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北京期中题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隋大业中,预吏部选,侍郎高孝基异之,曰:“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因补滏阳尉,弃官去。
高祖平京师,秦王引为府兵曹参军,徙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玄龄曰:“去者虽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大王若终守籓,无所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王惊曰:“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幕府。从征伐,常参帷幄机秘。方多事,裁处无留,僚属共才之,莫见所涯。天策府建,为中郎。王为皇太子,与玄龄共管朝政,引士贤者,下不肖,咸得职。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谓一人不可总数职,阴剀讽如晦等。帝曰:“玄龄、如晦不以勋旧进,特其才可与治天下者,师合欲以此离间吾君臣邪?”
久之,以疾辞职,诏给常俸就第,医候之使道相属。会病力,诏皇太子就问,帝亲至其家,抚之梗塞。薨,年四十六,帝哭为恸。及葬,加司空,谥曰成。手诏虞世南勒文于碑,使言君臣痛悼意。
它日,食瓜美,辍其半奠焉。尝赐玄龄黄银带,曰:“如晦与公同辅朕,今独见公。”泫然流泪曰:“世傅黄银鬼神畏之。”更取金带,遣玄龄送其家。后忽梦如晦若平生,明日为玄龄言之,敕所御馔往祭。明年之祥,遣尚宫劳问妻子,国府官佐亦不之罢,恩礼无少衰。
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当世语良相,必曰房、杜云。──选自《新唐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 令:美好
B.去者虽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 吝:耻辱
C.诏给常俸就第,医候之使道相属。 属:连接
D.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 筹:谋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 以告,则***之
B.手诏虞世南勒文于碑,使言君臣痛悼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明日为玄龄言之,敕所御馔往祭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 封府库,而待将军
3.下列句子中,分别表示“房玄龄推崇杜如晦”和“皇帝思念杜如晦”的一组是( )
①因补滏阳尉,弃官去。
②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
③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
④更取金带,遣玄龄送其家
⑤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
⑥敕所御馔往祭
A.①⑥
B.③④
C.②⑤
D.④⑥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玄龄、如晦不以勋旧进,特其才可与治天下者,师合欲以此离间吾君臣邪?
房玄龄、杜如晦没有凭借什么老本出来做官,只是他们的才干可以参与治理天下,你想因此离间我们君臣关系吗?
B.明年之祥,遣尚宫劳问妻子,国府官佐亦不之罢,恩礼无少衰。
第二年到吉祥的日子,派皇宫官员去慰问(杜如晦)的妻子儿女,官府的官员的拜见也不停止,对他们一家的恩惠和礼节一点也没有减少。
C.大王若终守籓,无所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
大王如果最终只是守住封地,不干大事(就罢):如果您一定要治理天下,除了杜如晦没有谁和您一起成就功业的。
D.方多事,裁处无留,僚属共才之,莫见所涯。
那时天下正多事,他判断处理毫无保留,同事、下属都各尽自己的才华,没有谁见到他才能的极限。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如晦年轻时就已经显示出较高的素质,在参加吏部选拔时,受到了有关官员的器重,认为他有栋梁的潜质。
B.房玄龄慧眼识英才,将杜如晦推荐给了皇帝。在之后两人的合作共事中,既能相互配合,又能相互尊重。
C.杜如晦英年早逝,皇帝十分痛惜,在他死时加官爵,赐谥号,并亲自下诏书,表达君臣痛悼的意思,并安排人刻写墓志铭。
D.杜如晦死去多天后,皇帝还非常想念,经常祭奠他,在赏赐他人物品时,也不忘记杜如晦,对他的遗属也十分关心。
答案
2.C
3.B
4.D
5.C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隋大业中,预吏部选,侍郎高孝基异之,曰:“君当为】;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进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购求布千金 购:购买
B.田事听此奴 听:听任
C.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D.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 多:称赞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之鲁朱家所卖之 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
B.夫忌壮士以资敌国 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
C.即不能,愿先自刭 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D.臣各为其主用 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乃髡钳布,衣褐衣
于是(周氏)给季布剃去头发,(给他)穿上粗布衣服
B.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为什么要显示天下不够广大呢
C.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
这是伍子胥鞭荆平王尸的原因啊
D.果言如朱家指
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进言)
4.下列语句全部直接表现“赴士之厄困”的侠义精神的一组是( )
①为气任侠,有名于楚
②布匿濮阳周氏
③乃买而置之田
④滕公留朱家饮数日
⑤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
⑥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5.下列分析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季布本为项羽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被灭后遭缉捕。
B.濮阳周氏在情势危急之时对季布以诚相待,帮助季布投奔鲁地朱家。
C.朱家认为新主应当宽怀对民,不计私怨,要吸取荆平王的教训。
D.朱家帮助汝阴侯滕公成功劝说了高祖,季布最终得到高祖的赦免。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见:被
B、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揕:刺,击
C、诚能得樊将军首 诚:诚心
D、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
2、下列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父母宗族,皆为戳没
②且君尝为晋君子赐矣
③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④夜缒而出,见秦伯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3、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擅长词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心动。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勇而多谋,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工于心计,擅于抓取机会,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仰天太息而将其***死。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善,陈孺子之为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陈涉起而王陈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良乃入,具告沛公。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③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④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⑤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范增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人的计谋得逞。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后为仇家所连,逮至京。太祖见其名,释之。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朱棣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之。***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明史·卷一百四十一》)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汉中教授 除:授职
B.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辄:总是
C.姚广孝以孝孺为托 托:推托
D.幸勿***之 幸:希望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朱棣发北平
B.又以荐召至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
C.即召使讲解 即事不济
D.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 或劝帝他幸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孝孺常把宣明仁义之道、达到太平之境当作自己的责任
B.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燕军起兵后,在朝堂上商讨,诏令、檄文都出于方孝孺之手
C.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
派人以割地(向燕王)许诺,拖延几天,东南方征募的军队会渐渐汇集
D.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
北方军队不擅长驾舟操楫,(两军)决战于江上,胜负还是难见分晓的
4.下列语句全都表现方孝孺“忠诚”精神的一组是( )
①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
②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
③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④城下之日,彼必不降
⑤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
⑥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方孝孺出身官宦之家,年幼时机敏,读书勤奋;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门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
B.方孝孺因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建议皇太子应当用他用到老,后来他被仇家连累被捕,太祖见其名立刻将之释放。
C.惠帝命诸将把舟船和军队聚集在江上,想与燕王决一死战,但陈瑄此时率领战舰降燕,燕兵于是成功渡江。
D.姚广孝曾建议成祖不要***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种子就绝迹了,可成祖阳奉阴违,假意应承,最终下了毒手。
6.本文中,方孝孺最终选择“慨然就死”,体现了他贯彻一生的精神追求,他的精神追求是什么?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你的阅读经验或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的领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相距10cm,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为9×10-4 N。当它们合在一起时,成为一个带电量为3×10-
- 2宇宙飞船要与轨道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 )A.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C.只能从同
- 3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A.家居装饰好后应立即入住B.霉变的大米蒸熟后可放心食用C
- 4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铁、银、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硫及其化
- 5mg铜与足量浓H2SO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L气体,则被还原的H2SO4的量是[ ]A.B.C.D
- 6The prices of beer_____ from 50 cents to $4 per liter during
- 7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至3题。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 [ ]A. In Jap
- 8在某一电场中的某一点P放入一个带电荷量的q的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若把此试
- 9观察漫画(图2-6),聪明的乌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思想与实际结
- 10David is as _____ as Jack. [ ]A. care B. careful C. more
热门考点
- 1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
- 2一元二次方程x2=2x的根是( )A.x=2B.x=0C.x1=0,x2=2D.x1=0,x2=-2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颓废雕谢裨补缺漏宗旨既乖B.点缀闲暇无虞缺乏孜孜求学C.斑驳镶嵌中南捷径
- 4—May I borrow your pen?—_______.[ ]A. Give you
- 5(1)小红利用一把钢尺在课堂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践活动,这个实验说明尺伸出桌面的长短会影响音调的高低,伸出部分越短,尺子
- 62011年“两会”上,许多话题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材料一:针对目前国学教育“过热”现象,全国人大代表彭富春提出建议,国学
- 7某步行街摆放有若干盆甲、乙、丙三种造型的盆景.甲种盆景由15朵红花、24朵黄花和25朵紫花搭配而成,乙种盆景由10朵红花
- 8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所示,当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瓶中,木条复燃,而且在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更持久。
- 9如表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说明主要成分钾离子(K+)20~27.3 mg·L-1 氯离子(Cl-)30~34.2 m
- 10关于力的论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运动状态无关 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运动状态有关,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