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冯恩传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登嘉靖五年进士除行人。出劳两广总督王守仁遂执贽为弟子。 擢南京御史。故事御史有所执讯不具狱以移刑部刑部...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冯恩传
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登嘉靖五年进士除行人。出劳两广总督王守仁遂执贽为弟子。
擢南京御史。故事御史有所执讯不具狱以移刑部刑部狱具不复牒报。恩请尚书仍报御史。诸曹郎讙谓御史属吏我。恩曰:“非敢然也。欲知事本末得相检核耳。”尚书无以难。已巡视上江。指挥张绅***人立置之辟。
十一年冬彗星见诏求直言。恩极论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 帝得疏大怒逮下锦衣狱究主使名。恩日受搒掠濒死者数语卒不变。
明年春移恩刑部狱。帝欲坐以上言大臣德政律致之死。尚书王时中等言:“恩疏毁誉相半非专颂大臣宜减戍。”帝愈怒曰:“恩非专指孚敬三臣也徒以大礼故仇君无上死有余罪。时中乃欲欺公鬻狱耶?”遂褫时中职而恩竟论死。
比朝审鋐当主笔东向坐恩独向阙跪。鋐令卒拽之西面恩起立不屈。卒呵之恩怒叱卒卒皆靡。鋐曰:“汝屡上疏欲***我我今先***汝。”恩叱曰:“圣天子在上汝为大臣欲以私怨***言官耶?且此何地而对百僚公言之何无忌惮也!吾死为厉鬼击汝。”鋐怒曰:“汝以廉直自负而狱中多受人馈遗何也?”恩曰:“患难相恤古之义也。岂若汝受金钱鬻官爵耶?”因历数其事诋鋐不已。鋐益怒推案起欲殴之。恩声亦愈厉。都御史王廷相、尚书夏言引大体为缓解。鋐稍止然犹署情真。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
又明年行可上书请代父死不许。其冬事益迫行可乃刺臂血书疏自缚阙下通政使陈经为入奏。帝览之恻然令法司再议。尚书聂贤与都御史廷相言前所引律情与法不相丽宜用奏事不实律输赎还职帝不许。乃言恩情重律轻请戍之边徼。制可。遂遣戍雷州。而鋐亦后两月罢矣。
越六年遇赦还。家居专为德于乡。穆宗即位录先朝直言。恩年已七十余即家拜大理寺丞致仕。复从有司言旌行可为孝子。恩年八十一卒。
(选自《明史》有删减)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御史有所执讯: 审问
B.不复报牒: 文书
C.非专大臣颂: 赞扬
D.请戍之边徼: 边关
小题2: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冯恩“刚烈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恩请尚书仍报御史
②恩日受搒掠濒死者数语卒不变。
③患难相恤古之义也
④鋐令卒拽之西面恩起立不屈
⑤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
⑥家居专为德于乡
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恩在任南京御史时处理案件不依惯例引来官员们的非议但冯恩认为应该了解事情原委尚书也无话可说。
B.十一年冬皇帝下书诏求直言冯恩上书指出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使这三人被抓入狱。
C.冯恩在接受汪鋐的审讯时立而不屈斥责汪鋐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言辞激烈。百姓都称他是“四铁御史”。
D.冯恩被判死刑其子上血书代父受刑。尚书聂贤与都御史王廷相也在皇上面前替冯恩说情最终免除冯恩死刑遣戍边徼。
小题4:请把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出劳两广总督王守仁遂执贽为弟子。(3分)
(2)遂褫时中职而恩竟论死。(3分)
(3)前所引律情与法不相丽宜用奏事不实律输赎还职帝不许。(3分)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恩上言:人臣进言甚难明诏令直谏又诋之为邪徒安所适从哉此非陛下意必左右奸佞欲信其说者阴抵之耳今世风日下以缄默为老成以謇谔为矫激已难乎其忠直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1)(冯恩)出京慰劳两广总督王守仁于是带上见面礼拜师成为他的弟子。(劳、贽、句意各1分)(2)于是削去王时中的官职而冯恩最终判处死罪。(褫、论、句意各1分)(3)以前所引用的法律情与法都不相符应按奏事不实的法律让他缴钱赎罪复职皇帝不同意。(丽、输赎、句意各1分)
小题5:恩上言:人臣进言甚难明诏令直谏又诋之为邪徒安所适从哉?此非陛下意必左右奸佞欲信其说者阴抵之耳。今世风日下以缄默为老成以謇谔为矫激已难乎其忠直矣。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颂:同“讼”指责。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解释为“颂扬”和前文“恩极论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矛盾应是通假字通“颂”“指责”之意。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冯恩”特征是““刚烈正直””的一组①做事不循旧例 ③古代朋友之间的道义 ⑥冯恩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排除这三项可以得到答案。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冯恩因直言被抓入狱”入狱的是“冯恩”人物错误。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1)劳——慰劳执——带贽——见面礼。(2)褫——削去竟——最终论——判处死罪。(3)丽——相符输赎——缴钱赎罪。
小题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 “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恩上言:人臣进言甚难(陈述对象变化)明诏令直谏(语意转折)又诋之为邪徒安所适从哉(句尾语气词)此非陛下意(语意转折)必左右奸佞欲信其说者阴抵之耳(句尾词语)今世风日下以缄默为老成以謇谔为矫激已难乎其忠直矣。
【参考译文】
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考中嘉靖五年进士授官行人。出京慰劳两广总督王守仁于是带上见面礼拜师成为他的弟子。
提升南京御史。按照旧例御史有案审讯不定案而把官司移交刑部刑部定犯人罪不再行文通报。冯恩请尚书仍报送御史。各曹官哗然称御史以我为属吏。冯恩说:“不敢这样。要明白事情本末需要互相检查核实。”尚书无法责难。过后巡视上江。指挥张绅***人立刻处以死刑。
十一年冬彗星出现皇帝下诏求直言。冯恩极力弹劾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奸诈。皇帝得到上书后大怒将他逮入锦衣狱追究指使者的名字。冯恩每日受拷打数次濒临死亡但言辞始终不变。
第二年春天将冯恩移交刑部监狱。皇帝想按照上言大臣德政的条律至冯恩于死地。尚书王时中等说:“冯恩上书毁誉各半并非专门指斥大臣应减罪为戍役。”皇帝更加愤怒说:“冯恩不是专指张孚敬三位大臣只是因为大礼的缘故(不敢直接指责我)仇视君主目无皇上死有余辜。王时中想欺骗朝廷出卖案情吗?” 于是削去王时中的官职而冯恩最终被判处死罪。
等到朝廷审讯时汪鋐任主笔面朝东坐冯恩独自向宫阙跪着。汪鋐命令士兵拉着他向西跪冯恩站起来不下跪。士卒呵斥他冯恩怒声呵斥士卒士卒都吓退了。汪鋐说:“你多次上疏想***我我今天先***了你。”冯恩斥骂道:“圣明天子在上你作为大臣却想以个人恩怨***言官吗?况且这是什么地方而对着百官说这些为何毫无忌惮。我死了做厉鬼也要击***你。”汪鋐发怒道:“你以廉洁正直自负却在狱中多受人馈赠为什么呢?”冯恩说:“患难相恤是古代的义理。怎像你接受金钱卖官鬻爵呢?”于是一一述说汪鋐所做的事骂汪鋐不停。汪鋐更生气了推开桌子站起来想殴打她。冯恩的声音也更严厉。都御史王廷相、尚书夏言说要以国家大体为重来缓解汪宏的怒气。汪鋐稍稍止怒但仍签署罪行属实。冯恩出长安门观看的人围成人墙。大家都叹息道:“这个御史不但口如钢铁他的膝、胆、骨都是铁做的。”因此称他为“四铁御史”。
又过了一年冯行可上书请求代父去死朝廷不允许。冬天事情更加紧迫了冯行可于是刺破手臂血书上疏自己捆绑自己到阙下通政史陈经替他上奏。皇帝看后很是悲悯命令法律部门再议论。尚书聂贤与都御史王廷相说以前所引用的法律情与法都不相符应按奏事不实的法律让他缴钱赎罪复职皇帝不同意。于是说冯恩罪重法轻请求让他到边疆戍守皇上批准。于是贬到雷州戍守。而汪鋐也在两月后罢官。
过了六年遇到赦免归家。居在家中专门在乡里做好事。穆宗即位录用先朝直言。冯恩已七十多岁在家授为大理寺丞退休。又听从主管部门的上言表彰冯行可为孝子。冯恩年八十一岁去世。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冯恩传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登嘉靖五年进士除行人。出劳两广总督王守仁遂执贽为弟子。 擢南京御史。故事御史有所执讯不具狱以移刑部刑部】;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樠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樠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研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谖草:亦作“萱草”,古代传说中一种使人忘忧的草。②大易:指《易经》。③樠(mán):液体渗出。④瘿肿:树木外部隆起像瘤子一样的东西。⑤樛屈:树木向下弯曲。⑥胶:像胶粘连在一起,形容固执。⑦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特:只是。
B.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信:的确。
C.至于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涉:经历.
D.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过错。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的“节”,全都体现“节操、节义”含义的一组是(3分)
①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②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③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
④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
⑤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
⑥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栽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修身养性,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而不是只为了玩乐。同样,其他许多器物也都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
B.世风衰败,道德沦丧,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很少了,而会稽人黄中立能以“尚节之亭”明志,这是与刘基等人长期交往受到熏陶的结果。
C.节操对人来说是很难表现得恰到好处的。泰伯、子思能守大节,而季子、曾子却不能做到适宜,这是因为前者明白怎样做才合乎义,后者却是过于固执而处理不当。
D.这篇文章名为《尚节亭记》,但作者并没有详细记叙亭子的有关情况,而是以亭子周围的竹子为着眼点,写了自己所理解的节义,说明了将此亭命名为“尚节亭”的缘由。
小题4: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3分)
(2)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3分)
(3)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3分)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盈天地间,万物纤悉,含毫运思能曲尽其态者止一法耳一者何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此郭若虚深鄙众工,虽曰画而非画者,盖只能传其形,而不能传其神也。
(节选自郭熙《林泉高致•画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凡有所施于人,反躬而静思之:“人以施于我,能受之乎?”凡有所责于人,反躬而静思之:“人以此责于我,能尽之乎?”以我絜之人,则理明。    (戴震《孟子字义疏注》)
小题1:朱熹谈到了“天理”与“人欲”的关系,戴震谈到了“理”与“情”的关系,请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4分)
小题2: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存在“天理”与“人欲”、“理”与“情”的矛盾,请联系实际谈谈我们该怎么处理。(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论语》: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反映古代士大夫对于“出仕”或“退隐”的态度,下列文意和这种态度最不相关的选项是(  )
A.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B.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C.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焚驴志
[金]王若虚
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焚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由困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兴师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请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据四部丛刊本《滹南遗老集》)
【注】①厌禳(ráng):祭犯鬼神以祈求消除灾祸。小数:此指小法术。②暴巫投魃(bá)暴,同“曝”。指令巫婆神汉在太阳地里祁雨驱赶旱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家有产白驴者适:正巧
B.而天者可以之也委:委托
C.***我而有利于人,吾何一死爱:吝惜
D.人情初不也怿:高兴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人臆倡,众万附         ②劳辱终,吾分然也
③如其未也,焉用为是益恶   ④潦溢伤禾,岁率
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B.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C.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D.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小题4:文章是一篇寓言故事,请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寓意。(3分)
小题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4分)
(2)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3分)
(3)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语录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语录二:“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法句经》
语录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五灯会元》
【注】“有为法”,是指由“因”“缘”和合而成的物质、精神或现象。其中,使事物生起、变化和坏灭的主要条件为“因”,辅助条件为“缘”。
小题1:三则佛经语录,各揭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请作简要概括。(6分)
小题2:请从三则佛经语录中任选一则,联系现实,简要谈谈其积极意义。(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