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这两首诗都是写项羽的绝句,试比较其在立意角度、表达的思想及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点。
答案
①立意上,杜牧以诗人的眼光,从败不馁的角度立意;王安石以政治家的眼光,从当时形势的角度立意。②表达的思想上,杜诗说明大丈夫男子汉要经得起失败、挫折的考验,要有包羞忍耻的顽强毅力。王诗则指出项羽已失去人心,不会再有成功的希望。③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杜诗先以议论提出对问题的正确看法,再概述史实,最后急转直下,一气呵成,全诗气势宏伟。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点明道理──如何对待失败和挫折。王诗前三句概述史实,最后一句点题,提出与杜牧相反的看法。
解析
这两首同题诗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史识上,王安石见高一筹。但咏史并非史论,从诗词创作的整体艺术水准而言,王安石远不及杜牧,王诗因为缺少杜牧那种简练的叙事和顿措的笔法,以及曲折回环的咏叹,形象思维不足,所以显得平铺直议。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温庭筠《商山早行》,回答问题。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诗中的残月对表现乡思之情起到何种作用?请作简要的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5--6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5、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6、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 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做岸之气隘下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