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李西涯与程篁墩阁老①李西涯、学士②程篁墩,成化③间各以神童举于京。方朝见,适直隶④贡蟹至焉。帝即出一对试之云:“螃蟹浑身甲胄。”程对曰:“凤凰遍体文章。”李对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李西涯与程篁墩
阁老①李西涯、学士②程篁墩,成化③间各以神童举于京。方朝见,适直隶④贡蟹至焉。帝即出一对试之云:“螃蟹浑身甲胄。”程对曰:“凤凰遍体文章。”李对曰:“蜘蛛满腹经纶。”后西涯入相而经济天下,程则终于学士,以文章名世。然偶尔一对,而终身事业见之也。
(选自明?郎瑛《七修类稿》)
[注释]①阁老:指文渊阁大学士。②学士:指翰林学士。③成化:明宪宗年号。④直隶:京城地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方②适③对④胄⑤名
2.翻译:
西涯入相而经济天下
3.“文章”在原对子中的意思是                  
4.“经纶”在原对子中的意思是                    
它跟李西涯后来的官职有什么关系?
答案

1.①正当②恰巧③对子④武士的头盔⑤著名 
2.李西涯做了宰相而管理国家大事。 
3.美丽的花纹 
4.丝缕;引申为管理政事。
解析

1、关键词:③对:对子;⑤名:著名,出名
2、疑难句子:“经济”,“管理”的意思
3、根据上下联的意思判断。
4、根据上下联的意思判断。
[文言知识]说“举”。一、指“推荐”。上文“举于京”,意为推荐到京城。二、指“举起”。《赤壁之战》:“中江举帆。”三、指“攻占”。《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四、指“全”。《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成语有“举国上下”。它还作“发动”、“聚合”、“行动”等解释。
【译文】
阁老李西涯、学士程篁墩,都是成化年间闻名京城的神童。他们上朝面见皇上的时候,正好直隶省上贡的螃蟹到了,英宗就出了上联考考他们二位:“螃蟹浑身甲胄”,程篁墩对道:“凤凰遍体文章”。李西涯对道:“蜘蛛满腹经纶”。后来李西涯官至承相掌管天下大事,程篁墩则终身作学士,以文章天下闻名。偶然的一个对联,就能看出他们的终身事业。
核心考点
试题【李西涯与程篁墩阁老①李西涯、学士②程篁墩,成化③间各以神童举于京。方朝见,适直隶④贡蟹至焉。帝即出一对试之云:“螃蟹浑身甲胄。”程对曰:“凤凰遍体文章。”李对曰】;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陈章侯性诞僻①,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②笔也。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科头③****,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④,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选自清?周亮工《读画录》)
[注释]①诞僻:怪僻。②搦(n uò):握。③科头:不戴帽子。④拂然:甩动(袖子)的样子。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藉②索③虽④既⑤施
2.翻译:
①好游于酒
②周其乏
③一龌龊显者
3.上文“笔墨”是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邴原戒酒
邴原①旧能饮酒,自行②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③,至陈留④则师韩子助,颖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宴。”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选自《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引)
[注释]①邴(bǐng)原:三国时魏国人。②自行:此指出门游学。③苦身持力:凭体力支撑着疲乏的身体。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⑤贶(kuàng):赐与。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会②耳
2.翻译:①单步负笈②但以荒思废业
3.“因见贶饯”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因为看见赐与酒席;
②乘着给我饯行的机会;
③因为你们赐我钱;
④乘着这次最后的见面跟大家吃一顿。
4.理解:文章为什么在最后要强调“终日不醉”?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赞刘谐
有一道学①,高屐②大履,长袖阔带,“纲常"③之冠,“人伦"④之衣,拾纸墨⑤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⑥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⑦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⑧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选自明?李贽《李温陵集》)
[注释]①道学:指崇奉儒家学说的人。②屐(jī):木底有齿的鞋,此指鞋底。③纲常:指三纲五常,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及仁、义礼、智、信。它是封建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④人伦:为人的伦理道德。⑤纸墨:指儒家著作。⑥羲皇: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帝。⑦纸烛:灯笼。⑧李生:作者李贽自称。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哂②斯③易
2.翻译:
①窃唇吻之三四
②其人勃然作色而起
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
3.解释下列词组与句子中的“徒":
①自谓真仲尼之徒焉(上文)
②徒劳无益
③家徒四壁;
④徒步当车
4.理解:“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是一个反问句,请用陈述句表示它的意思。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里社祈晴文①
民之穷亦甚矣!树艺②畜牧之所得,将以厚其家,而吏实夺之。既夺于吏,不敢怨怒,而庶几偿前之失者,望今岁之有秋③也,而神复罚之。嘉谷垂熟,被乎原隰④,淫雨暴风,旬月唯作,尽扑而捋⑥之。今虽已无可奈何,然遗粒委穗不当风水冲者,犹有百十之可冀,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吏贪肆而昏冥⑧,视民之穷而不恤。民以其不足罪,固⑨莫之罪也。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民虽蠢愚,不能媚顺于神,然春秋报谢⑩以答神贶⑾者,苟岁之半,未尝敢怠;使其靡所得食,则神亦有不利焉。夫胡为而察之?民之命悬于神,非若吏之暂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属也。隐而不言,民则有罪;知而不恤,其可与否,神尚决⑿之!
(选自明?方孝孺《逊志斋集》)
[注释]①这是一篇祈求神灵使天放晴的文章。里社,古时村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②树艺:种植。⑧秋:好收成。④原隰(xí):广平而低湿的土地。⑥旬月:一月。⑥捋(lǚ):本指手指弄顺某物,此指暴风雨打掉了谷穗。⑦委:剩下的。⑧昏冥:昏庸。⑨固:同“故”。⑩春秋报谢:指春季、秋季村民祭祀土地神。⑧贶(k uàn g):赐。⑥尚:希望。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于②庶几③垂④淫⑤冀⑥苟⑧恤
2.翻译:
①将以厚其家
②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
③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
④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
⑤非若吏之暂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属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申屠敦之鼎
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②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③,其文烂如④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⑤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⑥不已。众共折辱⑦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申屠敦:复姓申屠。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②鼎: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后演变为工艺品。⑧云螭(chī)斜错:云与螭(兽名,外形像龙而无角)互相掩映交错。④其文烂如:它的花纹斑斓。⑤淬(cuì):金属烧热后浸在水中或油中。⑥辨数:多次争辩。辨,通“辩”。⑦折辱:挖苦。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布衣_________②焉_________③象________④穴________⑤略类________⑥第________⑦孰_______⑧次第________⑨已________⑩噤________
2.翻译:
①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形酷肖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吾今然后知势足以变易是非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士之于文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题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