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①,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福建省期中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汉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
        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强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
        于是吕泽立夜见吕后,使为上泣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于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留侯遂行少傅事。竟不易太子。(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①争:同“诤”,规劝。 ②侮:轻慢。 ③安车:用一匹马拉的乘车。高官告老或征召有得望的人,常赐乘安车。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
B.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C.上虽苦,为妻子自强
D.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
2.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逃匿(于)山中
B.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
C.莫肯为(之,代“上”)用。
D.于是吕泽立夜见吕后,使(之,代“吕后”)为上泣言。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高祖废太子这件事,很多大臣劝阻力争,都未能马上奏效。为此吕后才派建成侯吕泽向留侯张良讨取计策。
B.面对废太子这样的大事,留侯张良并未直接干预,而是让建成侯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借以提高太子的地位。
C.高祖没能招致商山四皓,是因为高祖曾经傲慢地侮辱过四位老人,所以四人隐居深山,坚持节操,决不做汉臣。
D.留侯张良借助商山四皓为太子出谋划策,又建议高祖让太子做关中的统帅,巩固了太子的地位,最终达到目的。
4.将下列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C
4、我们之所以来,是为了要保全太子,太子如若率兵平叛,事情就危险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①,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化经典阅读。
         材料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材料二: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材料一中所讲的“自省”,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所讲的是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孔子从“宰予昼寝”这一事情中,悟出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迁高阳郡丞,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吏人畏悦。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旧唐书·列传一三五》)
【注】①牸:雌性牲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以德教训下              教训;教育训导。
B.县司累政不能决            累政:几任执政者。
C.其人诸武阳于允济        质:质问。
D.牛产至十余头            孳:繁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②妻家不知
B.①壬戌秋,七月既望    ②唯江上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C.①逝者如斯,为尝往也  ②虽不谓吾言为是,亦无词相答
D.①又杂植兰桂竹木庭    ②客逾庖而宴,鸡栖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允济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
①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②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
③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④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⑤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
⑥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他努力用德行教育老百姓,老百姓非常怀念他。
B.武阳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在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却不肯归还那头牛,那人就请求允济评判,允济却无法解决这次纠纷。
C.张允济在武阳任职期间,政绩尤其卓异。在武阳县境内,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境况,远近之人都称赞张允济。
D.张允济后迁升为高阳郡丞,当叛贼王须拔进攻围城时,城中粮食吃光了,官吏百姓采集槐树叶藁本草充饥,也没有人叛变朝廷。
5.断句和翻译。
(1)给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即可)。
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曰正则兮        名:名字
B.纫秋兰以为佩        以为 :以之为,把它当作。
C.日月忽其不兮      淹:淹没
D.及前王之踵        武:武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摄提贞孟陬兮    何不改此度?
B、日月忽不淹兮    春与秋代序。
C、又重以修能      唯草木零落兮
D、肇锡余嘉名     夫唯捷径窘步。
3.选出与“恐年岁之不吾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肇锡余以嘉名
B、又重之以修能
C、不患人之不己知
D、指九天以为正兮
4. 对“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一句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诗人具有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
B、说明诗人在被楚王放逐后,曾经管理过花草树木。
C、此句运用了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即互文见义的表达方式。
D、句中的木兰喻美好的事物;宿莽喻指丑恶的东西。
5.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证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渐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选自袁牧《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韡:繁盛,音wěi                  
1.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重赀      损:花费            
B.主人其故花    惭:惭愧。
C.客过而之    尤:责怪            
D.宜庭者        庭:种在庭院。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主人对新买牡丹做法的一组是 (    )
①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
②归其原,数日亦死
③暴摧折之,移其非时
④一月之间,忽予忽夺
⑤新者虽来,旧者不让
⑥喜而左之,怒而右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了牡丹种在庭院里,导致其花期紊乱,不足一个月就死去了。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
C.客人认为如果主人处理得当,旧牡丹虽被移出庭院,也可以不死,旧牡丹死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花,是错上加错。
D.作者借客人之口,指出了人们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的毛病,说明事物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人们应按客观规律办事。
4.翻译文言文中的画线语句。
(1)花开,薄如蝉翼。
   译文:                                                                    
(2)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两个片断,回答下面问题。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述而》)
  注释:①约:穷困。②泰:宽裕,豪华,奢侈。
(1)把上面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                                                                    
(2)这两段话都隐含了作者对做人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