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北京声音
吴越
客居京城两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静。
北京的静,当然不是荒凉的静。这个城市,人口数以千万,商圈喧哗,楼群生长,昼夜有航班起落。然而,所有的声息都如同碎片,顺着风,搅起一些,还没听真切,它们就低下来,着地了;所有含混的响动,像河底的泥草,像茶杯里的渣脚,微小地交织在主体的边缘,反而映衬出静的亘古远大。
北京的静,和城市地理相关。三面雄关,指缝间漏下一个平原,不接水路,气质上与山居相近。北方苦寒,气候干燥,日短夜长,并不适宜欢饮达旦。历史也为北京人留下了惯看秋月春风的稳健。年轻时爱瞎侃吹牛的,倘不是为了谋生,过一定年龄还这样,就教大家都瞧不上。皇城根下的平头百姓,基因里埋着“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地线。
北京的静,使之真正成为北京。
在首都博物馆的非物质遗产展览会上,我得知有“北京声音”这一项,十分好奇。
首博一位女士托人传给我原始素材,包含二十多个各有名字的声音文件:唱京剧,二胡,蝈蝈,花鸟虫鱼市场,空竹,驴,磨剪子磨刀,清扫寺院,寺院钟声……
戒台寺清晨台阶上扫地的唰唰声。扫帚带过落叶,落叶是湿的吧,雾应该还没散,初日照高林。
胡同里磨剪子手艺人的吆喝。磨一阵子剪子,嚓嚓嚓,吆喝一长一短两声,手艺人说:“你先别录,你要听哪种?”又换了一种吆法,更有古意,尾音像能勾魂。又磨剪子,嚓嚓嚓。
驴拉货进城,在墙角不老实,叫唤起来。有大人带着孩子经过,孩子第一次看见驴,咯咯笑了,清脆得像两根花针掉在瓷釉上。
这些声音,每一个的寻找与录制都很不寻常。
例如鸽哨,如今踪迹难觅,如果不是有一户祖传鸽哨手艺的人家,辗转听说首都博物馆在进行声音搜集计划,“找上门来”,这种极具京城代表性的声音也将付之阙如。
看似举手可得的,也不容易。如清晨禅寺扫阶声,得去好几个大清早,反复调试;天坛的风声,因其南侧有火车道,周围有七千多只鸟,早晨六点多就有游客,难以“提纯”……
声音,是形象思维之门。推开这道门,人们跨越时空,与这段声音的“生命”同在。在她的理想中,北京应该有一个“音库”,收藏古建筑的声音,民俗活动的声音,自然四季的声音。
然而,她告诉我,这项收藏并没有按计划继续下去,她为北京建一个“音库”的想法似乎也遥不可及。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有一些声音,前两年还有,现在也已经找不着了”。
是的,这些声音很普通,甚至卑微。微小到没有谁觉得要把它们留下来,珍藏之。它们默默地来,默默地走,正如产生它们的市井生活,正如与它们相伴的、多半不会在历史留名的普通人们。有什么必要,为普通到几乎无人察觉的存在与消失的历史立志呢?
可是,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
也或许,这些曾经的声音,都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
小题1:北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2分)
小题2:请从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欣赏下面的语言。(4分)
①胡同里磨剪子手艺人的吆喝。磨一阵子剪子,嚓嚓嚓,吆喝一长一短两声,手艺人说:“你先别录,你要听哪种?”又换了一种吆法,更有古意,尾音像能勾魂。又磨剪子,嚓嚓嚓。
②也或许,这些曾经的声音,都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
小题3:首博这位女士为什么要搜集北京的声音,请联系文章作出适当分析。(2分)
小题4: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写“北京的声音”,为什么作者开头用四段文字来写“北京的静”,你认为恰当吗?请从结构、内容、主题这三者中任选其中两个方面加以探究。(3分)
答案
小题1:(2分)普通卑微 具有代表性 (逐渐消逝)
小题2:①作者运用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手艺人吆喝声的丰富精彩且富有古意和感染力,同时也突出了手艺人的自豪感。②“归还”“滋养”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抒发了对北京声音的消失的理解和释然的情感。
小题3:“北京声音”是北京文化存在的历史证据(1分); “北京声音”正面临着不断消失的局面(1分),搜集声音,就是记录历史文化,否则,记忆会失去依靠,北京文化历史中的相应部分也会没有了证明(2分)。
小题4:恰当。①结构上为下文写“北京声音”作铺垫;并与结尾写声音的消失而复归于静相互呼应。②内容上题为“声音”而起笔写“静”,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以写“静”来衬托北京气势的恢宏和积淀的深厚。③主题上突出了北京静的亘古远大,突出北京历史的深厚,更需要为此立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从文章中,“这种极具京城代表性的声音也将付之阙如”,可以看出“具有代表性”;“这些声音很普通,甚至卑微”,可以看出“普通卑微”;有一些声音,前两年还有,现在也已经找不着了,可以分析出“逐渐消逝”。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指出分析的角度是手法和表达效果。①句中“磨一阵子剪子,嚓嚓嚓,吆喝一长一短两声”细节描写,前后对比,写出吆喝丰富有古意,“勾魂”,有感染力;“你先别录,你要听哪种?”语言描写,告知听者他会的吆喝声不止一种,写出手艺人的自豪感。②句中的拟人手法很容易看出来, “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似乎给消逝的声音找到了去处,内心里仿佛也获得了安慰和释怀,写出了作者的理解。
小题3:
试题分析:文章倒数第三段“有什么必要,为普通到几乎无人察觉的存在与消失的历史立志呢”表明“北京声音”是北京文化存在的历史证据,而且“有一些声音,前两年还有,现在也已经找不着了”北京声音正面临着不断消失的局面。倒数第二段“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说明搜集声音,就是记录历史文化,否则,记忆会失去依靠,北京文化历史中的相应部分也会没有了证明。
小题4:
试题分析:文章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有:A、点题;B、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C、设置悬念;D、增强艺术吸引力;E、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F、与下文形成呼应;H、为下文作铺垫;I与下文形成对比等。本题考生可以根据上述作用,结合原文从内容主题结构三个方面中任选两方面整理答案回答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北京声音吴越客居京城两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静。北京的静,当然不是荒凉的静。这个城市,人口数以千万,商圈喧哗,楼群生】;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说”,也称“杂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属于文学性杂感性的论说文,目的在于说明一个道理。刘勰说“说者说语”,明代吴讷等人引证字书说:“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从大量的“说”体文章来看,的确可以这样说:“说”者,说说谈谈之谓也,“杂说”就是“杂谈”。它的内容广泛,可就一事、一物、一景生发开去,为之一说;它的形式多样,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可以议论为主,“与论(即议论)无大异也”,也可以记事、写景为主,写得与抒情散文难以分辨,或者与杂文、小品文类似。但其形式无论如何自由,其目的都在于说明道理。这是“说”的一个鲜明特点。如南宋林景熙的《蜃说》,绝大部分篇幅是对蜃楼幻景的描写,但其最终目的是以蜃楼为喻,说明人世繁华像海市蜃楼一样虚幻,瞬息即逝,从而抒发对宋朝覆亡的慨叹。《爱莲说》也是这类文章,貌似描绘莲的形象,赞美莲的品格,实则借说明爱莲的原因进而说明当时世俗的污浊,抒发作者不与世俗合流而洁身自好的情操。它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似以记叙描写为主,但又无处不是在说明、议论和抒情。“予独爱莲之……”一句便是突出的例证。
“说”来源于战国策士的游说之词,为能打动读者,使其因有所领悟而心情愉悦,它重技巧,尚文采,陆机说的“说炜晔而谲诳”,刘勰说的“言咨悦怿”,“喻巧而理至”,“飞文敏以济辞”等语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说”的又一特点。因此,它是具有文学色彩的论说文。
文言文中的“说”这一文体的发展大体可以《文心雕龙》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其前,限于谈论政治,解释经义;其后,特别是唐宋以来,内容有了重大突破,涉猎到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人们所称谓的“说”主要是指后者。清末林纾认为《马说》和《捕蛇者说》是“说之变体”,就表明了这一突破和发展。现代的杂文、小品文以及说明文就是由“说”发展演变而来的。“说”与这些文体有共通之处,但不应将它们混同起来,因为它们是属于不同历史范畴的概念。不能把“说”称为杂文的另一个原因是:古今杂文的概念有所不同,在古典文学中杂文是与“说”等文体并立的一种文体,是指“说”等文体之外的杂著,即杂体文章。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1983年4月)
小题1:刘勰说“说者说语”,综观全文,对这种解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就是“杂说”、“杂谈”,即“杂文”。 |
B.“说”的解释与吴讷的“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意思相近。 |
C.“说”就是喜悦的意思,来源于战国策士游说之辞,目的在于使人悦服。 |
D.“说”是一种论断事理,具有文学色彩的议论文。 |
A.《文心雕龙》是一篇起承前启后作用的“说”,以它为界可以把“说”这一文体的发展大体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
B.现代杂文与古代的“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古今杂文的概念不同,“说”不包括古典文学中的“杂文”。 |
C.现代的杂文、小品文以及说明文与文言文中的“说”有共通之处,因为这些文体是由“说”发展演变而来的。 |
D.“说”的形式灵活自由,可以议论为主,与议论文类似;可以记事、写景为主,与抒情散文类似。 |
落花人独立
王开林
忧郁,是一个像《红楼梦》中林黛玉那样病态,伤感却又美丽无匹的词语,毫无媚俗的情调,我轻易是不敢去碰触的。哲人说:凡夫俗子只配有寻常的喜怒哀乐,至于忧郁,它是思想者伤口上的碘酊。我因此而惶恐了,我实在称不上一个思想者,但偶尔感受到一种悒悒的潮水漫过自己的心怀,那又是什么?
先前,朋友太多,如草地上的聚餐,一起嬉游笑闹,真的无忧无虑,浪掷自己大好的日子,竟似挥霍他人手中的金钱,不知节制。后来,朋友们风云散尽,才觉到那些闲暇只是一季的落花,再也追悔莫及。
一个读书人,竟忍心让书籍蒙上厚厚的灰尘和密密的蛛网,竟忍心看它们旷夫怨女似的神情。往日,我最喜欢在书籍中勾留,且心旌不为世事所摇动。然而,那种恬适的情趣终被琐碎无聊的生活蚕食殆尽。
初春的薄暮,轻寒翦翦,细雨霏霏。我独倚小窗,听喜雨的燕子在低空中呢喃,它们嬉逐着,迟迟不肯归巢。心中空净得像一片幽谷,哪怕是一只蜜蜂的嗡鸣都能在里面激起回响。此刻,有幻觉飘然而至,它引领我进入岑寂的旷野。
“前面有一颗花树,后面有一丛荆棘,站在原地,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愿望。”
我走向花树,丝毫也没有踌躇。
灼灼的花朵,如蓬勃的火焰,这也是一种燃烧,最美丽的事物一旦燃烧,就注定不会留下果实。“火光”渐渐地微弱了,渐渐地暗淡了,最后,它们纷纷凋零。
“我若选择的是那些荆棘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你将得到甘甜的刺莓。”
我开始有一些懊丧。然而,花朵飘谢,我还可以独对空枝;刺莓非我所求,我只有远离它。
四月的薄暮,一声悠悠的叹息在心头萦绕,久久不绝。一个女孩就在这时走过我的窗前,宛如我最熟悉的影子惊鸿一瞥,就悄然消逝了。
不如什么都不想,只让四月的细雨在心中浅浅淡淡的描,描出一些朦胧的印象,犹如昔年的一张笑脸,几乎经不起轻轻的一抹。
她执意不肯与我在同一个屋顶下生活,但她乐意有一方天空,一片草地暂时属于我们。执手相看,久久无话,没有一点点欲念;在那一刻,便是死去也决不会遗憾。
她说:“你明白就可以了,一个人走进你的心里去,又从你的心里退出来,她不曾带走什么,也不曾留下什么。”
我一直就在那颗花树下接受它飘零的情意,拾起一片片落红,拾起那些欲说还休的日子。她已经消逝了,像一声和弦。在初春的薄暮,追忆往昔,她总是一个影子,无法还原为清晰的形容,我只能把她看做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光亮,揣在我的心中。必得暂时抛开世俗的杂念,才能觉到它的存在。
“溺水时,一定要呼喊我的名字!”
简直就像神谕一般,四月的细雨又唤回了那份亲切的感知,她将一绺湿发绕在手指上,那是最后一次见面。
“很久以后,你将在某个雨日记起我,那时,我已经老了,你记起的却依然是我年轻时的样子。”
真的,只有在雨日才偶尔忆起她,一个不肯屈就于生活规范的女孩子,一个逃避感情羁绊的女孩子。在远方的都市里,她仍然独拥着许多的梦想而不肯沾染世俗的尘污吗?
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
小题1:文章第一段中说“我实在称不上一个思想者,但偶尔感受到一种悒悒的潮水漫过自己的心怀”。从文中看,作者有哪些“悒悒”的心绪?(3分)
小题2:试概括文中女孩的形象(不超过25字),并说说你对她的看法。(4分)
小题3:文中4—10节写“幻觉”,其实是一个关于人生道路的的隐喻(不只是爱情)。综观全文,说说“选择花树”与“选择荆棘”分别有什么样的人生寓意。(4分)
小题4:文章以“我记忆的深处,就只有一痕淡淡的影子,在微雨中,在花树下,她悄然独立”收尾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5:试就本文的标题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6分)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 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以为“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落个“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是改得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里的用语,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讽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由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节选自《咬文嚼字》)
小题1:对文中“咬文嚼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咬文嚼字的依据:研究炼字的道理。 |
B.咬文嚼字的态度:字字推敲的谨严, |
C.咬文嚼字的做法:斟酌文字的分量。 |
D.咬文嚼字的目的:调整思想和情感。 |
A.介绍郭沫若对“你是”“你这”句式的见解和做法。 |
B.肯定郭洙若关于“你是”“你这”句式的研究结论。 |
C.分析指出炼字不可简单类推,而要结合具体语境。 |
D.通过这个炼字事例,引出对咬文嚼字道理的研究。 |
A.开头,举郭沫若修改字句的具体事例,并指出“这是炼字的好例”。 |
B.接着,引文学作品例子并加以分析,说明两种说法表达效果不同。 |
C.然后,从两个方面指出郭沫若援例修改的句子是不妥的。 |
D.最后,点明炼字意义,并提出与郭沫若完全相反的观点。 |
味蕾上的乡愁
野夫
①所谓乡愁,对我而言,大多时候只是某种童年的味觉。
②记忆中的那些口感,在被岁月发酵后往往形成经久回味的芳馥,于只身远游的路上,时时诱发你“不如归去”的念头。
③我已经走遍了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地方。当对未知事物的尝鲜渴望渐渐餍足之时,我知道我的青春业已耗散在穿州过府的五味百感中;这时,乡愁开始从舌尖上漫漶而来,在枯涩得近乎麻木的味蕾上绽放出怀乡的忧郁――我知道,我于此际开始衰老。而一根老了的舌头,则会像蛇信般搜索回山的径路,它似乎比身体还更需要故乡的饲养。如果不能找到孩提时的食单,也许就会枯叶般迅即陨落。
④我所成长的时代仿佛正是这个国家的漫长荒年。那是在迹近穷壤的鄂西南边地,一个土苗汉侗杂居的小镇。原乡民在遥远的古代,大抵曾经被唤作“武陵源中人”,抑或在书卷里有过鲜衣美食;但在我断奶之后,体味到这个世界的却是粗食杂粮――在那个年代,山胞们多无主食和配肴之分,而菜谱一说,则肯定奢侈得闻所未闻。
⑤比如土豆红薯这些分属菜蔬的作物,那时多是平民人家活命的晚餐;而一碗汤面,往往竟成了重情讲礼门第待客下饭的主菜。尽管如此困顿,但依旧有许多当时用以度荒果腹的野菜,居然装点了我们的简单生活,并构成我的童年味觉,成为今日乡思中津津有味的美食。
⑥我怀念故乡的食物首推由“蕨”衍生的几道村肴。
⑦其一曰凉粉。这几乎是父母在夏天的最高奖赏——给五分钱,去街上买一碗,绝对在半秒间吸溜得一干二净。这是用山中的蕨根捣粉搅糊后用漏瓢制成的粉条,然后用自制泡菜的酸水加上辣椒粉勾兑即可食用。
⑧其二曰蕨苔。也即蕨长出地面的那部分,约尺许,色青红,不蔓不枝,头卷曲如问号。食前需要先用水稍煮一煮,再捞出炒海椒面和腊肉。
⑨其三曰蕨粑。原材料也即蕨根粉,在搅糊时兑以剩饭,凝结晒干,食用时切片炒肉。当然这道菜,一般则只在逢年过节的席面上才会搬上。
⑩蕨,原是山野间的一种寻常植物,但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然进入中国人的食谱,其学名谓之“薇”――它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文学史。商遗民伯夷叔齐兄弟,“义不食周粟”,躲进首阳山中,靠的就是“采薇”而食。之后的诗人呼喊着“采薇采薇胡不归”且“长歌怀采薇”时,已经不再是灾年里的口腹之念,表达的却是一种隐逸的悬想和对当朝者的不合作立场。也许正是因为有“蕨”在漫山遍野的卑微存在,才能使得代复一代的读书人还能勉强残留一点决绝的风骨,在饥饿的肚肠和空虚的精神之中找到最后的依赖。
⑪多数人在荣辱沉浮的命途中,都会忠实于童年的味觉――这是一种构成出身的元素,同时还可能是一种人生的底色和立场。***位及九五之尊,万变不离的还是红烧肉和辣椒,一份乡村小地主家的食品趣味,大抵也决定了他一生的选择。而晋朝时的大官人张翰,则可以在秋风起时,因为想念故乡的鲈脍莼羹,竟然挂冠归去。
⑫许多年以来,我像米兰昆德拉所说那样――从一个酒杯走向下一个酒杯――似乎已经尝遍了生活食色。贫困童年时垫下的野蕨村蔬,仿佛一直耿耿于怀未能被尘世的珍肴所消化,且固执地在我飘浮失重之际,提醒着我的味觉。也许正是那些古老的养分,一直支撑着我的身心,使我在怀乡的饥饿时分,要不断地反刍这些隔年的粮食。
(选自《尘世挽歌》,有删节)
小题1:请赏析第3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小题2: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当时用以度荒果腹的野菜”,“成为今日乡思中津津有味的美食”?结合全文找出理由(3分)
小题3:第⑩自然段中写到了蕨的学名“薇”以及伯夷叔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4: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味蕾上的乡愁”为题目有什么好处?(5分)
①文化被看做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组信息。在本质上文化是非物质的,但它往往附着于某些物质上得以流传,如建筑、石刻、竹帛纸书等。更有一些直接借助人脑储存,如口头流传的一些史诗、歌曲等等。文化应分为不同功用,如政治(古人称“经邦济世”之术,与现在的经济概念有些不同)、娱乐功用以及在科学技术、观念和信仰等方面的功用,这些功用不应混淆。
②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大概就是娱乐功能。鲁迅所说原始人抬木头时发出的“吭唷吭唷”之声,渔猎之族在石头和崖壁上刻画动植物形象,这些行为都没什么功利性,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这些行为后来被我们称为文艺。宽泛一点,饮食文化之类也可列入其中。多样性是娱乐性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保持和发展多样性、拯救濒危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假如哪天我们只能听到超级女声一种声音岂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③国家消亡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腐败,军事、经济落后,与文艺没有太大关系。中国早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学艺术,推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文化。近两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衰落不过在近一、二百年。只是腐败的统治者往往将大量社会资源用于享受这种精细的文艺,造成批判者迁怒于这些娱乐性的文化功能。文艺本没有亡国的罪过,不是“后庭花”亡宋,而是宋朝有问题的政治和军事体制。文人不解,讹传至今。文艺本质上是没有功利性的,我们不应对此要求太多。对本土的、外来的文艺都不必以有用无用权衡,只要无害即可。但文艺在许多情况下能被附有许多功利性的功能。如战争中的军歌等等。寓教于乐,更容易被人接受。但这不意味着没有“教”的“乐”就应该淘汰。
④中国文化是唯一不被宗教左右的成熟文化。过去西方学者认为这是原始文化的特征。通过更多地了解中国交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已越来越少。但又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宗教是儒教。其实在中国虽然常将儒道释三者并立称为“三教”,许多地方神庙中也供奉孔子像。但儒其实只是儒学,它主要传播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一观念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和国家的稳定极为重要,因此被历届统治者推崇。它有很多积极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和后来统治者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加入的消极因素。如反对变革、维持现有秩序以及一些落后的伦理观。中国现在在国外到处建孔子学院,希望要有选择地传播儒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要把那些糟粕也宣传出去,尤其不要自己继承。传播出去害人,继承则害己误国。
⑤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全人类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一。我们任何一个个体对她的了解都是管中窥豹。连钱钟书这样的国学大师也只敢将自己的文集称作“管锥篇”,像我们这些知之不多的人更不能妄下“无用”或“过时”的结论。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组信息。 |
B.西方学者认为,不被宗教左右是成熟文化的原始特征。 |
C.文化应分为不同功用,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可能是娱乐功用。 |
D.文化有的往往附着于某些物质得以流传,有的直接借助人脑储存。 |
A.第③段用“战争中的军歌等等”之例说明文艺能被附有许多功利性的功能。 |
B.第③段用“后庭花”之例是说明造成批判者迁怒于娱乐性文化功用的原因。 |
C.第②段用“鲁迅所说”之例是说明饮食文化之类也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 |
D.末段用钱钟书之例说明我们更不能对中华文化妄下“无用”或“过时”的结论。 |
A.像超级女声这种文艺节目的出现让我们认识到发展娱乐性文化的多样性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
B.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将反对变革等一些落后的伦理观加入儒学。 |
C.作为“三教”之一的儒教,其传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极为重要。 |
D.向国外传播文化应该遵奉“扬弃”的原则,自己不愿继承的,也不要勉强塞给别人。 |
最新试题
- 1被人们形象地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是( )A.农业B.工业C.旅游业D.交通运输
- 2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 ]A.元宵B.除夕C.元旦D.守岁
- 3有甲、乙、丙三个实心铝球,其体积之比是1:2:3,下面说法正确的( )A.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2:3,质量之比是1:2
- 4下列现象中,属于与缺水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 ]A.候鸟的迁徙B.蛾类夜间行动C.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D.山顶的旗形
- 538.4g Cu与适量的浓HNO3反应,Cu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L(标况)气体,反应消耗的HNO3物质的量可能是
- 6图4为欧洲中纬度地区某小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14题。小题1:甲地( )A.以侵蚀作用为主B.可发展为大城市
- 7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一④每题1分,第⑤⑥题各2分)小题1: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
- 8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
- 9The students __________ loudly when the teacher came in.[
- 10在“汶川大地震”事件中,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方法是利用了铁管可以( )A
热门考点
- 1如图所示为一台理想变压器,初、次级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400匝,n2=800匝,连接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那么可以确定
- 2已知Cl-、I-、Fe2+、SO2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顺序为:Cl-<Fe2+<H2O2<I-
- 3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四大工
-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韬光养晦 利害攸关 瑕不掩玉 集思广益B.百花争妍 弹冠相庆 堂而皇之
-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B.钢C.赤铁矿D.金刚石
- 6为适应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要求,本市应该[ ]A.积极发展旅游业B.积极发展高层房地产业C
- 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漫画不仅蕴藏着“客观”的史实,还能延伸出“主观”的史论。韩国人金正彬、金德镐编绘的《
-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①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_________ 。
- 9如图所示,把A、B插入C的溶液中,闭合电键K后电流仪G的指针会发生偏转,且B上有气泡产生,则A、B、C可能是以下哪一组物
- 10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16 B.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