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见村楼记(明)归有光  昆山治城之隍①,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见村楼记
(明)归有光
  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东南入于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
  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出于城闉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日见村。
  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怆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⑥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
  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注】①隍:没有水的护城壕。有水称池,无水称隍。②李中丞:李宪卿,昆山人。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所以作者称其为中丞。  ③官廨(xiè):官署,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④闉(yīn):古代城门外层的曲城。⑤方思曾:昆山人。明嘉靖十九年举人,是归有光的好友。⑥挽父:出殡时牵引灵柩的人。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娄江已——湮:河流堵塞。
B.江之将南也——折:折断。
C.余过之——间:偶尔
D.肃然桑之怀桑——梓:故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自号为罗村云——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延实具饭——公我献之
C.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悟已往之不谏,知来之可追
D.悲怆者久——不知东方既白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作者怀恋故人之情的一组是(    )
①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    
②生平犹昧之       
③不意遂已隔世
④余能无感乎              
⑤悲怆者久之       
⑥依然水木之思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③④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C
4.(1)当年我常和中丞出城,拜访老朋友方思曾,他有时不在,我们一起靠着栅栏,常常等到黄昏,才遗憾失意地回去。
  (2)中丞从小的时候骑着马入城,来往扫墓和过年的时候到郊外嬉戏游玩所经过的道路,都还可以一一指山。
  (3)从古至今的人臣的子孙中,年少丧父却能白强不息、有所建树的,正史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延实是在以他们为榜样勉励自己罢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见村楼记(明)归有光  昆山治城之隍①,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而诸妇——谋:商量。
B.予乃衣而上——摄:披,穿。
C.蒙茸——披:分开。
D.予亦悄然而悲——悄然:忧伤的样子。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将归临皋——是臣进节陛下之日长
B.待子不时之需——予故,咸以愚辱焉
C.凛乎不可留也——亦未知言之悲也
D.掠予舟西也——追视之,乃前寄辞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二段写在月白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游赤壁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B.文章最后一段写忽然有玄裳缟农的孤鹤振翅横江:掠过瓜舟西丢,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与处在悠闲愉悦中的苏轼形成对比。
C.文章以浪漫的梦境收束,所谓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有此幻想又觉其虚无,正表现出他在出世和人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D.《赤壁赋》写在初秋,本文时间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也都用了主客问答,一样的赤壁,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楚之精英
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C.子之武城     
D.杳不知其所之也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     )
A.六王毕,四海一
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骊山北构而西折
D.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3.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B.戍卒叫,函谷举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殡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B.“辇”指人力拉的车,专供帝王出行时乘坐。
C.“剽掠其人”中的“人”就是指“民”。因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的“人”,就不是这个意思了。
D.“妃嫔媵墙”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媵是陪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
5.翻译文言文段画线的句子: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注释】①在陈绝粮:孔子出行在陈国,断了粮食。②愠(yùn):怒,怨恨。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说“君子固穷”,又说“贫而乐,富而好礼”。这里“穷’字的意义与“贫” 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    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栾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栾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帐以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日。”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又因说文王之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选自《战国策·魏策二》)
  (孟子对齐宣王)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也。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选自《孟子》)
  注:①季历:周文王之父。②栾:漏流。③和:棺材两头的木板。 
1.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请期更日——驰: 延期     
B.民必甚之——病:生病    
C.意者羞文王 乎——法:取法    
D.栾水其墓——啮:浸蚀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为栈道而葬——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是唯惠公乎——皆出于此乎      
C.而又说文王之义——我欲之梦吴越            
D.惠子非行其说也——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谏。    
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    
C.文王认为,当年先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    
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 
4.翻译下列语句。
①于是出而为之张帐以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拜蔡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绩右武侯大将军。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 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也?”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 ,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绩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选自《贞观政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宜录州县及军人户口——具:准备
B.为窦建德所攻——寻:不久
C.于建德——陷:拘捕
D.绩涕致辞——雪:擦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固辞王爵,封舒国公——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谢客就车        
B.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鄙贱人——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C.附属籍宗正——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D.礼成,释服散——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
3.下列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B.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 镇 抚 边 境/惟 远 筑 长 城 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C.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 /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D.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 /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绩忠心事主。高祖为此任命他做黎州总管,并赐他姓李。    
B.李绩极讲道义。李密因反叛被诛,李绩上表要求高祖为其举行国葬。    
C.李绩深得太宗信赖。一次李绩喝醉睡着,太宗亲自把御服盖在他的身上。    
D.李绩善于用兵。太宗说,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比不上李绩。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