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①。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下笔构想,与古为侔。精裁密致,...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下笔构想,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子周六、周七,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释:①系孙:远世子孙。 ②郁悼(yù yáo):通“郁陶“,忧思郁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古为侔: 齐等
B.与之事图: 谋划
C.以男女钱质:以人或财物抵押、担保
D.时人之义: 通“议”,译为“议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后魏侍中济阴公系孙当时流辈咸推
B.同辈七人俱贬如何母偕行
C.***文十数篇览之者之凄恻
D.吾禹锡为执友名动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柳宗元的才学或品行的一组是(    )(3分)
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②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人之郁悼      ③为***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④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⑤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⑥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宗元多次升官,又多次遭贬官,起起伏伏,而他一生著述颇盛,坎坷的仕途境遇又造就了他感时伤世的文学创作。
B.王叔文曾经将柳宗元等人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后来运动失败,王叔文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
C.柳宗元不忍心看到好朋友刘禹锡远赴边疆播州任职而不能与年老的母亲团聚,因此主动提出要与刘禹锡交换任职的地方。
D.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大胆改革柳州恶俗,并且出私钱将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小题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3分)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把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②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1)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每错两处扣一分)
(2)①于是立即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②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都不以数千里为远来跟随柳宗元学习。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D(D时人义之的“义”是意动用法,应译为“认为......有义气”)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2:试题分析:B(B两个“与”都是介词“跟,同”;A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C第一个“为”是动词“写作”,第二个“为”是介词;D第一个“于”是介词“与,跟”,第二个“于”是介词“在”。)
点评:这种题型是考虚词题最常见的题型,相对而言也比较简单,只要能将各个句子看懂,分辨出这几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
小题3:试题分析:C(②写的是柳宗元遭放逐的经历和体验,③说的是读者读屈原***体文章后为他悲惨的经历而伤心,⑥讲的是观察使裴行立为柳宗元处理善后的事迹。)
点评:做本题首先要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直接表现,有的却不是。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
小题4:试题分析:B(“王叔文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不正确,应该是“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5: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翻译出“草”1分,翻译出“以”1分,句意1分。(2)这个句子中翻译出“远”的意动用法1分,翻译出“师法”1分,句意1分。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文言文参考译文】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的远世之孙。曾伯父祖奭,是高宗朝的宰相。父亲柳镇曾任太常博士,最后官做到侍御史。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精心削减,缜密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803),柳宗元任监察御史。
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行走文章。作***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侧哀婉。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即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都不以数千里为远来跟随柳宗元学习。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为成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子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核心考点
试题【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①。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下笔构想,与古为侔。精裁密致,】;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犯京师,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冯延绪传诏抚谕,谓车驾出郊定和议,令诸道罢兵。汲谓副总管高公纯曰:“诏书未可遽信。”公纯问故,汲曰:“诏下以去年十二月,邓州去京七百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公纯难之,汲请自行,公纯不得已俱至南阳,不进,汲独驰数十骑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服恸哭。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就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帝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金人奄至,***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民有请涉山作寨以避敌者,汲曰:“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乃下令曰:“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余从便。”得敢死士四百人,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皆感服,无一人失期。
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犄之。汲自以牙兵四百登阵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敌却。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代公纯摄帅事寻:不久
B.公纯之难:诘难,责难
C.寅出午反:通“返”,返回
D.敌大至,汲之死:为……而战死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命其银朱急攻京西命戚鼎将兵三千逆战
B.麾其众以待汲自以牙兵四百登
C.邓州京七百里军中请汲,汲不许
D.谍邓州为帝行在所就加直龙图阁、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刘汲“有谋略”的一组是(    )  (3分)
①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
②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
③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
④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
⑤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
⑥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刘汲认为“诏书未可遽信”,理由是诏令到达的时间过长,议和之后没见退兵。
B.刘汲独自率领几十名骑兵奔赴都城,但是二帝已经北行,刘汲穿上白衣服恸哭。
C.刘汲为了坚守城池,召集城中有才能和武力从军的人留下来,敢死战士有四百人,让做官的人把家人送走,众人都感动佩服。
D.赵宗印从小道隐蔽行军,随后来到戚鼎的军队中,指挥军队布阵来等待敌人,敌人到来之后他们都作殊死战斗。
小题5:翻译(10分)
(1) 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4分)
(2)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3分)
(3)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亢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命下吏交给B.匈奴七百余里   击退
C.以黔首   使……愚昧D.收天下之军队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小题3:从文言特殊句式的角度,选出与“为天下笑者,何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3分)
A.不拘于时B.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颈而观其政。而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         (《过秦论•中》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士民弊。罢:通“疲”,疲劳
B.强侵弱,众寡暴:暴利
C.既元元之民得安其性命冀:希望
D.是以民之道牧:治理
小题2:下列加线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五霸既殁,令不行天下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B.百姓穷困主弗收恤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C.天下莫不引颈而观皆出于此乎
D.天下士斐然向风而迁徙徒也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倾覆了。
B.兼并天下不妨采用一些诈力手段,但安定之后,想保有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义。
C.天下百姓诚心仰上表明他们要求过安定的生活,这表明秦的统一是符合民心的。
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变化,仍以诈力统治天下,终于导致秦王朝灭亡。
小题4:古文翻译,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废王道而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3分)
(2)內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上》)(4分)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击匈奴,获西祁王,擢为后将军
神爵元年春,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等勘略小种,背叛犯塞,攻城邑,***长吏。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无逾于老臣者矣。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
充国至金城,常以远斥候(侦察兵)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初,罕羌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欲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即留雕库为质。充国以为亡罪,乃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充国计欲以威信招降罕羌及劫略者,解散虏谋,
七月,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后罕竟不烦兵而下。遂上屯田奏,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
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明年五月,充国奏言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请罢屯兵,奏可,充国振旅而还。
  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年八十六,甘露二年薨,谥曰壮侯。
(选自《汉书·赵充国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通知:通晓B.使御史大夫问谁可者将:带领
C.后罕不烦兵而下竟:竟然D.充国旅而还振:整顿
小题2:下列各组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逾老臣者矣 / 不拘时,学于余
B.行必战备,止必坚营壁 / 不足外人道
C.充国计欲威信招降罕羌及劫略者 / 拜为上卿,勇气闻于诸侯
D.缓则走不顾 / 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充国“有大略”的一组是
①无逾于老臣者矣   ②常以远斥候为务    ③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④充国徐行驱之     ⑤虏赴水溺死者数百  ⑥言欲罢骑兵万人留田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②③⑤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充国年轻时就喜爱将帅的节操,学习兵法,了解边情,行军打仗时爱士卒,沉着稳重,这都是他作战取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B.赵充国根据叛羌的情况,采取了以守为主的战略。他到金城后,常常把派侦察兵到远处侦察作为重要事务。行军途中,他小心谨慎,避免伤亡,计划好再作战。到西部都尉府后,敌人多次挑战,他都坚守不应战。
C.赵充国还对敌人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先零羌劫持胁迫那些小部落一起反叛,罕羌首领事先派雕库向都尉报告,都尉扣押雕库作人质,赵充国放他回去,让他告诉首领:要与先零羌保持距离。他进兵到罕羌地域,下令不准焚烧村落,只可到田中去牧马,从而取得了罕羌的好感。
D.赵充国等到敌人久屯松懈之时,引兵去攻击,敌人望风而逃,他只慢慢地追赶,掳获了大量的牛羊车马。打胜仗后,他上书请求撤除骑兵,只留万名士兵在当地屯田。到第二年五月,敌人投降的达三万多人,祸患平息,他请求撤除屯田士兵,整顿队伍,凯旋而归。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诸校皆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降及斩首五百余人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
                                                                           
②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判铨欧阳修为之请,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充言:“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副使。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为外臣,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数十人。光亦以充可告语,与之书曰:“自新法之行,中外汹汹。民困于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觉悟,一变敝法。”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为所诎。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
  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为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所言于上,人莫知者。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帝益悲之。世谓充心正而力不足,讥其知不可而弗能勇退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一)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累,不得改京官因为
B.充请招还故地,以爵秩笼络
C.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案件
D.帝独明其他无,没有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吴充性格“沉稳周密”的一组是(    )
A.充深思之,终不能用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
B.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
C.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等数十人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
D.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吴充还未成年就考中了进士。做吴王宫教授时,得到宠爱。在与皇帝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要数吴充最年轻。
B.欧阳修因为替胡宗尧讲话被仇家陷害,吴充向皇上进言强调欧阳修的忠直,使得欧阳修免于外放,得以留在京城。
C.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却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太相同;在王安石离开朝廷后,吴充也曾想改变他的一些做法,所以请求皇上召回司马光等人。
D.吴充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但世人评价他是为人正直却能力不足,而且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时还不懂得急流勇退。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 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5分)
答:                                                                                       
②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