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浙江省模拟题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从上述文字中分别找出表达儒家“忠恕”思想的句子。
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为何用“仁”的标准而不用“圣”的标准来要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恕:吾亦欲无加诸人(能近取譬)(意对即可)
(2)孔子认为,圣的意义只是在于对君主的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提出一个要求;而对普通人而言,有仁才具有实在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评价他人。(意思符合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宋]苏轼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注]①方山子:即宋陈慥,字季常。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间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崇
B.晚乃遁于光、黄间——遁:隐居
C.余既耸然异之——耸:通“怂”,惊讶
D.见方山子从两骑——从:跟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吾尝跛而望矣
B.过岐亭,适见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亦足以富乐——奚以知其然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是个隐士,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文中几次写他的一些旧时往事,作者有意识地通过前后两种生活的对比来丰富其形象。
B.作者描写自己与方山子一起射猎和论兵的情景,旨在表现方山子并非真正的隐逸之士,随时准备驰骋于当世。
C.末段以光、黄间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衬托方山子,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异人的生活的向往。
D.作者与方山子之间有微妙的情感联系,“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一句与苏轼被贬黄州相照应。本文也可以说折射了作者在黄州的一种心态。
4.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的文字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祁彪佳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兄以斗粟易之——易:换取
B.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勃:兴起的样子
C.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夷:使……平坦
D.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堪:堪称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作者“卜筑之兴”的一组是( )
①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②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③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 ④朝而出,暮而归。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和家旁的寓山好像有夙缘,儿时哥哥在山中劳作,他也在旁边游戏,经历变故引病南归后,偶过而有所感,便一步步将它建成景色优美的园林。
B.山园兴建之初,作者仅想造三五间房子,对客人的建议也漠然,但万壑千岩的丽景和哥哥未罢的工程使其兴趣愈发浓厚,不惧奇寒酷暑,耗尽了家财,建园成痴。
C.园中水石、花木互相映衬,桥、榭、径、峰参差点缀,轩斋深幽宽敞极尽情趣,各类房屋各显其妙;园内外的景色,赏心悦目,令人陶醉。
D.文章从“始末”“痴癖”“营构”“岁月”等方面介绍开园的过程,虽然每节各述一个方面,但“兴”“趣”贯穿始终,各节叙事互为补充,似断实连。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然透、瘦二字在在宜然,漏则不应太甚。若处处有眼则似窑内烧成之瓦器有尺寸限在其中一隙不容偶闭者矣塞极而通偶然一见始与石性相符。(选自《闲情偶寄》)
1.用斜线“/”给材料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2.《闲情偶寄》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
3.简要回答作者认为“漏则不应太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濂
所居近大溪,篁竹倚倚然生。当明月高照,水光潋滟,共月争清辉,逸民辄腰短箫,乘小舫,荡漾空明中,箫声挟秋气为豪,直入无际,婉转若龙呜深泓,绝可听。箫已,选民扣舷歌曰:“吹玉箫兮弄明月,明月照兮头成雪,头成雪兮将奈何!白沤起兮冲素波!”人见之,叹曰:“是诚世外人也。欲常见且不可得,况狎而近之乎!”
性嗜菊,种之满园,顾视若孩婴。黄花一开,独引觞对酌,日入不倦。人让其留物,怒曰:“举世无知我,知我惟此花尔,一息自怡,尚可谓滞于物耶?”复爱梅。梅朵绿萼微吐,赤脚踏雪中,若温,见辄凝视,移时目不瞬。且大言曰:“知我者惟菊,菊已谢我去,幸汝梅继之;汝梅脱又谢去,我当上白鹤山采五芝耳!”白鹤山盖溪上诸峰云。
选民年五十,益恬泊无所系,间私谓其友曰:“吾于世味愈孤矣,将渔于山樵于水矣。”其友疑其诞。逸民曰:“樵于水,志岂在薪?渔于山,志岂在鱼?是无所利也。无所利,乐矣。子以予果滞于梅与菊耶?”君子以其语近道,有类于古隐者。
史官曰:昔者李白与孔巢父等六人隐居徂徕山,世仰之以为不可狎近,因号为 “竹溪六逸”。寥寥七百年后而逸民亦以竹溪自名,若出一辙,岂闻风而兴起欤?纵日其地或殊,人之众独有异,高风绝尘,照映后先,其安有不同者欤?士之沉酣声利而弗返者,盍亦知所自警欤!夫自范蔚宗著《后汉书》以隐逸登诸史传,历代取法而莫之废者,其意又岂无所激欤?(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功名可以赤手致——意:料想
B.人让其留物——让:责备
C.汝梅脱又谢去——脱:凋落
D.间私谓其友曰——间:有时
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竹溪逸民志趣高雅、不同流俗行为的一组是( )
①造文蔚茂,喜驰骋②戴青霞冠,披白鹿裘 ③所居近大溪,篁竹俯侮然生
④腰短箫,乘小舫,荡漾空明中 ⑤黄花一开,独引觞对酌⑥我当上白鹤山采五芝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逸民从小研读儒家经典,长大后学习诸子百家。某天忽然顿悟,觉得人生短暂,应该做最适合自己心意的事,自此不再接近俗世。
B.逸民视菊花、梅花为人生知己,对菊花、梅花的喜爱近乎痴狂,而时人并不真正理解他,甚至认为他沉溺于外物。
C.到了知天命之年,逸民对尘俗更加淡泊,认为没有功利色彩的人生是快乐的。君子认为他的观点近于道,和古代的隐士相似。
D.作者认为古代史学家之所以都把隐逸者写入史传,是因为士人沉迷于名利难以自拔,希望以此激励人们淡泊名利。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诚世外人也。欲常见且不可得,况狎而近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脚踏雪中,若温,见辄凝视,移时目不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于世味愈孤矣,将渔于山樵于水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以下能作为应对通货紧缩的措施
- 2在一条鱼、虾几乎绝迹的小河边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四座工厂:甲、乙、丙、丁,它们排出的废液里,每厂只含有Na2CO3、FeC
- 3东亚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地形的差异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海水性质差异
- 4B Most American kids love Halloween treats, but a bucket of
- 5已知等差数列中,,则前10项和( )A.B.C.D.
- 6起重机把一个质量为0.5t的工件在15s内提升了6m,取g=10N/kg.求:(1)起重机对工件所做的功;(2)起重机提
- 7阅读下文,完成题目。(9分)吴继慧①吃完中午饭,儿子围着一个装满土的空花瓶转了好几圈,我很奇怪,问他干什么。他说:“妈妈
- 8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时常反复地思索,越是在心中________
- 9一个细胞用目镜10×,物镜40×的倍数观察,细胞的放大倍数是( )A.50倍B.400倍C.500倍D.4倍
- 10下列各项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讹 é 讹诈汾 fén 汾水诟 gòu 诟骂B.可 kě 可汗hán囫 hú 囫囵
热门考点
- 12010年8月姜子牙的故乡临泉举办了“百万资金助学子、姜尚故里育人才”助学金发放仪式暨文艺晚会。下列人才与伯乐搭配错误的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像《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
- 3小明为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如图所示.在圆
- 4听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表格。NameBreakfast Lunch DinnerJimEggs 1.________,
- 5我们应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①
- 6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遇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I-、AlO2-、SCN-、Mg2+B.使pH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中
- 7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的一个随机样本给出了关于所获取学位类别与学生性别的分类数据如下表所示: 硕士博士合计男16227189
- 8为了达到下列表格中的试验要求,请从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和方法中选出合适的,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实验要求选项的标号提取N
- 9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随着用工荒的加剧,中国经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过去。
- 10武汉市黄陂区自2009年元月起,由政府出资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购买一份工伤保险。政府这一做法是在履行 [ ]A.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