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登延佑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病;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景行教民...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来源:0122 期中题
文言文阅读。
  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登延佑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病;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病火灾。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法。乃创学舍,礼师儒,劝民斥腴田以膳士,弦诵之声遂盛。调永新州判官,奉郡府命,核民田租,除刬宿弊,奸欺不容,细民赖焉。改任江西行省照磨,转抚州路宜黄县尹,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
  升抚州路总管府推官,发擿奸伏,郡无冤狱。金溪县民陶甲,厚积而凶险,尝屡诬陷其县长吏罢去之,由是官吏畏其人,不敢诘治,陶遂暴横于一郡。景行至,以法痛绳之,徙五百里外。金溪豪僧云住,发人冢墓取财物,事觉,官吏受贿,缓其狱。景行急按之,僧以贿动之,不听,乃赂当道者,以危语撼之,一不顾,卒治之如法。由是豪滑屏迹,良民获安。转湖州路归安县尹,奉行省命,理荒田租,民无欺弊。
  景行所历州县,皆有惠政,所去,民皆立石颂之。以翰林待制、朝列大夫致仕,年七十四卒。
   注:① 刬:同“铲” ②擿(tì) 揭发。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赖焉——通“佃”
B.不敢治——查办
C.卒治之法——按照、依照
D.理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告诉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景行教民穿井饮——有好事者船载
B.卒治之法——沛公起
C.弦诵之声盛——荆轲逐秦王
D.赂当道者——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昌县百姓的生活水平低,杨景行到任后,教会了他们打井取水,用陶瓦建屋。
B.杨景行善于审案,“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郡无冤狱”足以说明他断案的能力。
C.金溪豪僧云住盗掘他人坟墓,当地官吏接受他的贿赂,任他胡作非为。杨景行知道后,依法处置了云住。
D.杨景行无论在哪个州县担任官职,都有好政绩,每次离职,都有老百姓立碑赞扬他。
4.用三个短语概述杨景行任职期间的主要功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行至,以法痛绳之,徙五百里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B
3.C
4.教化百姓 抑制豪强 昭雪冤案
5.(1)会昌百姓历来不知凿井饮水,都汲河水食用,所以多患疾病。
  (2)杨景行到任后,依法严惩陶甲,将其流徙五百里之外。
  (3)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4)之所以派遣将士守卫关口是为了防止有偷盗及其他非常事件的发生。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  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登延佑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病;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景行教民】;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论语》的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等弟子谈志向时,曾皙说到他的志向一节:
  “点,尔何如?”
  鼓瑟希(同稀,稀疏),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子曰:“何伤乎(何妨?指有什么关系)?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名),风乎舞雩(台名),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志向,今天多用写作文的方式,而文中则用的是谈话法。请你结合上文对孔子谈话艺术作出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有许多为人处世方面的格言警句,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请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尘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则令闻孔昭;振缨公朝,则德音允集。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选自《陶渊明集》,有删节)  
  [注]①冲默:淡泊恬静。②远量:大量。③不任拜起: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④清蹈衡门:指隐居在家之时。⑤令闻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⑥振缨公朝:指出仕为官。⑦德音:道德声誉。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名州里——冠:位居第一  
B.时亮修学校——崇:重视  
C.有风吹君帽堕落——堕落:脱落  
D.文成温,温以著坐处——示:告诉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孟嘉“冲默”品性的一组是(     )  
①人无能间,乡里称之②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③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  
④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⑤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⑥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  
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重与佩服,都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B.孟嘉曾担任太尉庾亮所部庐陵郡的从事,后主动辞职回家。不久,因庾亮要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孟嘉凭着较高的名望和实才,又被改任为劝学从事的官职。  
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被桓温看重,是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孟嘉无论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注]①绝:临终诀别。②素:平素,这里指平素的为人。③附骥之尾:指跟随刘邦打天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
B.项羽既军士——飨:酒食。
C.项伯常屏蔽之——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D.哙等见上流曰——涕:鼻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项羽目——赐卮酒彘肩
B.暴师霸上,待大王——焉用亡郑陪邻
C.群臣绛、灌等敢入——宫妇左右不私王
D.沛公从百余骑项伯面见项羽——击沛公于坐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初樊哙跟随高祖在丰县起兵,攻下沛县,高祖做了沛公,以樊哙为舍人。樊哙跟随沛公进攻胡陵、方与,回军驻守沛县,在沛县一带击败泗水郡郡监的军队。
B.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而本文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言词也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①连敖:接待宾客的小官。
1、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尝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屡次
B、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犯法
C、数以策项羽,羽不用——谋取
D、於是信视之——熟悉
2、全都能体现韩信是难得的人才的一组句子是(     )
①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③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④虽为将,信必不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B、滕公感到韩信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一开始就很赏识韩信,觉得他才能出奇超众,就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
C、韩信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
D、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人,要汉王选择吉日,斋戒后,设一个拜将坛,礼仪安排周到,这样才可以留住韩信。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且说曹操逃出城外,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擒见县令。操言:“我是客商,覆姓皇甫。”县令熟视曹操,沉吟半晌,乃曰:“吾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汝是曹操,如何隐讳!且把来监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至夜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究;问曰:“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操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县令屏退左右,谓操曰:“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操曰:“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县令曰:“孟德此行,将欲何往?”操曰:“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县令闻言,乃亲释其缚,扶之上坐,再拜曰:“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曹操亦拜,问县令姓名。县今曰:“吾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郡。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操甚喜。是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剑一口,乘马投故乡来。
  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操以鞭指林深处谓宫曰:“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宫曰:“最好。”二人至庄前下马,入见伯奢。奢曰:“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伯奢拜陈宫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说罢,即起身入内。良久乃出,谓陈宫曰:“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言讫,匆匆上驴而去。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之,一连***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宫曰:“孟德心多,误***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官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当夜,行数里,月明中敲开客店门投宿。喂饱了马,曹操先睡。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便欲拔剑来***曹操。正是:设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来一路人。
1.曹操刺***董卓失败后,逃亡途中发生了什么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表现出曹操怎样的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宫对曹操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段的故事情节起一个题目,要求用对偶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