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1分)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杜 牧日暖泥融雪半消, 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①路云遮寺, 清弋江②村柳拂桥。君意...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1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 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①路云遮寺, 清弋江②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③, 我心悬旆④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 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九华山:为宣州去往舒州的必经之处。    ②清弋江:在宣州城西。      ③的的:鲜明的样子。      ④旆:旗子。
此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
小题1:这首诗的颔联展示了两幅形象而鲜明的画面,请分析这两句诗的艺术表达技巧。(5分)
小题2:这首诗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与前两联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这两句诗一幅是想象中的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是虚写;一幅是眼前绿水环抱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是实写。虚实相生。前一幅是远景、静景,后一幅是近景、动景,动静结合,画面形象鲜明。
小题2:这首诗的后四句抒发了诗人的空虚无着、怅然若失的满腹愁情。诗歌的前四句写江南的早春,清新的空气,明亮的阳光,鲜美的芳草,倜傥自信的友人,借景物的衬托抒发惜别之情;后四句直抒胸臆,五六句用对比的手法写与友人的不同心境,怅然若失之感油然而生。七八句写“同来不得同归”的感慨,表现诗人的寂寞惆怅。前四句写景是反衬后面的抒情。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先根据诗句内容分析此联上下两句所描写画面的内容,再在比较中发现它们在“虚和实”“动和静”或“声和色”“远和近”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发现它们的艺术技巧。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有两问,需分别作答。分析思想情感,要着重从诗句所写之景出发,结合诗句内容,揣摩其是以哀景写哀情,还是以乐景衬哀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1分)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杜 牧日暖泥融雪半消, 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①路云遮寺, 清弋江②村柳拂桥。君意】;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6分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小题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3分)
小题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小题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5分)
小题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引水行
李群玉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小题1:本诗首句是怎样写引水竹筒的?有何作用?(4分)
小题2:“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句富有情趣,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tú mí):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天气温和。
小题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4分)
小题2: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加以简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淮上与友人别                         和练秀才
(唐)郑谷                       (唐)杨巨源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渡江人。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小题1:这两首诗均以         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2分)
小题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