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西城别墅记 王士祯西城别墅者,先曾祖父司徒府君西园之一隅也。初,万历中府君以户部左侍郎乞归养,经始此园于里第之西南,岁久废为人居...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西城别墅记 王士祯
西城别墅者,先曾祖父司徒府君西园之一隅也。
初,万历中府君以户部左侍郎乞归养,经始此园于里第之西南,岁久废为人居,唯西南一隅小山尚存。山上有亭,曰石帆。其下有洞,曰小善卷。前有池,曰春草池。池南有大石横卧。曰石丈山。北有小阁,曰半阁。东北有楼五间,高明洞豁,坐见长白诸峰,曰高明楼,前有双松甚古。楼与亭皆毁于壬午之乱,唯松在焉
康熙甲子,予以少詹事兼翰林侍讲学士,奉命祭告南海之神,将谋乞归侍养祭酒府君①,儿涑念予归无偃息之所,因稍茸所谓石帆亭者,以茅茨,窗槛皆仍其旧,西尻而东首②。南置三石,离立曰三峰。亭后增轩三楹,曰樵唱。直半憩阁之东偏,由山之西修廊缭绍,以达于轩阁。由山之东,有石坡陀,出亭之前,左右奔峭,嘉树荫之,曰小华子冈。冈北石蹬下属于轩阁,其东南皆竹也。南有石蹬,与洞相直。洞之右以竹为   篱,至于池南。篱东一径出竹中,以属于蹬,日竹径。其南限重关内外皆竹,榜“茂林修竹”四大字,岌岌飞动,临邑邢太仆书也。楼既久毁,茸之则力有不能,将于松下结茅三楹,名之曰“双松书坞”。西园故址尽此。
出宸翰堂之西,有轩南向,左右佳木修竹。轩后有太湖巨石,玲珑穿漏,曰大椿轩。轩南室三楹,回廊引之,曰绿萝书屋。其上方广,可以眺远,曰啸台。薜荔下垂,作虬龙孥攫之状,百余年物也。是为西城别墅。
予尝读李文叔《洛阳名园记》、周公谨所记《吴兴园圃》,水石亭馆之胜,甲于通都,未几,已为樵苏刍牧之所。而先人不腆敝庐,饱历兵燹③,犹得仅存数椽于劫灰之后岂非有天幸欤?
予以不才被主知,承乏台长,未能旦夕归憩于此。聊书其颠委,以为之记,示吾子孙。俾勿忘祖宗堂构之意云。
或笑曰:“是蕞尔者。何以记为?”予曰: “非然也。释氏书言维摩诘方丈之地,能容三万二千师子座;第三禅遍净天上,六十人共坐一针头听法。能作如是观,安在吾庐之俭于洛阳、吴兴乎?”因并书之。                     (选自《蚕尾集》,有改动)
【注】①祭酒府君:指王士祯的父亲,祭酒是官名,府君是对长辈的尊称。②西尻而东首:谓石帆亭坐西朝东。③兵燹(xiǎn):战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有小阁,日半阁憩:休息
B.以茅茨,窗槛皆仍其旧覆:覆盖
C.左右奔峭,嘉树之荫:为……遮阴
D.勿忘祖宗堂构之意云俾:卑微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万历中府君户部左侍郎乞归养②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B.①稍葺所谓石帆亭者②拔刀斫前奏案
C.①西园故址尽此②故内惑郑袖,外欺于张仪
D.①或笑曰②臣壮也,犹不如人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描写西城别墅的一组是
①池南有大石横卧,曰石丈山   ②高明洞豁,坐见长白诸峰
③有轩南向,左右佳木修竹     ④轩南室三楹,回廊引之
⑤薜荔下垂,作虬龙孥攫之状   ⑥水石亭馆之胜,甲于通都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园是万历年间王士祯的曾祖父修建的园子,曾祖父退职后不久,园子荒废,成为人家的居所。
B.康熙甲子年,王士祯打算请求退职侍养父亲,儿子王涑修补了石帆亭,作为王士祯休息的居所。
C.在西园的竹林里,有临邑邢太仆所写的“茂林修竹”牌匾,远远望去,四个大字高高飞动。
D.王士祯还在任做官,不能在西城别墅居住,他为西城别墅写记是要让子孙记住修建别墅的意图。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楼与亭皆毁于壬午之乱,唯松在焉。(3分)
(2)楼既久毁,葺之则力有不能。(3分)
(3)犹得仅存数椽于劫灰之后,岂非有天幸欤?(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A
小题5:(1)楼与亭在壬午之乱中被毁坏,只有松树存在。 (关键词:毁、于、唯)
  (2)楼己经毁坏很久后,修补它就感觉力不从心。(关键词:既、葺、则)
  (3)还能够在战火之后仅存几椽房屋,难道不是有上天庇护吗?(关键词:犹、得、岂、幸)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D“俾勿忘祖宗堂构之意云”意思为“使他们不要忘了祖先堂构的意图”,所以,“俾”:让、使。
小题2:
试题分析:B都是“于是,就”A①是介词,“凭借”;②是介词“因为”。 C①是介词,在;②是介词,被。D①是代词,它;②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小题3:
试题分析:①②是最初修建的西园景物,高明楼已经被毁坏。⑥是写洛阳、吴兴的句子。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 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 ,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小题4:
试题分析:A曾祖父退职后开始营建园子。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毁”,被毁;“毁于壬午之乱”,状语后置句、被动句;“唯”,只有。 (2)句中 “既”, 己经; “葺”,修补、修葺;“则”,就。(3)句中“犹”, 还;“得”, 能够;“岂”, 难道;“幸”,宠幸、庇护。
【参考译文】
西城别墅,是我的曾祖父做户部尚书时西园的一个角落。
当初,万历年间我的曾祖父以户部左侍郎的身份请求退职,开始在私宅的西南角营造这个园子,时间长了西园荒废,已居住了人家,只有西南一角的小山还存在。山上有亭子,称为石帆。它的下面有洞,称为小善卷。前面有池塘,称为春草池。池塘的南面有一块横卧的大石,叫石丈山。北面有小阁子,叫半憩阁。东北有楼五间,高大明亮宽敞,坐在里面能看见长白山的山峰,叫高明楼,前面有很古老的两棵松树。楼与亭在壬午之乱中被毁坏,只有松树存在。
康熙甲子年,我以少詹事兼翰林侍讲学士的身份,奉命祭告南海之神,将打算请求退职侍养我的父亲,我的儿子王涑考虑我回来后没有休息的地方,就稍微修补了所说的石帆亭,用茅茨覆盖,窗槛都仍旧是原先的,石帆亭坐西朝东,南面安置了三块石头,并立叫做三峰。亭后增加三楹有窗槛的小房,叫樵唱。在半憩阁偏东的地方,从山的西面修走廊环绕,来到达轩阁。从山的东面,有一块倾斜不平的石头,出亭之前,左右陡起直立,嘉树为它遮阴,叫小华子冈。小华子冈北面的石阶往下和达轩阁连接,它的东南面都是竹子。南面有石阶,和洞直通,洞的右面以竹子为篱笆,到达池的南面。篱笆东面有一条小路通往竹林外,和石阶连接,叫竹径。它的南边重关内外都是竹子,匾题“茂林修竹”四个大字,高高飞动,是临邑邢太仆所写。楼已经毁坏很久后,修补它就感觉力不从心,将在松下筑盖茅屋三楹,称为“双松书坞”。西园的旧址就在这里。
出宸翰堂往西,有一座面向南的小房子,左右都是佳木修竹。小房子后有太湖巨石,玲珑穿漏,叫大椿轩。小房子南室三楹,曲折的走廊连接着它,叫绿萝书屋。它的上方宽广,可以眺远,叫啸台。薜荔垂下,作虬龙以爪疾取的样子,是百余年的东西,这就是西城别墅。
我曾经读李文叔的《洛阳名园记》,周公谨的《吴兴园圃》,两地的水石亭馆的胜景,在四通八达的都市占第一,不久,就成为打柴放牧的场所。祖上留下来的简陋房舍,多次经历战火,还能够在战火之后仅存几椽房屋,难道不是有上天庇护吗?
我因为不成才被皇上任命,暂由自己担任台长,不能够早晚在这里休息。聊且写修建它的始末,为它作记,示意我的子孙,使他们不要忘了堂构的意图。
有人笑说:“这么小的西城别墅,为什么作记呢? ”我说:“不是这样。佛书说维摩诘方丈大小的地盘,能容纳三万二千个狮子座;第三禅遍净天上,六十个人共同坐在一个针头上听讲禅。能这样来看待,怎么在意我的房子比不上洛阳、吴兴呢? ”因而一块来写它。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西城别墅记 王士祯西城别墅者,先曾祖父司徒府君西园之一隅也。初,万历中府君以户部左侍郎乞归养,经始此园于里第之西南,岁久废为人居】;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贞烈墓记       
天台县郭老之女,年十七,姿色甚丽,嫁同里旗卒。年二十三,因夫卧病,至里社祠中祈祷。本卫千夫长李奇见之,心慕焉。去村八十里之杨村,向设亭障,分兵戍守,李遂遣卒行。郭氏独居,李乃日至卒家,百计调之,郭氏毅然莫犯。经半载,夫归,具以情白。为属所辖,罔敢谁何。
一日,李复来,卒故匿床下,听其语涉戏,大怒,持刃出,而李脱走。李诉于县,捕系穷竟,案议持刃***本部官,罪该死,桎于囹圄中。而李欲速***其夫,使郭氏无所归。故嘱其左右邻,不与馈食。子女尚幼,郭老死矣。郭氏茕茕一身,乃躬馈于卒。久之,一狱卒叶姓者至,有意于郭氏,欲以情感之,乃顾视其卒,周其饮食,宽其桎梏,情若手足,卒感激入骨。一日,旗卒所卧竹床泛青而生叶,同禁者皆惊喜,吏亦来贺,以为肆赦可待。叶独心恶之也。忽狱中传有五府官出,所以斩决罪囚者。叶心喜,遂入以报曰:“祥瑞之兆,未必非祸祟也。”且煦煦顾怜其子女,切齿骂李,与卒抱持而泣。已乃谓卒曰:“我与尔爱如手足,尔万一不保,尔妻、子女必不保;顾我尚未娶,宁肯俾我为室乎?若然,我之视汝子女,犹我子女也。”卒深诺其言。
叶乃令郭氏私见卒,卒谓曰:“我死有日,此叶押狱性柔善,汝可嫁之,无甘心事仇雠也。”郭氏泣曰:“尔之死,我又能二适以求生乎?”既归,持二幼涕泣而言曰:“卖汝与人,或可度日。汝在他人家,非若父母膝下,毋仍旧娇痴为也!”遂携二儿出,至县前,遇人具道其故。有怜之者,纳其子女,赠钱三十缗。郭氏以三之一具酒馔,携至狱,与卒相持,哽咽不能语。既而以二之一与之曰:“君扰押狱厚矣,可用此答之。又余钱若干,可收取自给。我去一富家执作,为口食计,恐旬日不能馈食也。”
泣别而出,出走至仙人渡溪水中,危坐而死。此处水极险恶,竟不为冲激倒仆。人以为奇,走报县官。县官乃焚香再拜,令妇人共举之,则水不为患。又为申达总管府,将李抵罪而释卒。官赎还其子女,人亦义之,不受原直,更与之钱。次年丙戌,宣抚使巡行列郡,察得此事,闻之于朝,乃于其墓前筑一坊,旌之曰:“贞烈郭氏之墓。”    
(选自明代邵景瞻《觅灯因话》,有删改)
[注]①千夫长:统率千户所的军官。②五府官出:朝廷刑部官临狱审查结案。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八十里之杨村去:距离
B.为属所辖,敢谁何罔:无,没有
C.我又能二以求生乎适:女子出嫁
D.坐而死危:危险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李日至卒家无伤也,是仁术也
B.使郭氏无归道之所存,师之存也
C.欲情感之余与四人拥火
D.泣别出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小题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郭氏“贞烈”性格的一项是
①百计调之,郭氏毅然莫犯          ②茕茕一身,郭氏乃躬馈于卒 
③尔之死,我又能二适以求生乎      ④与卒相持,哽咽不能语 
⑤出走至仙人渡溪水中,危坐而死    ⑥旌之曰:“贞烈郭氏之墓。”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奇倾慕郭氏的出众容貌,把她丈夫派到外地服役,多次去调戏郭氏,但对方却不屈服于他的淫威。
B.旗卒被李奇控告,被投入大狱。监狱中有一位叶姓狱卒,对旗卒的遭遇表面上十分同情,实则另有所图。
C.旗卒希望把郭氏托付给叶氏,但郭氏坚决不同意。她把亲生儿女卖了换钱,买了酒食给丈夫,又把剩下的钱送给叶氏表达谢意。
D.郭氏在仙人渡溪水中自尽身亡,竟然没有被水冲走。此事被官员知道后,上奏朝廷,为她建牌坊表彰其贞烈之德。
小题5:把文言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案议持刃***本部官,罪该死,桎于囹圄中。(3分)
(2)我去一富家执作,为口食计,恐旬日不能馈食也。(4分)
(3)官赎还其子女,人亦义之,不受原直。(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吏,守剡长。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齐闻大怒,立斩从。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后太末、丰浦民反,转守太末长,诛恶养善,期月尽平。
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时王朗奔东冶,候官长商升为朗起兵。策遣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晏为升所败,齐又代晏领都尉事。升畏齐威名,遣使乞盟。齐因告喻,为陈祸福,升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贼帅张雅、詹强等不愿升降,反共***升。贼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雅与女婿何雄争势两,齐令越人因事交构,遂致疑隙,阻兵相图。齐乃进讨,一战大破雅,强党震惧,率众出降。
十三年,迁威武中郎将,讨丹阳黟、歙。而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林历山四面壁立,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盾,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军住经日,将吏患之。齐身出周行,观视形便。阴募轻捷士,为作铁弋,密于隐险贼所不备处,以弋拓堑为缘道,夜令潜上,乃多布以援下人,得上百数人,四面流布,俱鸣鼓角,齐兵待之。贼夜闻鼓声四合,谓大军悉已得上,惊惧惑乱,不知所为,守路备险者,皆走还依众。大军因是得上,大破仆等,其余皆降。
黄武初,魏使曹休来伐,齐以道远后至,因住新市为拒。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将士失色,赖齐未,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
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休等惮之,遂引军还。迁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贺齐传》,有删改)
【注】①万户:一万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雅与女婿何雄争势两乖:不和
B.乃多布以援下人县:悬挂
C.齐兵待之勒:部署
D.将士失色,赖齐未济:救助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齐为官刚毅果断,担任剡县长官时,不顾主簿劝阻斩***了作奸犯科的县吏斯从。
B.商升畏惧贺齐的威名,派使者乞求结盟,贺齐晓以祸福,说动商升请求投降。
C.贺齐招募身手敏捷的士兵,夜登林历山,策动据守道路防备险要的敌人投降,大破敌军。
D.贺齐喜欢奢侈华丽,他乘坐的船装饰精美,连作战用的兵器都刻画花卉瓜果作装饰。
小题3:二、三两段中,贺齐面对不利形势采取什么计策获胜的,请概括说明。(3分)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盛兵少,未足以讨,齐住军息兵。
(2)齐身出周行,观视形便。
(3)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朱竹君先生传
姚鼐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①,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正分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辑之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②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持馆中事与意迕,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
先生为人,内友于③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绝色,义理、事物、形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馀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盛,入其门者,皆与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安徽、福建,每携宾客饮酒同上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岩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注释】①日讲起居注官:日讲是为帝王讲解经史之官,起居注是记述帝王言行之官。②寝:平息,停止。③友于:指兄弟之间的亲爱。语出《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安徽学政督:督管
B.且言搜辑之甚备道:道理
C.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先生奏善:认为……好
D.先生与伯思,皆高才酒耽:沉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内多有古书世未见使来读之,悲予志焉
B.又时持馆中事与意迕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义理、事物、形态无不备激义而死焉者也
D.去人爱思之赵岂敢留璧得罪大王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筠曾得刘文正公和于文襄公的赏识,但朱筠并不像一般俗吏那样奉承上司,还时常以公事顶撞他们,是一位难得的不阿私情的耿介之士。
B.乾隆皇帝“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一事,朱筠“以是获安”,这是文中颇有深意的一笔,由此可以想见朱筠与于公在馆中相顶撞之激烈程度。
C.朱筠诚恳待友、提携后进,“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几句,描绘出了一位忠厚长者的形象。
D.陈伯思也是一个才华横溢而不随流俗之人,与朱筠一样“皆高才耽酒”。文中写伯思即是在衬托朱筠。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余 始 识 竹 君 先 生 因 昌 平 陈 伯 思 是 时 皆 年 二 十 馀 相 聚 慷 慨
论 事 摩 厉 讲 学 其 志 诚 伟 矣 岂 第 欲 为 文 士 已 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
                                                                                                       
余间至山中岩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1)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2)“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庄子.缮性》)
[注]溺心,指掩盖了天然的心性或纯朴的本质。
小题1:子贡和庄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2分)
小题2: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谈谈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②。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①瓠:葫芦。  ②世世以洴澼絖为事:谓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絮为业。洴澼,在水上漂洗。絖,古“纩”字,即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小大之也辩:同“辨”,分辨,分别
B.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劝说
C.客得之,以吴王说:劝说,说服
D.不斤斧,物无害者夭:摧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中于机辟,死罔罟
B.剖之为瓢垣墙周庭,当南日
C.我树之成实五石渔父莞尔
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药者是臣尽节于陛下日长
小题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B.本篇所叙述的几个故事,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其实都是从反面说明他们的不逍遥,因为他们都有所“待”,即有所依赖。
C.宋荣子能置世人的毁誉与诽谤于度外,列子能御风而行,庄子认为他们已达到了一种逍遥的境界,即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状态。
D.惠子用“大瓠之种”和“大树樗”的事例,都是为了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则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今 夫 嫠 牛 其 大 若 垂 天 之 云 此 能 为 大 矣 而 不 能 执 鼠 今 子 有 大 树 患 其 无 用 何 不 树 之 于 无 何 有 之 乡 广 莫 之 野 彷 徨 乎 无 为 其 侧 逍 遥 乎 寝 卧 其 下
小题5: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句3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2)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