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0103 模拟题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A.用“浪淘尽”把奔腾的江水与“千古风流人物”联系起来,设置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悠久的时间背景。
B.用“穿”写乱石,用“惊”“拍”写浪涛,作用于视觉和听觉,使画面富有动感。
C.“江山如画”一句,既是对雄奇的大自然发出赞叹,又引出“一时多少豪杰”。
D.词中用“风流人物”反衬“周郎”,以人写景,触景生情,充分体现了苏词豪放的特点。
答案
D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A.开篇以三个蜀地方言叹词领起,气势恢宏,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础。
B.诗人接着展开想象,从蚕丛、鱼凫的开国,说到五丁开山,使秦蜀互通带有传奇色彩。
C.古蜀国之所以有四万八千年没有和秦地交往,是因为有比峨眉山还高的太白山的阻拦。
D.这是一首古乐府作品,以五、七言为主,间以三、四言等,句式错落有致,韵律跌宕舒展。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春日即事
吕本中
病起多情由日迟,强来庭下撂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1.诗歌的首联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尾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第三联描绘了怎样的春日景象?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寄彭民望
李东阳
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
  【注】①彭民望:湖南攸县人,景泰间举人,曾任顺天通判,后失意归。②“斫地”句。化用杜甫诗句:“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弹长铗”,语出《战国策·齐策四》: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左右贱之,他倚柱弹剑,歌曰:“长铗(长剑)归来乎,食无鱼。”③苜蓿:牧草,其嫩芽可食。
(1)简要赏析本诗颈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析本诗塑造的彭民望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此词作于1179年,距辛弃疾北方起义、南归宋朝已过去了十六个年头。②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据说陈皇后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重金,求解愁辞赋,得《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有所感悟,又宠幸了陈皇后。
(1)此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写道“闲愁最苦”,那么作者写出了哪些“闲愁”呢?请结合本词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相 见 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