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8 月考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甲)。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①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②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③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④天地也!(乙),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⑥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将下面两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A.做得个怕硬欺软  B.叫声屈动地惊天
  甲:(  ) 乙:(  )
2.请从【滚绣球】中找出符合下列分析的相应句子,将序号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A.用对比对偶修辞方式痛陈现实的不公道。(    )  
B.采用对偶和大声呼告对天地加以否定控诉。(    )  
C.丢掉了幻想和敬畏,用呼告对天地进行指责和揭露,得出了结论。(   )  
D.用呼告和反问句对天地悲愤地质问。(    ) 
3.请把窦娥指斥天地,否定鬼神,表现其强烈反抗性格的重点词语找出来。(至少找出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甲:(B) 乙:(A)
2.A.③  B.⑤  C.④  D.② 
3.怕硬欺软、顺水推船、清浊不辨、不分好歹、错勘贤愚等。
核心考点
试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人,幸勿***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注释]①筮仕:占卜仕途。筮,占卜。 ②蓍:一种草名,文中是把它用来作为占卜的工具。 ③坎:一种卦相的名称。下文的“离”也是卦相的名称。 ④间:偶而,断断续续 ⑤丐(gài):乞求。 ⑥青兕(sì):青色的犀牛。兕,犀牛。 ⑦行在:这里是指朝廷。 ⑧罹(lí):遭逢,遭遇。
1.对下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师:以……为师
B.僧必以虚实告金帅——揣:推测
C.弃疾斩其归报,京益壮之——首:首级
D.弃疾宽征薄,招流散——赋:征收
2.从文中的内容看,与辛弃疾后来率义军南归无关的一项是(  )
A.早年与同学党怀项占卜仕途,得《离》卦。
B.担心义端“以虚实告金帅”,“急追获之”。
C.耿京授意,辛弃疾“奉表归宋”。
D.张安国***耿京降金,辛弃疾活捉张安国。
3.“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之后,耿京为什么“大怒,欲***弃疾”?后来又因为什么原因“益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所赖君子见机
B.处涸辙以犹欢
C.命途多舛
D.东隅已逝
2.解释加线词语的意思。
(1)北海虽 _______________
(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_______________
(3)梁鸿于海曲 _______________
(4)不坠青云之志  _______________
3.对本段文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在句式上多采用对偶、反问等,体现了骈体文的特点。
B.本段文字有了大量典故。如:冯唐、李广、孟尝、阮籍等。
C.本段文空内容上摘写了宴会的盛况,抒发了人生的感慨。
D.本段文字既有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苦闷,也有作者对追求的坚定乐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极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在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白居易《与文微之书》
1.文中“且云”所说的内容是(  )
A.元稹信札中的话
B.元稹托熊孺登转告白居易的话
C.熊孺登补充告诉白居易的话
D.熊孺登补充情况并转达元稹的话
2.这段追忆抒情的文字分为两层,其主要意思是:
  第(1)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白居易《与元九书》(摘录)回答问题。
  微之!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者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今诠次之间,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注]:(1)雾豹:藏在雾里的黑豹,喻指隐退的贤人。冥鸿:飞在高空的鸿雁,比喻远走高飞的人。奉身而退:抽身退隐。(2)言而发明:用艺术语言阐发清楚。(3)率然:随意。(4)非平生所尚:不是平生所重视的。(5)释恨佐欢:用诗来消除怨恨,助长欢乐。(6)诠次:编造。
1.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标点。
2.对作者写作指导思想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作诗与为人是一致的,这是一种进步思想。
B.这种思想也有消极退隐的成分,是社会造成的。
C.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他将“志”与“行”对立起来,认识不合逻辑。
D.这是种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要求诗歌能“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3.作者将他的诗歌分成三类,请说出其内容和作者所持的态度。
①讽喻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闲适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杂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先是,太尉(段秀实)在泾州(今甘肃泾川县一带)为营田官(掌管地区财政,召集流民垦田)。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舁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饿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甚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比较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人且将死,而必得谷 ②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③早缫而绪 ④鸣鼓而聚之
A.①②两句各不相同,③④两句也不相同
B.①②两句完全相同,③④两句各不相同
C.①③两句完全相同,②④两句各不相同
D.①②两句完全相同,③④两句完全相同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裂裳疮 ②手善药 ③谷代偿 ④我固当
A.①④句用法不同,②③句用法相同。
B.①④句用法相同,②③句用法不同。
C.①②句用法不同,③④句用法也不同。
D.①③句用法不同,②④句用法也不同。
3.这段文字中,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极其鲜明,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人物互相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刻画的,故人物能跃然纸上。
B.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故人物形象饱满。
C.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情态、心理及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D.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既有直接描写,又有间接描写,所以能写出人物的复杂性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