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安成康王秀,字彦达,文帝第七子也。天监元年,封安成郡王。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属饥年,以...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安成康王秀,字彦达,文帝第七子也。天监元年,封安成郡王。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属饥年,以私财赡百姓,所济甚多。
六年,为江州刺史。将发,主者求坚船以为斋舫。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乃教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既而遭风,斋舫遂破。及至州,闻前刺史取征士陶潜曾孙为里司,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胤?”即日辟为西曹。时夏水泛长,津梁断绝,外司请依旧僦度,收其价。秀教曰:“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利之乎?”给船而已。
寻迁荆州刺史,加都督。立学校,招隐逸。辟处士河东韩怀明、南平韩望、南郡庾承先、河东郭麻等。是岁,魏县瓠城人反,***豫州刺史司马悦,引司州刺史马仙琕,仙琕签荆州,求应赴。众咸谓宜待台报,秀曰:“彼待我为援,援之宜速,待敕非应急也。”即遣兵赴之。
及沮水暴长,颇败人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使长史萧琛简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百余人,百姓甚悦。荆州常苦旱,咸欲徙市开渠,秀乃责躬,亲祈楚望。俄而甘雨即降,遂获有年。及去任,行次大雷,风波暴起,船舻沦溺,秀所问唯恐伤人。
十三年,为郢州刺史,加都督。郢州地居冲要,赋敛殷烦,人力不堪,至以妇人供作。秀务存约己,省去游费,百姓安堵,境内晏然。
夏口常为战地,多暴露骸骨,秀于黄鹤楼下祭而埋之。一夜梦数百人拜谢而去。每冬月,常作襦裤以赐冻者。
迁雍州刺史,在路薨。武帝闻之,甚痛悼焉。初,秀之西也,郢州人相送出境,闻其疾,百姓商贾咸为请命。及薨,四州人裂裳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
秀美容仪,每在朝,百僚属目。性仁恕,喜愠不形于色。左右尝以石掷***所养鹄,斋帅请按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在都旦临公事,厨人进食,误覆之,去而登车,竟朝不饭,亦弗之诮也。
秀精意学术,搜集经记,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
(节选自《南史·列传·梁宗室下》,有删改)
【注】 ①坚船以为斋舫:南朝梁武帝时佛教达到鼎盛,故视斋物为圣物。②征士:不接受朝廷征聘做官的人。③胤:后代。④郢州:隋以前的郢州一般指后来的鄂州,治今武汉市武昌区。南朝宋分荆、湘、江、豫四州置。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累兵革,人户流散      被:遭受
B.迁荆州刺史,加都督寻:不久
C.使长史萧琛州贫老单丁吏简:挑选
D.百姓安,境内晏然堵:安定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萧秀“敬重士人”的一组是(3分)(  )
①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 ②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乃教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 ③(秀)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胤?”即日辟为西曹 ④使长史萧琛简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百余人,百姓甚悦 ⑤左右尝以石掷***所养鹄,斋帅请按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 ⑥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
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重点表现了萧秀仁惠爱民的事迹,萧秀每到一处就任,都招纳难民,安抚民众,抚恤百姓,以私人财物供给百姓,救济了很多人。
B.文章介绍了当时京口、郢州、夏口百姓多次遭受兵祸,人户流散、赋敛繁重、不堪重负的情况,客观地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百姓生活的艰难。
C.萧秀到江州任刺史时,不按崇佛的时俗办理,将坚牢的船拨给参谋僚佐,用下等的船运载斋物,这是因为他预测到船队会遭遇风暴,下等的船要毁坏沉没。
D.萧秀容貌仪表俊美,引人注目。他精心留意于学术,搜集经籍与相关记载,招揽学士编撰《类苑》;性情仁慈宽容,不计较下属的过错。
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秀教曰:“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利之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而登车,竟朝不饭,亦弗之诮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1)萧秀教导他说:“我这个刺史并无恩德,水涝为患,怎么可以因此而获利呢?”
(句意对、语言通顺,1分;“潦”意为“水灾”,1分;“利之”,意动用法,“以之为利”,1分)
(2)他登车离开了,到上朝结束了也没有吃饭,也没有指责那个厨师。(句意对、语言通顺,1分;“竟”,意为“结束”,1分;“弗之诮”,宾语前置,即“弗诮之”,没有批评他,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堵,本义为“墙”,文中引申为“家”。
试题分析:
小题2:①④⑤是表现萧秀爱民惠民的,不是“敬重士人”。
试题分析:
小题3:C项“这是因为他预测到船队会遭遇风暴,下等的船要毁坏沉没”有误,原文仅说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意即萧秀仅仅是出于“爱士”的原因,才把好船给参谋僚佐。
试题分析:
小题4: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安成康王秀,字彦达,文帝第七子也。天监元年,封安成郡王。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属饥年,以】;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薛显,萧人。赵均用据徐州,以显为元帅,守泗州。均用死,以泗州来降,授亲军指挥,从征伐。南昌平,命显从大都督朱文正守之。陈友谅寇南昌,显守章江、新城二门。友谅攻甚急。显随方御之,间出锐卒搏战,斩其平章刘进昭,擒副枢赵祥。固守三月,乃解。武昌既平,邓仲谦据新淦,久不下,显讨斩之,因徇下未附诸郡县。以功擢江西行省参政。从徐达等收淮东,遂伐张士诚,与常遇春攻湖州。别将游军取德清,攻升山水寨。士诚遣其五太子盛兵来援,遇春与战,小却。显帅舟师奋击,烧其船。众大溃,五太子及朱暹、吕珍等以旧馆降,得兵六万人。遇春谓显曰:“今日之战,将军功,遇春弗如也。”五太子等既降,吴人震恐,湖州遂下。进围平江,与诸将分门而军。吴平,进行省右丞。
命从大将军徐达取中原。濒行,太祖谕诸将谓薛显勇略冠军可当一面。帅马步舟师取德州、长芦。败元兵于河西务,又败之通州,遂克元都。分兵逻古北诸隘口,略大同,获乔右丞等三十四人。进征山西,次保定,取七垛寨。与友德将铁骑三千,略平定西,取太原。邀击贺宗哲于石州,拔白崖、桃花诸山寨。与大将军达会平阳,以降将杜旺等十一人见,遂从入关中。抵临洮,别将攻马鞍山西番寨,大获其畜产,袭走元豫王,败扩廓于宁夏。复与达会师取平凉。张良臣伪以庆阳降显往纳之。良臣蒲伏道迎,夜劫显营,突围免。良臣据城叛,达进围之。扩廓遣韩扎儿攻原州,以挠明师。显驻兵灵州,遏之。良臣援绝,遂败。追贺宗哲于六盘山,逐扩廓出塞外,陕西悉平。
洪武三年冬,大封功臣。以显擅***胥吏、兽医、马军及千户吴富,面数其罪。封永城侯,谪居海南。分其禄为二:一以赡所***吴富及马军之家;一以给其母妻,令功过相掩。显居海南逾年,帝念之,召还。卒,赠永国公。
(选自《明史·列传第十九》,有删改)
【注】 ①随方:这里指依据情况的变化。②游军:流动作战的军队。③蒲伏:通“匍匐”,伏地而行。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友谅南昌    寇:侵犯
B.遇春与战,小却:后退
C.与诸将分门而军:驻扎军队
D.面其罪数:屡次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薛显富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3分)(  )
①显随方御之,间出锐卒搏战 ②显帅舟师奋击,烧其船
③五太子等既降,吴人震恐,湖州遂下 ④分兵逻古北诸隘口,略大同 ⑤良臣据城叛,达进围之 ⑥追贺宗哲于六盘山,逐扩廓出塞外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薛显是萧地人,曾任赵均用的元帅,镇守泗州,后来审时度势,率领泗州军民投降明军。
B.与张士诚、五太子援军作战,在常遇春不能取胜的情形下,薛显却能大败敌军,这让常遇春自叹不如。
C.薛显在帮助太祖建立明朝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但因曾滥***无辜,在大封功臣时被朝廷追究罪责。
D.薛显对明朝忠心耿耿,为向朝廷赎罪,即使被贬居海南,也主动把自己俸禄的一部分资助他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太祖谕诸将,谓薛显勇略冠军,可当一面。(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良臣伪以庆阳降,显往纳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
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
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
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选自《战国策》,有改动)
【注】 ①致命:致辞。②上柱国: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③甲:盔甲,代指军队。④下尘:谦辞,表示不敢与齐国抗衡之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楚襄王为太子之时,于齐  质:以人员做抵押
B.而王且见其然也诚:确实
C.我主东地,且与死生典:恩典
D.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也矫:假托
小题2:下列全都属于“东地复全”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
①臣有傅,请追而问傅 ②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③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 ④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 ⑤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
⑥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王以索取土地作为楚太子返国的条件,慎子认为,太子如果爱惜土地而不能归国为父送葬,是不义的。
B.楚太子回国即位,齐王派使臣来索取土地。楚王不想献地,向群臣问计,得到了不同的意见。
C.慎子综合各方意见,找到了最佳方法,既不用背负失信之名,又兵不血刃,维护了国土的完整。
D.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誓死守卫东地,加上秦军压境,齐王无功而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张京江遗事
[清]葛虚存
京江风度端凝,为清朝第一。故乾隆南幸,尝御书此四字,以颜其闾,父老至今犹传为佳话。殊不知公之生平,固不独以度胜,其器量亦实有大过人者。
幼时攻制艺,尝诵公“不患不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文,至束股(曩时制艺有八股,或六股,其篇末二股,谓之束股)“不受朝廷不甚爱惜之官,亦不受乡党无足重轻之誉”二语,辄信公人如其文,具此胸襟,安得不光国而迈种耶?
与公入词林时,府中有一力,年已老矣。某年,公归自京师,晨兴诣斋,执卷坐此,力入洒扫,率呼曰:“玉书且起,为徙别室待之。”事已而后,入不少怪也。其徒语力曰:“相公今贵矣,汝犹当束发受书时而名之耶?”力闻之,爽然。翌日,遇公则改貌,而称谓亦如仪,公愕然诘之曰:“谁教汝者?”力曰:“闻礼应如是觉昨非而今是耳。”公太息曰:“是何黠物,斫汝天真矣。”
又公入相时,其府垣外有隙地,邻有兴作者越用之,家人与之争,则不听,将怒而鸣诸县,先以书驰白公,公还笺曰:“千里来书止为墙,让他几尺也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呜呼!此二者,皆琐事也,然富贵人处之,鲜有不怒其侮己者,而公之有容乃如此今尚可得其人哉!
传闻公之辅政也,日入值,一日上问曰:“天下以何物为最肥,何物为最瘦乎?”有满大臣抢白曰:“莫瘦于豺狼,莫肥于猪羊。”上顾问公曰:“张蛮子(清初称南人往往以此),汝谓何如?”公曰:“臣以为莫肥于春雨,莫瘦于秋霜耳。”上太息曰:“此真宰相语也!吾满臣中能及此哉?”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有删改)
【注】 ①张京江:名玉书,江苏镇江人,康熙时任宰相。②迈种:行德种仁。③词林:翰林院的别称。④力:仆人。⑤爽然:茫然若失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不独以度胜    固:坚决
B.时制艺有八股曩:以前
C.公愕然之曰诘:追问
D.上问公曰顾:回头
小题2:下列句子中,能直接表现张京江“器量亦实有大过人者”的一组是(3分)(  )
①亦不受乡党无足重轻之誉 ②晨兴诣斋,执卷坐此 ③事已而后,入不少怪也 ④千里来书止为墙,让他几尺也何妨 ⑤鲜有不怒其侮己者 ⑥此真宰相语也
A.①②⑥B.②④⑤
C.①③④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写张京江风度端庄凝重,得到乾隆的肯定,为下文写其器量过人做铺垫。
B.张京江志向高远,在他小时候写的文章中就有所体现,作者称赞他“人如其文”。
C.在回答康熙关于“肥”“瘦”的问题时,张京江独到的见解,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赏。
D.本文叙评结合,既着力于生动的细节描写,也善于通过精当的评价来表现张京江。
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闻礼应如是,觉昨非而今是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公之有容乃如此,今尚可得其人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游丰台记
[清]方 苞
丰台去京城十里而近,居民以莳花为业,芍药尤盛。花时,都人士群往游焉。余六至京师,未得一造观。戊戌夏四月,将赴塞门,而寓安之上党,过其寓为别。曰:“盍为丰台之游?”遂告嘉定张朴村、金坛王篛林、余宗弟文辀、门生刘师向,共载以行。
其地最盛者称王氏园,扃闭不得入。周览旁舍,于篱落间见蓓蕾数畦,从者曰:“止此矣!”问之土人,始知初植时,平原如掌,千亩相连,五色间厕,所以为异观也。其后居人渐多,各为垣墙篱落以限隔之。树木丛生,花虽繁,隐而不见。游者特艳其昔之所闻而纷然来集耳。因就道旁老树席地坐,久之始得圃者宅后小亭而憩休焉。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盖余数年中未有醼游若此之适者。
余平生钝直寡谐,相知深者,二十年来凋零过半;其存者,诸君子居其半矣。诸君子仕隐游学各异趋,而次第来会于此,多者数年,少亦历岁移时,岂非事之难期而可幸者乎?然寓安之行也,以旬日为期矣。其官罢而将归者,则文辀也;事毕而欲归者,朴村也;守选而将出者,刘生也;惟篛林当官,而行且告归。计明年花时滞留于此者,惟余独耳。岂惟余之衰疾羁孤,此乐难再?即诸君子踪迹乖分,栖托异向,虽山川景物之胜什百于斯,而耆艾故人,天涯群聚、欢然握手如兹游者,恐亦未可多遘也。因各述以诗,而余为之记。
(选自《方苞文选》,有修改)
【注】 ①醼:同“宴”。 ②遘:遭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未得一观          造:到,往
B.五色间厕:同“侧”,旁边
C.盖余数年中未有醼游若此之者适:适意
D.即诸君子踪迹分乖:分离
小题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直接表现“丰台之游”的一组是(3分)(  )
①居民以莳花为业,芍药尤盛 ②扃闭不得入 ③于篱落间见蓓蕾数畦 ④平原如掌,千亩相连,五色间厕 ⑤因就道旁老树席地坐 ⑥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A.①②③B.①④⑥
C.③⑤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段交代丰台地理位置、景观特点、出游时间与同游者姓名,并以寓安之问引出丰台之游。
B.作者与朋友先是一起赏花,然后在道旁老树下饮酒为乐,自由自在,直至傍晚依然流连忘返。
C.在写丰台游乐之后,第三段表达了人生聚少离多,良辰美景难常有的感慨,感情真挚动人。
D.本文语言古雅、精练,无华丽的辞藻,句式参差错落;叙写真事,抒发真情,朴质无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游者特艳其昔之所闻,而纷然来集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君子仕隐游学各异趋,而次第来会于此。(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广德湖记
[宋]曾 巩
鄞县张侯图其县广德湖,而以书遗予曰:愿有记。
盖湖之大五十里,而在鄞之西十二里。其源出于四明山,而引其北为漕渠,泄其东北入江。鄞之乡十有四,其东七乡之田,钱湖溉之;其西七乡之田,水注之者,则此湖也。舟之通越者皆由此湖,而湖之产,有凫雁鱼鳖、茭蒲葭菼、葵莼莲茨之饶。淳化二年,民始与州县强吏盗湖为田,久不能正。至道二年,知州事丘崇元躬按治之,而湖始复。咸平中,赐官吏职田,取湖之西山足之地百顷为之,既而务益取湖以自广。天禧二年,知州事李夷庚始正湖界,起堤十有八里以限之。
至张侯之为鄞,则湖久不治,西七乡之农以旱告。张侯为出营度,民田湖旁者皆喜,愿致其力。张侯计工赋材,择民之为人信服有知计者,使督役而自主之,一不以属吏,人以不扰,而咸劝趋。于是筑环湖之堤广倍于旧而高倍于旧三之二。鄞人累石堙水,阙其间而扃以木,视水之小大而闭纵之,谓之碶。于是又为之益旧,总为碶九,为埭二十。堤之上植榆柳,益旧总为三万一百。又因其余材为二亭于堤上以休,而与望春、白鹤之山相,因以其山名。山之上为庙,一以祠神之主此湖者,一以祠吏之有功于此湖者。以熙宁元年十一月始役,而以明年二月卒事。既成,而田不旱,舟不病涸,鱼雁茭苇、果蔬水产之良皆复其旧,而其余及于县旁州,张侯于是可谓有劳矣。
是年,予通判越州事。越之南湖,久废不治,盖出于吏之因循,而至于不知所以为力,予方患之。观广德之兴,以数百年,危于废者数矣,由屡有人,故益以治。盖大历之间,溉田四百顷,大中八百顷,而今二千顷矣。则人之存亡政之废举为民之幸不幸其岂细也欤?故为之书,尚俾来者知毋废前人之功,以永为此邦之利,而又将与越之人图其废也。
(节选自《曾巩文集》,有改动)
【注】 ①张侯:名峋。“侯”是士大夫之间的尊称,相当于“君”。②茭蒲葭菼、葵莼莲茨:均为水生植物,可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鄞之乡十有四      凡:一共
B.而与望春、白鹤之山相直:面对
C.既成,而田不旱病:缺点
D.而其余及于县旁州比:相邻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治理广德湖的措施的一项是(3分)(  )
①其西七乡之田,水注之者,则此湖也 ②取湖之西山足之地百顷为之 ③知州事李夷庚始正湖界 ④鄞人累石堙水,阙其间而扃以木,视水之小大而闭纵之 ⑤于是又为之益旧,总为碶九,为埭二十 ⑥以熙宁元年十一月始役,而以明年二月卒事
A.①②④B.①③⑥
C.②⑤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记湖记人并行,始终围绕湖的兴废展开叙述,条理清晰,显示了作者的叙事功力。
B.张峋安排使用人力的方式独特:让百姓自己决断施工进程,并命令属下参与监督管理。
C.广德湖经过张峋的治理,物产恢复了原有的状况,灌溉田地的面积也超过了从前。
D.作者赞赏张峋创新益旧的举措,仰慕其勤政爱民的美德,表达了有志兴废除弊的意愿。
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筑环湖之堤,广倍于旧,而高倍于旧三之二。(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人之存亡,政之废举,为民之幸不幸,其岂细也欤?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