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
处乃入山射***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沉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①。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仕吴为东观左丞。
及吴平、王浑登建邺宫酾酒,既酣,谓吴人曰:“诸君亡国之余,得无戚乎?”处对曰:“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岂惟一人!”浑有惭色。
入洛②,稍迁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转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后以母老罢归。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乃先之楚。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远近称叹。
(选自《晋书·周处传》,有删改)
[注] ①二陆:指陆机、陆云兄弟,著名学者,吴国大将军陆逊之孙。②入洛:进入西晋首都洛阳,指归顺晋朝。⑤新平:雍州新平郡(今陕西彬县)。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膂力绝人绝:超过 |
B.州曲患之患:忧患 |
C.具以情告具:全部 |
D.而郡既经丧乱既:……以后 |
A.处乃入山射***猛兽乃入吴寻二陆 |
B.处果***蛟而反欲自修而年已蹉跎 |
C.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先之楚 |
D.后以母老罢归处敦以教义 |
①若此为患,吾能除之 ②乃入吴寻二陆
③抚和戎狄,叛羌归附 ④详其枉直,一朝决遣
⑤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 ⑥乃先之楚
A.①④⑥ | B.①③⑤ | C.②④⑤ | D.④⑤⑥ |
A.周处年少时不拘小节,放纵自己肆意妄为,是地方上的捣乱分子。乡中百姓把他 和山中猛虎、长桥下蛟龙一起看作是当地的三大祸害。 |
B.周处找到陆云,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他。陆云用“古人看重及时改过自新的行为” 这一道理来鼓励他要立志。周处听后变得勤奋好学和守信自律。 |
C.周处担任新平太守的时候,郡中有拖了三十年还没有判决的案件,周处详细了解 其中的是非曲直,仅用一个月时间就都判决完了。 |
D.周处到楚郡后推行教化,又把无主的尸体以及遗弃在野外的白骨加以埋葬,受到 |
小题5:断句及翻译。
(1)请用“/ ”为下列文段断句。(3分)
云 曰 古 人 贵 朝 闻 夕 改 君 前 途 尚 可 且 患 志 之 不 立 何 忧 名
之 不 彰 处 遂 励 志 好 学 言 必 忠 信 克 己
(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3分)
②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1)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言必忠信克己。(每错、漏两处扣1分,当断不断为漏,不当断而断为错。
(2)①周处知道自己被人们厌恶,于是十分感慨,有了改过自新的决心。(“恶”、“为……所”被动结构、句意各1分)
②如果你除掉了它们,那就是全郡的大喜事,不只是消除祸害而已。(“子”、“徒”、判断句各1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患:把……当成祸患(名词意动用法)“患”的后面有动词“之”,再翻译成名词“忧患”就不通了。
点评:当按正常的规则翻译不通时,要考虑这个实词是否已经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就要考虑活用使动被动意动等用法。
小题1:
试题分析:A.都是表顺承连词,“于是”。B.前是表承接连词,“然后”;后是表转折连词,“却”。C.前是主谓间结构助词,不译;后是动词,到。D.前是介词,“因为”;后是介词,“用、拿”。
点评:做好这种题型应该熟练掌握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通过对比甄别,然后迁移到课外的试题上来,如“而”前后是连动关系的考虑是顺承关系,如:余方心动而欲还;前后意思相反的话考虑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后地位是平等的名词形容词就考虑是并列关系,如:蟹六跪而二螯;前是副词后是动词就考虑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等等。
小题1:
试题分析:②体现虚心求教的品质,与“自有主见”不符。③说明政绩卓著,不能直接体现“办事果断”。⑤交待任职经过,非其个人表现。
点评:该考点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接收文中的主要信息,从而准确做出正确的答案。做好这种题必须看清题***要求。
小题1:
试题分析:周处判决拖延多年的案件是在任广汉太守的时候,不是任新平太守时;“一朝”不是一个月,而是一早上。
点评:这一考点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它是指对文言文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对所述的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它要求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的信息、次要的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主旨。
小题1:
(1)试题分析:这种题型做好的方法是:一注意重要的表示停顿的词语如曰者也夫矣等,二注意对称性的句子,三,根据整体内容划,分理清部分之间的关系。
点评:这样的题型一般考查的是《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中的著名片段,所以考生在平时应在这方面有所准备。
(2)试题分析:做好这道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本句文中的意思,并且对重要的实词“恶”“慨然”被动结构“为……所”理解准确。
点评:这种题型应该在掌握文言实词虚词活用特殊句式等基础上正确理解本句话的意思,结合上下文翻译出。
【参考译文】
周处字子隐,是义兴阳羡人。父亲周鲂,任过吴国的鄱阳太守。周处幼年丧父,还没到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的年纪,膂力超过常人,喜欢骑马狩猎,不拘小节,放纵自己肆意妄为,地方上把他当成祸患。周处知道自己被人们厌恶,于是十分感慨,有了改过自新的决心,对父老说:“如今时世和平,年成丰收,(你们)为什么苦恼和不快乐呢?”父老叹息说:“三种祸害还没有被清除,有什么可高兴的呢!”周处说:“(三种祸害)指什么呢?”(父老)回答说:“南山中的白额猛虎,长桥下的蛟龙,加上你一起,就是三种祸害了。”周处说:“如果这些(猛虎与蛟龙)成为了(地方上的)祸患,我可以(为你们)清除它们。”父老说:“如果你除掉了它们,那就是全郡的大喜事,不只是消除祸害而已。”
周处于是进山射***了猛虎,又跳到水中与蛟龙搏斗,蛟龙时沉时浮,在水中游了几十里,而周处始终和它在一起(缠打漂游),过了三天三夜,人们以为(他)已经死了,都互相庆贺。周处最后***死蛟龙归来,听说乡人以为他死了而相互庆贺的事,才知道人们厌恨自己到了极点,于是到吴国寻访陆机、陆云兄弟。当时陆机不在,(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的情况全部告诉(他),说:“(我)想自己修身学好,但已经虚度了年华,恐怕会来不及了。”陆云说:“古人认为早上听到自己的过错而晚上就能改正的行为是可贵的,你的前程还可以有所作为,而且(你应该)担心不能立下大志,何必担心名声得不到彰显呢?”周处于是磨砺心志,勤奋好学,说话(行动)必定忠诚守信,自我约束。满一年后,州府交相征召(他做官)。(他)在吴国担任东观左丞一职。
等到吴国被平定,王浑登上建邺宫(设宴)斟酒,酒醉之后,对吴国人说:“各位是国家灭亡后遗留下的人,能够没有忧伤吗?”周处回答说:“汉朝末年,国家分裂,三国鼎足而立,先是魏国灭亡,后是吴国灭亡,国家灭亡的伤痛,哪里只有一个人(感到了)呢?”王浑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周处)进入洛阳(归顺了晋朝),逐渐升到雍州新平太守,按抚外族,反叛的羌人也来归顺,雍地百姓称赞他。转任广汉太守。郡中有许多积留未决的案件,甚至有拖了三十年还没有判决的,周处详细了解其中的是非曲直,一个早上就判决了。由于母亲年迈,(周处)辞官回家侍奉。不久任楚郡内史,还没有到任,朝廷征召(他)做散骑常侍。周处说:“古人推辞大位,不推辞小职。”于是先到楚郡就任。但楚郡经过战乱之后,新旧居民杂居,风俗不统一,周处用仁义督促百姓,施行教化,又料理好无主的尸体和遗弃在野外的白骨,把它们加以埋葬,这样才接受征召赴任,远近的人都(对他)称许赞叹。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21分。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雪琴与沅弟嫌隙已深,难遽期其水乳。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曾记咸丰七年冬,余咎骆文耆①待我之薄,温甫则曰:“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又记十一年春,树堂深咎张伴山简傲不敬,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
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忝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千人,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 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②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③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
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沅弟昔年于银钱取与之际不甚斟酌,朋辈之讥议菲薄,其根实在于此。以后宜不妄取分毫,不寄银回家,不多赠亲族,此“廉”字工夫也。“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招六千人,季弟并未禀明,径招三千人,此在他统领所断做不到者,在弟尚能集事,亦算顺手。而弟等每次来信索取帐棚子药等件,常多讥讽之词,不平之语,在兄处书函如此,则与别处书函更可知矣。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按时,吾未及见,而申夫④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饮憾!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谦”字工夫也。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更竭诚以图之,此“劳”字工夫也。
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劳”“谦”“廉”三字时时自惕,亦愿两贤弟用之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
(选自《曾国藩家书》,有改动)
【注】①骆文耆:清末重臣骆秉章。 ②霍氏:汉代大将军霍光一族。
③吴主:三国时吴国君主孙亮。 ④申夫:曾国藩的慕僚。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难遽期其水乳遽:立刻,马上 |
B.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渠:第三人称“他” |
C.特不自知耳。特:只是 |
D.时时自惕惕:勉励 |
①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不自知
②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
③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
④吾家方丰盈之际
⑤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更竭诚以图之
⑥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③④⑥ | D.②⑤⑥ |
A.雪琴和沅弟之间出现了很深的嫌隙,原因在于他们的声音和脸色表现拒人于千里之外,而自己却一点也感觉不到。作者现身说法,给他们讲清了这个道理。 |
B.虽然曾家正处鼎盛之际,但作者能居安思危,他借管子的话把“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的规律告诉子弟,表示要与他们一起以“廉”、“谦”、“劳”持家。 |
C.沅弟花钱随意,大手大脚;季弟不作汇报,擅自招兵;书信来往,言词不和;仆从随员的面色言语,颇有气焰。所有这些,作者都直接给予了批评和教育。 |
D.本文虽然有避害远祸、自保富贵的倾向,但作者提出的“廉、谦、劳”始终是值得肯定的做人之德、为官之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深沉的传统文化内涵。 |
(1)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3分)
(2)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无似余与树堂之不自觉乎?(4分)
(3)“谦”字存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
属员。(3分)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于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宗室遗老,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虞自出祖而遣之。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且将军方举大事以求所欲,既灭无罪之君,又雠守义之臣,诚行此事,则燕、赵之士将皆蹈东海而死耳,岂忍有从将军者乎!”瓒壮其对,释不诛也。拘之军下,禁其故人莫得与通。或说瓒,瓒乃纵遣畴。
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伤、犯盗、诤讼之法,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受。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
畴常忿乌丸昔多贼***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太祖北征乌丸,畴献掩其不备之计,遂大斩获。以功封侯赐邑,畴固让。太祖知其至心,许而不夺。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太祖亦不问。畴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太祖赐畴车马谷帛,皆散之宗族知旧。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更:另外 |
B.直趣朔方,循间径去趣:通“趋” |
C.购求获畴购:悬赏 |
D.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夺:强行改变 |
①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
②三府并辟,皆不就
③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
④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
⑤为约束相***伤、犯盗、诤讼之法
⑥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
A.①②④ | B.②③⑥ | C.①③⑤ | D.④⑤⑥ |
A.田畴奉命出使,不事排场,轻装简从,绕小路而行,顺利到达长安,的确不辱使命。 |
B.朝廷封官,田畴固辞不受,三府征召,田畴也予拒绝,这表现了田畴的忠义。 |
C.田畴率众入山,一方面是为避开公孙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积蓄力量为刘虞报仇。他在徐无山中表现出很高的管理才能。 |
D.袁绍父子给田畴官做,他一律加以拒绝;而曹操北征乌丸,田畴主动出谋划策,其目的是借助曹操的力量报公孙瓒之仇。 |
⑴三府并辟,皆不就。愿归侍虞。(4分)
⑵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3分)
⑶以功封侯赐邑,畴固让。(3分)
李疑尚义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失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①愿士②,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选自《续藏书孝义名臣》)
注释:①姁姁(xǔ xǔ):和悦貌。 ②愿士:谨慎老实之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假:借 |
B.籍其数而封识之。籍:登记入册 |
C.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脱:倘若,如果 |
D.疑姁姁愿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壮烈:勇敢而有气节 |
A.①我不幸被疾矣②妆成每被秋娘妒 |
B.①面发囊②探石发穴,靡计不施 |
C.①籍其数而封识之②籍吏民,封府库 |
D.①举世混浊,清士乃见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A.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 |
B.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
C.人用是多疑 |
D.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 |
A.希望社会上的人崇尚道义,患难相恤,不图回报 |
B.希望社会上的人以诚相待,助人为乐,继承古风 |
C.痛感世俗以貌取人,埋没清士,毒化社会风气 |
D.痛感世俗嗜利忘义,以李疑之事劝谕世人 |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和课文原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5分)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4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胜:古音shēng,完,尽。 |
B.养生丧死憾,王道之始也。养生:保养身体。 |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勿夺其时:不要抢时间。 |
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读wáng,为王,使……归顺。 |
① 野芳发而幽香 ②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A.两个“发”不同,两个“以”相同 |
B.两个“发”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
C.两个“发”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
D.两个“发”相同,两个“以”不同 |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①,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注释】①东阳徐生:即徐无党,欧阳修的学生。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为圣贤者所以:……的原因 |
B.今之学者学者:读书人 |
C.稍稍见称于人稍稍:稍微 |
D.如水涌而山出山出:从山间涌出 |
A.鸟兽之为物施之于事 |
B.而为死则同则又有能有不能也 |
C.虽死而不朽能不朽而存也 |
D.忽焉以死者三者同归于泯灭 |
A.本文用大量篇幅论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之所以不朽,并将“修之于身”放在最高位置,“见之于言”放在第三,明显流露出了重道轻文的思想。 |
B.本文第三段认为立言“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于此可见,文章难工,传世尤其不易,这是自古以来文章之士的悲哀,作者借此警示徐无党,同时以自警。 |
C.文章通过比较法层层筛选,一步一步推出中心,首先则拿“施事”与“见言”比较,再拿“施事”、“见言”与“修身”比较,从而突出修身为首要之道。 |
D.本文题旨深刻,表达显露,愤语遍布全篇,愤愤之气溢于笔端,但是对学生徐无党却是爱深言切,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充分体现了欧阳修的宗师风范。 |
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
(2)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
(3)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最新试题
- 1如图是某厂连续7年产量增长率(相对于上年的增长率)统计图,仔细观察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几年产量有增有减B
- 2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16-y220=1的左、右焦点,P在双曲线上,且PF2=5,则cos∠PF1F2_____
- 3函数y=3sinxcosx+cos2x-12的最小正周期是( )A.π4B.π2C.πD.2π
- 4【题文】已知函数,若函数满足=-(1)求实数a的值。 (2)判
- 5如图所示某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各段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以判定( )A.小
- 6. The boy was sitting at the desk, ______ hard when his moth
- 7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为________Ω;将甲和乙
- 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沿水平
- 9【题文】简答题(5分)简述宝黛爱情故事,并指出其思想意义。
- 10已知0.2m<0.2n,则m,n的大小关系是( )A.m>nB.m=nC.m<nD.不能确定
热门考点
- 1下列A~D四组反应中.其中I和Ⅱ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IIIA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把金属铁放入稀硝酸中BCa(H
- 2一小球的质量是2kg,从距地面为45m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下落20m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为 _______
- 3【题文】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
- 4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这两家商店虽然都地处闹市,但管理不一样,效益迥然不同。 B、对
- 5Do you know whether __________ back next week? If he _______
- 6某电厂冷却塔的外形是如图所示双曲线的一部分绕其中轴(即双曲线的虚轴)旋转所成的曲面,其中A、A′是双曲线的顶点,C、C′
- 7结合课文《陈涉起义》翻译下列句子,并说明其句式。①陈胜者,阳城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The girl ________ nothing ________ common ________ her siste
- 9根据以下提示,结合事例,用英语写一篇短文。Encouragement from a friend plays a ver
- 10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 所对的边,且满足(2b-c)cosA=acosC。(1)求A的大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