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吉林省期中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用刑罚对待人民,人民只能暂时免于犯错,却没有廉耻之心。
B.孔子用“正”字诠释“政”字,希望季康子为政能正本清源,笃守正道。 
C.孔子认为,为政治本之道,本来不在于凶残狠戾,专恃刑***,而要以仁厚的情怀和道德礼法引导人民向上向善。
D.孔子用“风”“草”的譬喻阐明君民关系。同时也希望君王要像个君王,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把改善政治的希望,主要寄托在老百姓身上。
2.以上选段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请简要概括。
                                                                                    
答案
1.D
2.希望君王能以身作则,为政以德,讲究礼节秩序。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元休,有名开元间,献书天子,擢偃师丞,世以儒闻。宁刚正,气节自任。以明经调盐山尉。安禄山反,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史思明略境,郡守召宁摄东光令御之。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郡守恐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罢所摄。始,宁过平原,见颜真卿,尝商贼必反。及是,闻真卿拒禄山,即遗真卿,真卿喜,署宁河北采访支使。宁以息属其母弟曰:“苟不乏嗣,足矣!”即驰谒真卿曰:“先人有嗣矣,我可从公死。”既而贼攻平原,宁劝固守,真卿不从,夜亡过河,见肃宗行在。帝问状,真卿对:“不用穆宁言,故至此。”帝异之,驰驿召宁,将以谏议大夫任之。会真卿以直忤旨,宁亦罢。
  上元初为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住埇桥李光弼屯徐州饷不至檄取资粮宁不与光弼怒召宁欲***之。或劝宁去,宁曰:“避之失守,乱自我始,何所逃罪乎?”即往见光弼。光弼曰:“吾师众数万,为天子讨贼,食乏则人散,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答曰:“命宁主粮者,敕也,公可以檄取乎?今公求粮,而宁专馈;宁有求兵,而公亦专与乎?”光弼执其手谢曰:“吾固知不可,聊与君议耳。”时重其能守官。累迁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当是时,河漕不通,自汉、沔径商山以入京师。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法,设戍逻以征商贾,又纵兵剽行人,道路几绝。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大历初,起为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治有状。后刺史疾之,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贬泉州司户参军事。子质诉其枉,三年始得通。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召入拜太子右谕德。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者恶之,虽直其诬,犹置散位。宁默不乐,唶曰:“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进乎!”遂移疾,满百日注屡矣,亲友强之,辄复一朝。德宗在奉天,奔诣行在,擢秘书少监,改太子右庶子。帝还京师,乃曰:“可以行吾志矣!”即罢归东都。(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作》)
【注】满百日,古代指官吏休假一百天。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宁河北采访支使         部署
B.欲吾兵耶          溃败
C.后刺史之          疾病
D.妄劾宁多逋        逃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将谏议大夫任之         因为长句,歌赠之 
B.食乏人散               于其身也,耻师焉 
C.天子讨贼               公我呼入 
D.帝还京师,曰           今其智反不能及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直接表现穆宁以气节自任的一组是(    )
①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   
②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   
③檄取资粮,宁不与   
④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⑤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  
⑥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叛贼攻打平原时,穆宁曾经向颜真卿提出过坚守平原的建议,颜真卿没有听从。肃宗知道原委后认为穆宁不一般。 
B.李光弼对穆宁不给资粮的行为很生气,穆宁认为自己奉公办事,不能擅自发资粮。最后,李光弼就此事向穆宁道歉,时人也推重穆宁能恪守职责。 
C.大历初年,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但因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被贬为泉州司户参军事。 
D.穆宁刚正、有气节却并不得志,被人诬陷,冤情得到申雪后也未得到重用,被安置在闲散官位上。穆宁因此闷闷不乐,以有病为借口,长时间不参加朝会。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上 元 初 为 殿 中 侍 御 史 佐 盐 铁 转 运 住 埇 桥 李 光 弼 屯 徐 州 饷 不 至 
檄 取 资 粮 宁 不 与 光 弼 怒 召 宁 欲 *** 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郡守恐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罢所摄。 
译文:                                                                        
②宁以息属其母弟曰:“苟不乏嗣,足矣!”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泪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新唐书·卷二〇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之          异:与自己不同
B.帝欲白             官:使……做官
C.永王璘为府僚佐            辟:征召
D.还寻阳,事下狱            坐:因为
2.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          )     
①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②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③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④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⑤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⑥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喜欢纵横之术以及击剑之技,崇尚侠义精神,轻财重施,好饮酒。
B.李白才华卓著,得到了贺知章的赞叹,并被举荐于唐玄宗,深受玄宗赏识,但仍不改狂放不羁的性情。
C.李白游并州时,曾见到郭子仪,郭子仪认为他是奇才,因此,郭子仪请求免去自己的官职来赎李白的罪。
D.安史之乱后,李白屡遭困顿,兵败后险被诛***,又曾锒铛入狱;后来代宗要召他做左拾遗时,他已经去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译文: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其为人明晓整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溉民田。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淫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著,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
  寻擢贵州都匀知府,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调贵阳,亦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清釐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于是调杭嘉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
  姚鼐曰: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当严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词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据姚鼐《周梅圃君家传》,略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矣——疾病
B.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著——显著
C.清釐积,修复风峪山堤堰——监狱
D.吏以收粮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放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②民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
B.①梅圃自号也②为人明晓整理,敢任烦剧
C.①君治渠使狭深②久首尾石门皆坏
D.①君素闻疾②而厌君甚,无术以去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周梅圃“明晓事理”的一组是( )
①皆引河水入渠,以溉民田
②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
③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
④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
⑤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
⑥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梅圃,名克开,乾隆举人,他先被派到甘肃陇西做知县,后调任宁朔,他整修黄河边的灌溉水渠,尽量使各方百姓受益,深得广大民众爱戴和感激。
B.周梅圃作为都匀知府跟随总督吴达善和侍郎钱维城审办苗人叛乱案件,坚持以法律为准绳行事,对案件办理不当之处敢于据法力争,毫不让步。
C.浙江巡抚王亶望因为周梅圃要求自己为官清廉而特别厌恶他,并找个借口使周梅圃被调到杭嘉湖任海防道之职,但自己最终也因贪污而身败名裂。
D.周梅圃一生为官清廉勤劳,姚鼐虽非史官,但赞赏周梅圃的政绩,因而为他写了这篇家传,并觉得即使史官用这篇家传做史传材料也不会觉得有愧。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当严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词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赵秉文,字周臣,磁州滏阳人也。幼颖悟,读书若夙习。登大定二十五年进士第,调安塞簿,以课最迁邯郸令。泰和二年,迁翰林修撰。三年,改平定州。前政苛于用刑,每闻赦将至,先掊贼死乃拜赦,而盗愈繁。秉文为政,一从宽简,旬月盗悉屏迹。岁饥,出禄粟倡豪民以赈,全活者甚众。大安初,北兵南向,召秉文与待制赵资道论参边策,秉文言:“今我军聚于宣德,城小,列营其外,涉暑雨,器械弛败,人且病,俟秋敌至将不利矣。可遣临潢一军捣其虚,则山西之围可解,兵法所谓‘出其不意、攻其必救’者也。”卫王不能用,其秋宣德果以败闻。俄转翰林直学士。贞祜初二年,上书愿为国家守残破一州,以宣布朝廷恤民之意,且曰:“陛下勿谓书生不知兵,颜真卿、张巡以身许国,亦书生也。”又曰:“使臣死而有益于国,犹胜坐糜廪禄为无用之人。”上曰:“秉文志固可尚,然方今翰苑尤难其人,卿宿儒,当在左右。”不许。四年,拜翰林侍讲学士,言:“宝券滞塞,盖朝廷初议更张,市肆已妄传其不用,因之抑遏,渐至废绝。臣愚以为宜立回易务,令近上职官通市道者掌之,给以银钞粟麦缣帛之类,权其低昂而出纳。”诏有司议行之。兴定元年,拜礼部尚书。又明年,知贡举,坐取进士卢亚重用韵,削两阶,因请致仕。五年,复为礼部尚书,入谢,上曰:“卿春秋高,以文章故须复用卿。”秉文以身受厚恩,无以自效,愿开忠言、广圣虑,每进见从容为上言,人主当俭勤、慎兵刑,所以祈天永命者,上嘉纳焉。哀宗即位,再乞致仕,不许。正大九年正月,汴京戒严,上命秉文为赦文,以布宣悔悟哀痛之意。秉文指事陈义,辞情俱尽。及兵退,大臣欲称贺,且命为表,秉文曰:“今园陵如此,酌之以礼,当慰不当贺。”遂已。时年已老,日以时事为忧,虽食息顷不能忘。每闻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则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殷勤郑重,不能自已。三月,草《开兴改元诏》,闾巷间皆能传诵,洛阳人拜诏毕,举城痛哭,其感人如此。是年五月壬辰,卒,年七十四。(节选自《金史·赵秉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最迁邯郸令/课:督促                 
B.使臣死而有益于国/使:假使
C.犹胜坐廪禄为无用之人/糜:浪费
D.又明年,贡举/知:掌管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秉文尽心为国的一组是(        )
①召秉文与待制赵资道论参边策      
②上书愿为国家守残破一州
③五年,复为礼部尚书              
④秉文以身受厚恩,无以自效
⑤大则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        
⑥日以时事为忧,虽食息顷不能忘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秉文文才出众,得到皇上器重。他受命撰写赦文,以表达朝廷悔悟哀痛之情,文章写得辞情俱尽;所拟写的《开兴改元诏》广为传诵,感人至深;辞官几年后,尽管年纪很大了,还是被皇上召回重新任礼部尚书一职。
B.赵秉文为政有方。任职平定州时,赵秉文为政从宽从简,没过多久,辖区盗贼全都不再出没;而其前任为政苛刻,好用刑,盗贼反而越来越多。
C.赵秉文积极建言献策。他曾建议出其不意攻打敌军守备空虚处,以解山西之围;还建议派熟悉市场情况的近臣掌管宝钞流通之事,并采取措施促进宝钞流通。而他的主张也得到了统治者采纳。
D.赵秉文为国家安危深谋远虑。他劝谏君王要俭勤、慎兵刑,这样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攻打汴京的敌军退却后,他反对庆贺,提出应当安抚百姓的主张,使庆贺之事被取消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芋老人传
清·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者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剌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唯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选自《春洒堂文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湿袖单,影乃瘦——益:更加
B.老人入坐——延:邀请
C.以污贿不罢——饬:规矩
D.辄屈膝叩首款——迎:应对
2.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明芋老人“知道”的一组是( )
①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
②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③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
④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⑤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⑥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慈水祝渡的芋老人夫妇生活清苦,心地善良。他们曾热情款待屋檐下避雨的书生,书生饱食之后表示日后一定不会忘记芋老人夫妇的恩情。
B.当年贫寒的书生贵为相国后,却无法品味出当年芋的味道。于是派人寻找曾为他煮芋的夫妇,但芋老人煮的芋仍未让他感觉到昔日的甘甜。
C.作者通过芋老人由食芋者前后食芋的不同感受联想并列举一系列所见所闻之事,谆谆告诫人们:无论取得怎样的功名,都不要改变自己从前质朴的心灵。
D.文末提出疑问,表面上是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实际是对“野老鄙夫”的赞扬,对“缙绅士大夫”的讽刺,可谓言近旨远,发人深思。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