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鼻父子,试知制诰,与宰相宋齐丘不协。时有得军中书檄者...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鼻父子,试知制诰,与宰相宋齐丘不协。时有得军中书檄者,铉及弟锴评其援引不当。檄乃汤悦所作,悦与齐丘诬铉、锴泄机事,铉坐贬泰州司户掾,锴贬为乌江尉,俄复旧官。
  时景命内臣车延规、傅宏营屯田于常、楚州,处事苛细,人不堪命,致盗贼群起。命铉乘传巡抚。铉至楚州,奏罢屯田,延规等惧,逃罪,铉捕之急,权近侧目。及捕得贼首,即斩之不俟报,坐专***流舒州。周世宗南征,景徙铉饶州,俄召为太子右谕德。景死,事其子煜为礼部侍郎,通署中书省事。
  宋师围金陵,煜遣铉求缓兵。时煜将朱令赘将兵十余万自上江来援,煜以铉既行,欲止令赟勿令东下。铉曰:“此行未保必能济难,江南所恃者援兵尔,奈何止之!”煜曰:“方求和解而复决战,岂利于汝乎?”铉曰:“要以社稷为计,岂顾一介之使,置之度外可也。”煜泣而遣之。及至,虽不能缓兵,而入见辞归,礼遇皆与常时同。及随煜入觐,太祖责之,声甚厉。铉对曰:“臣为江南大臣,国亡罪当死,不当问其他。”太祖叹曰:“忠臣也!事我当如李氏。”命为太子率更令。
  太平兴国初,李昉独直翰林,铉直学士院。从征太原,军中书诏填委,铉援笔无滞,辞理精当,时论能之。师还,加给事中。淳化二年,庐州女僧道安诬铉奸私事,道安坐不实抵罪,铉亦贬静难行军司马。
  初,铉至京师,见被毛褐者辄哂之,郡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书讫而卒,年七十六。铉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铉有文集三十卷,《质疑论》若干卷。(节选自《宋史·徐铉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被毛褐者辄之——哂:讥笑
B.十岁能属文,不妄处——游:游玩,游览
C.通中书省事——署:代理
D.辞理精当,时论之——能:认为……有才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铉“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的一组是(     )
①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
②及捕得贼首,即斩之不俟报
③方求和解而复决战,岂利于汝乎
④臣为江南大臣,国亡罪当死,不当问其他
⑤援笔无滞,辞理精当,时论能之
⑥终不御毛褐,致冷疾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铉奉李景之命巡察,到楚州时,上书请求停止屯田,车延规等畏罪潜逃,徐铉追捕很急,令权贵对他刮目相看。
B.徐铉跟随军队出征太原时,军中需要撰写的诏书很多,但徐铉执笔写来,言辞十分流畅,内容精当,受到当时人的称赞。
C.徐铉为解金陵之围,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后随李煜朝见宋太祖受到斥责时刚正不阿,宋太祖赞之为忠臣,并希望他忠于大宋。
D.徐铉十岁时便能写文章,在南唐为官时因与宰相宋齐丘关系不好,又批评汤悦所写文书援引不当,遭两人诬陷而被贬谪。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行未保必能济难,江南所恃者援兵尔,奈何止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A
4.(1)这次前往不一定能够保证解救危难,江南所依靠的是援兵,为什么要让他停止呢?
  (2)一天早晨徐铉起身,正装束打扮(戴帽子束腰带),突然急着要来纸笔,亲笔写下(遗言),交代后事。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鼻父子,试知制诰,与宰相宋齐丘不协。时有得军中书檄者】;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刘天孚,字裕民,大名人。由中书译史为东平总管府判官。改都漕运司判官,知冠州,再知许州,所至有治绩。时检核屯田,临颍邓艾口民稻田三百顷,有欲害之者,指为古屯。陈于中书,请复筑之。中书下天孚按实,天孚为辨其非,章数上,乃止。
  襄城与叶县接壤,其南为湛河,襄城民食沧盐,叶县民食解盐,刻石河南岸以为界。叶县令有贪污者,妄徙石于北二里,诬其民食私盐,系治百余家。两县斗辩,叶县倚陕漕势以凌襄城。中书遣官察其实,天孚为考其元界,移石故处,而叶县令被罪去。
  岁大旱,天孚祷即雨。野有蝗,天孚令民出捕,俄群鸟来,啄蝗为尽。明年麦熟时,有青虫如蟊,食麦,人无可奈何,忽生大花虫,尽嚼之。许人立碑颂焉。
  俄丁母忧。服除,起知河中府。视事始两月,陕西行省丞相阿思罕为乱,举兵至河中。时事起不虞,达鲁花赤朵儿只趋晋宁告乱。天孚日夜治战守具,选丁壮,分守要害。阿思罕军列栅河西岸。天孚度不能拒,凡八遣人至晋宁乞援兵,不报。居七日,阿思罕缚筏河上,欲纵火屠城。同知府事铁哥与河东廉访副使明安答见事急,且患城中人逼,乃诣阿思罕军。阿思罕囚之,而敛船济兵。兵既入城,阿思罕以扼河渡、锁舟楫为天孚罪,欲胁使附己。方坐府治,号令诸军,天孚佩刀直前,众遏之,不得进。退谓幕僚王从善等曰:“吾家本微贱,荷朝命至此,今不幸遭大变,吾何忍从之而负上恩哉!且与其辱于阿思罕之手,吾宁蹈河以死。”遂拂衣出。时天寒,河冰方坚,天孚拔所佩刀斫冰开,北望为国语若祝谢者,再拜已,脱衣帽岸浒,乃投水中。阿思罕大怒,籍其家。郡人成哀痛之。
  事平,诏其弟天惠,给驿以归其柩,葬于大名。赠推诚秉节功臣、中奉大夫,河东山西道宣慰使、护军、彭城郡侯,谥忠毅。(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忠义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书下天孚实——按:审查
B.而叶县令罪去——被:通“披”,获罪
C.而敛船兵——济:渡河、运送
D.给驿以其柩——归:归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刘天孚“所至有治绩”和“忠义”的一组是(     )
①天孚为辨其非,章数上,乃止
②天孚为考其元界,移石故处
③许人立碑颂焉
④吾何忍从之而负上恩哉
⑤北望为国语若祝谢者⑥赠推诚秉节功臣、中奉大夫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天孚任许州知州时政绩明显,公正处理临颍邓艾口屯田事件和叶县私盐案就体现了这点。
B.刘天孚祈祷后就下雨、亲口吃下青虫等事件听起来太过玄乎,未必真有其事,但起码可以反映出他一心为民的品质。
C.刘天孚出任河中知府两个月,陕西行省丞相阿思罕发动了叛乱。刘天孚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多次派人寻求援助,却没有等到援军到来。
D.阿思罕想逼刘天孚投降,刘天孚宁死不从。他破开坚冰,面朝北向朝廷祝愿谢罪后,毅然投水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孚度不能拒,凡八遣人至晋宁乞援兵,不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何忍从之而负上恩哉!且与其辱于阿思罕之手,吾宁蹈河以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事。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蜀平,改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数十百人,贼退走。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汝。”夜二鼓,吹角鸣砲,贼闻悉走,获器甲无算。进指挥使。诸蛮隶普定者悉平。
  十七年,平阿黑、螺蛳等十余寨。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六长官司。进贵州都指挥同知。有告其受赇及僭用玉器等物者,帝以久劳不问。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命仍镇贵州。
  成性忠谨,涉猎书史。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
  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赠夏国公,谥武毅。(节自《明史·顾成传》)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舟于沙,成负舟而行——胶:搁浅
B.成跃起断缚,持刀者,脱归——仆:倒下
C.时群蛮叛服不——常:长久
D.明年奏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罢:废除
2.下列句子中,都能够体现顾成“善谋画”的一组是(     )
①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
②成斩所俘而纵其一
③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
④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
⑤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成长相魁梧,力大无穷,擅长骑马使长枪,但却始终不肯带兵。
B.顾成抵御燕师,被俘后投降了燕王,被重用。燕王即位后,封其为镇远侯。
C.顾成被召到京城,皇帝命他辅佐太子监国,顾成却婉言谢绝。
D.在贵州时,有人告发顾成受贿并逾越使用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玉器等物。但皇帝念其劳苦功高,未加追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大受,字占成,湖南祁阳人。幼沉敏,初授内则,即退习其仪。既长,家贫,躬耕山麓。同舍渔者夜出捕鱼,为候门,读书不辍。乾隆元年,授编修。二年,大考翰林诸臣,日午,上御座以待。大受卷先奏,列第一,超擢侍读。四年,授安徽巡抚。初视事,决疑狱,老吏骇其精敏。庐、凤、颍诸府时多盗,有司多讳匿,大受定限严缉,月获盗五十辈,得旨褒美。淮南、北饥,发仓谷赈之。谷且尽,继以麦。又告粜江南、广东,且发且储。时频岁饥民掠米麦以食,有司以盗论。哀其情,奏原六十馀人。麦熟,禁造酒及大商囤积。又以高阜斜陂不宜稻麦,福建安溪有旱稻名畲粟,不须溉灌,前总督郝玉麟得其种,教民试艺有获。因令有司多购,分给各州县,俾民因地种植。事闻,上谕曰:“诸凡如此留心,甚慰朕怀。”
  是年,常州、镇江、太仓三府州被水灾,发仓治赈。江南旧多借堰圩塘,或有久废者,被水后尤多溃败,工钜费重,民力不能胜。大受出官粟借之,召民兴筑,计时而成。于江浦缮三合、永丰、北城诸圩,于句容复郭西塘黄堰,苏州、太仓疏刘家河,灌溉潴泄,诸工毕举。七年秋,黄河决古沟、石林,高、宝、兴、泰、徐诸州县罹其患,大受驰视以闻。乃命多具舟,候水至分栽四出,舳舻数百里。
  十年,有旨蠲明年天下钱粮,大受疏请核准漕项科则,晓谕周知;汇核地丁耗羡,同漕项并完;酌定业户减租分数,通饬遵行。得旨嘉奖。常州俗好佛,家设静堂,自立名教。江宁、松江、太仓渐染其习。大受疏请饬有司防禁,移佛入庙;堂内人田屋产,量为处置。上谕曰:“此等事须实力,不可欲速。不然,则所谓好事不如无也。”
  大受清节推天下。以微时极贫,禄不逮亲养,自奉如布衣时。十六年,以病乞解任,未几,卒,谥文肃。(《清史稿》卷三百七)
  [注]①潴(zhū):蓄积。②舳舻:首尾相接的船只。③蠲(jiān):免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事,决疑狱,老吏骇其精敏——视:治理
B.又告江南、广东,且发且储——粜:卖粮食
C.水后尤多溃败——被:遭受
D.酌定业户减租分数,通遵行——饬:整理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陈大受“做官为民”的一组是(     )
①为候门,读书不辍
②淮南、北饥,发仓谷赈之
③哀其情,奏原六十馀人
④工钜费重,民力不能胜
⑤候水至分栽四出
⑥酌定业户减租分数
A.①③④⑤
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大受年幼时沉着机敏,长大以后,家境贫寒,亲自在山脚下耕种。在等候为渔人开门时仍不忘读书学习。
B.陈大受在安徽巡抚任上,判决疑案,精明敏锐。当时庐、凤、颍各地多盗贼,他限定期限严加缉拿,当月捕获盗贼五十人。
C.常州、镇江、太仓一带遭受水灾,陈大受考察灾情,体恤民力,打开官仓赈济百姓,并号召百姓修筑堤防,按时完工。
D.陈大受作官为民,饥荒时开仓赈济百姓,发生水患时,一边开仓放粮,一边号召百姓兴修水利。一生提出无数的建议,全部得到皇上的赞同和奖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频岁饥民掠米麦以食,有司以盗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微时极贫,禄不逮亲养,自奉如布衣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游云门山记
[明]王世贞
  出青州之南门可五里而近,日云门山。山下夷而再成锐,上将及,宛有中虚之洞以穿其背,而上望之,为镜,为射的焉,正与郡斋对。晴则荧荧然,小雨则蒙蒙滃滃然。以岁时更献状于几席,若觊余游者而未果。会学宪吴峻伯东按行海上,道青,余乃以间得从峻伯往。
  时春而雪初霁,未尽消也,道泞甚,篮舆踯躅陂陀间。舁卒肩相辅,后趾蹑前趾,而分级之半,猿贯上,久之,始抵洞。洞高丈馀,纵倍之,横***之。余与峻伯乃舍舆而步,穿洞旁,蹑百馀级至绝顶,则磐石重甗,可列坐数百人。东望青葱郁蒸,不别天地,其大海之气乎?西南连山,亘带不尽,若斧劈,若剑锷,若驼,若狻猊,若率然者,吞吐云雾,与旭日相媚,晶莹玲珑,掩映霏亹,紫翠万状。下俯郡会,雉堞历历,雪宫之鸱出没松柏,若翡翠之戏兰苕也。
  余命酒饮峻伯,已,各分韵为七言一章,成,互歌之。余雅昊咏为羽声,嘘之入霄汉,缥缈徐下,与天籁会。虚谷和响,万木奏节,觉群山秀色时时来袭人衣裾。余衷峻伯而酒之迫,则踉跄下,繇故洞走西间道袭之,乃复得小龙洞焉。伛而入,深可四丈许,中裂为涧,水泓澄不干。旁有石床枕可偃卧,余乃与峻伯卧饮甚欢也。已相谓曰:“爽鸠之乐,可再乎哉?卑矣,牛山之涕也,有晏子之对在。虽然,东方之人称牛山者,即不得舍齐君臣而他咏也。均之乎,不朽矣,则牛山之乐,爽鸠氏不得而有之,齐之君臣独以微言而得有之。至于今也,吾二人毋亦易自废而千古。”兹日既罢酒,还。
  明日,乃以诗付山僧,使刻石而为之记
  [注]①篮舆:轿子。②亹(wěi):美。③繇:通“由”。④爽鸠:一种鹰类,爽鸠氏为掌刑狱之官。⑤牛山之涕:典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牛山而泣,晏子笑其寻烦恼。后亦作慨叹人生无常之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下而再成锐——夷:平,平坦
B.后蹑前趾——趾:脚
C.而入,深可四丈许——伛:曲身,弯腰
D.齐之君臣独以言而得有之——微:小,细微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属于直接(正面)描写云门山景象的一组是(     )
①晴则荧荧然,小雨则蒙蒙滃滃然
②舁卒肩相辅,后趾蹑前趾,而分级之半
③东望青葱郁蒸,不别天地
④下俯郡会,雉堞历历
⑤西南连山,亘带不尽,若斧劈,若剑锷
⑥中裂为涧,水泓澄不干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记山、记人,以闲语道出登山原委,平实的叙述中露出几分淡雅情致。随后,情感随游山而渐渐转浓。
B.本文虽是一篇游记,却没有单纯地写云门山胜景,文中关于赋诗、歌咏、卧饮的描写十分生动,其中的对话更有韵味。
C.本文篇幅虽短,但语言生动,综合运用了拟人、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将云门山的胜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D.古人登山往往因景生情。本文也是如此,作者借云门山之景抒发了寄情山水,向往自然,流露出一定的归隐思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岁时更献状于几席,若觊余游者而未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望青葱郁蒸,不别天地,其大海之气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虚谷和响,万木奏节,觉群山秀色时时来袭人衣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游晋祠记
[清]朱彝尊
  晋祠者,唐叔虞之祠也,在太原县西南八里。其日汾东王,曰兴安王者,历代之封号也。祠南向,其西崇山蔽亏;山下有型母庙,东向。水从堂下出,经祠前。又西南有泉曰难老,合流分注于沟浍之下,溉田千顷,《山海经》所云“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是也。水下流,会于汾,地卑于祠数丈,《诗》言“彼汾沮洳”是也。圣母庙不知所自始,土人遇岁旱,有祷辄应,故庙特巍奕,而唐叔祠反若居其偏者。隋将王威、高君雅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是也。庙南有台骀祠,子产所云汾神是也。祠之东有唐太宗晋祠之铭。又东五十步,有宋太平兴国碑。环祠古木数本,皆千年物,郦道元谓“水侧有凉堂,结飞粱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是也。自智伯决此水以灌晋阳,而宋太祖、太宗卒用其法定北汉,盖汾水势与太原平,而晋水高出汾水之上,决汾之水不足以拔城,惟合二水,而后城可灌也。
  岁在丙午,二月,予游天龙之山,道经祠下,息焉。逍遥石桥之上,草香泉冽,灌木森沉,僚鱼群游,鸣鸟不已。故乡山水之胜,若或睹之。盖予之为客久矣。自云中历太原七百里而遥,黄沙从风,眼眯不辨山谷,桑乾、滹沱,乱水如沸汤。无浮桥、舟楫可渡。马行深淖,左右不相顾。雁门勾注,坡陀厄隘。向之所谓山水之胜者,适足以增其忧愁怫郁、悲愤无聊之思已焉。既至祠下,乃始欣然乐其乐也
  由唐叔迄今三千年,而台骀者,金天氐之裔,历岁更远。盖山川清淑之境,匪直游人过而乐之,虽神灵窟宅,亦冯依焉不去,岂非理有固然者欤!为之记,不独志来游之岁月,且以为后之游者告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合流分于沟浍之下——注:汇合
B.故庙特巍——奕:大
C.道经祠下,焉——息:休息
D.适足以增其忧愁怫郁、悲愤无之思已焉——聊:依赖,寄托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属于写晋祠周围山川等自然景物的一组是(     )
①又西南有泉日难老,合流分注于沟浍之下
②水下流,会于汾,地卑于祠数丈
③环祠古木数本,皆千年物
④又东五十步,有宋太平兴国碑
⑤草香泉冽,灌木森沉,僚鱼群游,鸣鸟不已
⑥既至祠下,乃始欣然乐其乐也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融晋祠美景、作者的学识与人生经历于一炉,读来既长见识,又能激发游兴,在游记中别具特色。
B.首段记述晋祠古迹,概括叙述晋祠山水历史,因线条粗放而显得轮廓清楚,记述虽然简要但知识丰富。
C.次段记途经晋祠的时间和感触,以勾起对家乡山水的情思,写晋祠美若江南,剪裁巧妙,表现重点突出。
D.末段写晋祠山水之美,人神共好,目的是借以显出晋祠具有人间仙境的无穷魅力,激发读者的爱国热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汾水势与太原平,而晋水高出汾水之上,决汾之水不足以拔城,惟合二水,而后城可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至祠下,乃始欣然乐其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盖山川清淑之境,匪直游人过而乐之,虽神灵窟宅,亦冯依焉不去,岂非理有固然者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