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小题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答案

小题1: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③虚实结合,“音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
小题1:①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感情。②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答出3点有分析即可满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宴散
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小题1:全诗紧扣标题中的“散”字展开,请说说颔联是如何表现“散”的。(5分)
小题2:这是诗人晚年的一首闲适诗,请结合颈联的意象分析诗中的闲适之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词后问题。(11分)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人生几度新凉?”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5分)
答:
(2)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9分)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②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字用得尤为精妙,试分析?(4分)
(2)下片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1: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出怎样的环境特点?(5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分)
答:                                                                             
(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