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列唐诗,简答下列问题。月夜[注]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列唐诗,简答下列问题。月夜[注]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部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雾气沾湿了她浓密的头发,月光给她莹洁的双臂洒上清寒。
(2)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
(3)夫妻团圆,“安史之乱”尽快结束,人民不再流离失所。(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唐诗,简答下列问题。月夜[注]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登高》一诗,完成(1)、(2)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高》中“风急”二字一开头就以猎猎秋风,把读者带入了苍凉肃***的秋景之中。
B.《登高》八句四联皆对仗,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尽善尽工”的艺术风格。
C.《登高》的颈联和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抒发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D.尾联中的“艰难”就是指作者的自身命运,并非兼指国家的命运。
(2)《登高》中的“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全诗又是如何抒发这样的情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戏为六绝句(其六)
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注]①别裁:区别和裁去。②伪体:指在形式上模拟因袭之作。
人们评论杜甫在诗中流露出的观点,至今仍有启发意义,请作具体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①此诗为广德二年写于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②徂(cú):过去;逝。
(1)前三联中,哪些诗句暗示了从入夜到天明的时间推移,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为什么以“倦夜”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2)题。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玉露凋伤枫树林”一句中“凋伤”一词绝佳,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诗景与情结合尤佳,请你具体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1)~(4)题。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下列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B.本诗第一、二句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
C.有人认为本诗第三、四句“无边”“不尽”两词多余,其实正是有了这两个词,诗的意境才显得更广阔深远,气象万千。
D.诗的最后两句,写外界环境带给作者的艰难苦恨和自身随年龄增长而白了的头发,使得自己连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悲凉的景物融合了诗人心上的悲凉。
B.诗中“萧萧下”绘落叶之声,“滚滚来”状江浪之势,正衬托诗人宽阔的胸怀。
C.诗中“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呼应,这就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本诗是一首七律,中间有两联对偶,韵律和谐,每句都是四个节拍,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3)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下列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4)有人评论“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你简要阐述一下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