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张煌言,字玄箸,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时以兵事急,令兼试射,煌言三发皆中。慷慨好论兵事。顺治二年,师①定江宁,煌言...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张煌言,字玄箸,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时以兵事急,令兼试射,煌言三发皆中。慷慨好论兵事。顺治二年,师定江宁,煌言与里人钱肃乐、沈宸荃、冯元飏等合谋奉鲁王以海。煌言迎于天台,授行人。至绍兴,称“监国”,授翰林院修撰。入典制诰,出领军旅。
三年,师溃。归与父母妻子决,从王次石浦。四年,集义旅屯上虞平冈。诸山寨多出劫掠,独煌言与王翊履亩劝输,戢所部毋扰民。八年,闻父讣,浙江提督田雄书招降,却之。俄,师破舟山,乃奉王入金门,依郑成功。成功用唐王隆武号,事鲁王但月上豚、米。煌言尝谓成功曰:“招讨始终为唐,真纯臣也!”成功亦曰:“侍郎始终为鲁,与吾岂异趋哉?”故与成功所事不同,而其交能固,王亦赖以安居。
十四年,两江总督郎廷佐书招煌言,煌言以书报,略曰:“仆于将略原非所长,祗以读书知大义。左袒一呼,甲盾山立,济则赖君灵,不济则全臣节。凭陵风涛,纵横锋镝,今逾一纪矣,岂复以浮词曲说动其心哉?来书温慎,故报数行。若斩使焚书,适足见吾意之不广,亦所不为也。”煌言所过,秋毫无犯,经郡县,入谒孔子庙,坐明伦堂,进长吏,考察黜陟,略如巡按行部故事,远近响应。
浙江总督赵廷臣复招煌言,煌言书谢之。煌言孤军势日促,或议入。康熙二年,鲁王殂,煌言恸曰:“孤臣栖栖海上,与部曲相依不去者,以吾主尚存也。今更何望?”三年,遂散遣其军,居悬澳。廷臣与提督张杰谋致煌言,得煌言故部曲,使为僧普陀,伺煌言,知踪迹,夜半,引兵攀岭入,执之。煌言至杭州,廷臣宾礼之。九月乙未,死于弼教坊,举目望吴山,叹曰:“好山色!”赋绝命词,坐而受刃。谥忠烈。
(节选自《清史稿·张煌言传》)
【注】①师,指清军。  ②招讨,指郑成功   ③侍郎,指张煌言。
④明伦堂,多设于古文庙、书院、的正殿,是读书、讲学、研究之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归与父母妻子决,从王石浦。次:驻扎
B.入制诰,出领军旅。典:主管,制定
C.事鲁王但月豚、米。上:提供
D.赋绝命词,而受刃。坐:因犯……罪或错误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张煌言“忠烈”的一组是(3分)(  ) 
①慷慨好论兵事                   ②浙江提督田雄书招降,却之
③侍郎始终为鲁,与吾岂异趋哉     ④济则赖君灵,不济则全臣节
⑤煌言所过,秋毫无犯             ⑥赋绝命词,坐而受刃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张煌言志向远大,好谈兵。顺治二年,清军平定了江宁,张煌言与同乡钱肃乐等人一块谋划尊奉鲁王监国,并亲自到天台迎接鲁王,被授予“行人”的职务。
B.顺治四年,张煌言集结义军于上虞县平冈寨拒守。当时,有许多驻军出去抢劫掠夺,只有他和王翊到田地里鼓励百姓交纳赋税,安抚部下不要侵扰百姓。
C.顺治八年,清军浙江提督田雄写信让张煌言投降,张煌言打退了他。顺治十四年,两江总督郎廷佐又写信招降张煌言,被他回信拒绝了。
D.由于鲁王逝世,张煌言是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一年之后,他就解散了义军人马。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张煌言对鲁王非常效忠,他抗清事业的很大一部分动力也是来自于鲁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与成功所事不同,而其交能固,王亦赖以安居。
(2)孤臣栖栖海上,与部曲相依不去者,以吾主尚存也。今更何望?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1)因此,虽然和郑成功所尊奉的主人不同,但他们交情可 以牢固深厚,鲁王也依赖这在金门安稳地住了下来。
(2)我孤单地奔劳在海上,和部下相互依靠不想离开,是因为我们的鲁王还在。现在还有什么希望呢?
解析

小题1:坐,坐着。
小题1:①说张煌言志向远大,喜欢谈兵。③是郑成功说的,侧       面表现张煌言忠于鲁王。⑤张煌言军纪好,爱惜百姓。
小题1:“却之”指拒绝了田雄,不是“打退”。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点是:(1)“所事”“而”各1分,补出省略1分,大意对2分(2)“去”“以”“更”各1分,大意对2分
文言文翻译:
张煌言,字玄箸,浙江鄞县人,是崇祯十五年的举人。当时因军情紧急,考试要加试射箭,张煌言射箭三发三中。他胸怀大志,喜欢谈论军事。顺治二年,清军平定了江宁,张煌言与同乡钱肃乐、沈宸荃、冯元飏等人一块谋划尊奉鲁王朱以海监国。张煌言在天台迎接鲁王,被授予“行人”的职务。到了绍兴,被称为“监国”,授翰林院修撰。在朝廷上他主管制定制度和命令,在外则统率军队。
顺治三年,南明军队溃败。张煌言赶回故里,与老父、继母、妻儿子女诀别,追随鲁王驻扎在石浦。顺治四年,他集结义军于上虞县平冈寨拒守。当时,有许多驻军出去抢劫掠夺,只有他和王翊到田地里鼓励百姓交纳赋税,安抚部下不要侵扰百姓。顺治八年,张煌言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清军提督田雄写信让他投降,张煌言拒绝了他。不久,清军攻陷了舟山,才不得已保护鲁王到金门,依附郑成功军。郑成功使用唐王隆武年号,侍奉鲁王仅按月供给猪肉、大米之物,煌言曾经对郑成功说:“你一直效忠唐王,真是一个忠臣呀!”郑成功也说:“你一直效忠鲁王,难道和我的做法不一样吗?”因此,虽然和郑成功尊奉的主人不同,但他们交情可以牢固深厚,鲁王也依赖这在金门安稳地住了下来。
顺治十四年,两江总督朗廷佐写信招降张煌言,张煌言回信,大致是说:“带兵打仗本非我的特长,只因读了圣贤书,明白了做人的大义,才振臂一呼,披上盔甲,举起盾牌,像山一样保护明朝。事业成功那是皇帝在天之灵的保佑,事业不成功那是成全了我忠臣的气节。我起兵以来,在狂风巨涛中颠簸,在刀锋剑雨中驰骋,就这样过了十多年。你难道还能用动听的言辞、歪曲的道理动摇我的心志吗?你来信语气温和小心,所以给你回信几行。如果我杀掉劝降使者、烧掉劝降信,恰好更显得我没有器量,也是我不愿意做的。”张煌言军队经过的地方,对百姓秋毫不犯,经过郡府县城,就进去参拜夫子庙,坐在明伦堂,召见官吏,对他们进行考察,或贬退,或提升,大致就像以前巡按御史巡行所属部域一样,不管是远处还是近处的人们都积极响应他。
浙江总督赵挺臣再次写信招降煌言,煌言回信拒绝了他。煌言军力孤单,形势日渐危急,有人商量着投降。康熙二年,鲁王逝世,张煌言悲痛欲绝,说:“我孤单地奔劳在海上,和部下相互依靠不想离开,是因为我们的鲁王还在。现在还有什么希望呢?”康熙二年,张煌言就解散了义军人马,居住在悬澳岛上。赵廷臣和提督张杰谋划着捕获张煌言,抓到张煌言的一名部下,派他到普陀山当和尚,暗地打探到他住处后,逮捕了他。张煌言被关押到杭州,清廷大臣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九月七日,张煌言被杀害在弼教坊,死前他遥望吴山,赞叹道:“多美的山呀!”写绝命词,坐着接受死刑。谥号忠烈。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张煌言,字玄箸,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时以兵事急,令兼试射,煌言三发皆中。慷慨好论兵事。顺治二年,师①定江宁,煌言】;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三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三)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小题1: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3分)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吾与夫子再难   罹_____________ 
盟可邪      负_____________
毋适卫,吾子  苟_____________    出_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宋)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屋皆然比屋:比一比这些屋子。
B.幽阒辽夐,不可状 具,同“俱”,副词,全,都,详细地。
C.亦谪居之胜概也胜概:往事,美景。
D.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第:但,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叙写作者谪居竹楼的乐趣的一组是(3分)
①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②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③焚香默坐,清遣世虑       ④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⑤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⑥宜鼓琴,琴调虚畅  
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描绘了竹楼清幽的环境,表现作者潇洒淡泊的生活情趣和被贬后豁达自适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不满的情绪。
B.文章引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四座历史上有名的高楼与竹楼作对比,表明作者喜爱竹楼、甘愿清苦、鄙夷声色、不慕荣华的高尚情怀。
C.本文详略得当,文章先略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再详写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竹楼内所适宜做的事情:夏听急雨、冬听密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
D.文中多用排比,着力渲染,叙中夹议,寓情于景,特别是对于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各具特色,极富诗意。
小题4: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4分) 
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4分)
(2)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8分,每题2分)
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①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②,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③,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节选自《史记·勾践世家》)
【注】①逢同:越国大夫。②鲍氏:齐国大夫鲍牧。③“伐柯者其则不远”:语自《诗经》,意思是用斧子伐木来做斧柄,样子就在眼前。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胥。子胥曰:“王毋喜!”让:谦让。
B.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役反:从(齐国)回来完差。
C.请成越王曰:……请成:请求跟……讲和
D.吾置王甬东,百家君:统治,治理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与子胥争越议嬴夷门抱关者也
B.伍员貌忠实忍人举欣欣然有喜色相告曰
C.越可逆天乎倔生下,故久立与客语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观越兵入也竭忠尽智,事其君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吴国伍员和越国范蠡忠方直谏的一项是
A.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 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B.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
C.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员谏吴王释齐灭越,吴不听,伐齐取胜后,更不听伍员一句忠言。
B.吴王始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认定伍员欺君,于是赐属镂剑让他自杀。
C.四年后,越趁吴国力衰微伐吴,大胜,迫使吴王向越国求和以图保命。
D.范蠡谏越王:等了二十多年上天才将吴赐越,毋忘会稽之耻。终灭吴。
小题5: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3分)
⑵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也。……龙德三年四月晦,晋师陷郓州,中外大恐。五月,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拜命之日,促装以赴滑台。遂自杨村寨浮河而下,水陆俱进,断晋人德胜(1)之浮梁,攻南城,拔之,晋人遂弃北城,并军保杨刘。彦章以舟师沿流而下,晋人尽弃北城,析屋木编筏,置步军于其上,与彦章各行一岸,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或舟筏覆没,比及杨刘(2),凡百余战。彦章急攻杨刘,昼夜不息,晋人极力固守,垂陷者数四。六月,晋王(3)亲援其城,彦章之军重壕复垒,晋人不能入。晋王乃于博州东岸筑垒,以应郓州。彦章闻之,驰军而至,急攻其栅,自旦及午,其城将拔。会晋王以大兵来援,彦章乃退。七月,晋王至杨刘,彦章军不利。遂罢彦章兵权,诏令归阙,以段凝为招讨使。
先是,赵、张二族挠乱朝政,彦章深恶之,性复刚直,不能缄忍。及授招讨之命,因谓所亲曰:“待我立功之后,回军之日,当尽诛奸臣,以谢天下。”赵、张闻之,私相谓曰:“我辈宁死于沙陀之手,不当为彦章所杀。”因协力以倾之。时段凝以贿赂交结,自求兵柄,素与彦章不协,潜害其功,阴行逗挠,遂至王师不利,竟退彦章而用段凝,未及十旬,国以之亡矣。
[注](1)德胜:即德胜渡,当时黄河上一处重要渡口。
(2)杨刘:即杨刘镇,在今山东东阿东北古黄河南岸。
(3)晋王:即李存勖,其父李克用被唐封为晋王,李存勖袭封。
小题1: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促装以赴滑台促装:催促收拾行李
B.屋木编筏析:拆毁
C.陷者数四垂:接近、快要
D.彦章之军壕复垒重:读chóng,重叠,一层层
小题2:下面最能表现彦章善于作战的一项是(   )
A.水陆俱进,断晋人德胜之浮梁
B.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
C.彦章之军重壕复垒,晋人不能入
D.驰军而至,急攻其栅
小题3:下面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彦章受命于危难之中,凭着自己的作战才能,挽狂澜于既倒,一下子扭转了颓势。
B.彦章能征惯战、骁勇忠烈,但遇上了晋王,终于不敌,也因此被罢了兵权。
C.彦章生性刚烈耿直,曾对亲近的人表示要杀尽败坏朝政的奸臣。
D.段凝谋取兵权成功,当了招讨使。可不到一百天,国家就灭亡了。
小题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1)彦章闻之,驰军而至,急攻其栅,自旦及午,其城将拔。(5分)
(2)素与彦章不协,潜害其功,阴行逗挠,遂至王师不利。(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矜,与武决去。
小题1:下列划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空以身草野B.反欲两主
C.空自亡人之地D.诚甘
小题2:下列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3分)
A.又非亲属B.皆为陛下所成就
C.太夫人已不幸D.且陛下春秋高
小题3:对课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同是劝降,卫律的语言粗俗而直露,李陵的劝降却是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娓娓动听,这体现了作者对人物语言把握的功力
B.“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
C.班固用重墨渲染李陵的劝降,其原因是苏武因李陵而获罪,李陵这样做是知恩图报的表现。
D.写李陵称苏武为“义士”,并为他的精神感动至“泣下霑衿”,从侧面映衬出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从而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为丰满。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3分)
(2)因泣下霑矜,与武决去。(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