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导,晋丞相,祖洽,中领军,父殉,司徒。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弱冠为会稽王道子骠骑主簿。...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导,晋丞相,祖洽,中领军,父殉,司徒。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弱冠为会稽王道子骠骑主簿。殉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弘悉燔券书,一不收责,其余旧业,悉委诸弟。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唯弘征召一无所就。桓玄克建业,收道子付廷尉,臣吏莫敢瞻送,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
宋国建,为尚书仆射掌选,领彭城太守。后迁"2r-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永初元年,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三年入朝,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帝因宴集曰:“我布衣,始望不至此。”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弘率尔对日:“此所谓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时称其简举。  
弘博练政体,留心庶事,斟酌时宜,每存优允。及弟昙首亡,文帝嗟悼不已,见弘流涕款欷,弘敛容而已。既而彭城王义康言于帝曰:“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帝日:“贤者意不可度。”其见体亮如此。
弘既人望所宗,造次必存礼法。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后人皆依放之,谓为王太保家法。虽历藩辅,而不营财利,薨亡之后,家无余业。自领选及当朝总录,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若美相盼接语欣欢者,必无所谐。人问其故,答日:“王爵既加于人,又相抚劳,便成与主分功,此所谓奸以事君者也。若求者绝官叙之分,既无以为惠,又不微借颜色,即大成怨府,亦鄙薄所不任。”问者悦伏。                                                       (选自《南史·王弘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一不收责责:责罚
B.悉委诸弟委:交付
C.唯弘征召一无所就就:就职
D.收道子付廷尉收:逮捕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弘擅长政务的一组是(3分)              (   )
①省赋简役,百姓安之
②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
③斟酌时宜,每存优允
④造次必存礼法
⑤薨亡之后,家无余业
⑥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
A.①②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弘的父亲王殉喜欢积聚财产,把许多钱财借贷给别人,父亲去世后,王弘把所有的债券全部烧毁,他也不营求财利,死后家中没有其他产业。
B.面对宋武帝说的“我是布衣百姓,最初的愿望并不想登上帝位”,傅亮等人撰写诗文想要极力赞颂武帝的功德,而王弘的回答被认为简要而周全。
C.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去世,连宋文帝都痛惜不已,见到王弘后流涕献欷,王弘却没有悲伤的样子,彭城王便在文帝面前告他的状,但文帝原谅了他。
D.王弘负责铨选,他对待给予封爵的人和不能得到官职的人态度截然不同,在他看来,对皇上要封爵的人如果自己再加以抚慰,那就是与君王争功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5分)
译文:                                                                     
(2)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5分)
译文: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1)王弘当时还处在守丧期同,却独自一人在路旁跪拜送行,攀着囚车哭泣,议论这件事的人都称赞他这种做法。
(2)王县首既是王家之宝,又是国家栋梁,王弘的表情和应有的心境并不相符,这是什么缘故呢?
解析

小题1:同“偾”,债务,欠的钱财。
小题2:②是王弘对答的话;④是说王弘一举一动都是讲究礼仪的,⑤是说王弘清正廉洁的。
小题3:说“彭城王便在文帝面前告他的状,但文帝原谅了他”,理解错误。彭城王对王弘的表现是不理解,而宋文帝认为。贤者的心境不可测度”,很体谅王弘的做法。
小题4:(1)译出大意给2分。“居”:处于,在、“论”:议论,评论、“称”:称赞,称颂。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2分。“为”(是)、“情”(情绪,外在的表情与内心的情感)、“称”(相符),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王弘,字体元,是琅邪邢临沂人。他的曾祖父王导,官至晋朝的丞相。祖父王洽,官至中领军(官职名)。父亲王殉,官至司徒。王弘小的时候就很好学,以聪慧出名,他20岁时,当上了会稽王骠骑参军司马遣子的参军主簿。他的父亲王殉喜欢积聚财产,他的许多钱财借贷给别人。等到王殉逝世,王私就把所有的债券全部烧毁,一概不收取债款.剩下的一些产业全部托付蛤他的弟弟们打理。当时,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守丧的人都不能等到服丧期满就被征召,只有王弘多次被征召都不就职。桓玄攻克了建业,速捕了司马道子交付廷甜审讯,很多大臣与官吏由于害怕受到牵连,都不敢前来看望送行。王弘当时还在守丧期闯,却独自一个人在路旁跪拜送行,攀着囚车哭泣,评论这件事的人都称赞他这种做法。
宋国建立,王弘任尚书仆射,掌管支部,领彭城太守。后来迁任江州刺史.他减轻赋税和劳役,百姓感到安定。永初元年,王弘因为辅佐宋武帝登上帝位有功,被封为华容县公。永初三年入朝,晋升官号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武帝在套同群臣饮宴时说:“我是布表百姓,最初的愿望并不想登上帝位。”傅亮等一群人都撰写诗文,想要极力称颂武帝的功德.王弘直率地回答说:“这就是所说的天命,想要寻求它得不到,想要推开它也推不去。”当时的人都称赞王弘的回答简要而周全。
王弘熟悉了解政务,注意各种事务,能根据情况斟酌处理,每每存有宽仁公允之心。等到他的弟弟王昙首去世,文帝痛惜伤心不已,见到王弘流涕教欷,王弘只是露出端庄的神色而已。不久彭城王刘义康对文帝说:“王昙首既为王家之宝,又是国家栋粱,王弘的表情和应有的心境并不相符,这是什么缘故呢?”文帝回答说:“贤者的心境不可测度。”王弘竞能这样得到皇上的体谅。
王弘既是众人景倬的楷模,他的一举一动都符合礼法。他的举止动作和文书.写法,后人都一一效仿,称作王太保家法。王弘虽然曾经当过国家重巨,但馋不营求财利,去世之后,家中没有其他产业。自从他担任吏鄙尚书及担任总录尚书事,负责铨选推举官员以后,将要把功名爵位封赠蛤人时,每每先斥责辱骂,然后再施行加官进爵之事假如|用笑脸相迎,欢声笑语,那个人一定什么幽得不到。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皇上的封爵既然要赐给人,我又加晖托慰,那皖成了与苇王分享砷劳,遗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奸诈事奉君主。假如来誊官的人本来就没有做官的机套。既然我没有办法给他们施加恩惠,又不稍微借助和颜悦色来安抚他们,那就会结成怨恨,这卑是我鄙薄所不露意做的事。”问的人听了心悦诚服。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导,晋丞相,祖洽,中领军,父殉,司徒。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弱冠为会稽王道子骠骑主簿。】;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面的《寡人之于国也》选段,按要求答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题2:下面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B.“不可……也”的句式,给人以吃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小题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
                                                                                                   
③狗鸡豚彘之畜,无失其时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22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及至(到)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语言)
C.履(登上)至尊而制六合
D.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用法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3分)(   )
A.序八州而朝同列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D.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小题3:“因”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A.高祖因之以成帝业B.因遗策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D.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9分)
①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天 下 已 定 始 皇 之 心 自 以 为 关 中 之 固 金城 千 里 子 孙 帝 王 万 世 之 业 也(3分)
②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文:                                                                              
B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译文:                                                                             
小题5:魏征说,君民乃水和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始皇取得天下之后,采取了怎样的治民政策?请你从原文中概括并对这些政策做简单评价。(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不敢为人师。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牵引,拉拉扯扯地纷纷议论),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来南,指唐永贞二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二年冬,幸大雪逾岭(岭,五岭山脉,岭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者。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4分)
A.犯笑侮
B.因抗颜而为师
C.被南越中数州 
D.余以为过言
小题2:与下列两句中加点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①群怪聚骂   ②指目牵引
A.①素善留侯张良B.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②非能水也          ②天下云集响应
C.①辱书云,欲相师D.①不耻相师
②却匈奴七百余里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小题3: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B.抨击诋毁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的行为,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和支持韩愈有关师道的主张和实践。
D.说明自己被贬越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
小题4:翻译:A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3分)B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者。(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梅庄(清代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一日,同馆诸官小集,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瞬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则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①,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
【注】①媒蘖:喻诬陷使有罪。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辈兴阑矣阑:衰落
B.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酡:酒后脸发红
C.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市恩:指用手段向别人讨好
D.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侪:一齐,共同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戆者忠直的一组是    (   )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②挥拳逐去,客哄而散。③遭戆者于道。④戆者止之。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梅庄主人同官友饮酒要找歌者助酒兴,黠者顺从其意找来歌者,而戆者认为这是主人醉酒而发的命令,赶走了歌者。
B.梅庄主人酌酒校书,天寒未饮酣。戆者路上遇见了去给主人买酒的仆人,夺过瓶子并回来直言劝告主人多饮无益。
C.书童掌灯,油灯倾倒弄脏了梅庄主人的朝衣,黠者说这不吉利。主人发怒,让朴者杖打黠者,而戆者则直言劝止了此事。
D.戆者直言也引起主人不满,而黠者则诱朴者诬陷戆者有罪,劝主人赶走他。在主人遇难之时,戆者显出了他的忠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自汉丞相贤以后,世为三辅著姓。伯父祖征,宋末为光禄勋。睿事继母以孝闻。睿兄纂、阐,并早知名。纂、睿皆好学,阐有清操。祖征累为郡守,每携睿之职,视之如子。时睿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憕、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宋永光初,袁凯为雍州刺史,见而异之,引为主簿。齐末遣其二子,自结于高祖。义兵檄至,睿率郡人伐竹为筏,倍道来赴,有众二千,马二百匹。高祖见睿甚悦,拊几曰:“他日见君之面,今日见君之心,吾事就矣。”义师克郢、鲁,平加湖,睿多建谋策,皆见纳用。大军发郢,谋留守将,高祖难其人;久之,顾睿曰:“弃骐骥而不乘,焉遑遑而更索?”即日以为冠军将军、江夏太守,行郢府事。初,郢城之拒守也,男女口垂十万,闭垒经年,疾疫死者十七八,皆积尸于床下,而生者寝处其上,每屋辄盈满。睿料简隐恤,咸为营理,于是死者得埋藏,生者反居业,百姓赖之。高祖即位,迁廷尉,封都梁子,邑三百户。天监三年,魏遣众来寇,率州兵击走之。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高祖诏众军进次东陵。魏人服睿威名,望之不敢逼,全军而还。
普通元年夏,迁侍中、车骑将军,以疾未拜。八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九。遗令薄葬,殓以时服。谥曰严。
(节选自《梁书•韦睿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睿多建谋策,皆见纳用建:提出
B.男女口垂十万垂:接近,临近
C.天监三年,魏遣众来寇寇:侵犯,入侵
D.高祖诏众军进次东陵次:按次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齐末遣其二子,自结于高祖  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
B其孰能讥之乎  是说也,人常疑之
C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  遗令薄葬,殓以时服
D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敛赀财以送其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韦睿祖上世世代代都是三辅地区的名流大姓,兄弟三人都早有名声,伯父对他十分偏爱,问他和两个哥哥的优劣时,韦睿谦虚不敢回答。
B.雍州刺史袁凯,认为韦睿与众不同,任命韦睿担任自己的主簿。后来高祖举兵时,韦睿筹集人马,沿水路投奔了他,高祖拍案叫好。
C.担任江夏太守时,韦睿组织郡城保卫战,坚守一年,百姓因疾病而死的有十之七八,韦睿对他们一一安抚并予以帮助,百姓很信赖他。
D.韦睿统率梁军攻打魏国小岘城,他力排众议,果断出击,很快便攻下了城池。魏军畏惧韦睿的威名,放弃对东陵的进攻,撤军而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