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清]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山东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清]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址也。” 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凄馨哀艳之气, 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狖悲、鬼神泣”者? 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且长寿者几人欤?此岂关扬州之盛 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 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文章有删节)
  注释:①零甃(zhòu)断甓 (pì):残墙碎砖。②冶华:美丽繁华 ③鼯狖(wúyòu):鼯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求书者——贽:见面礼,礼物 
B.以书画环瑱互通问——爰:变更,更改   
C.引为——恨:憎恨
D.尝于此友人宋翔凤侧艳诗——和 :写和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曩所信宿西园——卧而思  
B.客有请吊蜀冈——知有极不然
C.实独倚虹园圮无存——尚犹丁初秋也欤?                                                                  
D.有经义请质难者——爰书画环瑱互通问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 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     )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②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
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见所闻。今日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说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 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观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   
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华”独领江淮,不减当年。   
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士风世情,作者虽已发现今昔之别,但也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并未发现如《芜城赋》所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
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虽未败残,但已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答案
1.C
2.D
3.C
4.A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清]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
        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谓之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
         何谓瓦解?曰: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有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
        近者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诚以天下为务,则汤、武之名不难侔,而成、康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南面负扆摄袂而揖王公,此天子之所服也。
                                                                                      (取材于徐乐《言世务书》,有删改)
  【注释】①吴、楚、齐、赵之兵:指汉景帝三年(前154 )吴楚七国之乱。②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时天下安定,百姓富足。③负扆(y ǐ):背对屏风。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也            资:参考、借鉴
B .威足以其境内                    严:使……畏服
C .此二体者,安危之明也            要:要旨、要领
D .推循理而观之                    数:规律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财足以劝士民                  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
B .非权轻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     扬名广誉当世
C .不得旋踵而身禽矣              况群臣百姓能乱乎哉
D .则民有不安其处者矣            若属皆为所虏
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来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然(七国)不能西攘尺寸之地
B .民多穷困,(又)重之以边境之事
C .不安故(民)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
D .扬名广誉于当世,(则)亲天下而服四夷
4 .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秦末民困、下怨、俗乱,统治者却无所作为,土崩之势已成,陈涉得以“起穷巷”。
B .若国君能泽被百姓,百姓能安土乐俗,就算外有强国劲兵之患,也不足以危害国家。
C .作者指出,关东地区天灾频繁、战祸不断、五谷歉收,是形成土崩之势的根本原因。
D .统治者要预知危机,防患未然,把治国当作根本职责,才能使百姓安定、天下太平。
5.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以天下为务”的具体所指,并联系实际或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死且不——避:逃避
B.还霸上——军:军队
C.项王按剑而曰:“客何为者?”——跽:挺着上身跪着
D.哙遂入,披帷西向立——西向:西边
2.下列每组句子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之:赐之卮酒——唯君图之        
B.而:立而饮之——因人之力而敝之
C.于:樊哙覆其盾于地——使毕使于前
D.且:臣死且不避——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3.下列句中的加粗字与“头发上指”中的“上”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济而夕设版焉                  
B.进兵略地
C.封之                           
D.又而为歌曰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所以项王屡屡赐酒,还加彘肩。
B.刘邦在危机中“如厕”是借口,实情是急于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
C.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机已经基本消除。
D.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请”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
A、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奏瑟
B、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C、因跪秦王
D、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窃,偷偷地。
B、秦王不,为一击击          怿,高兴。
C、赵王窃闻秦王善秦声      为,演奏。
D、相如召赵御史               顾,回头。
3、对“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是为了呼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结构完整。
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所起的作用。
C、交待了秦从此不敢再出兵赵国的原因。
D、指出廉颇负荆请罪的主要原因。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煌言,字玄箸,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时以兵事急,令兼试射,煌言三发皆中。慷慨好论兵事。顺治二年,师定江宁,煌言与里人钱肃乐、沈宸荃、冯元飏等合谋奉鲁王以海。煌言迎于天台,授行人。至绍兴,称“监国”,授翰林院修撰。入典制诰,出领军旅。
  三年,师溃。归与父母妻子决,从王次石浦。四年,集义旅屯上虞平冈。诸山寨多出劫掠,独煌言与王翊履亩劝输,戢所部毋扰民。八年,闻父讣,浙江提督田雄书招降,却之。俄,师破舟山,乃奉王入金门,依郑成功。成功用唐王隆武号,事鲁王但月上豚、米。煌言尝谓成功曰:“招讨始终为唐,真纯臣也!”成功亦曰:“侍郎始终为鲁,与吾岂异趋哉?”故与成功所事不同,而其交能固,王亦赖以安居。
  十四年,两江总督郎廷佐书招煌言,煌言以书报,略曰:“仆于将略原非所长,祗以读书知大义。左袒一呼,甲盾山立,济则赖君灵,不济则全臣节。凭陵风涛,纵横锋镝,今逾一纪矣,岂复以浮词曲说动其心哉?来书温慎,故报数行。若斩使焚书,适足见吾意之不广,亦所不为也。”煌言所过,秋毫无犯,经郡县,入谒孔子庙,坐明伦堂,进长吏,考察黜陟,略如巡按行部故事,远近响应。 
  浙江总督赵廷臣复招煌言,煌言书谢之。煌言孤军势日促,或议入。康熙二年,鲁王殂,煌言恸曰:“孤臣栖栖海上,与部曲相依不去者,以吾主尚存也。今更何望?”三年,遂散遣其军,居悬澳。廷臣与提督张杰谋致煌言,得煌言故部曲,使为僧普陀,伺煌言,知踪迹,夜半,引兵攀岭入,执之。煌言至杭州,廷臣宾礼之。九月乙未,死于弼教坊,举目望吴山,叹曰:“好山色!”赋绝命词,坐而受刃。谥忠烈。(节选自《清史稿·张煌言传》)
【注】①师,指清军。②招讨,指郑成功。③侍郎,指张煌言。④明伦堂,多设于古文庙、书院、的正殿,是读书、讲学、研究之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与父母妻子决,从王石浦。    次:驻扎   
B、入制诰,出领军旅。            典:主管,制定           
C、事鲁王但月豚、米。            上:提供
D、赋绝命词,而受刃。            坐:因犯……罪或错误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张煌言“忠烈”的一组是(   )   
①慷慨好论兵事                    
②浙江提督田雄书招降,却之   
③侍郎始终为鲁,与吾岂异趋哉      
④济则赖君灵,不济则全臣节  
⑤煌言所过,秋毫无犯              
⑥赋绝命词,坐而受刃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煌言志向远大,好谈兵。顺治二年,清军平定了江宁,张煌言与同乡钱肃乐等人一块谋划尊奉鲁王监国,并亲自到天台迎接鲁王,被授予“行人”的职务。   
B、顺治四年,张煌言集结义军于上虞县平冈寨拒守。当时,有许多驻军出去抢劫掠夺,只有他和王翊到田地里鼓励百姓交纳赋税,安抚部下不要侵扰百姓。
C、顺治八年,清军浙江提督田雄写信让张煌言投降,张煌言打退了他。顺治十四年,两江总督郎廷佐又写信招降张煌言,被他回信拒绝了。
D、由于鲁王逝世,张煌言是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一年之后,他就解散了义军人马。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张煌言对鲁王非常效忠,他抗清事业的很大一部分动力也是来自于鲁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与成功所事不同,而其交能固,王亦赖以安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臣栖栖海上,与部曲相依不去者,以吾主尚存也。今更何望?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尝召访之,俭曰:“公若外啸豪杰,北招戎狄,右收燕、赵,济河而南,以据秦、雍,汤、武之业也。”及大将军府开,授记室参军。从定京师,晋昌郡公。
  武德初,迁中书侍郎。吕崇茂以夏县反,与刘武周连和。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恩率兵致讨。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始,怀恩屯蒲州,阴与部将元君实谋反,会俱在贼中。君实私语俭曰:“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及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俄而怀恩脱归,诏复守蒲。俭恐必乱,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会高祖幸蒲津,舟及中流而世让至,高祖惊,曰:“岂非天也!”命趋还舟,捕反者,怀恩自***,余党皆诛。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 兵甲以待秦王。高祖嘉俭身幽辱而不忘朝廷,诏复旧官,许以便宜。尽簿怀恩赀产赐俭。还为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使突厥还,太宗谓俭曰:“卿观颉利可取乎?”对曰:“衔国威灵,庶有成功。”四年,驰传往诱使归款,颉利许之,兵懈弛,李靖因袭破之,俭脱身还。
  岁余,为民部尚书。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一兽?”帝为罢猎。
  俭居官不事事,与宾客纵酒为乐。坐小法,贬光禄大夫。显庆初卒,年七十八,谥曰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高祖善,尝偕军卫                     典:主管   
B.故俭与秦王游                           雅:平素
C.衔国威灵,有成功                       庶:差不多、会   
D.小法,贬光禄大夫                       坐:因为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唐俭忠于唐室的一组是(    )        
①事亲以孝闻                     
②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        
③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          
④命趋还舟,捕反者        
⑤身幽辱而不忘朝廷               
⑥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俭富有政治远见。看到隋室昏乱,他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在受到高祖召见时,唐俭分析天下大势,为高祖出谋划策。
B.唐俭为人不拘小节。年轻时爽快豪迈,不受约束;后来身居高位,在官任上却不好处理政事,喜欢与宾客纵酒玩乐。
C.唐俭屡建奇功。他曾参与平定京师;在奉命守卫蒲州时,及时发现独孤怀恩的反叛阴谋,解救了高祖的危难;后来又在击败突厥过程中立下大功。
D.唐俭善于因势利导。他跟随太宗打猎时,看到太宗拔剑砍死野猪,趁机劝谏太宗不要沉溺于打猎而忘了治国之策,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