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亲士民,以暴虐为天下始。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亡。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嗷嗷(众多的愁怨声),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以礼天下,天下集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应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贾谊《过秦论》)
小题1: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判断 |
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同“倘”,如果 |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使……灭族 |
D.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甘:认为甘美 |
A.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亡 |
B.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
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A.奉之(指秦)弥繁,侵之(指六国)愈急 |
B.刺客(指荆轲)不行,良将(指李牧)犹在 |
C.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其中①②③之“后人”指代对象相同) |
D.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指秦之暴政) |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判:分清,意思是清清楚楚。
小题2:都解释为“爱惜、爱护”;A项,丧失(土地)/灭亡;B项,借鉴/学习;D项,暴露/晒。
小题3:①、②、④之“后人”指代对象相同,为“秦后之人”;③之“后人”指“唐后之人”。
理解文中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运用代入法时除了考虑上下文,还要考虑语法问题,哪一点不符也不正确。另外也可以调取自己积累的知识量来判断答案。因此文言文词语的积累也很重要。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要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②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③,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释】①三王: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②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③浃和:和睦。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词列三王之次次:次序、行列 |
B.移刺袁州刺:担任刺史 |
C.窃寄目偿所愿焉偿:满足 |
D.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造:制造 |
①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②袁于南昌为属邑 ③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④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 ⑤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⑥窃喜载名其上
A.①②④ | B.④⑤⑥ | C.②④⑥ | D.①③⑤ |
A.韩愈极力倡导古文,却称赞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壮其文辞”,以能“词列三王之秋”为荣,韩愈还是认为古文不如骈文的。 |
B.本文仅用数语记叙重修滕王阁之事,其余几乎均围绕向往滕王阁而不得来抒写,既抒写自己向往之情,也颂扬了王仲舒的政绩。 |
C.文章三次写自己没有游滕王阁的原因,其中写前两次不得游是第三次不得游的衬笔。 |
D.作者写第三次不得游滕王阁,实际上又是叙王仲舒政绩的衬笔,将王仲舒的政绩不经意中叙人。 |
(1)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
译:
(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译: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之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作者:明代·王世贞)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诈赵而胁其璧胁:威逼 |
B.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绐:欺骗 |
C.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僇:通“戮”,*** |
D.臣请就死于国就:接受 |
A.①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B.①入璧而秦弗予城 ②毕礼而归之 |
C.①以一璧之故而失信于天下 ②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D.①若其劲渑池 |
小题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直”在赵国的一组是( )
①入璧而秦弗予城 ②秦出城而璧归 ③璧入而城弗予
④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⑤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⑥使舍人怀而逃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④⑤⑥ | D.①③④ |
A.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作者却不赞同这一看法。 |
B.作者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是虚情,借此来窥视赵国是实情。 |
C.作者认为蔺相如派手下的人怀揣和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在秦国。 |
D.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他在渑池与秦国的强硬较量,柔韧使廉颇惭悟,就显出了他过人的才能。 |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故太尉杨彪收付县狱,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并属宠:“但当受辞,勿加考掠。”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数日,求见太祖,言之曰:“杨彪考讯无他辞语。当***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太祖即日赦出彪。初,彧、融闻考掠彪,皆怒,及因此得了,更善宠。
关羽围襄阳,宠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为羽所没。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会徐晃等救至,宠力战有功,羽遂退。
太和四年,拜宠征东将军。其明年,吴将孙布遣人诣扬州求降,辞云:“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刺史王凌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而为凌作报书曰:“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宠会被书当入朝,敕留府长史:“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凌于后索兵不得,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人往迎之。夜掩击,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景初二年,以宠年老徵还,迁为太尉。宠不治产业,家无馀财。诏曰:“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宠前后增邑,凡九千六百户,封子孙二人亭侯。正始三年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卷二六》)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故太尉杨彪收付县狱狱:监狱 |
B.少府孔融等并属宠属:同“嘱”,托付 |
C.但当受辞,勿加考掠掠:掠夺 |
D.恐吾军掎其后耳掎:牵制 |
A.当***者宜先彰其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B.羽所以不敢遂进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C.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为羽所没。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D.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 |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满宠清正、廉洁、勇敢的一组是( ) (2分)
(1)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 (2)宠不治产业,家无馀财
(3)山水速疾,冀其不久 (4)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
(5)宠以为必诈,不与兵 (6)宠会被书当入朝
A.(1)(3)(5) | B.(1)(2)(4) |
C.(2)(4)(6) | D.(3)(5)(6) |
A.面对收到监狱后有人为之说情的杨彪,满宠执法有度,最终得到了荀彧和孔融的谅解。 |
B.关羽攻打樊城,曹仁没有听信逃走来保全自己的规劝,而是采纳满宠的建议,决一死战。 |
C.吴国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请求投降,满宠识破了他的伎俩,阻止了王凌派兵迎接。 |
D.景初二年,因为年老,满宠被召回,迁升为太尉。 |
(1)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4分)
(2)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2分)
周必大传
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孝宗践祚①,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明日宣手诏,谓:“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必大入谢曰:“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举职,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未几,辞直学士院。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必大奏曰:“昨举朝以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劳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
注:①践祚:即位,登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缴驳不辟权幸辟:避开 |
B.朕知卿举职举职:尽职 |
C.自章、蔡沮士气沮:沮丧 |
D.逐人才,流弊至今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病 |
A.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 /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 |
B.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
C.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D.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 /(亚父)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
①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②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 ③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 ④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⑤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 ⑥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 ⑦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⑧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
A.②⑤⑦⑧ | B.①②③⑦ | C.②③⑤⑦ | D.④⑥⑦⑧ |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楚国官名,主管楚国屈、景、昭三姓王族的事物)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gǔ)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bū吃)其糟而啜其醨(lí薄酒)?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中赶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yi)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小题1:下列加线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淈:浑浊,使动用法,即弄浑浊 |
B.是以见放见:看见 |
C.鼓枻而去枻:船板 |
D.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缨:帽带 |
A.“颜色”、“形容”都是古今异义是用法。 |
B.“何故”、“是以”两个短语在词序上的特点不相同。 |
C.“察察”“汶汶”“皓皓”三个叠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不全相同 |
D.本篇表现了屈原不愿同流合污,宁愿“伏清白以死直”的高尚品质。 |
A.干什么事都应从实际出发。 |
B.干什么事都不能呆板。 |
C.渔父用打比方的方法在讲“与世推移”的世俗道理。 |
D.渔父用打比方的方法阐明处事要灵活的道理。 |
。
小题5:对于文中“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原因,渔父的看法是: 。
小题6:文言翻译
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文:
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译文:
最新试题
- 1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接近成年人实际的是( )A.质量为70kgB.体重为60NC.身高为1700cmD.走一步长为10c
- 2下列现象中属于意识现象的有 ①刺激感应性②自然科学③宪法④鹦鹉学舌⑤“十二五”规划⑥和平与发展⑦紫外线A.②③⑤B.①②
- 3_________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颗粒。
- 4I’m Class Two Li Fang and Zhang Xia.A.in, andB.at
- 5书面表达。 假如你是汤姆,因患感冒今天不能上学.请根据提示,用4-6句话给你的老师写一张请假条,说明你不能
-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草坂膨胀寻章摘句食不裹腹B.驰骋强弩远见灼识寥若晨星C.编辑笑靥暗度陈仓头昏脑涨D.云
- 7如图是用V形架托起两个钢管的横截面示意图.若V形角a=60°,细钢管的外径为20mm,则粗钢管的外径为( )A.60m
- 8小明测得家庭常用物质的pH值如下表,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BCD物质白醋牛奶鸡蛋清肥皂pH36810
- 9下图是***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
- 10如图,清清小朋友将一张等腰梯形纸片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新的所学特殊图形,这个新的图形一定是( )A.三角形B.平行四
热门考点
- 1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孩子们使用网络语言,对于社会、学校、家长不应放任自流,应该引导孩
- 3根据下面的对话情景,在每一个空白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句子,使对话的意思连贯、完整。 A: Have you heard th
- 4---____potato salad is good. --- I’m very glad you like it.
- 5Mary is a ______ high school student. [ ]A. 14-year-old
- 6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能制成的B.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能转化为其他
- 7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
- 8已知x2-3x+1=0,则=( )。
- 9在锐角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值是________.
- 102004年国家食品监督局发出公告“警惕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CH2=CH—CONH2)”,丙烯酰胺对人体可造成神经毒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