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梅花九首(其一)明 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注:何郎...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梅花九首(其一)明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作有咏梅的诗歌。
小题1:本诗写出了梅花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回答。(6分)
小题2: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案

小题1:首联讲梅花本应开在瑶台,不知为何却开在江南,揭开了其超凡脱俗的特点;(2分)颔联把梅比喻成高士美人,揭示了其孤傲高洁的特点;(2分)颈联用疏影残香揭示了其淡泊自爱的特点。(2分)
小题2:借用何逊的典故,(1分)说天下除了何逊之外,无人真正懂梅,言外之意为,当今只有诗人自己才真正懂得梅,表达了诗人的寂寞,(2分)诗人引梅为知己,表达了自己的高洁与傲骨。(2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作者开首便对梅花大加赞叹。首联两句写像梅花这样瑰丽的风姿,本来应该充任瑶台上的琼玉,却不知被那位仙人栽到了江南的处处山林。颔联说,梅花但它毕竟是仙风道骨,到底还是来到了人间,但它不屑生长在尘埃之中,这才是这位孤高拔俗的隐私的愿望;后一句说,梅花是世人愿意亲近的“美人”,但这美人是仙女下凡,不能轻易见到,要欣赏着抛去一切俗念,到那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才能见到它清秀动人的姿容。这两句仍然写梅花的与众不同。“颈联分承颔联,进一步加以申说:山间的秀竹,自然不会放过与高士交结的机会,他们把自己萧萧竹声的清寒,奉献给梅花的身影,好让疏朗的梅影借着这清寒,更显得仪态高峻;山间那默默的青苔,也知道爱怜美人,当梅花完成报春的使命,留有余香的花瓣半蚀于春泥中时,青苔用自己的身体来掩盖“美人”躯体。
点评:对诗歌形象的把握,要抓住诗歌的意象。首先要找出诗人用了哪些意象,然后要把握这些意象的总体特征,从而概括出诗歌的形象特点。
小题2:试题分析:尾联说自从南朝诗人何逊去了梅花便不逢知己,从此再没有人像他那样咏赞自己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春风吹佛下寂寞愁苦地开落了多少回,可惜,再也没有遇到像他那样的第二个人。诗中的梅花,很有些孤芳自赏,笑傲古人,大有知音一个也难求的味道。梅花的高洁,恐怕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吧。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1、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2、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明确作品的社会意义。4、把握作品的趣味情调。
核心考点
试题【梅花九首(其一)明 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注:何郎】;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独不见   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知含愁独不见,使妾明月照流黄!
①白狼河:白狼河,今辽宁境内大陵河。②丹凤城:指长安。③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小题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流人:流人江湖的乐人。②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
小题1: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境的哪一句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其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 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小题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①落:院落、村落。   
小题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瘦”字。(3分)
                                                                                          
                                                                                
小题2:这首元曲写出了秋天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和沈石田落花诗
唐寅(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小题1:这首诗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试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