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的文言文,完成7—9题。答司马谏议书【注】王安石①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的文言文,完成7—9题。
答司马谏议书【注】
王安石
①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②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③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④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注】司马谏议:即司马光(字君实),当时任右谏议大夫,曾写信指责作者的变法举措。
小题1: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希望
B、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体恤
C、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特:只是
D、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区区:愚笨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故今具道所以B.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D.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必得以约契以报太子
小题3:
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答案
  
小题:
D   
小题:
D
小题:
(1)所以现在向您详细说明推行新法的原因,希望也许能得到您的谅解。
(2)至于有很多怨恨和诽谤,那我本来早就料到会这样的。
解析
  
小题:
衷心 
小题:
来,表目的。A项表原因,表凭借;B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定语后置句,“的”;C项表转折“却”,表承接“那么”)
小题:
【参考译文】 1
安石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认为,我和您往来相好的时间很长了,但商讨政事却常常合不来,这是因为我们所采取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如果硬要辨解,恐怕最后也未必能听得进去,所以过去只是简单地给您回封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辨白。但又再三想到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中,我不应草率,所以现在向您详细说明推行新法的原因,希望也许能得到您的谅解。
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尤其在于名和实的关系问题。名实弄明白了,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现在您来信指教,认为我越权、惹事、搜刮钱财、拒绝批评,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却认为受皇上的委托,研究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加以商讨修订,然后交给专职的官吏去执行,不能叫作越权;推行先王实行过的政事,兴利除弊,不能叫作惹事;为国家理财,不能叫作搜刮钱财;驳斥邪说,责问坏人,不能叫作拒绝批评。至于有很多怨恨和诽谤,那我本来早就料到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大多数以不忧虑国家大事、随波逐流、讨好众人为上。皇帝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考虑反对派的多少,要出力帮助皇帝对抗这些人,那么大家怎么能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怨恨,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因为他是考虑了是否合理才行动的,认为做得对因而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如果您责备我任职很久而没有能帮助皇帝大有作为,以造福于人民。那么,我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情都不做,墨守成规而已,那我就不敢领教了。
没有机会见面,我不胜衷心仰慕之至。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的文言文,完成7—9题。答司马谏议书【注】王安石①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8分)
蜗角之争
戴晋人①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②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③,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节选自《庄子·杂篇·则阳》)
【注】①戴晋人:魏国的贤人。
②通达:人迹所及之地。
③梁:指魏国都城大梁。
小题1:
在庄子看来,蜗角之争争的是什么?从这则寓言我们可得到什么启发?(8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阅 江 楼 记 
宋 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及,罔间朔南,存神穆清①,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82615205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夫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②,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阝厄 之严固,必曰:“此朕栉风沐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内外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不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馀里而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宽袖的衣服)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圣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耶?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勒诸贞珉(铭刻于碑石)。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注】①穆清:和穆清明。 ②崇椒:高高的山顶。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锡嘉名为“阅江”云锡:通“赐”,赐予
B.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幸:幸运
C.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柔:安抚
D.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罔:没有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悠然而动遐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金陵为帝王之州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见江汉之朝宗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D.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其孰能讥之乎
小题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语庄重典雅,委婉含蓄,颇具分寸,虽为应制之作,却不作一味的逢迎,在歌功颂德的同时,也意存讽劝,颇具特色。
B.文章第一段由叙述金陵的山川王气,引出对当今皇帝的歌颂。第二段写阅江楼的兴建和皇上登楼的所见所思。第三段由上文的所见所思,引起对历史陈迹的回顾。
C.全文结构严谨,转接自如,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景、抒情,描绘并歌颂了阅江楼所处地势的雄伟壮丽。
D.文章善用对比,如通过六朝至南唐与明朝的对比,阅江楼与临春、结绮、齐云、落星的对比,赞颂皇上的伟大功业,暗含讽谏之意。
小题4:
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译文:                                                                  。
(2)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
译文:                                                                  。
(3)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
译文: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
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少为诸生,举孝廉。汉安元年,以乔守光禄大夫,使徇察兖州。表奏太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陈留太守梁让、济阴太守汜宫、济北相崔瑗等赃罪千万以上。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还,拜太子太傅,迁大司农时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以无功并封,乔上书谏曰:“臣闻古之明君,褒罚必以功过;末世暗主,诛赏各缘其私。今梁氏一门,宦者微孽,并带无功之绂,裂劳臣之土,其为乖滥,胡可胜言!夫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书奏不省。
益州刺史种嵩举劾永昌太守刘君世以金蛇遗梁冀,事发觉,以蛇输司农。冀从乔借观之,乔不肯与,冀始为恨。累迁大鸿胪。时冀小女死,令公卿会丧,乔独不往,冀又衔之。建和元年,代胡广为太尉。桓帝将纳梁冀妹,冀欲令以厚礼迎之,乔据执旧典,不听。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乔以宫赃罪明著,遂不肯用,因此日忤于冀。先是李固见废,内外丧气,群臣侧足而立,唯乔正色无所回桡。由是海内叹息,朝野瞻望焉。在位数月,以地震免。宦者唐衡、左悺等因共谮于帝曰:“陛下前当即位,乔与李固抗议言上不堪奉汉宗祀。”帝亦怨之。及清河王蒜事起,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而梁太后素知乔忠,但策免而已。冀愈怒,使人胁乔曰:“早从宜,妻子可得全。”乔不肯。明日冀遣骑至其门,不闻哭者,遂白执系之,死狱中。妻、子归故郡。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
论曰: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若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节选自《后汉书·李杜列传》)
小题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桓帝将纳梁冀妹纳:娶
B.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属 :嘱托
C.冀又衔之衔:恨
D.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安:安定
小题2:
以下四句话,省略的成分补充不正确的是 (    )
A.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梁让)还,拜太子太傅,迁大司农。
B.冀欲令以厚礼迎之,乔据执旧典,(桓帝)不听。
C.(你)早从宜,妻子可得全。
D.(杜乔)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
小题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乔做光禄大夫巡察兖州,处事公正,上表称赞太山太守李固政绩突出,且不惧陈留太守梁让与大将军梁冀有亲属关系,而勇于揭发其收受贿赂的行为。
B.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没有功绩而被封官,杜乔上书顺帝要赏罚分明,并揭发梁氏一门的罪行,得到上级的支持。
C.宦官唐衡等人共同诬陷杜乔,请求逮捕并治他的罪,但梁太后一向知道杜乔忠诚,没有治他的罪,这使梁冀非常愤怒。
D.作者以史家的眼光评价杜乔能够舍身取义,启示后人要将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小题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4分)
                                                               
(2) 在位数月,以地震免。(2分)
                                                                
(3) 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嚖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欻xū,迅疾。   嚖管:乐声。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长吉之事尤备备:详细B.过亦不复省省:察看
C.长吉竟死竟:最终D.苟信然信:相信
小题2:
下面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直接说明李长吉“创作个性”的一项是
①能苦吟疾书   ②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③上灯,与食
④过亦不复省   ⑤复来探取写去         ⑥或时有著,随弃之
A.②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⑥
小题3: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5分)
翻译:                                                                         
                                                                               
(2) 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5分)
翻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0~14题。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日“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例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孤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日:“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节选自《后汉书》)
小题1: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具船欲遁去暗地
B.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拜访
C.赏罚必信诚信
D.其仁以惠下施恩
小题2: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从之,乃示弱挑敌B.见堪志操,常嘉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于是余有叹焉
C.成都既拔D.郡界以静
君既为府吏                           汝殁以六月二日 
小题3: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张堪虽出生于名门望族,不过从小就成了孤儿,尽管如此,他却把先父留下的数百万家财送给兄长的儿子。
B.张堪先是帮助吴汉打败公孙述,后又在孤奴开垦荒地,指导百姓致富,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较为突出的才能。
C.张堪能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在关键时候帮助吴汉出谋划策,进驻成都后安抚人心,受到百姓官吏的称赞。
D.张堪不贪慕钱财,不以权谋私,解甲去职时乘坐的辕车断折,显露出来的全是粗布被囊而已,确令人钦佩。
小题4:
将原文划线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
译文:                                                                     
(2)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
译文:                                                                     
(3)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译文:                                                                     
 
小题5:
本文叙述了张堪的生平简历和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事迹,联系全文,突出表现了他什么样的个人品质?(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