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8分)李思训①画长江绝岛图苏 轼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8分)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 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注] ①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
②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
B.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去”“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
C.“沙平风软”两句,写江风轻柔,江波起伏,大小孤山仿佛随小舟在江上起伏低昂。
D.诗歌最后两句劝诫舟中的商人不要轻狂侮慢,勿对已做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
小题2:“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请对这两句诗做简要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D
小题2: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把大小孤山比喻成两位美人,它们发髻高耸,仿佛正在以水为镜,梳妆打扮,(2分)写出了大小孤山的清丽秀美(或“使静态的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1分)使客观的自然充满了人的情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D项中“勿对已做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有误,诗中尾句借用谐音,饶有风趣地把小孤山说成“小姑”,把彭浪矶说成“彭郎”,说它们如新婚夫妇扎好云鬟、穿上新装一样地美丽端庄。借用传说,赋予画面的景象以神奇浪漫的色彩,增添诗情画意,并非真是要告诫舟中贾客什么。
试题分析:
小题2:赏析词句,首先理解词句的含义;然后看运用了什么手法,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这些词句对塑造形象有何作用,或者说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当然核心是看这些词句对表达作者情感有何作用,或者说表达了什么情感;最后也不能忽略在艺术上的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含蓄隽永等等。在此题的题干中有一句“别有情趣”,这指明了鉴赏方向,答案要详细说明的就是这一句的“情趣”。结合赏析的一般规律和此题的要求作答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8分)李思训①画长江绝岛图苏 轼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7分)
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 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注] ①箭:指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②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境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③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听着声声更漏,一夜未眠,拂晓时分,对镜自照,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
B.颔联:诗人夜间隔窗听见竹动的声响,清晨推门一看,才发现满山已是皑皑白雪。
C.颈联:对雪展开铺写,从天空到地上,从深巷到广庭,立体描绘出素静的雪境。
D.尾联:由实入虚,由雪景描写转入对人的怀想,表达诗人对袁安的关怀和敬仰之情。
小题2:清人沈德潜评价本诗颔联时说“咏雪之妙,全在上句‘隔牖’五字,不言雪全是雪声之神”,请结合本联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7分)
卖花词
[明]高 启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
馀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
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花郎的花与众不同,枝叶繁茂青翠,花朵鲜艳美丽,花期也早于其他人家。
B.卖花郎担着花担一路走来,脚步如春风般轻盈,他的叫卖声引来美人出帘买花。
C.日暮之时,卖花郎卖花归来,只有蜂蝶相随,他因担有余花,心情孤寂而无奈。
D.诗的结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品的主旨,意蕴丰富,给人启迪。
小题2:有人评价这首诗“亦俗亦雅”,请任选一个角度对这一特点加以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17分)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宋]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 ①宋钦宗靖康二年(1126)春,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掳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陈与义于1124年被贬在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靖康之难”发生后,流离失所,后流亡到洞庭湖。此诗写于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②南服:南方偏远的地方。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楼阴”指楼的南面,“背日”也指楼南,两词点明观景角度:站在楼南向远处眺望。
B.颔联继续写登楼所见景色。“江湖异态”写出倚栏远眺,江水与洞庭湖水不同,异态纷呈。
C.颈联意思是:诗人被贬官迄今已有五年,“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诗人颠沛流离,双鬓已白。
D.尾联中用“风壮浪涌”,既写出江水湍急汹涌,同时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波涛汹涌。
小题2:诗人登临远望看到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描写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有学者盛称“乾坤”一联为“学杜而得其骨”者,为家国之忧而心碎,而头白,正是杜诗与陈诗共具的思想特色。结合这首诗,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特色的认识。(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12分)
鹧鸪天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小题2:“一声横笛锁空楼”中“锁”字用词精当,请结合词句对“锁”字进行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①落黄叶,浩然②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注] ①荒戍:荒废的防地营垒。②浩然:豪迈坚定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及时节——荒凉的古垒边,黄叶飘零,强烈渲染了此时此刻送友人远行的别绪离愁。
B.颔联两句互文,意即“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山门。”统指荆山楚水,展示了辽阔雄奇的境界。
C.“江上几人在”句想象归客一个人归还将遇见哪些故人,这是对友人此后境遇的关切及对故交的情意。
D.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当此送别之际,设想他日重逢,开怀畅饮,更见惜别之情。
小题2:有人说这首送别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