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蓝墨水的上游
陈启文
①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她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出江西修水,另一个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到洞庭湖口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河泊潭。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方。屈原在这里写完《离***》的最后一章,就投江了。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怎么也沉不下去。他顺着河流漂了一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边。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清醒了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泥沙,他和这些泥沙一起沉了下去。他给这里创造了一个地名——沉沙港。
②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我记得这里有一个渡口,可以一直渡到河那边的屈子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伤。那是屈原,一尊默然矗立的雕像。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越是好人特少的年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
③还有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到汨罗江,然后他好像是在这里迷路了。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还是死了,他是饿死的。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境内。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④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处在平江青冲到汨罗古镇长乐之间,同我故乡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碧清碧清的,感觉比空气更清澈,更透明。她给我生命中留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在恍惚如梦的追忆之中,每天黄昏我都要去那条河里游泳。那里的河滩,平缓,辽阔,河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种动物,它们大都是水陆两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昧的种群。河床上最多的植物是木蓿,一种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菜。埋头吃草的水牛,有鲜绿的草汁从它们的嘴边流出来。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落到了枝头,枝头上便有了歌唱。听见鸟唱,但看不见鸟。鸟躲在绿荫里。它旁边可能还有一只。我听见另一只鸟,在唱。每天黄昏,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默不作声地披着霞光,每一片叶子轮廓分明。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树掩映着,水中投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碧绿。而河流总是愈明净,愈深邃。干净的河水里,晃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那时我们的身影也是干净的。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那么深,也有神奇的阳光照进来,照亮了水底下的动物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闪烁出来。还有风,神奇的风,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刮过。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神奇,只因为我是人,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我纯粹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那一泓清泉突然变得浑浊了,很多的鱼惊恐万状地跳起来,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水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但它们活泼跳跃的样子却是人类很欣赏的,甚至觉得是很诗意的。
⑤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
⑥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了。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屈子招魂的龙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金子是好东西,现在,沙子也变成了好东西。我一路上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堆,倾倒在河谷里的垃圾。更有大量的矿砂、尾堆,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通了。那如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地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离破碎,江畔的农舍,田地,正在裂开了一道道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缝。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跌入更深的疯狂。
⑦不仅是汨罗江。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觅见一泓清泉了。流失的不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也在流失,——渴。渴得最厉害时,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其实是血的味道。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的旅人才能感觉到。
小题1:作者第③段中说:“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其中的“上游”该怎样理解?(2分)
小题2:分析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小题3: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5分)
小题4:作者在第⑥段中说:“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
小题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小题1:屈原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的代表,这里的“上游”,既指他们艺术成就上的高度,(1分)也指二者对后世文坛的影响。(1分) (能指出他们的“艺术成就的高度”和“对后世文坛的影响”的就给分)
小题2:(1)作者写到自己在汨罗江畔的求学经历和汨罗江的充满生机和诗意的秀美风景,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美好感情,与现在的失去诗意与灵气的汨罗江形成对比,为揭示文章主题作了铺垫。(2分)
(2)承上启下。由河流的充满诗意引出现在环境的被破坏。(1分)
小题3:①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汨罗江的环境有了灵动的特点,给人以鲜活的动态感。(2分)
②绘声绘色。运用视觉、听觉感受,先写汨罗江周围的碧树鸟鸣,再写汨罗江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一种由远及近的层次感、立体感。(2分)③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诗意,如“鸟”、“碧树”、“霞光”、“清泉”等许多意象都充满了诗意。(答“寓情于景”也酌情给分)(1分)
小题4:因为(1)汨罗江的水道和河畔的土路都已经被破坏;(2)曾经承载着诗意和灵气的汨罗江不被人珍惜,其中附载的传统文化已消失殆尽;(3)不仅仅是汨罗江及其承载的文化,还有许多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都被破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4分)
小题5:表达了“我”对自然景观、美丽家园及人文景观、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的痛惜之情,对自然资源和人文之根干涸的焦急和忧虑,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麻木了自身的灵魂。(4分)(联系现实略,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一句采用比喻的手法。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既指他们艺术成就上的高度,也指二者对后世文坛的影响。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分析某个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回答。第④段的内容是:“作者写自己在汨罗江畔的求学经历和汨罗江的充满生机和诗意的秀美风景,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美好感情”。结构上是承上启下。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题的答题技巧和一些答题术语:某句(段)出现在文首,那它的作用有: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作辅垫。如果某句(段)出现在文中,则它的作用有: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如果某句(段)出现在文末,则它的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画线句子中“鸟儿在歌唱,树默不作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鸟鸣、汨罗江水的清澈透明,运用听觉、视觉来写感受;语言优美灵动,简洁明快,充满了诗意。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联系上文内容,可以看出“这条绝路”包含以下几个内容:①水道和土路都已经被破坏;(2)附载的传统文化已消失殆尽;(3)不仅仅是汨罗江及其承载的文化,还有许多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都被破坏。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情感。答出痛惜、焦急、忧虑的感情即可,以给人警醒。联系现实谈传统文化的流失,要举出具体的事例。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蓝墨水的上游陈启文①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她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出江西修水,另一个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十九世纪的为王尔德所喜闻乐“谈”的“看不见”的艺术世界,时至今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它依然值得谈论。如果要找一个与之对应的“世界”,那就是网络世界。准确点说,这便是一个由Facebook,Youtube,Twitter以及国内的微博、开心网等各种类型的社交性网站,也即所谓的SNS所构成的同样“虚拟”的世界,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艺术世界”。
王尔德在艺术世界里更喜欢谈论的是莎士比亚;而我们的“新艺术世界”中,诱惑的色情、血腥的暴力、异国的情调乃至无厘头,才是让人神往的主题。
显然,今天的人们在SNS这个“新艺术世界”里所追求的或所热衷谈论的东西已不是身为唯美主义者的王尔德所喜欢的“艺术”了。他当年冀望以蕴含有美的“看不见”的艺术世界,来弥补那个“看得见”的由粗粝的物质所构成的庸俗的现实世界。举凡生活中一切有艺术因素的或者可以转化为艺术的东西,他都乐于谈论。然而,在现在这个网络世界里,人们虽然也在谈论这些,但却不再像王尔德那样为了把生活艺术化而努力,而是更乐于把生活粗鄙化、恶俗化与色情化。
昔日的艺术世界,那些贵族们的沙龙和代表知识精英的纸面文化,如今已“沉沦”为芸芸众生的电脑屏幕和智能手机。
其实,在这个“看不见”的世界中,改变的还不仅仅是谈话的主题、交流的途径,随之改变的还有谈话的“主体”。王尔德及其朋友们当年喜欢的那个艺术世界是奢侈的、高雅的,那还是个印刷文化占主流的时代,没有几个人受过他那样的教育,同样,也没有几个人读过莎士比亚,可想而知,能够与其一起谈论并分享那个看不见的世界的人能有多少了。可是,现在,谁没有或者说谁看不懂《***死比尔》《生化危机》呢?在这个影像时代,只要我们看到了能够看见的东西,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讨论并在言谈中建立那个“看不见”的“新艺术世界”。
米歇尔·福柯曾在一篇谈论社会空间问题的文章里指出,与“乌托邦”这样的不现实的纯虚拟空间相比,还存在着一个“异托邦”。“异托邦”与现实生活相对立并相互依存,而且,它真实存在,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补充。在今天,网络或者说SNS所提供的那个真实存在的“虚拟世界”,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异托邦”。在这里,人们多变,易怒,尽情地释放着自己在白天工作中被压抑的情感,同时也都在坦露着自己的真实的恐惧与怨恨。当然,这其中也有爱,可是爱意会很快被转化为轻薄的玩笑、荒谬的误识。所有那些在白天严肃的东西一旦进入这个属于夜晚的世界便会土崩瓦解。在这个世界里,白天的一切都会因无数话语的“加工”而融化,而变形。
因此,网络世界的话语,会有意无意对现有的词语进行“反动”。有时,它会以一种稚气的错别字,来代替词语已有的固定组合。如“同学”成为“童鞋”,“怎么”变成“肿么”。同时,它又像一个担心被父亲责骂的小孩,懂得让污言秽语“去污化”,以当面说脏话的方式来获得亵渎神圣的快感,又不被责骂,如变“***”为“尼玛”就是一例。
SNS所构成的虚拟的世界,成为话语的深渊。我们深陷其中,因为恐惧自己没有个性而试图以与他人不同的话语来声嘶力竭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可是当每一个人都想与他人不同时,话语本身的价值就会逐渐被掏空,只剩下空洞的声音,不再具有任何实质的意义;而同时,每一个人也都在其中失去了个性,坠入话语的深渊而不可自拔。
(选自2013年4月11日《文汇报》文章,有删改)
小题1:下列能够概括说明当今时代艺术世界“依然值得谈论”原因的一项是
A.为王尔德所喜闻乐“谈”的艺术世界,时至今日,正在朝着糟糕的方向变化。 |
B.由所谓的SNS所构成的“虚拟”的世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艺术世界”。 |
C.今天人们在SNS里所追求或热衷谈论的已不是为王尔德所喜欢的“艺术”了。 |
D.在现在这个网络世界里,人们不再像王尔德那样为了把生活艺术化而努力了。 |
A.王尔德生活的时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并不多,能够与其一起谈论并分享那个看不见的世界的人寥寥无几。 |
B.在“异托邦”中,人们多变,易怒,尽情释放自己在白天工作中被压抑的情感,并坦露真实的不快情绪。 |
C.稚气的错别字和污言秽语的“去污化”都表现出网络世界会有意无意对现有的词语进行“反动”的特点。 |
D.当每一个人都想与他人不同时,话语就会逐渐失去本身的价值,只剩下空洞的声音,不再具有任何意义。 |
斗牛米乌拉
(葡萄牙)米格尔·托尔加
①是啊,身陷牢笼,不能挪动一步。一头在特茹河边出生,在大自然里成长的公牛,却像只鸟儿似的被关在笼子里,为众人献技,让他们开心,岂有此理!公牛用尽气力疯狂地挤推牢房的墙壁。墙壁坚固得很,任凭他力大无穷,不管他如何义愤填膺。人们就是这样,要靠铁丝网护身。钢筋水泥的围墙把他们与理智隔开了……
②他怒吼一声,毛发倒竖。唉,他,草原之王米乌拉,再也无计可施。耳边传来母牛粗犷安闲的叫声,这声音多么迷人。草原……无边无际的草原被阳光和小麦染成一片金黄……明亮的月夜,一望无垠,他安闲自在地咀嚼着时光,连嘴里也感到清爽……特拉维里亚的泉水汪汪,明净如镜,能清晰地映照出两只眼睛……
③牢房上方突然打开一个小洞,一件利器深深刺进他的脊背。一阵钻心的疼痛。他咬紧牙关,猛地把身子一弓。可悲的是,他奈何不得。人们懂得什么时候、如何干这种残忍的事情。牢笼的门干巴巴地响了三声,打开了一条缝,他突然猜到了被刺的谜底:轮到他上场了。
④“米乌拉!大犄角的米乌拉!”他绷紧全身的肌肉,猛地一蹿,飞进场地。好了!他悲愤交加,像风中的小树一样颤抖,望了望四周。圆圆的场地外面挤满了人,多得数不清。他心慌意乱,用蹄子疯狂地刨着地上的沙土。人群在吼叫。他要扮演什么角色?人们煽起他的仇恨,指望从中得到什么呢?
⑤一个瘦小的金发男人走进角斗场。他冷冷地瞥了那男人一眼。这个面部干瘪、两手枯黄的家伙凭什么敢越王寸铁栅栏,走进场地?瘦小的家伙前进了几步。米乌拉好生奇怪,瞪大眼睛,高傲而又焦急地把眼前的两条腿的小东西打量了一番。那穿得花里胡哨的木偶一副玩命的神气,还在往前走。米乌拉发现他距离自己已经很近,只消一跳就能到他跟前。这小人物的勇气实在难以理解。只见他满不在乎地把右脚一踩,大声喊:“咳!公牛!咳!公牛!”观众席上掌声响成一片。他不得不虚张声势,因为观众热切地希望看到米乌拉怒火冲天。
⑥他用尖尖的犄角猛刺过去,才发觉上了当。米乌拉气得两眼金星直冒,又猛冲过去,带着受了奇耻大辱后的无穷的力量猛冲过去。可惜,那个忽隐忽现、变幻不定的幽灵是个胆小之辈,又躲到使人眼花缭乱的阴影后面,尖利的犄角刺在红云上,急于报仇雪恨的渴望又一次落了空。观众席上一片掌声,为东跳西蹿的小丑喝彩。绝不能饶了他的小命。来到场内已经是个奇耻大辱,加之被这团红色的阴影戏弄,绝不能善罢甘休,必须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至少让怒火发泄在目标上。金黄色头发的精怪面带嘲弄的神态望着他。
⑦米乌拉疯狂了,用蹄子在地上乱刨。好狡诈的人!但对手并不就此罢手。也许为了逞能吧,他有意露出一些破绽,你看,他挺着身子,手里摇晃着两根五颜六色的小棍,像刚才那样喊起来:“咳!公牛!咳!公牛!”要让对手措手不及!他,使尽全身力气,不顾一切地撞过去。
⑧喊声震天,四面八方红光闪闪。等眼前一阵疼痛昏黑过后,米乌拉朝看台上瞥了一下,没有得到任何回答,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刺伤了对手。你看,人们正把那奄奄一息的家伙抬下场去。不过,另一个金黄头发的小丑跳了出来。
⑨现在,他感到头昏脑胀,眼睛疼得厉害。蒙受这般屈辱,米乌拉的血液沸腾了。这种痛苦无法忍受。堂堂的米乌拉竟然成了一个无名之辈手中的玩物!他一时性起,猛扑向对手。唉!那可恶的家伙像个羚羊似的纵身跳到挡板以外。米乌拉气急败坏,朝逃走者的肚子撞击,犄角插进了硬邦邦的挡板。那家伙还在圈外喘着粗气呢。鲜血和着汗水顺着米乌拉脖子流淌。他忽然听见有个声音在喊他的名字。
⑩怎么回事?他回头一看,原来又进来一个小丑。他停下来。难道这残忍的争斗无尽无休了吗?难道这类***戮无法避免吗?他使尽仅余的气力又冲撞了四次,毫不奏效,只听见一阵投向斗牛士的掌声。突然寒光一闪,对手把一柄长剑伸到他跟前。怎么?莫非能在受辱的场地死去?人类会如此宽宏大量吗?明晃晃的长剑整个儿刺了进去。米乌拉心平气和,头脑清醒,看得一清二楚。随后,他又冲撞了一次,貌似争斗,实际上已是束手待毙。你看,他乖乖地把脖子伸过去,让长剑送给他永恒的安宁。
小题1:第二段描写了怎样的草原生活?有何作用?(4分)
小题2:最后一段画线句连用三个问号,表达了米乌拉怎样的心理?(3分)
小题3:概括米乌拉的性格特点。(3分)
小题4:赏析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5分)
小题5: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5分)
从棣花到西安 贾平凹
⑴秦岭的南边有棣花,秦岭的北边是西安,路在秦岭上约300里。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几十年里,我在棣花和西安生活着,也写作着,这条路就反复往返。
⑵父亲告诉过我,他十多岁去西安求学,是步行的,得走七天,一路上随处都能看见破坏的草鞋。他原以为三伏天了,石头烫得要咬手,后来才知道三九天的石头也咬手,不敢摸,一摸皮就粘上了。到我去西安上学的时候,有了公路,一个县可以每天通一趟班车,买票却十分困难,要头一天从棣花赶去县城,成夜在车站排队购买。班车的窗子玻璃从来没有完整过,夏天里还能受,冬天里风刮进来,无数的刀子在空中舞,把火车头帽子的两个帽耳拉下来系好,哈出的气就变成霜,帽檐是白的,眉毛也是白的。时速至多是40里吧,吭吭唧唧在盘山路上摇晃,头就发昏。不一会有人晕车,前边的人趴在窗口呕吐,风把脏物又吹到后边窗里,前后便开始叫骂。司机吼一声:甭出声!大家明白夫和妻是荣辱关系,乘客和司机却是生死关系,出声会影响司机的,立即全不说话。路太窄太陡了,冰又瓷溜溜的,车要数次停下来,不是需要挂防滑链,就是出了故障。到了秦岭主峰下,那个地方叫黑龙口,是解手和吃饭的固定点。穿着棉袄棉裤的乘客,一直是插萝卜一样挤在一起,要下车就都浑身麻木,必须揉腿。我才扳起一条腿来,旁边人说:那是我的腿。我就说:我那腿呢,我那腿呢?感觉我没了腿。
⑶90年代初,这条公路改造了,不再是沙土路,铺了柏油,而且很宽,车和车相会没有减减速停下,灯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⑷以前棣花有两三个司机,在县运输公司开班车,体面荣耀。他们把车停在路边,提了酒和肉回家,那毛领棉大衣不穿,披上,风张着好像要上天,沿途的人见了都给笑脸,问候你回来啦?就有人猫腰跟着,偷声换气地乞求明日能不能捎一个人去省城。可现在,公路上啥车都有,连棣花也有人买了私家车。
⑸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
⑹过了2000年,开始修铁路。棣花人听说过火车,没见过火车。通车的那天,各家在通知着外村的亲戚都来,热闹得像过会。中午时分,铁路西边人山人海,火车刚一过来,一人喊:来了——!所有人就像喊欢迎口号:来了来了!等火车开过去了,一人喊:走了——!所有人又在喊口号:走了走了!但他们不走,还在敲锣打鼓。十天后我回棣花,邻居的一个老汉神秘地给我说:你知道火车过棣花说什么话吗?我说:说什么话?他就学着火车的响声,说:棣花——!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
⑺有了火车,我却没有坐火车回过棣花,因为火车开通不久,一条高速路就开始修。那可是八车道的路面呀,洁净得能晾了凉粉。村里人把这条路叫金路,传说着那是一捆子一捆子人民币铺过来的,惊叹着国家咋有这么多钱啊!每到黄昏,村后的铁路上过火车,拉着的货物像一连串的山头在移动,村人有的在唱秦腔,有的在门口咿咿呀呀拉胡琴,火车的鸣笛不是音乐,可一鸣笛把什么声响都淹没了。我第一回走高速路回棣花,没有打盹,头还扭来转去看窗外的景色,车就突然停了,司机说:到了。我说:到了?有些不相信,但我弟就站在老家门口,他正给我笑哩。我看看表,竟然仅一个半小时。从此,我更喜欢从西安回棣花了,经常是我给我弟打电话说我回去,我弟问:吃啥呀?我说:面条吧。我弟放下电话开始擀面,擀好面,烧开锅,一碗捞面端上桌了,我正好车停在门口。
⑻在好长时间里,我老认为西安越来越大,像一张大嘴,吞吸着方圆几百里的财富和人才,而乡下,像我的老家棣花,却越来越小。但随着312公路改造后,铁路和高速路的相继修成,城与乡拉近了,它吞吸去了棣花的好多东西,又呼吐了好多东西给棣花,曾经瘪了的棣花慢慢鼓起了肚子。棣花已经成了旅游点,农家乐小饭馆到处都有。小洋楼一幢一幢盖了,有汽车的人家也多了,甚至荒废了十几年的那条老街重新翻建,一间房价由原来的几十元猛增到上万元。以前西安人来,皮鞋印子留在门口,舍不得扫;如今西安打一个喷嚏,棣花人就问:咱是不是感冒啦?他们啥事都知道,啥想法也都有。而我,更勤地从西安到棣花,从棣花到西安,我不再以出生在山里而自卑。车每每经过秦岭,看山峦苍茫,白云弥漫,就要念那首诗:“啊,给我个杠杆吧,我会撬动地球;给我一棵树吧,我能把山川变成绿洲;只要你愿意嫁我,咱们就繁衍一个民族。”
⑼就在上个月,又得到一个消息,还有一条铁路要从西安经过棣花,秋季里动工。
(选自 2009年07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文中第6段加横线的句子属于那种描写手法,请对其作用具体分析。(4分)
小题2:从棣花到西安,道路交通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如何突出这种变化?(4分)
小题3:第⑻段加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做出探究?(6分)
草屋的声音
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禾移民迁徙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最后的田野,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的疯狂的手脚。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得了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着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
⑤草屋留给我记忆的更多的是宁静。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屋东北角有一颗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侧长着一颗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而,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那些美味。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又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最后像神韵一样,雪脚踩得无声无息了。满世界一屋银妆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很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里发出的种种声音!
小题1:结合全文的内容来看,作者“聆听”到哪些“声音”?(4分)
小题2: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4分)
小题3:第⑤自然段中写终年不枯的茗苳草,草屋前后的梧桐和枣树,对描写草屋起到什么作用?(2分)
小题4:本文标题为“草屋的声音”,第⑦自然段中又说“草屋无言”。你怎样从这看似矛盾的话语中理解和评价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4分)
从长安出发
和谷
(1) 从长安出发,意味着我们可以走出四塞,走向世界每一个角落。从长安出发,也意味着我们可以走入历史的长河,溯源而上,去寻找西安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一种饱满的思想感情。
(2) 我曾躲开罗马威严而阴冷的废墟,绕过喧哗的街市,像一位当地的平民百姓,徘徊在一座地下商场的普通厨具货档间,想购置一件两件美观又实用的瓷碗。一件是敞口的碗,一件像盆儿,肉色的白釉,饰有黄或蓝的色块,点缀着一些简练明朗的小花图案。我买了它作为纪念品。
(3) 当时我是怎么想的?买了它回去,显然是舍不得用来盛玉米糁吃的。我是在寻找这异域的china,对我这么个从长安出发的旅人来说,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老家的耀州瓷,有我与生俱来的思维的资源,它在我幼年玩瓷瓦片的时候,就把一粒坚硬的种子埋进了我的体内。连老家一字不识的老汉,也会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话,当然他们并不完全明白罗马的准确含义,但知道这个词语所能表达的喻义。
(4)从长安出发,我们很容易走到汉朝。我们汉朝的先人,很大气,也朴素得可爱,当他们第一次极模糊地得知有关罗马的信息时,马上想到的是,罗马可能类似于我们的神州,便不无友好地说,那就叫它“大秦”吧!这是一个极具中国化的命名。我的乡党张骞尚不知罗马,班超的二次西行,认识了这个西方大帝国。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土地上长出的茂盛的桑叶喂肥的蚕儿吐出来的。无疑,精美的瓷器连同丝绸、漆器、铁器等一起,是从这里出发,从西域经中亚的中路,或从北方经匈奴转中亚入西亚的北路,以及从南海经印度入波斯湾的海上丝绸之路,抵达遥远的罗马的。
(5)是的,罗马的商团第一次来到洛阳的时间是公元前100年左右。而这更早,《旧约》中便以“西尼”一语称中国了。怎么去考证长安与罗马究竟是谁先认识了谁,似乎并不十分要紧。我们所面对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从长安出发,我们走到了哪里?走出了多远?为什么走?获得的又是什么?一个是柔软的丝绸,一个是坚硬的瓷器,在漫长漫长的历史风尘中,它们在大漠的驼背上,在沧海的帆船上,是以长安的名义、长安的标签、长安的品牌远行的。
(6) 我曾留意过海底打捞瓷器商船的消息,那被海水湮没了若干岁月的瓷器是不会变质的,它的破碎应该说是期待和梦想的破碎。打捞上来的也许是瓷的尸骨,也许是旅人的灵魂。我尽管弄不明白它是出自定窑、钧窑、景德镇,还是出自龙泉或我的老家耀州,它在重见日月后所发出的光芒,却使我为之炫目。我会在还乡时去问候故土上的古窑址和依然生生不息的炉火,打听新瓷品的工艺创新和销路行情,并向他们说说有关在罗马购置瓷具的琐事。它肯定已不是我们的泥土和炭火烧制的,它的釉色也没有一方水土的亲切感,但这的确很美,很可爱,让人一样感觉温和。
(7)前不久的丝路之行,我在大漠中的玉门关遗址旁捡到了一小块古瓷片,有黄褐色的釉饰。它又该是谁丢下的,又有多少让人思忖和念想的事情呢?
(8)当今从长安出发的路已不再曲里拐弯,它有形也可以无形,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通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通向众多的人群和无数斑驳而丰饶的心灵。
(9)每一次从长安出发,总让我感动不已。
小题1:为什么说“每一次从长安出发,总让我感动不已”?请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3分)
小题2:第5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第6段末尾说“但这的确很美,很可爱,让人一样感觉温和”。“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让人一样感觉温和”?(4分)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评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4分)
A.第3段中,这异域的china,对我这个从长安出发的旅人来说,意味着它能触发我对长安、对中国瓷、对丝绸之路的思忖和念想。 |
B.汉朝的先民把古代的罗马称作“大秦”,没文化的老汉也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人早就知道罗马了,表明了中国文明的悠久。 |
C.我们的祖先早在西汉时期就开通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因此,就有了本文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土地上长出的茂盛的桑叶喂肥的蚕儿吐出来的”的说法。 |
D.打捞上来的瓷的尸骨,在重见日月后所发出的光芒,却使我为之炫目,说明这些瓷片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
最新试题
- 1肺泡与气***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A.肺泡数目多B.肺泡外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C.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只是由
- 2公共汽车站每个5min有一辆汽车通过,乘客到达汽车站的任一时刻是等可能的,则乘客候车时间不超过3min的概率是( )A
- 3站在平静的湖边,人们常能看到鱼在云中“飞”;鸟在水中“游”的自然景观.人们看见云中的“鱼”是由光的______现象所形成
- 4计算: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排列顺序是(3分) ( )“马兰不择地,丛生遍原麓”,长
- 6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 7在下面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O(0,0)P(5,5)M(2,-1),N(-1,2),连接OP、OM
- 8如图所示表示某静电场等势面的分布,电荷量为1.6×10-9C的正电荷从A经B、C到达D点.则从A到D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为
- 9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
- 10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铝 AlSO4 B.氧化铁FeO C.五氧化二磷P2O5 D.2个氢
热门考点
-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表达正确的是( )A.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CO
- 2已知向量a=(3,2),b=(sin2ωx,-cos2ωx),(ω>0).(1)若f(x)=a•b,且f(x)的最小正周
- 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书谢御史 【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
- 5研究“掷一个图钉,钉尖朝上“的概率,两个小组用同一个图钉做实验进行比较,他们的统计数据如下:掷图钉的次数50100200
- 6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
- 7Helen is Lea"s sister, Lea is Kade"s mother, Helen is Kade"s
- 8在“氯化钠、碳酸钙、苛性钠、硝酸钾”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均用化学式)填空:(1)用作复合肥料的是______;(2)在医疗
- 9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10.8095的近似值.(1)精确到0.1;(2)精确到千分位;(3)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 10当触摸含羞草时,它的小叶会很快合起来,这说明含羞草具有的生命特征是( )A.能够运动B.需要呼吸C.能对刺激作出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