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⑸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⑹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⑺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于他飘逸的心头吧。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⑻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小题1:结合上下文,赏析“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这句话。(4分)
小题2:文章第六段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联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①出“窗”和“门”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2分)
②作者把这二者对举有什么用意?(2分)
小题3:文章结尾说:“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认为要怎样才能在“繁华”中“诗意栖居”?(4分)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首段“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以反问开篇,引人深思,该句在结构上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B.作者将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缝隙中的月光比作受污染的水,是为了表现月光的昏黄及对城市月光的厌恶之情。
C.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意思是月光很难在城市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因为城市拒绝月光。
D.作者认为精明的现代人之所以将读书视为苦事,因为他们的工作压力过大,文凭、职称、职位压得他们喘不气来,因而无法找到读书的乐趣。
E.本文多处运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全文语言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行文上富于变化,这些特点都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