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铪...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铪,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瘁,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选自《聊斋志异·武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
  易:轻视
D.偶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相授
  一觞一咏,亦足畅叙幽情
B.师能者,我已尽能之
  盖余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D.幸先以我名告
  方是时余力尚足以入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人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相顾,迄无应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D
4.C
5.(1)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2)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
  (3)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铪】;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    
[汉]司马迁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人,囚于楚。朱公曰:“***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于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藿。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竞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朱公]陶朱公,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蠢的别号。②[家督]长子,因长子有督理家事的缘故,故称家督。③[星宿]我国古代对星座的称谓,共分二十八宿。④[三钱]本指夏商周对钱币所分的三等:赤、白、黄。黄为上,白次之,赤为下。这里指钱库。 
1.下列各句中加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装黄金千——溢:通“镒”,古代重量单位,合24市两
B.长男既行,亦自私数百金——赍:赠送;给予
C.庄生虽居穷,然以廉直闻于国——阎:里巷
D.每王且,常封三钱之府——赦: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2.下列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一牛车
  ②(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B.①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复见庄生
  ②惠王患之,令张仪佯去秦
C.①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从来
  ②妪每谓余曰:“某,而母立于兹。”
D.①吾日夜固以望其丧来也
  ②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项,全都表现陶朱公子长子吝金害弟的一项是(    )
①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②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
③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④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
⑤令论***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
⑥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面对文段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先用“积土成山”等两个比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结论,从正面说明学习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B.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的。
C.紧接着又举出了四个比喻,用对比的方式,说明学习上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D.最后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设喻,正反对照,进而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好坏的决定因素。
2.对文段的分析理解,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
B.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并不是决定因素,关键在于后天努力。
D.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对比、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沈贞甫墓志铭
(明)归有光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山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子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遏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及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竞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
    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
B.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习
C.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
D.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予何以得此贞甫耶
  而设诡辩怀王之宠姬郑袖
B.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
  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丘墓乎
C.予甚畏其志,而忧力之不继
  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D.其卒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
  终不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沈贞甫“志之勤”的一组是(   )
①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
②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
③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
④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
⑤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邀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 
1.下列各句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书法
B.徙居华阴,欲求之——因:因为
C.至或图其形,玩于屋壁——写:描摹
D.与乎石门之异矣——徒:门徒
2.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  )
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②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
③欲以禄遨,遨不顾
④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⑤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⑥然邀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做是三位高洁之士。
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D.张荐明与郑邀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
4.翻译下列句子。
(1)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邀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椽。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子数手为之请罪——书:书信
B.恚望滋甚——恚望:怨恨
C.刘哗佞谀不忠——佞谀:巧言谄媚
D.勋奏遣——绌:通“黜”,罢免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    (    )
①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③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⑤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鲍勋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莫不为勋叹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