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沈同(1)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2)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士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齐人伐燕。
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
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人者,或问之曰,‘人可***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之。’今以燕伐燕(3),何为劝之哉?”
【注释】(1)沈同:齐大臣。(2)子哙:燕国国君,名哙,前 320—前 318 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厉行政治改革,并于前 318 年让位于相国子之,不久爆发内乱,齐国乘机攻占燕国,他与子之均被***。此处所说“不得与人燕”,即指其让位之事而言。(3)以燕伐燕:朱熹《集注》云:“言齐无道与燕无异,如以燕伐燕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哙不得与人燕 与:给
B.或问曰 或:有的人
C.劝齐伐燕,有诸 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D.孰可以***之 孰:为什么
2.以下各项中,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
A.有购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B.居则曰:“不吾知也!”
C.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D.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对齐国讨伐燕国的态度很明显:燕国的国政败坏,民众因此遭受苦难,所以是可以去讨伐的。
B.在本文中,孟子认为,燕国能不能被讨伐,其衡估准则应该是和民众的利害、爱憎相一致的。
C.孟子认为:讨伐燕国者必须施行优于燕的政措,否则,伐燕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也不可能得到民众的支持。
D.在最后一段中,孟子巧妙地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士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译文:
答案
1.D
2.A
3.D
4、(1)假如有一位官员,你对他有好感,不向国君禀告就私自把你的俸禄爵位给他,这个人也不要国君的任命就私自从你手里接受,这样行吗,燕国的事与这有什么不同呢?
解析
1.D 谁,哪一个
2.A 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 B宾语前置 C判断句 D无特殊句式
3.D是举例论证而不是道理论证
4、关键词:
士:官员 与之:给他 何以异于是:有什么不同呢
【译文】沈同以他个人的身份问道:“燕国可以讨伐吗?” 孟子说:“可以。子哙不能把燕国交给他人,子之不能从子哙手里接受燕国。假如有一位官员,你对他有好感,不向国君禀告就私自把你的俸禄爵位给他,这个人也不要国君的任命就私自从你手里接受,这样行吗,燕国的事与这有什么不同呢?”
齐人去讨伐燕国。有人问孟子:“你劝说齐国讨伐燕国,有这件事吗?”孟子说:“没有。沈同问我:‘燕国可以讨伐吗?’我回答他说:‘可以。’他就此去讨伐燕国了。他如果问:‘谁能讨伐燕国?’我就会回答他说:‘是天吏才能讨伐燕国。’现在有个***人犯,有人问我说:‘这人可以处死吗?’我就会回答他说:‘可以。’他如果问:‘谁能处死他?’我就会回答他说:‘是士师才能处死他。’现今以无异于燕的国家来讨伐燕国,我为什么去劝说它呢?”
核心考点
试题【沈同(1)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2)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士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章大家行略①
刘大櫆
先大父侧室②,姓章氏,明崇祯丙子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年十八来归,逾年,生女子一人,不育。又十余年,而大父卒。先大母钱氏,大母早岁无子,大父因娶章大家。三年,大母生吾父,而章大家卒无出。大家生寒族,年少,又无出,及大父卒,家人趣之使行,大家则慷慨号恸不食。时吾父才八岁,童然在侧,大家挽吾父跪大母前,泣曰:“妾即去,如此小弱何?”大母曰:“若能志夫子之志,亦吾所荷也。”于是与大母同处四十余年,年八十一而卒。
大家事大母尽礼,大母亦善遇之,终身无间言。櫆幼时,犹及事大母。值清夜,大母倚帘帷坐,櫆侍在侧,大母念往事,忽泪落。櫆见大母垂泪,问何故,大母叹曰:“予不幸,汝祖中道弃予,汝祖没时,汝父才八岁。”回首见章大家在室,因指谓櫆曰:“乃父幼孤,以养以诲,俾至成人,以得有今日,章大家之力为多。汝年及长,则必无忘章大家。”时虽稚昧,见言之哀,亦知从旁泣。
大家自大父卒,遂丧明。目虽无见,而操作不辍,櫆七岁,与伯兄、仲兄从塾师在外庭读书。每隆冬,阴风积雪,或夜分始归,僮奴皆睡去,独大家煨炉以待。闻叩门,即应声策杖扶壁行,启门,且执手问曰:“书若熟否?先生曾朴责否?”即应以书熟,未曾朴责,乃喜。
大家垂白③,吾家益贫,衣食不足以养,而大家之晚节更苦。呜呼!其可痛也夫。
(选自《续古文观止》,略有删改)
[注]①大家,即大姑,古代女子的尊称。行略:人的品行概略,是记叙死者生平的文体。②先大父:对已故祖父的称呼。侧室:妾。③垂白:头发将白,已近老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八来归归:回来 |
B.家人趣之使行趣:催促 |
C.汝祖没时,汝父才八岁没:通“殁”,去世 |
D.即应声策杖扶壁行策:拄着 |
A.大家则慷慨号恸不食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B.大母亦善遇之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C.目虽无见,而操作不辍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D.启门,且执手问曰 / 不出,火且尽 |
A.逾年,(章氏)生女子一人 |
B.见言之哀,(大家)亦知从旁泣 |
C.且执(櫆与伯兄、仲兄)手问曰 |
D.即应(之)以书熟,未曾朴责 |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襄子最怨智伯怨:埋怨。 |
B.襄子如厕,心动如:往、去。 |
C.近幸子,乃为所欲幸:宠信。 |
D.至於智伯,国士遇我遇:对待。 |
①豫让遁逃山中 ②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③此天下之贤人也 ④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⑤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⑥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
A.①②⑤ | B.①③⑥ | C.②④⑥ | D.④⑤⑥ |
A.豫让曾经侍奉范氏及中行氏,范氏及中行氏并不重视他,只把它当作普通人,因此,范氏及中行氏被智伯消灭后,豫让没有为这两个主人复仇尽忠。 |
B.豫让内心十分感激智伯的知遇之恩,决心不吝生命***掉赵襄子,但是又不想用卑劣的方法获得成功,显示出豫让做人的基本准则。 |
C.赵襄子开始放掉行刺未果的豫让,是因为豫让是个义士,后来赵襄子不想释放再次行刺的豫让,是因为赵襄子认为自己对待豫让已经仁至义尽了。 |
D.赵襄子没有被豫让***死,是因为时刻提防,防范严密。豫让每次行刺都费尽心机,但都被赵襄子及时识破,而且当场被捉拿。 |
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来聘。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善刑名法术之学,见韩之削弱,数以书干韩王,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功实之上,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五十六篇,十余万言。
王闻其贤,欲见之。非为韩使于秦,因上书说王曰:"今秦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王悦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又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王后悔,使赦之,非已死矣。
扬子《法言》曰:或问:"韩非作《说难》之书而卒死乎"说难",敢问何反也?"曰:""说难"盖其所以死乎!"曰:"何也?""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或曰:"非忧说之不合,非邪?"曰:"说不由道,忧也。由道而不合,非忧也。"
臣光曰: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今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于死矣,乌足愍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以书干韩王干:触犯 |
B.大王斩臣以徇国徇:示众 |
C.以售其言售:实现 |
D.乌足愍哉愍:怜悯 |
A.宽则宠名誉之人 儿之成,则可待乎 |
B.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
C.今王不用,又留而归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
D.敢问何反也 |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本是韩国的贵族公子,他为韩国的削弱和韩王的"纳地效玺"而忧心,想为国效力却得不到重用。 |
B.作为韩王的使者,韩非游说秦王,竟"上书"称凭着秦国的条件,只要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能称霸天下。 |
C.扬雄认为,游说人主当"忧"在不遵循道义,如果过分地看重说辞要符合人主的心意,就会不择手段。 |
D.战国时游说之士的"宗国"观念不强,以韩非为代表,他们游说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己的主张和价值。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是时,学者方溺于雕篆之文,相高以词华。先生独有志于传道,与其同里周希孟者为友,气古行高,以天下之重为己任。闻者始皆笑之,先生不为动,躬行益笃,学者亦稍稍化之,多从之游,虽有诞突恣傲不可率者,不敢失礼于其门。
以进士为浦城簿,县缺令,先生行令事,断狱明决,人莫能干以私。首兴学宫,为诸生讲学,从之者五百余人。部使者安积至其县,先生以十事陈之,安是之,皆为施行。迁为仙居令,仙居山县,莫知学,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浦城。有问难者,得乘先生听讼之暇,入问于庭。偶出行部,遇山谷中有小学,辄下车为童子辈讲经。从学者渐多。迁著作佐郎、知河阳县,仙居之民攀车遮道,徒以行,几不得出境。
时富弼帅河阳,一见,厚礼之。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仙居。或谤之富公日:“是赚子弟辈束修①耳!”富公以告,先生日:“自反而缩,何嫌人言!”或劝先生罢讲,答曰:“以谗人,使诸生遂不得闻道,吾耻之。”讲益力。富公久而益奇之,入相,荐为太常博士,召试秘阁校理,寻判祠部。
已而以祠部员外郎知常州,复兴学宫、课诸生如河阳。常州运渠横遏震泽③,积水不得北入于江,为吴下民田之害。先生以渠之丈尺,对民田之步亩,分授以浚,深广有制,不月而成,遂削望亭古堰,而震泽积水乃克北流,田患以除。迁司封员外郎,为开封府推官。将行,得公帑④杂收无名钱数百万,因以偿积年官逋之未清者。王荆公执政,行新法,先生力言青苗不便。荆公欲出之,而上不许。荆公恶之不已。
——《宋元学案•卷五古灵四先生学案》
①束修:送给教师的报酬。②震泽:即江苏太湖。③公帑(tǎng):国库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徒以行,几不得出境。以:连词,表修饰关系
B.人莫能干以私干:求取、追求
C.荆公欲出之,而上不许。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D.而震泽积水乃克北流 克:克服、制伏
5、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证明陈襄立志讲学的一组是 ()
①气古行高 ②先生不为动,躬行益笃
③断狱明决,人莫能干以私④首兴学宫,为诸生讲学
⑤先生力言青苗不便 ⑥以谗人,使诸生遂不得闻道,吾耻之
A.①②⑤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襄在河阳兴办学宫时,有人诽谤他是在赚取年轻人的学费,他毫不畏惧;有人劝他罢讲,他反而越发尽力讲学。
B.陈襄在仙居县令任内,大力推行教育,在处理公务的间隙,还热心为生员们解答疑难。离任时仙居百姓挤在路上拦着车舍不得他离开。
C.陈襄因为考中进士而被授为浦城县令之职,他断案英明果决,不徇私情,并在当地首倡学宫,亲自为生员们讲学,当时追随他学习的生员达五百余人。
D.常州河运水渠淤塞,使太湖水不能流入到长江,常酿成水灾。陈襄安排百姓疏通淤渠,挖开望亭古堤,使太湖积水北流长江,农田水患得以解除。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者始皆笑之,先生不为动,躬行益笃,学者亦稍稍化之,多从之游。(4分)
(2)部使者安积至其县,先生以十事陈之,安是之,皆为施行。(3分)
(3)将行,得公帑杂收无名钱数百万,因以偿积年官逋之未清者。(3分)
巢湖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薛祥,字彦祥,无为人。从俞通海来归。俞通海父廷玉徙巢,元末,盗起汝、瓶,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何所窘,遣通海问道归太祖,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样,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亲往抚其军。渡江,祥为水寨管军镇抚。数从征有功。
洪武元年转滑河南,夜半抵蔡河。贼骤至,祥不为动,好语谕散之。帝阁大喜。以方用兵,供亿艰,投京钱都滑运使,分司淮安。泼河筑堤,自扬达济数百里,丢役均平,民无怨言。有劳者立奏,授以官。元都下,官民南迁,道经淮安,祥多方存恤。山阳、海州民乱,骑马都尉黄琛捕治,诠①误甚众。祥会鞠②,元验者悉原之。治淮八年,民相劝为善。及考满还京,皆焚香,祝其再来,或肖像祀之。
八年投工部尚书。时造凤阳宫殿。帝坐殿中,若有人持兵斗殿脊者。太师李善长奏诸工匠用厌镇法,帝将尽***之。祥为分别交替不在工者,并铁石匠皆不预,活者千数。营谨身殿,有司列中匠为上匠,帝怒其罔,命齐市。祥在侧,争曰“奏对不实.竞***人,恐非法。”得旨用腐刑。祥复徐奏曰“腐,废人矣,莫若杖而使工。”帝可之。明年改天下行省为承宣布政司。以北平重池,特授祥,三年治行称第一。
为胡惟庸所恶,坐营建扰民,滴知嘉兴府。惟庸诛,复召为工部尚书。帝曰"详臣害汝,何不言?"对曰"臣不知也。"明年,坐累杖死,天下哀之。子四人,询琼州,遂为琼山人。
(节选自《明史》列传二一、二六)
〔注]①i圭:guii,连累。②鞠:ju,审问。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干平晴的一项是( )(3分)
A.大喜曰“天赞我也!”赞:帮助
B.授京最都糟是使,分司淮安 司:掌管
c.民相劝为善善:好的
D.坐营建扰良,滴知嘉兴府坐:因……获罪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方用兵,供亿艰夫夷可近,则游者众
B.苛怒其罔,命弃市以乱易整,不武,吾莘还也
C帝可之且罪侯单于初立,恐汉袭芋
D.为胡位庸所恶身死人手,丰天下笑者,何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干正确的一项是()T分)
A.薛祥原先可能参加水军,后来跟俞:®.海归顺明太祖朱兀璋,技江后担任水军小头目。
太祖对他在一次糟运中好语退贼十分满意。
B.薛祥治理淮河两岸的人民共八年,政绩突出,抚恤慰问迁徙民众,他死后人民有的画肖像祭祀他
C.营造凤阳宫殿时,皇帝因有人打斗将要全部***死工匠,薛样区分出轮流不在上工的工匠,救活下来上千人,可见其做官为民着想。
D.胡惟庸曾经陷害薛祥,皇帝问为什么不上书说一说,薛祥回答他说不知道这事•可见薛样为人较为豁达。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渔河筑堤,自扬达济数百里,儒役均平,民无怨言。(5分)
(2)腐,废人矣,莫若杖而使工。(5分)
最新试题
- 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oncert given by the young pianist
-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它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是鲁人系统叙述春和时期历史
- 3潜水艇是靠 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某外型确定的潜水艇从长江潜行(在水面下航行)
- 4阅读理解。 TUVALU, a tiny country in the Pacific Ocean, has a
- 5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 mol
- 6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一定做直线运动B.物体在受到与速度成一角度
- 7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
- 8The building around the corner caught fire last night. The p
- 9如图所示,某公园有喷水装置,若水从小鱼模型口中水平喷出,忽略空气阻力及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A.喷水口高度一定,喷
- 10小薇在上她不喜欢的课时,在心里告诉自己:“这课既实用又有意思,我很喜欢。”一段时间后,她居然真的不讨厌这门课了,并且学的
热门考点
- 1某个DNA分子中有腺嘌呤22%,在此DNA分子中胞嘧啶占[ ]A.22%B.44%C.28%D.78%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撕破/厮打/具乐部/具体而微 B.题纲/提携/孵化器/腐化侵蚀 C
- 3单项选择题是数学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你遇到不懂做的情况时,如果你随便选一个答案(假设每个题目有4个备选答案),那么你答
- 4把下面画线的长句变成一组整句,个别词语可以变动。(6分)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身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
- 5下面是初二(3)班学生在课外做“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 A.器材:一个能发声的电子铃,一个鞋盒,待比
- 6提出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周期律编制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道尔顿 B. 范德华 C
- 7如图所示的是常用的实验装置。(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为了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有(填序号
- 8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上的标注不正确的是[ ]
- 9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B.
-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使我的体质增强了。B、听了几位校友的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