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北省期中题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又遣于乡校习《孝经》,旬余不识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独往焚学堂,博士仅以身免。常集里中群儿数十人,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自称将军,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伏。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及长,善射,挽弓二百斤。
汉乾佑中,周祖①镇邺,仁瑀年十六。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广顺初,补内殿直。世宗嗣位,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赐锦袍、银带。会太原刘崇入寇,世宗亲征至高平,周师不利,诸将多引退。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安用我辈!”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毙者数十人,士气益振,大军乘之,崇遂败绩。世宗至上党,诸将坐失律诛者七十余人。擢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及还京,又迁散指挥使。从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飞楼高百尺余,世宗观之,相去殆二百步,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以良药,迁内殿直都虞候。
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闻喜宴日,仁瑀酒酣,携所嘱者诣居正切责之。为御史中丞刘温叟所劾,帝②优容之。太祖征晋阳,命仁瑀率师巡边,至上谷、渔阳。契丹素闻仁瑀名,不敢出,因纵兵大掠,俘生口、牛羊数万计。明年,群盗起兖州,贼首周弼、毛袭甚勇悍,材貌奇伟,弼号曰“长脚龙”。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开宝四年,迁瀛州防御使。兄子尝因醉误***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伤论。仁瑀曰:“我为长吏,而兄子***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哉?”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殓具。太平兴国七年卒,年五十。赠河西军节度,葬事官给。(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二》)
注:①周祖:指后周太祖郭威。②帝:与下句的“太祖”所指相同,都指宋太祖赵匡胤。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期:到达
C.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被:遭受、蒙受
D.此怙势尔,非过失也——怙:依仗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马仁瑀“英勇善战”的一组是
1.B 2.D 3.B 4.(1)他又买来水果平均分给小孩们,小孩们也更加亲附他。 (2)后周太祖平素(向来、平常)听说他勇猛,召见以后,非常高兴,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3)被害人的家属自己说两家并没有积怨,只是酒后误伤而已,希望只以过失***伤论处就行了。 | |||||||||||||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问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乃以博财物耶——博:增加 B、禄秩优厚——秩:品级 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 D、事觉自死——觉:败露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 |||||||||||||
[ ] | |||||||||||||
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 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 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④愚者多财生其过 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身之祸。 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 C、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 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 4、用斜线(/)断句: 若 徇 私 贪 浊 非 止 坏 公 法 损 百 姓 纵 事 未 发 闻 中 心 岂 不 常 惧。 5、翻译: (1)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 里仁》) ②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 (《论语 雍也》) 注释:(1)说:音yuè,同悦。 (2)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1)下列各项中,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 ] | |||||||||||||
A、孔子认为行仁德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但是对于“力不足者”,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不要苛求人人都去行仁德。 B、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 C、冉求对孔子所讲的“道”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给自己画了界限不想前进,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D、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2)孔子还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②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文诺皋上》,略有删节 [注]①赪:红色。 ②郁栖:粪土堆。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乃易其弊衣——弊:破旧 B、女觉遽反——遽:急忙 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具事:陈述事实 D、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发:发放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 |||||||||||||
A、因诈女曰:“无尔劳乎,吾为尔新其襦。”——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C、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一夕,为海潮所沦——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人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 |||||||||||||
A、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 B、母亦疑之 膳其肉,味倍常鱼 C、常令樵险汲深 其轻如毛,履石无声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D、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后令汲于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问题。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荚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刊、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擅:独占 B.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求:寻找 C.丘子避席,不知所对——对:正确 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伯:称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 |||||||||||||
A.①王之所谓贤者何也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①今贤于妾者二人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①此之谓也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①楚庄用焉,功业遂伯。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樊姬“善于劝谏”的言行的一组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