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①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②更始元年,以延为大司马属,拜...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①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
②更始元年,以延为大司马属,拜会稽都尉。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本土,会稽颇称多士。延至,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掾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都尉洒扫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③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之礼。延乃移书属县,皆以年齿相匹,其产子者,始知种姓。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
④拜武威太守,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子,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至,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令将杂种胡骑屯据要害,其有警急,逆击追讨。虏恒多残伤,遂绝不敢出。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征会辟雍,因为以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传》)
小题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省诸卒省:裁减
B.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宦:做官
C.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籴:买卖粮食
D.皆以年齿相匹匹:匹配
小题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本土
B.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
C.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
D.光武引见,赐马杂缯
小题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延礼贤下士,宽厚待人,郡中有才能的人都乐意为他所用。龙丘苌隐居不仕,任延以仁义之举感动了他,使他主动请命。
B.任延治政有方,善化边俗。任九真太守期间,他教民田作,教民婚嫁之礼,使百姓由贫困走向富裕,由野蛮走向文明。
C.任延处事果断,赏罚分明。田绀父子为乱,他发兵破之;外族***扰,他遣良卒驽马把守要害之地,保证了治内的社会安定。
D.任延功绩卓著,但也曾两度贬官,一次是在九真太守任上,因为患病耽搁了征诣洛阳的行期;一次是做武威太守时擅自诛***羌人被贬。

答案

小题:
C
小题:
D
小题:
C
解析

小题:
“籴”应为动词“买进粮食”之意)
小题:
“引见”现代汉语是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这里是邀请相见之意。)
小题:
“驽马”指劣马,跑不快的马,与文意不符。)
[译文]
任延字长孙, 是南阳郡宛县人。更始元年, 因为任延是大司马的属官, 被任命为会稽都尉。当时天下刚刚太平, 道路还没有畅通, 到江南避乱的人都还没有回中原, 会稽郡堪称士人荟萃之处。任延一到会稽郡, 就聘请品行高洁的人如董子仪、严子陵等, 用对老师和朋友的礼节恭敬地接待他们。下属官吏中生活贫穷的, 他就用自己的俸禄支助他们。又精简了郡中的士卒, 让他们去耕种公家的田地, 来周济极端贫困户。建武初年, 任延上书希望告老还乡, 他回到了朝廷。朝廷任命他出任九真太守。九真郡的民俗以打猎为业, 不知道用牛耕种, 百姓向交趾郡人买粮食, 往往搞得很困顿。任延就命当地人铸造耕田农具, 教他们开垦荒地。当地的田地一年一年地开拓, 百姓们富足了。另外骆越的百姓没有嫁娶的礼法,任延就发公文给下属各县,各以年龄相匹配。那些生了孩子的人, 这才知道孩子的父亲和姓氏。任延在九真郡干了四年, 被朝廷征召回洛阳, 但因病留了下来, 降为睢阳令, 九真郡的官吏和百姓为他立了生祠。
又被任命为武威太守, 光武帝亲自召见,告诫他说: “ 好好地侍奉你的上级, 不要丢失了你的好名声。”任延回答说: “ 我听说忠臣不能有私心, 有私心之臣就是不忠, 办事公正,把公务放在首位, 这是一个臣子应该具备的节操。上上下下说一样的话(或“ 一个腔调”),不是陛下的福分, 所以(让我)好好地侍奉上级, 我不敢接受。”光武帝叹息说: “ 你说得对。”武威郡的北面为匈奴, 南面连接着羌族各部落, 当地百姓害怕外族掠夺, 许多人废弃了农田。任延到后, 挑选了一千名精通武艺擅长打仗的男子, 明确赏罚, 如果有紧急情况,就迎击追讨。匈奴人和羌人常常被大量***伤,于是就不敢出来***扰了。河西地区过去少雨,任延就给那儿设置负责水利的官员, 来修复沟渠, 当地的百姓因此都得到了好处。任延又在郡中建立了学校, 对下属官吏的子孙, 都让他们到学校里接受教育。让他们识字读书懂得了道理, 就全部予以提拔推荐。武威郡中于是就有了儒雅之士。后来任延因犯了擅自***死羌人而没有先报告上司的错误, 降官为召陵令。永平二年, 任延被征召至辟雍, 就被任命为河内太守。任延在郡任职九年, 因病而亡。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①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②更始元年,以延为大司马属,拜】;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 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议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修曰:“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迁,必生异志。如使豪雄相聚,席卷而东,恐不足当御。”修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议。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不。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贼数百人。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綖缝其裾为识,有出市里者,吏辄禽之。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永建元年,迁尚书仆射。是时,长吏听百姓嫡罚者输赎,号为“义钱”,托为贫人储,而守令因以聚敛。诩上疏曰:“元年以来,贫百姓章言长吏受取百万以上者,匈匈②不绝,谪罚吏人至数千万。寻永平中,州郡以走卒钱给贷贫人。司空劾案,州及郡县皆坐免黜。今宜遵前典,蠲除权制。”于是诏书 下诩章,切责州郡。谪罚输赎自此而止。诩好刺举,无所回容,刚正之性,终老不屈。永和初,迁尚书令。
(取材于《后汉书•列传第四十八》)
【注】①四府:东汉时指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
②匈匈:喧扰貌。
③蠲:juān:免除。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太尉李修府辟:征召
B.悉贳其罪贳:赦免
C.又潜遣贫人能缝者潜:暗中
D.以采綖缝其裾为识识:识别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会公卿集议,议者咸同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C.若弃其境域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
D.修善其言,更集四府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非诩不养理解:不是虞诩我不赡养她
B.长吏听百姓嫡罚者输赎理解:郡县长官听任因罪受处罚的百姓交钱赎罪 C.贫百姓章言长吏受取百万以上者理解:贫困百姓写状子告发收取百万钱以上的郡县长官
D.州郡以走卒钱给贷贫人理解:州郡长官拿差役的钱向贫困的人放贷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分别直接表现虞诩有谋略和为人刚正的一组是() A①如使豪雄相距,席卷而东,恐不足当御
②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
B.①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
②司空劾案,州及郡县皆坐免黜
C.①谪罚吏人至数千万
②今宜遵前典,蠲除权制
D. ①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
②诩好刺举,无所回容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虞诩被县里推举为“顺孙”,国相欣赏他,想让他做府吏,但他婉言回绝了,直到祖母去世,服丧完毕,才离家为官。
B.虞诩认为凉州处于汉军背后,是汉军的大后方,失去了凉州的支援,羌胡东进,汉军将难以抵挡,因而反对放弃凉州。
C.宁季等贼人在朝歌作乱数年,虞诩临难被任命为朝歌长官,到任后巧用妙计将乱贼平定,表现出了他的足智多谋。
D.永建元年,虞诩升任尚书仆射。郡县长官借“谪罚输赎”的方式私自敛财,虞诩上书揭露,使“谪罚输赎”从此停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然欲使之效囊者二三先生,招门徒,立名誉,以光显于世,则私心有所不愿也。若乃西汉之传经,弟子常千余人,而位富者至公卿,下者亦为博士,以名其学,可不谓荣欤?而班史乃断之曰:“盖禄利之路然也。”故以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子曰:“三年学,不至于榖①,不易得也。”而况于今日乎?
今之为禄利者,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穷年所习不过应试之文,而问以本经,犹茫然不知为何语,盖举唐以来帖括之浅而又废之。其无意于学也,传之非一世矣,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惟贫而不能徙业者,百人之中尚有一二,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欲速成以名于世。语之以五经则不愿学,语之以白沙、阳明②之语录,则欣然矣,以其袭而取之易也。其中小有才华者,颇好为诗,而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吾行天下见诗与语录之刻,堆几积案,殆于瓦釜雷鸣,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不能说也。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若徇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以来天下之人,而广其名誉,则是枉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惟是斯道之在天下,必有时而兴,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虽去之百世而犹若同堂也。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而有王者起,得以酌取焉,其亦可以毕区区之愿矣。
夫道之污隆,各以其时,若为己而不求名,则无不可以自勉。鄙哉硁硁③,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高明何以教之!
(取材于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
注释:①榖(gǔ):傣禄。②白沙、阳明:即陈白沙、玉阳明期代儒学家。③硁硁(kēng):固执。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悼其学之无传悼:担心、痛惜
B.下者变为博士,以名其学名:名誉、名声
C.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藉:凭借、借助
D.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贻:给予、赠送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闵其年之衰暮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下者亦为博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其无意于学业,传之非一世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故以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
理解:所以哪怕孔子的弟子,尚且要学习求得做官的本事
B.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
理解:发愤地读书而且都是争先恐后勇于竞争的一些人
C.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理解:高明的木匠不肯为缺拙劣的木工改变或放弃规矩
D.若徇众之之好而自贬其学
理解:倘若让我屈从世俗之人的喜好而自己贬低自己的学说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顾炎武不愿“招门徒”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
②语之以五经则不愿学
③而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
④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
⑤枉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
⑥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
A.①③④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⑤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友人殷勤致意,恳切请求顾炎武招收门徒,以此树立声望,显名于世,但顾炎武坚决表示不愿意这么做。
B.顾炎武主张欲写诗应先举心治学,研读经书,做到烂熟于心,认为当时那些诗,不研读五经也可以做出来。
C.顾炎武反对做学问急功近利,反对断章摘句的速成方法,认为在当时风气下,自己的学术主张没人会接受。
D.三十余卷《日知录》是顾炎武一生的事业,是他的“区区之愿”,顾炎武要全力投身写作没有闲暇招门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拜黎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绩右武侯大将。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绩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选自《贞观政要》)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 启:报告
B.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据:占有
C.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知:知道
D.绩雪涕致辞 雪:擦试
9.下列不能表明李绩为“纯臣”的一项是( )
A.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
B.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
C.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
D.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绩忠心事主。高祖为此任命他做黎州总管,并赐他姓李。
B.李绩极讲道义。李密因反叛被诛,李绩上表要求高祖为其举行国葬。
C.李绩深得太宗信赖。一次李绩喝醉睡着,太宗亲自把御服盖在他的身上。
D.李绩善于用兵。太宗说,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比不上李绩。
11.把下面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一l0题。(9分,每小题3分)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日:“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通:“昵):不可弃
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请复季友也。齐侯许之,使召诸陈,公次于郎以待之。
“季子来归”,嘉之也。
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归日:“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日:“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日:“鲁可取乎?”对日:“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
(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日:“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与宁庄子矢,使守,日:“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日:“听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不去其旗,是以甚败。狄人囚史华龙滑与礼孔以逐卫人。二人日:“我,大史也,实掌其祭。不先,国不可得也。”乃先之。至则告守曰:“不可待也。”夜与国人出。狄人入卫,遂从之,又败诸河。
(选自《左传•鲁闵公元年~二年》有删改)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戎狄豺狼,不可厌也满足
B.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怀恋,贪恋
C.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帮助,辅助
D.公次于郎以待之 差一等的
10.下列对本段文字的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中的齐侯即齐桓公,他在管仲的劝谏下出兵救邢。管仲的语言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
B.文中有“不去庆父,鲁难未已”,现在也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常用来形容祸根不除,灾难祸患就不会停止。
C.仲孙认为,“礼”是国家的根本,鲁国之所以能顽强生存,是因为它的根本没有动摇。所以他劝齐桓公宁可看着鲁国遭受祸难,等待时机消灭它。
D.卫国灭亡的教训告诉我们,国君骄奢淫逸,耽于享乐,不体恤百姓,得不到国人的支持,国家是不会长久的。
11.将第1卷第三题文言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夏亲暱,不可弃也。(3分)
(2)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4分)
(3)若之何而去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共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祖猛,字景略,苻坚僭号关中,猛为将相,有文武才,北土重之。镇恶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猛见奇之,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之为镇恶。年十三而苻氏败亡,流寓崤、渑之间。尝寄食渑池人李方家,方善遇之。谓方曰:“若遭遇英雄主,要取万户侯,当厚相报。”方答曰:“君丞相孙,人才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高祖将北伐,镇恶领前锋。将发,前将军刘穆之见镇恶于积弩堂,谓之曰:“公愍此遗黎,志荡逋逆。昔晋文王委伐蜀于邓艾,今亦委卿以关中,想勉建大功,勿孤此授。”镇恶曰:“不克咸阳,誓不复济江而还也!”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军次洛阳,进次渑池,造故人李方家,升堂见母,厚加酬赉,即版授方为渑池令。镇恶悬军远入,转输不充,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
镇恶领安西司马、冯翊太守,委以捍御之任。时西虏佛佛强盛,姚兴世侵扰北边,破军***将非一。高祖既至长安,佛佛畏惮不敢动。及大军东还,便寇逼北地。义真遣中兵参军沈田子距之。虏甚盛,田子屯刘回堡,遣使还报镇恶。镇恶对田子使,谓长史王修曰:“公以十岁儿付吾等,当各思竭力,而拥兵不进,寇虏何由得平! ”使还,具说镇恶言,田子素与镇恶不协,至是益激怒。二人常有相图志,彼此每相防疑。镇恶率军出北地,为田子所***,事在《序传》。时年四十六。田子又于镇恶营内,***镇恶兄基、弟鸿、遵、渊及从弟昭、朗、弘,凡七人。是岁,十四年正月十五日也。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加酬赉赏赐
B.公愍此遗黎同“悯”,同情
C.造故人李方家造房子,盖房子
D.不克咸阳攻克,战胜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镇恶以五月五日生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镇恶率军出北地,为田子所***而在己为有悔
C.故名之为镇恶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D.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0.下列关于文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指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五日,但后来却做了齐国国相一事。这件事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也有记载。
B.王镇恶生于农历五月五日,古人迷信,认为这天生的孩子难养大成人,但王镇恶的祖父却认为王镇恶能振兴家门。
C.王镇恶不仅“意略纵横,果决能断”,而且有勇有谋,高祖把他比作邓艾,鼓励他建立战功,完成北伐,成就大业。
D.王镇恶对李方的厚报说明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和沈田子二人平时就不和,常图谋对方,最终沈田子还是将王镇恶兄弟七人***害了。
11.(1)君丞相孙,人才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
(2)公以十岁儿付吾等,当各思竭力,而拥兵不进,寇虏何由得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