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9分)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9分)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救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为人忍暴,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瑕丘江生谷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父偃之 疾:嫉妒
B.仲舒弟子者遂:成功
C.瑕丘江生谷梁《春秋》 为:撰写
D.《春秋》之义正之 以:根据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董仲舒“专心治学”或“为人廉直”的一组是
①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  ②进退容止,非礼不行
③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④董仲舒以弘为从谀
⑤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⑥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
A.①②⑤B.③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董仲舒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
B.董仲舒为中大夫后,在家写了《灾异之记》。这时辽东高帝庙火灾,主父偃就窃其书上奏天子,认为书中有指责讥讽朝政之意。
C.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因此就憎恨董仲舒,故意推荐他去担当狠毒暴戾的胶西王之相。
D.董仲舒的弟子中官运通达的,做到了大夫之职;谒者、掌故的则有百余人。而董仲舒的儿子和孙子也都因精通儒学做了高官。
小题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3分)
译文:  
(2) 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4分)
译文:  
(3) 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3分)
译文: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1)(董仲舒)出入时(注意)仪容举止,不合乎礼仪的绝不去做(或:董仲舒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规矩),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注意“容止”、“非礼”、“师尊”,句意通顺。)
(2)他依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求阴阳之道交替运行的原因,因而求雨时关闭种种阳气,放出种种阴气(注意“所以”、“错行”、“诸”,句意通顺。)
(3)自从公孙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较了谷粱学和公羊学的经义,最后采用了董仲舒所传授的公羊氏的学说。(“集”、“义”、“用”,句意通顺。)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为:研讨,学习。“从常识上就可以看出该选项的错误。《谷梁》”是“《春秋谷梁传》”的同义词。《春秋谷梁传》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旧说鲁人谷梁赤“受经于子夏,为经作传”。实际应是孔门讲习《春秋》的若干代学者集体的论议,整理编著成书的年代不晚于汉初。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宜采用排除法,②是说董仲舒讲礼仪;③是说董仲舒的治国策略;⑥是讲董仲舒对《春秋》最为精通,名望甚高。这三句都不符合题***筛选要求,这样可排除ABC这几个选项。①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表现“专心治学”;④表现“正直”;⑤表现“清廉”;
小题3:试题分析:B项张冠李戴,“主父偃就窃其书上奏天子,认为书中有指责讥讽朝政之意”错,“认为书中有指责讥讽朝政之言”的不是“主父偃”,是“诸生”
小题4:试题分析:从句子的特点来看,没有什么明显的特殊句式,只是要把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把握住,翻译准。这几个句子中要注意句子中的双音节词,并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容止,仪容举止;非礼,不合乎礼仪;师尊,师法、敬重;所以,……的原因;错行,交替运行。另外,还要注意这样几个词的翻译:诸,谦词,之于;集,收集;义,名词,经义;用,动词,第3句中的前一个“用”指“重用”,后一个“用”指“采用”。翻译后要注意句意的通顺。
(一)译文:
董仲舒,是广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当今皇上即位后,他出任江都国相。他依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求阴阳之道交替运行的原因,因而求雨时关闭种种阳气,放出种种阴气,止雨时则方法与之相反。这种做法在江都国实行,无不实现了预期的效果。后来他被贬为中大夫,居家写作了《灾异之记》。这时辽东高帝庙发生火灾,主父偃嫉妒他,就窃取了他的书上奏天子。天子召集众儒生把书拿给他们看,儒生们认为其中含有指责讥讽朝政之意。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不知道这是自己老师的著作,认为它愚蠢至极,于是把董仲舒交法官论罪,判处死刑,但是皇上降诏赦免了他。于是董仲舒始终不敢再讲论灾异之说。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这一时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边境内外少数民族的侵扰,公孙弘研究《春秋》成就不及董仲舒,但是他行事善于迎合世俗,因此能身居高位做了公卿大臣。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憎恨他,就对皇上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担当胶西王的国相。”胶西王为人狠毒暴戾,但是一向听说董仲舒有美德,也很好地礼遇他。董仲舒害怕居官日久会惹祸上身,就称病辞官回家。直至逝世,他始终不曾营治私产,而一心以研究学问写作论著为本职。所以自汉朝开国以来历经五朝,期间只有董仲舒对《春秋》最为精通,名望甚高,他师承传授的是《春秋》公羊学。
瑕丘人江生研究《春秋》谷粱学。自从公孙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较了谷粱学和公羊学的经义,最后采用了董仲舒所传授的公羊氏的学说。
董仲舒的弟子中有成就的人是:兰陵人褚大,广川人殷忠,温人吕步舒。褚大官至粱王国相。吕步舒官至长史,手持符节出使去决断淮南王刘安谋反的罪案,对诸侯王敢于自行裁决,而不加请示。他根据《春秋》经义公正断案,天子都认为很对。弟子中官运通达的,做到了大夫之职;谒者、掌故的则有百余人。而董仲舒的儿子和孙子也都因精通儒学做了高官。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9分)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数十辈 无论:不止,岂止
B.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迨:等到
C.坐客乃西顾而叹 西顾:看着西面
D.其夜,华林部马伶 过:责备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其士女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②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B.①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得之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C.①日侍昆山相国朝房②且立石其墓之门
D.①华林部相与罗拜去②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在一次演唱会中他卸妆逃走是因为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而李伶又不肯授技于马伶,说明当时演艺界竞争激烈、互相倾轧。
B.马伶作为一位有名的演员,在经历一次演出失败之后,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励志奋发,远走几千里,不惜为人奴仆去深入生活,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终于塑造出了深受观众赞赏的舞台形象。
C.侯方域推测,倘若马伶去了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他就仍然不会回来。并感叹说马伶具有如此坚定的意志,取得精湛的技艺是无须再问的了。
D.两次会演,马伶始败终胜。这个故事表明,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家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深入生活,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探索,闭门造车是不能取得高度成就的。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4分)
 
⑵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分)
  
⑶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开口辄以《三百篇》《十九首》为准,六朝而下,渐不满意。至宋人,殆不齿矣。然世 间万 变 皆 于 古 不 同 何 独 文 章 而 可 以 一 律 限 之 乎 就 使 后 人 所 作 可 到 《 三 百 篇 》 亦 不肯 悉 安 于是 矣。凡文章须是典实过于浮华,平易多于奇险,始为知本末。
(节选自王若虚《滹南诗话》)
小题2:《三百篇》又称什么?其内容由哪几部分组成?(2分)
《》;
小题3:概括文中作者对写作诗文的看法。(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柳宗元
先君讳镇,字某。天宝末,经术高第。遇乱,奉德清君夫人载家书隐王屋山。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合群从弟子侄讲《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无倦,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遁世无闷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先君独乘驴无僮御以出,求仁者冀以给食。尝经山涧,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无苦。被濡涂以行无愠容,观者哀悼而致礼加焉。
既而以为天子平大难,发大号,且致太平,人罹兵戎,农去耒耜,宜以时兴太学,劝耦耕,作《三老五更议》,斋沐以献。道不用。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尚父汾阳王居朔方,备礼延望,授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节度推官,专掌书奏,进大理评事。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桢干,斥候者边鄙之视听,不可以不具。作《晋文公三罪议》《守边论》,议事确直,世不能容。表为晋州录事参军。
晋之守,故将也,少文而悍,酣嗜***戮,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守大怒,投几折箦,而无以焉。终秉直以免于耻,调长安主簿。居德清君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 “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后数年,登朝为殿中侍御史,会宰相与宪府比周,诬陷正士,以校私仇。有击登闻鼓以闻于上,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为相者不敢恃威以济欲,为长者不敢怀私以请间,群冤获宥,邪党侧目,封章密献,归命天子,遂莫敢言。逾年,卒中以他事,贬夔州司马。居三年,丑类就殛,拜侍御史。制书曰:“守正为心,疾恶不惧。”贞元九年,宗元得进士第。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有司以闻。上曰:“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是岁五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五。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以求食间:从小道
B.道不用果:果然
C.而无以焉夺:改变
D.群冤获宥:赦免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深处修业上命先君总三司听理
B.少文悍哀有过礼不逾
C.居德清君丧至则平反
D.表晋州录事参军吾知其不子营私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镇有一次独自骑着驴外出,请求具有仁心的人希望能赠给一些食物,路过山涧时洪水突然爆发,幸亏水流冲进大沟中,他才没有遇难。
B.尚父汾阳王很欣赏柳镇的才能,准备了礼物来看望延请他,授予他左金吾卫仓曹参军的职务,让他担任节度推官,专门掌管书信和奏疏。
C.柳镇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悲哀得非常厉害却行为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吏部还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
D.贞元九年,柳镇的儿子柳宗元考中进士,皇上问有关官员说:“该不会是以朝廷官员儿子的身份蒙混进来的吧?”有关官员将实际情况汇报给他。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3分)
                                                                   
(2) 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桢干,斥候者边鄙之视听,不可以不具。(4分)
                                                                   
(3) 会宰相与宪府比周,诬陷正士,以校私仇。(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愈生三岁而孤,养于父兄从:堂房亲属
B.操行坚正,于世务拙:笨拙,不擅长
C.是改太子右庶子坐:定罪
D.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石勒:雕刻
小题2:下列能直接表现韩愈“操行坚正”的一组是(3分)
①宫市之弊,……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     ②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
③其辞多叙裴度事                         ④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
⑤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 ⑥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A.②③⑤B.①④⑥
C.①②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
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
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句及《师说》中的句子。(10分)
⑴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3分)
⑵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4分)
⑶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齐武闵王冏①,字景治,献王攸之子也。少称仁惠,好施,有父风。初,攸有疾,武帝不信,遣太医诊候,皆言无病。及攸薨,帝往临丧,冏号踊诉父病为医所,诏即诛医。由是见称,遂得为嗣。
元康中,拜散骑常侍,领左军将军、翊军校尉。赵王伦密与相结,废贾后,以功转游击将军。冏以位不满意,有恨色。孙秀微觉之,且惮其在内,出为平东将军、假节,镇许昌。伦篡,迁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欲以宠安之。
冏因众心怨望,潜与离狐王盛、颍川王处穆谋起兵诛伦。伦遣腹心张乌之,乌反,曰:“齐无异志。”冏既有成谋未发,恐或泄,乃与军司管袭***处穆,送首于伦,以安意。谋定,乃收袭***之。冏屯军阳翟,伦遣其将闾和、张泓、孙辅出堮坂,与冏交战。冏军失利,坚垒自守。会成都军破伦众黄桥,冏乃出军攻和等,大破之。及王舆废伦,惠帝反正,冏诛讨贼党既毕,率众入洛,顿军通章署,甲士数十万,旌旗器械之盛,震于京都。天子就拜大司马,加九锡之命,备物典策,如宣、景、文、武辅魏故事。
冏于是辅政,居攸故宫,置掾属四十人。大筑第馆,北取五谷市,南开诸署,毁坏庐舍以百数,使大匠营制,与西宫等。凿千秋门墙通西阁,后房施钟悬,前庭舞八佾,沈于酒色,不入朝见。坐拜百官,符敕三台,选举不均,惟宠亲昵。以车骑将军何勖领中领军殿中御史桓豹奏事,不先经冏府,即考竟之。于是朝廷侧目,海内失望矣。南阳处士郑方露版极谏,主簿王豹屡有规,冏并不能用,遂奏豹***之。有白头公入大司马府大呼,言有兵起,不出甲子旬,即收***
冏骄恣日甚,终无悛志。
(选自于《晋书》,有删减)
【注】①冏:司马礒。②三台:汉代对尚书、御史、谒者三台的总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少称仁惠,好施 振:救济
B.冏号踊诉父病为医所诬:捏造罪状陷害人
C.伦遣腹心张乌之 觇:侦察
D.主簿王豹屡有规箴:规劝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送首于伦,以安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会成都军破伦众黄桥州司临门,急星火
C.凿千秋门墙通西阁问征夫前路
D.不出甲子旬,即收***而莫夭阏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司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司马攸死后,武帝听了齐武闵王冏的话后,下诏诛***了太医。
B.冏把军队驻扎在阳翟,司马伦派他的将领闾和、张泓、孙辅从堮坂出兵,与冏交战。冏的军队失利,筑坚垒自守。
C.冏于是辅政,居在司马攸以前的宫殿,设置了掾属四十人,大筑宅第馆舍,北边收取五谷买卖市场,南边开设各种官署,毁坏的房舍用百计算。
D.殿中御史桓豹向天子奏事,没有先经冏的府第,最终考验他,于是朝廷畏惧,天下大失所望了。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孙秀微觉之,且惮其在内,出为平东将军、假节,镇许昌。(4分)
 
(2)坐拜百官,符敕三台,选举不均,惟宠亲昵。(4分)
 
(3)冏骄恣日甚,终无悛志。(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