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梅兰芳》是不是“梅兰芳”?翁思再经过舆论的千呼万唤,电影《梅兰芳》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已经退出流行的京剧艺术,借此引起了广泛关注。...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梅兰芳》是不是“梅兰芳”?
翁思再
经过舆论的千呼万唤,电影《梅兰芳》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已经退出流行的京剧艺术,借此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该片热议热映带来的最大附加值。
在时尚的包装下,向观众展现京剧中最美好最本质的唱腔艺术,这是电影《梅兰芳》的文化价值之一。影片里有几段“戏中戏”,是剧情演绎的需要,同时又具备声腔艺术的价值。其中最成功的是梅葆玖的幕后配唱配音,包括《樊江关》、《黛玉葬花》以及昆腔《游园惊梦》、时装戏《一缕麻》等,无论在梅派风格的把握、韵味的呈现,还是在声乐上的表达方面,它们都达到很高的境界。不过除了唱腔外,“戏中戏”在表演方面就显得生硬了。除了扮演少年梅兰芳的余少群外,黎明、章子怡和王学圻,由于不是戏曲出身,学京剧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他们的手眼身法步基本“不是里头的事儿”。
电影《梅兰芳》对众所周知的一些大事的处理,应该说是基本符合人物和历史的真实,诸如梅兰芳蓄须明志富有民族气节爱国情怀,坚持艺术革新创立梅派,国际巡演提高中国文化的地位,威武不屈为“戏子”赢得尊严。《梅兰芳》对于这些人物基本面的正确表现,使得我们相信:这是梅兰芳。然而在另外一些方面,我又觉得“这不是梅兰芳”。影片的第一段描述青年梅兰芳同老辈名角“十三燕”斗法。“十三燕”这个名字,看其影片中的事迹,原型应该是谭鑫培。既然作者把谭鑫培的名字改成“十三燕”了,那么完全可以虚构,这些我不反对。我反对的是把梅兰芳和他的艺术对立面,处理成创新和守旧的截然对立和两极分化。梅兰芳绝对的新,对方绝对的旧,而且是新的绝对战胜旧的。其实,梅兰芳在艺术上的新旧观不是将两者对立,而是创新中有继承,继承时求创新。
关于人物塑造,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黎明的表演。梅兰芳的那一份木讷,那一份“蔫儿”劲,反应迟钝却又诚恳而有主见,这些他都拿捏得很好。好的男旦演员,应该是“台上不像男,台下不像女”,黎明演得一身正气,他使观众相信,梅兰芳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当然如果他在眉宇和举手投足之间,再出一点京剧艺人生活中的神采或者说是惯性动作,那么人物形象就会更加传神。(节选自 《文汇报》2008年12月6日)
小题1:下列关于电影《梅兰芳》的文化价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起了人们对已退出流行的京剧艺术的广泛关注,起到了保护和弘扬国粹的作用。
B.借助时尚元素的包装,向广大观众展现了京剧艺术中最美好、最本质的唱腔艺术。
C.在处理一些众所周知的大事时,不仅充分尊重历史事实,还完全符合人物的真实。
D.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主要演员一身正气的表演,准确捕捉住了梅兰芳的风范。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梅兰芳》里的“戏中戏”虽然在声乐表达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在表演方面却显得比较生硬。
B.作者觉得从人物基本面上看演的“是梅兰芳”,但从对人物关系的处理上看又“不是梅兰芳”。
C梅兰芳在艺术上的新旧观不是绝对化的,而是体现了辩证的思想,即创新中有继承,继承时求创新。
D梅兰芳的性格是复杂的,既木讷、迟钝,又诚恳有主见,但黎明竟能拿捏得很好,很出乎作者意料。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物“十三燕”的设计告诉我们,编导完全可以设计主人公在事实中并未做的行为和动作。
B.梅兰芳蓄须明志,威武不屈,从而树立了京剧男旦演员“台上不像男,台下不像女”的典范。
C.“艺术真实”的内涵是对“大事”的处理必须尊重事实,但对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可以想象。
D.由于不是戏曲出身,黎明的手眼身法步基本属于外行,所以无法使人物形象达到传神的境界。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3.已然、未然有意混淆;4.以偏概全;5.张冠李戴;6.因果颠倒 ;  7.误划类别;8.无中生有;9.偷换概念。因此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C选项轻重失度,原文第三段的表述是“基本符合人物和历史真实”,而该项却表述成了“充分尊重”“完全吻合”。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以偏盖全,根据原文第二段,在“声乐表达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的只是“梅葆玖的幕后配唱配音”,而不是《梅兰芳》里所有的“戏中戏”。
小题3:
试题分析:D项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的表述是“如果他在眉宇和举手投足之间,再出一点京剧艺人生活中的神采或者惯性动作,人物形象就会更加传神”,它强调的是如何“更加传神”的问题,而不是“传神不传神”的问题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梅兰芳》是不是“梅兰芳”?翁思再经过舆论的千呼万唤,电影《梅兰芳》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已经退出流行的京剧艺术,借此引起了广泛关注。】;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但是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需要温暖和食物的要求,但却不会区别温暖、食物同给予温暖和食物的母亲。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一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凡是能引起婴儿身体内部的满足或失望的才会对他产生意义。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对于他则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母亲的乳房不再是惟一的食物来源。终于他能区别自己的渴、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他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己的、与他无关的存在。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叫物体的名称,同时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他开始懂得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我被人爱是因为我孤立无援。我被人爱是因为我长得可爱并能赢得别人的喜爱。简而言之就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更确切的表达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大多数8岁到10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8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会持续许多年。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就不会再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孤立无援、生病或者听话。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人生下来后的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这种关系在人没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那就是当怀孕的妇女和胎儿既是一体又是两体的时候。出生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决不是像看上去那样有很大的变化。在母体外生活的婴儿还几乎完全依赖于母亲。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小题1:第2段“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中“本来面目”的意思是(   )
A.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
B.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
C.一切接触到的事物可感的性质、特征等。
D.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
小题2:对“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
B.孩子被母亲爱是因为他们是母亲的孩子,有被母亲爱的资本。
C.长得可爱、孤立无援都可以成为孩子获得母爱的理由。
D.母爱的无条件使孩子变得消极、被动,缺少生活的自主性。
小题3:下列对选文理解的句子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还不能很好地辨认物体,是因为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
B.孩子在生长、发育后,开始有能力区别外部事物的不同,这就使他们能够去爱自己的母亲。
C.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逐渐由自恋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
D.爱的对象的发展在人没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最早的对象应是自己的母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奇怪的西方记者
邓笛/编译
安娜·魏特尔出了飞机场,首先戴上墨镜,然后往身上喷了喷刚从机场商店买的防虫剂。她想,这是她到非洲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像她这样一个名记者,怎么能住非洲肮脏的旅馆,吃垃圾一样的饭菜呢?当然,这些脏、乱、差的事情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
此刻,另外一位记者乔什夫·阿杜拉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他是拉各斯《星报》的记者。当他听说自己将要见到闻名遐迩的欧洲记者安娜·魏特尔时,心中忍不住一阵激动。“她需要得到尼日利亚同行的帮助。”安娜·魏特尔的助理打电话时这样对他说。
乔什夫没有像以往一样驱车回家,而是将车开到安娜·魏特尔的下榻处。这是一家国际连锁宾馆,或许是因为安娜·魏特尔对宾馆的期望值太高了,她见到乔什夫时先是抱怨了一阵,说空调性能不好,房间里还有蚊子。“咱们找一家饭店边吃边聊,”她说,“找一家……有非洲特色的……哦,对,那种装饰得五颜六色的……”
乔什夫想了一想,想到了一家可以吃到尼日利亚传统菜的饭店。他开车带安娜去了那儿。他对这家饭店很满意,但是安娜似乎不以为然。
“嗯……太干净了。”她说,“又干净又安静……”
“这样不好吗?”乔什夫问。
“缺少了一点非洲元素。”安娜说。
“你指的非洲元素是什么?”乔什夫问。
“嘈杂、拥挤、混乱、花花绿绿……”
“唔,”乔什夫说,“拉各斯的确是一个喧闹的花花绿绿的城市,人口众多……但是,我们都喜欢去好的环境吃好的菜肴,这和别的地方的人没有什么两样!”
安娜显得很失望。“在这儿我找不到一点儿非洲的感觉。”她说。
“安娜,”乔什夫解释道,“非洲是一块大陆,有54个国家,9亿人口,使用的语言有多少种至今也没有统计出精确的数字——大概有几百种吧!”
乔什夫试图告诉她,非洲是千姿百态的,不能让一个地方的面貌代表整个非洲的形象。但是,安娜根本不听。乔什夫只好改变话题。
“那么,您将写些尼日利亚的什么呢?”他问。
“还没有确定。”安娜说,“我要走走看看,感受一下。比如,枪支、犯罪、那些饿得瘦骨嶙峋的人……还要配上图,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瘦骨嶙峋的饥饿者手中持枪从事犯罪活动……”
乔什夫想了一会儿。“是的,与别的大城市一样,拉各斯也有犯罪现象,但是,我不认为这是什么有趣的题材,而且在这里你很难找到许多饿得瘦骨嶙峋的人。”他指着桌上丰盛的菜肴,“我们这儿的人吃得都很好!”
“说说你们报纸的情况。”安娜也改变了话题。
“有各种栏目,”乔什夫说,“当然,也会报道犯罪,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给你讲讲曾经发生的……”
“这有点儿意思。我想,我可以用我的影响力让这类报道更加……”
“我有一个想法,”乔什夫说,“你为什么不写一写拉各斯人的日常生活呢?你知道,写到非洲,人们就会写到饥荒、战争、腐败……但是,这些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状况。”
安娜显得很困惑。乔什夫继续说道:“你为什么不写一写普通人的普通事,比如这个饭店,比如学校里幸福的孩子……”
“读者不喜欢看这些。”安娜说,“我需要落日下阴暗的非洲这样的意境……”
乔什夫不明白为什么西方人说到非洲就会说到阴暗。其实,要说阴暗,伦敦才阴暗呢——乔什夫有一年12月份去过伦敦,才下午3点,天就黑了,而尼日利亚是他见过的阳光最明媚的地方。安娜不理会他,继续说道:“描写阴暗,是为了让人们感受阳光;描写低俗,是为了让人们向往高雅……”
“这我能理解,”乔什夫说,“可是,在尼日利亚有低俗的人,也有高雅的人,你为什么不写一写高雅的人呢,比如那些作家、学者……有很多的呀,如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索因卡,1991年布克奖得主班·欧克利,著名作家齐诺瓦·阿切比……他们有好多事值得说一说……”
乔什夫从安娜的脸上看出了不屑一顾,似乎只有她自己才是唯一重要的学者与作家。
几天以后,安娜回到了伦敦。“去了一趟非洲,总得写些什么,写什么呢?”她打开电脑,开始打字:“非洲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一下飞机,我就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乔什夫·阿杜拉有一张典型的非洲人的脸,他是一个思想开明的记者,是一名在黑暗的非洲不懈地为争取言论自由而顽强斗争的勇士……没有我们的帮助,他将困难重重……”
与此同时,乔什夫·阿杜拉正在家里读新出的《星报》,这上面登载了一篇他写的文章,标题是“奇怪的西方记者”。
小题1:开头处描写“安娜·魏特尔出了飞机场,首先戴上墨镜,然后往身上喷了喷刚从机场商店买的防虫剂”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安娜与乔什夫的“非洲感觉”有什么不同?(2分)
小题3:在乔什夫看来,安娜这个西方记者“奇怪”在哪里?(3分)
小题4:赏析安娜·魏特尔这一人物形象。(4分)
小题5:分析文中安娜回到伦敦后撰文评述“乔什夫·阿杜拉”的用意。(4分)
小题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乔什夫因为能见到久仰的欧洲记者安娜,“心中忍不住一阵激动”,与后文见到的“奇怪”的安娜构成心理反差,这欲抑先扬的手法,让读者从乔什夫的心理变化之中重新审视安娜的“新闻影响力”。
B.安娜对于下榻的国际连锁宾馆抱怨居住条件不好,而对于尼日利亚传统菜的饭店,却抱怨这里“又干净又安静”,这时因为安娜对于尼日利亚传统菜饭店的环境期望值太低了。
C.对于同行乔什夫的建议,“安娜显得很困惑”,是因为她无法理解认同乔什夫所说的“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状况”,她“需要落日下阴暗的非洲这样的意境”。
D.读者从西方记者安娜坚持的“非洲感觉”中,能够认识到,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媒体竭力控制和影响世人对事件是非曲直的判断和观察角度。
E.乔什夫是这篇幽默小品的线索人物,正是乔什夫的真诚帮助,让安娜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多元的非洲,最终改变了安娜对非洲的认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小题1:选文讲的是青年学子应该抱定正确的宗旨,那么,蔡元培先生认为的正确宗旨是什么?请简要作答。(2分)
小题2:选文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只问官职的大小等。这些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1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走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3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观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4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_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觋。
5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一一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入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6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一一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一一一都驱逐他;‘资产者一一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一一一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小题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中先提“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欧洲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源地。
B.文章先写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发现,后写他对革命实践的贡献,原因是,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一生中能有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两个发现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其成就和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D.“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句中“这样”指上段中“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的研究。”_“这”指“他作为科学家”。
小题2:下列对选文中有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第4段中,“感到衷心喜悦”与“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两种喜悦程度的差别说明,马克思主要从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革命的角度注视科学的发展。
B.这篇演说词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选文第1段用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无比悲痛的感情。
C.“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D.选文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回 家
龙应台
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放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
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说:“我不认得这里,我要回家。”
身为医生的弟弟本来像个主治医师一样,背着两只手走在后面,就差身上没穿白袍,这时一大步跨上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说话时,脸上不带表情,看不出任何情绪或情感,口气却习惯性地带着权威。三十年的职业训练使他在父亲临终的病床前都深藏不露。
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陪她在乡下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戚戚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的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向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大跨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戚戚低头走起碎步来。
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霎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
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火车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键,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射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里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段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小题1:本文以“回家”为题,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对这个题目进行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文中的主人公是母亲,根据种种细节,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分)
小题3:文中多处语言表述深沉蕴藉,富有内涵。结合全文意思,请分析结尾处划线句子“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的含义。(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