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3 期中题
(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1)用原文词语填空。
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_______________”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孟子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养民” 措施,其中提到“________”一词,这正是现代社会强调的“合理开发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最终才能实施孔子的“____________”措施。
(2)上面两则选段反映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先富后教,以德治国。 (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君子一言以为知
C.使子路反见之
D.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下列句中“而”的用法是表示修饰的一项是
B.子路从而后
C.子路拱而立
D.杀鸡为黍而食之
3.下列句中划线的“以”和“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4.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B.止子路宿
C.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D.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5.选出没有句式特点的一句:
B.至,则行矣。
C.子曰:“隐者也。”
D.子见夫子乎?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孔子不因洁身自好而离开政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C.文中的荷蓧丈人是乱世中的隐者。他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不满,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的、赞赏的。
D.孔子虽然也深感自己的“道”不被诸侯采纳,但是仍然率门徒弟子周游列国,他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这是人臣应尽的职责。
7.为什么说“欲洁其身”的做法是“乱大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下面语段,联系当今社会,谈谈你对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的认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①得天下有道——②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C.①以行与事示之——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①使之主事,而事治——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2.比较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②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③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
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与“今之欲王者”一句中“者”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B.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本段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证了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在句式上采用了_________句式,用这种句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的“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要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面句子:
(1)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不志於仁,终身忧辱,以陷於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父亲,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行服:守孝、服丧)。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后汉书·乐恢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容:宽容、容忍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多:称赞、赞扬
D.以示天下之私——私:私有的、私人的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后来焦永终因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之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①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②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孟子·离娄上》)
注:①圹:旷野。②爵:雀。
(1)下面各项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①也”这个比喻阐述的是不施行仁政的不良结果。
C.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孟子在上面的文字中运用了层层深入以及比、兴手法。
D.在上面的两段文字中,孟子阐述了他的施行仁政得民心以得天下的思想。
(2)下面选段的这句话和上面的文字在表达孟子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为《学规》俾守之——俾:并且
C.单车屏徒从——屏:使……退避
D.有短朱熹者——短:诋毁,指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
B.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C.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 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D.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所著书皆行于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朱熹非常注重教育。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只身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朱熹认为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论述文本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每题2分,共6分)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
- 2Though the suspect refused to admit that he had stolen the p
- 3重力为10N的木块在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2m,所用的时间为4s,则拉力的功率为( )A.2.5WB.
- 4-3的相反数是[ ]A、-3B、C、-D、3
- 5某班同学在复习“亚历山大东征”和“马可·波罗来华”的内容后,认识到它们代表着古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相互交往的两种主
- 6(2013广东佛山)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已知B是黑色固体
- 72008年2月18日春季学期开学,扬州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42.3万名学生免费领取课本。扬州市免费提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 8根据汉语完成句子.1. You can buy some food in the _____ (超市).2. The b
- 9下列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的一组是( )A.跳蚤、蚊子B.草履虫、跳蚤C.变形虫、蚊子D.草履虫、变形虫
-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
热门考点
- 1 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回顾本届体育盛会,延安中学初三某班开展“奥运情·中国心”综合实践活动,许多同学面对奥运
- 2取体积相同的KI、Na2SO3、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氯气,当反应恰好完全时,三种溶液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相同,则K
- 3名著阅读。 “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名著《 》中一位传奇英
- 4汽车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倾倒,用物理知识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 5中国古代一部长篇小说“划时代的把恋爱主题和整个社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艺术地揭示了专制帝国走向败落的历史使命”这部长篇小说
- 6下图是碳和碳的化合物之的转化关系,根据你所学的知道用化学用语填空:(1)Na2CO3中的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2
- 7某原子的质量为bg,而一个标准碳原子质量为a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 8当m=______时,函数y=3x2m+1+3是一次函数.
- 9—Will you come to the dinner party?—I won"t come unless Jenn
- 10如图为心脏结构图,据图回答:(1)写出下列结构名称A、______ B、______C、______ D、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