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12分,每小题3分)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12分,每小题3分)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及居相郡,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①,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于是人②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隋书·列传第三十八·循吏》)
〔注〕① 诐,(bì)不正,邪僻。
②《隋书》为唐代魏徵等撰,为避讳而改“民”为“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质:质朴B.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坐:因为
C.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庶:希望D.发摘奸隐,有若神明摘:揭发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规检,造次必以礼B.衣冠士人多迁关内
C.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D.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父每谓所亲曰B.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
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D.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品行和学识皆佳。他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一定会兴盛宗族;他就学于太学时,治学泛览经史,行事严守礼法。
B.梁彦光性情执著,不因挫折而屈服。相州民风不淳,有些人诽谤他任刺史不善为政,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重被起用时,却不惧失败,主动请求再回相州任职。C.梁彦光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他一方面严厉打击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另一方面以圣贤之道教育感化民众。他的政绩深受皇帝赏识。
D.梁彦光的德政使得过去善变狡诈的相州民众转而向善。酗酒不孝的焦通,经过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弃恶从善;相州官吏、民众的好争执的习俗也为之大改。
小题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5分)
(2)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4分)
答案

小题:B
小题:D
小题:B
小题:C
小题:(1)当初,北齐灭亡之后,世族士绅和读书人大多迁居关内,只有工匠、商贩和乐户人家迁移聚居在州城的外城一带,因此民风险恶邪僻,无端地编造歌谣诽谤、控告官员,频繁地挑起许多事端。
(2)彦光并没有处罚他,而是把他带到州中的学校,让他在孔子庙里参观。焦通于是就受到了感化而醒悟,又难过又惭愧,无地自容。彦光就教训他,等他明白道理之后就让他回家了。
解析

小题:B(因……而获罪)
小题:D (D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都释为对学生讲解说明教材的内容。A项古代汉语意为匆忙、仓促;现代汉语意为鲁莽、轻率。B项古代士以上戴冠,衣冠连称,是古代士以上的服装,后引申指世族、士绅;现代汉语意为衣服和帽子,指穿戴。C项古代汉语意为技艺,此处用为名词,指从事各种技艺的人,即工匠;现代汉语意为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
小题:B ( B项前者为第三人称代词,代人,译为“他”;后者用作副词,表示期望的语气。A项均用作助词,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C项均表示被动关系,跟“所”结合,组成“为……所”句式。D项均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方法,译为“用”。)
小题:C(任相州刺史是惩恶和教化兼施,而任岐州刺史则是以静镇之,并非“始终”,皇帝的赏识也是任职岐州时的事。)
小题:无
参考译文: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省泾川县)人。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常常对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品格、气概不凡,一定会使我们的宗族兴盛。”西魏大统末年,彦光进太学学习,泛览了经书和史书的要略,做事有规矩和法度,即使在匆忙之际也严守礼仪。到隋高祖接受了北周的禅让登基,任命彦光担任岐州刺史。开皇二年,皇上驾临岐州,很赏识彦光的才能。几年之后,彦光调任相州刺史。彦光以前在岐州任刺史时,那儿的民风很质朴,彦光用为政安定的方式来治理,使得一郡的风俗人心都受到了教育感化。等到了相州,依然按照治理岐州的方法治理。相州治所邺都的民风不淳,民众大多善变而狡诈,他们对彦光编了歌谣,说他不能够治理州郡、教化民众。皇上听到了这个歌谣就责备了彦光,最终因此获罪而被免官。一年多以后,被任命为赵州刺史,彦光对皇帝说:“请求再任命我为相州刺史。我将改变方法,期望能有办法来改变那儿的民风,来报答陛下对我的大恩。”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再次任命他为相州刺史。相州的强横狡猾、不守法纪之徒听说彦光是自己请求前来的,没有不嘲笑他的。彦光一到任,就揭发隐匿的奸邪之徒及其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一郡之内人们都非常惊骇。当初,北齐灭亡之后,世族士绅和读书人大多迁居关内,只有工匠、商贩和乐户人家迁移聚居在州城的外城一带,因此民风险恶邪僻,无端地编造歌谣诽谤、控告官员,频繁地挑起许多事端。彦光想要革除这些弊端,就用俸禄延请中原的儒学大师,在每个乡里建立学校,不是圣贤的学说不准教授。从此民众都能够克制自励,民风大有改变。有一个滏阳人焦通,性好酗酒,在对待父母的礼法上有过错,被堂弟告发。彦光并没有处罚他,而是把他带到州中的学校,让他在孔子庙里参观。焦通于是就受到了感化而醒悟,又难过又惭愧,无地自容。彦光就教训他,等他明白道理之后就让他回家了。后来焦通改正了过错,磨砺自己的品行,最终成为了有善行的士人。彦光用德行来教育、感化民众的行为,都如这样的情况。官吏民众都被他感化而爱戴他,相互之间都没有了争执。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12分,每小题3分)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少学律令,喜为吏,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攻,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尚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皇帝即位,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上擢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下诏以霸为颍川太守。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识事聪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前后八年,郡中愈治。天子下诏称扬,后征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霸材长于治民,及为丞相,总纲纪号令,功名损于治郡。然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刑罚痛绳群下群下:众多下人
B.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鳏寡:鳏夫和寡妇
C.班行之于民间班行:颁布施行
D.霸具为区处区处:分别处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处议当于法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而霸独用宽和为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吏民不知所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黄霸“外宽内明”“长于治民”的一组是  (   )
①少学律令,喜为吏,以廉称         ②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
③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       ④宣帝即位,闻霸持法平
⑤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           ⑥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⑤⑥D.①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黄霸年轻时就学习法律,喜欢做胥吏,后来由于廉洁被任命为河南太守丞。他待人处事公正温和,按法律办事,得到太守信任,在官民中有很好的声誉。
B.大将军霍光执掌朝政时期曾使用严刑酷法处置谋反的人,于是一般庸俗的官吏就崇尚严酷,认为这才是有本事,惟独黄霸不盲从,仍然崇尚宽和。
C.汉宣帝时,黄霸在朝廷处理疑难案件,再次以公平著称,后来被提拔做扬州太守,他加强教化工作,指导发展生产,大得民心,社会安定天下第一。
D.黄霸当太守政绩卓著,受到皇帝赏识,他由太子太傅做起,一路升迁直到担任丞相并封侯。但是他在总领朝纲号令方面并不擅长,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3分)
答:
(2)霸材长于治民,及为丞相,总纲纪号令,功名损于治郡。(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12分,每小题3分)
曹彬,字国华,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及长,气质淳厚。周太祖贵妃张氏,彬从母也。周祖受禅,召彬归京师。彬执礼益恭,公府燕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视。仁镐谓从事曰:“老夫自谓夙夜匪懈,及见监军矜严,始觉己之散率也。”
显德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世宗强还之,彬始拜赐,悉以分遗亲旧而不留一钱。出为晋州兵马都监。一日,与主帅暨宾从环坐于野,会邻道守将走价①驰书来诣,使者素不识彬,潜问人曰:“孰为曹监军?”有指彬以示之,使人以为绐己,笑曰:“岂有国戚近臣,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审视之,方信。
二年冬,卒平蜀乱。时诸将多取子女玉帛,彬橐中唯图书、衣衾而已。七年,将伐江南。李煜危急,遣其臣徐铉奉表诣阙,乞缓师,上不之省。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十一月,彬又使人谕之曰:“事势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归命,策之上也。”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
初,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未几,拜枢密使, 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
彬性仁敬和厚,在朝廷未尝忤旨,亦未尝言人过失。伐二国,秋毫无所取。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遇士夫于途,必引车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后见。居官奉入给宗族,无余积。平蜀回,太祖从容问官吏善否,对曰:“军政之外,非臣所闻也。”固问之,唯荐随军转运使沈伦廉谨可任。知徐州日,有吏犯罪,既具案,逾年而后杖之,人莫知其故。彬曰:“吾闻此人新娶妇,若杖之,其舅姑必以妇为不利,而朝夕笞詈之,使不能自存。吾故缓其事,然法亦未尝屈焉。”
注释:①价:jiè 传送书信物件或传达事情的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府燕集,端简终日燕:燕子,名词作状语
B.受而籍之以归籍:登记
C.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衣:穿
D.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愈:痊愈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军政之外,非臣所闻也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C.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而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曹彬“仁敬和厚”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①彬始拜赐,悉以分遗亲旧而不留一钱 ②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③在朝廷未尝忤旨,亦未尝言人过失 ④遇士夫于途,必引车避之。⑤伐二国,秋毫无所取    ⑥有吏犯罪,既具案,逾年而后杖之
A.①②⑤B.①③⑥C.③④⑥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彬在“抓周”仪式时就表现不同一般。他虽与周太祖有亲戚关系,长大后仍然严格遵守礼节法度,就连自认为表现很不错的仁镐也自愧不如,这里运用了衬托手法。
B.第二自然段写了两件事情,刻划曹彬廉洁的性格特点:一是出使吴越期间,拒绝接受礼物,这是侧面描写;二是外任晋州兵马都监时,由于他穿着朴素,邻道守将派来的信使都不敢相信国戚重臣竟然如此俭朴,这是正面描写。
C.平定蜀乱时曹彬不贪婪。讨伐江南李煜时曹彬以慈悲为怀,“称病不管事”是典型的细节描写。“做宰相”一事,刻划了他谦敬、豁达的性格特点。
D.最后一段文字,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也概述了好几件事情,拓展了文章的内容,进一步突出了曹彬“仁敬和厚”的性格特点。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审视之,方信(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遣其臣徐铉奉表诣阙,乞缓师,上不之省(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后见(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丽,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言,以为美谈。”子建之论善矣。任昉为王俭主簿,俭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俭叹曰:“后世谁知子定吾文?”正用此语。
今世俗相承,所作文或为人诋河,虽未形于辞色,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欧阳公作《尹师鲁铭》文,不深辩其获罪之冤,但称其为文章简而有法。或以为不尽,公怒,至诒书他人,深数责之曰:“简而有法,惟《春秋》可当之,修于师鲁之文不薄矣。又述其学曰‘通知古今’,此语若必求可当者,惟孔、孟也。而世之无识者乃云云。此文所以慰吾亡友尔,岂恤小子辈哉!”王荆公为钱公辅铭母夫人蒋氏墓,不称公辅甲科,但云:“子官于朝,丰显矣,里巷之士以为太君荣。”后云:“孙七人皆幼。”不书其名。公辅意不满,以书言之,公复书曰:“比蒙以铭文见,辄为之而不辞。不图乃犹未副所欲,欲有所增损。鄙文自有意义,不可改也。宜以见还,而求能如足下意者为之。如得甲科为通判,何足以为大夫人之荣?一甲科通判,苟粗知为辞赋,虽市井小人,皆可以得之,何足道哉?故铭以谓闾巷之士,以为大夫人荣,明天下有识者不以置荣辱也。至于诸孙,亦不足列,孰有五子而无七孙者乎?”二公不喜人之议其文亦如此。                                                     (洪迈《容斋续笔》续笔卷十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达:通达事理的
B.不深辩其获罪之冤辩:分辩,辩白
C.王荆公为钱公辅铭母夫人蒋氏墓铭:铭文
D.比蒙以铭文见属属:嘱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但称其为文章简而有法此语若必求其可当者
B.虽未形之于辞色子建之论善矣
C.简而有法而世之无识者乃云云
D.鄙文自有意义,不可改也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二公不喜人之议其文”的一组是(     )
①卿何所疑难,文之佳丽,吾自得之         ②虽未形之于辞色,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
③或以为不尽,公怒,至诒书他人           ④此文所以慰吾亡友尔,岂恤小子辈哉
⑤公辅意不满,以书言之                   ⑥宜以见还,而求能如足下意者为之
A.①③⑤B.③④⑥C.①②④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子建赞同杨德祖的观点,认为世人作文都难免有缺点;他对丁敬礼诚心邀请自己位其文章润饰的做法大为肯定。
B.作者在文中抨击宋朝文坛的不良习俗,指出某些人常常不能正确对待批评意见,即使表面隐忍不发,回家后还是怒气冲天。
C.有人对欧阳修的《尹师鲁铭》提出看法,认为他写得不够全面。欧阳修非常生气,认为自己“简而有法”“通知古今”的评价已经很高了。
D.钱公辅认为王安石写的墓志铭中没提及自己“甲科”之事,对他母亲的七个孙子也不书其名,希望他能作适当补充,而王安石不以为然。
小题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第一个自然段的句子断句。(3分)
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俭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3分)
②明天下有识者不以置荣辱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杨掞(yàn)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间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曰:“事亟矣,掞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掞今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积尝宴容,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洪生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壁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掞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壁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宋史·杨掞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征谋:征战的计谋。
B.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稽数:核实数目。
C.洪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动色:生气变脸色。
D.惜欠沉细者沉细:沉稳细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
次五尺至一丈,数问跌不顾
B.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
尝用其策为“小子房”
C.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以战功升三官
但恐终以勇败
小题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B.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
C.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
D.掞从容日:“斩之诚是……”
小题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杨掞力求上进的一组是( )
①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 ②事亟矣,掞请行。 ③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 ④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 ⑤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
A.①②④B.③④C.③⑤D.①②⑤
小题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杨掞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安丰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B.杨掞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在制置使孟珙手下为官时,曾因财务事招致贾似道要***他,杨掞不惜金钱结交豪杰,说服贾似道赦免了他。
C.杨掞曾说服孟珙不精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孟珙竟傲慢地坐着接受杨掞拜见,杨掞很受触动,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D.杨掞受向士肇征召人其幕府,不久立战功升官。后来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回来后他说,王登勇敢有胆量,恐怕会因不够沉稳细致而失败。王登死后,人们认为他的话是知人之言。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土业,遂登第
(2)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
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①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注: ①墓次: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画地以质之父质:问
B.一切……时日之说屏不用屏:除去
C.年荒劝振劝振:鼓励振作精神
D.霍人罢市巷哭罢市:市上停止买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而静存为要若舍郑为东道主
B.父欣然从施从良人之所
C.设里社、里谷坛君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D.廉吏不敢欺位卑足羞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曹端至孝和清廉的一组是             (   )
A.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
B.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C.遭艰归……服阕,改蒲州学正
诸生得人师矣
D.既丧,庐墓六年
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小题4:下列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曹端读谢应芬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设里社、里谷坛,让面姓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时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诸生服丧之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译文:
(2)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