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竞沈浮①。面如田字②非吾相,...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竞沈浮①。
面如田字②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①沈(沉)浮:遗失。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小题1: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
小题2: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小题3: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答案

小题1:(3分)描绘了夏天的傍晚,风雨交加,乌鸟归巢,僧客相伴的清幽的景象
小题1:(4分)侧面写雨:①从视觉着笔写云气弥漫,遮蔽山峦,突显下雨范围之广;(2分)②从听觉
着笔写山水暴涨,万壑轰鸣,突显雨势之大;(2分)
小题1:(3分)用典,(1分)诗人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没有封侯的相貌,也不羡慕显贵的官位,这是
诗人的激愤之语,(1分)抒发诗人报国无门,抱负不得施展(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1分)
解析

小题1:“夏天的傍晚”1分,“风雨交加,乌鸟归巢,僧客相伴” 三点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
分。
小题1:”云深不见千岩秀”突出下雨范围之广,雨势之大则通过“水涨初闻万壑流”表现。
小题1: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此处借典故抒发诗人报国无门的感慨。
【诗歌赏析】
南宋初年,吕本中历经艰辛,长途跋涉,从北方流亡到柳州避乱,因有感而做此诗。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寓寄着飘零冷落之感。后四句抒情,笔墨委婉而情意深沉。
诗篇开头从写景着笔,“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展现出是人在夏天风雨交加的傍晚,与寺僧为伴的清幽情景。潇潇,风雨之声。这里“似晚秋”的“似”字,写出了诗人对夏日风雨有一种深秋萧瑟的感受。而下句紧接着写诗人归宿的清幽环境,呈现出山寺阗寂的境界。
三四句写的是远景。由于云气弥漫,看不见重峦叠嶂的俊俏秀美的面貌,但是可以听到山水暴涨,万壑淙鸣的声响,这里静中有动,把群山起伏的气势写的流动有致,使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这两句是从顾恺之“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语化来。
五六句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卧宿寺院,几声清脆的晨钟声把它从睡梦中惊醒。“空怅惘”,即写诗人思想的美梦被钟声惊破而感到惆怅,又是写醒后盼望不到家书的失望意绪。“竟沉浮”,是说没有料到传书的人竟会把书信遗失,这是用殷洪乔不肯为人传书信的典故。《世说新语》载,殷洪乔为豫章太守,临赴任,京都人都托他代书信百多封,他悉投于江,并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末两句“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诗人用这两个典故,直抒自己流落异乡而抱负不得施展的无限感慨。“面如田字”是说脸型方正如田,在古代认为又富贵之相。这是《南齐书》中《李安民传》的故事,“面如田字,封侯状也”。第二个典故用班超封侯事。诗人在这里把两个故事连缀在一起,说自己没有封侯的形相,当然不是飞黄腾达的材料,也不羡慕这种显贵的官位。这是诗人“闻将相骤贵者”的激愤之语,也是在国事危难动荡之际,对那些做享富贵的将相表示不满,其中流露出伤时忧国的深沉情思。这与方回在批注中所谓“亦于杜秦蜀湖湘之意”是吻合的。
这首诗,以景起,以情结,写景开阔,抒情细腻,构成一副情景交融的生动画面。
核心考点
试题【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竞沈浮①。面如田字②非吾相,】;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 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 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 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 一到扶桑恨未能。
【注】①海门:大海的门户,古代镇江北固山距海比今天要近二三百里。②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③乘桴:乘小筏。孔子有“道不行,乘桴.游于海”。④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据说太阳从这里出来;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旧时指日本。
小题1:这首诗描写景物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小题1:诗中首联用了“白地” “栖鸦” “冷露” “桂花”几个意象,请结合全诗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6分)
小题2: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小题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小题1: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小题2: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小题3: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小题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
小题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