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建业,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用。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以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我军势,兵法所谓以逸待劳,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且闻虏所据营,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于是与麾下二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乃还与诸将连营而进,据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欲退师。庆之杖节军门曰:“共来至此,涉历一岁,糜费粮仗,其数极多。诸军并无斗心,皆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直聚为抄暴耳。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审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诏。”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高祖嘉焉,赐庆之手诏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率众七万楚州,刺史桓和陷没,景仍进军淮上,贻庆之书使降。敕遣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赴援,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时大寒雪,景弃辎重,庆之收之以归。进号仁威将军。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赈给,多所全济。州民李升等八百人表请树碑颂德,诏许焉。五年十月,卒,时年五十六。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曰武。
《梁史·列传第二十六》
【注】①衔枚:横衔枚于口中,以禁喧哗。枚形似箸,可系于颈上。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财聚士,常思用效:效力
B.我军势沮:阻拦
C.魏遣将侯景率众七万楚州寇:侵犯
D.景弃辎重走:逃跑
小题2: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陈庆之骁勇善战的一组是(3分)
①散财聚士,常思效用                 ②今日犯者,便依明诏
③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            ④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
⑤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庆之收之以归  ⑥于是与麾下二百骑奔击,破其前军
A.①②③B.②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庆之年少时就跟随高祖,高祖喜欢下棋,而且通宵达旦地下,在其他的侍从睡了的情形下,只有陈庆之一招呼就来,高祖对他格外赏识。
B.曹仲宗等因种种原因想撤军,但遭到陈庆之的反对,他拿着节仗在军门前鼓励军队,敌军已无战斗之心,都思谋退却,这正是我们成就功名的时候。
C.陈庆之善于用兵。北魏的援军部队构建城垒分兵牵制,陈庆之率军衔枚夜袭,攻破其中四座城垒,迫使涡城守将王纬请求归降。
D.战胜侯景军队的那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救灾,使得大部分灾民得到救济。豫州的百姓请求为他树碑颂德,也被皇帝批准了。
小题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
(2)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
(1)(北魏的军队)距离我们既然很远,肯定不会怀疑我们(攻击他们),趁他们尚未聚集,我们必须挫伤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一定没有不打败(他们)的道理。(去:距离。见疑:怀疑我们。及:趁。挫:挫伤。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从春到冬,打了将近数百仗,军队疲惫,士气衰微,魏国援兵又想在梁军背后构筑工事。(师:军队。老:疲惫。气:士气。筑垒于军后:在梁军背后构筑工事。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沮:挫伤。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
小题2:
试题分析:①是指他召集将士。②指其有谋略。⑤指侯景败逃,庆之缴获战利品。
小题3:
试题分析:“敌军已无战斗之心”有误,原文是指自己一方无战斗之心。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借代的词语外),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语句通畅。关键字:“去”,译为“距离”;“及”译为“趁”;“挫”译为“挫伤”;“师”译为“军队”;“老”译为“疲惫”;“气”译为“士气”。句式:“见疑”,宾语前置句,译为“怀疑我们”,见在此是代词,代“我们”;“筑垒于军后”,介词结构后置句,译为“在梁军背后构筑工事”。
参考译文: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郡国山人。年少的时候就跟随高祖,高祖喜欢下棋,常常通宵达旦不停止,其它的侍从因疲倦睡了,只有陈庆之没睡,一听到招呼就来,于是很受亲近赏识。庆之跟随高祖东下平定建业,不久被任命为主书,他散尽钱财,召集将士,常想有一天能够为朝廷效力。
梁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攻伐涡阳。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骑兵十五万来援战,其先锋部队到达驼涧,距离涡阳大约有四十里。陈庆之想前往迎战,参军韦放认为北魏的前锋部队必定是精锐的骑兵部队,跟它作战即便战胜了,不足以作为功劳,如果失利的话,则会挫伤整个军队的士气,兵法上所说的以逸待劳,不如不要出击。陈庆之说道:“北魏的军队远道而来,都已经非常疲惫了,距离我们既然很远,肯定不会怀疑我们(攻击他们),趁他们尚未聚集,我们必须挫伤他们的锐气,出其不意,一定没有不打败(他们)的道理。而且我听说北魏军队他们所驻扎的营寨,林木丰盛,必定不敢在夜间出来巡视。如果你们再有疑惑的话,那么我陈庆之请求一个人率军去攻击他们。”于是陈庆之与他手下大约二百多名骑兵长途奔袭,击破北魏的先锋部队,使得北魏援军人人震恐。陈庆之回到营寨,马上和众将一起连营进发,占据涡阳城,与北魏的援军相持不下。从春到冬,打了将近数百仗,军队疲惫,士气衰微,魏国援兵又想在梁军背后构筑工事。曹仲宗等担心腹背受敌,就商量想撤军。陈庆之拿着梁武帝赐给他的节仗(这种节仗在外可代表皇帝本人,类似于后来的尚方宝剑),在军门前大声说:“我们一起来到这里,经历了一年,浪费粮食和武器,数量非常多。众军无战斗之心,都商量着要退缩,难道这是想要成就功名?(这样做)只不过是聚集在一起做劫掠滋扰的事罢了。我曾听说只要将自己置之于死地,才能获得生存,大家同心协力,这样之后跟敌人作战!如果你们确实想退却,我手上有皇上的密敕,今日如果违反敕令,我就依照密敕上的吩咐来行事。”曹仲宗认为他的计策充满豪气,于是就听从了他。北魏的援军部队分兵牵制,一连筑起十三道营垒。(为了击破这些营垒,)陈庆之率领一部分精锐的部队,每个人嘴里含着枚(以便不发出声音),于一天夜里对北魏的营垒发起夜袭,攻陷其中的四座营垒,涡阳城的守将王纬请求归降。梁高祖赞赏他,亲自写了诏书称他是:“不是名将的后代,也不是豪族的门下,觖望风云,以至到达这种地步,在这次战役中,深思熟虑,有雄奇的才略,擅长攻克,获圆满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勋业),开朱门迎接宾客,使自己的勇名传于史册,这难道不是大丈夫的本色吗?”
梁大同二年,北魏派遣大将侯景率领七万人进犯楚州,楚州刺史桓和陷没,侯景继续进军淮上,并送陈庆之一封信让他投降。梁武帝就命令湘潭侯退、右卫夏侯夔等去支援陈庆之。援军刚刚开到黎浆县,陈庆之已经击败了侯景。当时正值大寒雪,侯景丢弃许多军用物质而逃。陈庆之把那些军用物质全都收获而返。陈庆之晋升官职,号仁威将军。这一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打开仓库赈济灾民,(灾民)很多得以保全活命。豫州的百姓李升等八百多人上表朝廷,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下诏答应了他们。梁大同五年十月,陈庆之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六。他被追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号武。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21-24题。(10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
A.四时俱急应河阳役,犹得晨炊B.沉竞跃沙鸥翔集,锦游泳
C.泠泠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D.有时日胡不我于王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2分)                                             
小题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不可吝已。俭者,省约合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树圈之所生。复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焉。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颜氏家训 治家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也  移:改变
B. 江南奢侈,多不焉            逮:达到
C 自同之,常无厌色            躬:弯腰
D 后坐事伏法,其家产          籍:登记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然则可俭不可吝已          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B 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
C 与其不孙,宁固             吾其还
D 朝夕每人肴膳,十五钱为率   君臣固守窥周室
小题3:下列对文章艺术形式的分析有误的是(  )(3分)
A.本文作者笔锋犀利,引经据典,说理形象,并且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父母应率先垂范和治理家庭要勤俭的观点。
B.文章采用了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共列举了周公、裴子野、京城邺下大将军、南阳吝人待婿四则事例论证观点。举例确凿充分,使得文章观点更鲜明,说服力强。
C.文章语言既有南朝文学清绮文华的特点,又具有气质理深的特色,形成一种独特的骈散结合、文质兼美的语言风格。
D.文章还采用了对比论证方法,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有力的论证了论点。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感化要从上向下推行。父亲不慈爱,孩子就会受到影响而不孝;兄长如果不友爱,那么其弟就会受到影响而不恭敬。
B.作者同意孔子的说法,奢侈了就不恭顺,节俭了就固陋。即使像周公一样有才能和美德,但只要他骄傲又吝啬,那余下的也就不值得称道了。
C.老百姓的生活应该自给自足。最根本的事情是要种庄稼而食,种植桑麻而衣,所贮藏的蔬菜果品,是自家土地所出产;所食用的肉是鸡窝猪圈所畜养。
D.裴子野与京城邺下的大将军都有贪欲。前者有远亲故旧饥寒不能自救的,都收养下来;后者家僮已有了八百人,还发誓凑满一千。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3分)
(2)俭者,省约合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3分)
(3)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亢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
B.因乘便,宰割天下信臣精卒陈兵而谁何
C.以天下之士然秦以区区之地,万乘之势
D.斩木为,揭竿为旗收天下之,聚之咸阳
小题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铸以为金人十二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自以为关中之固D. 以为桂林、象郡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匈奴七百余里B.序八州而同列
C.外连衡而诸侯D.尊贤而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分)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穷鬼传
戴名世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不得。
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褐先生,其人韩愈流也,乃不介而遏先生于家,曰:“我故韩愈氏客也,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门下,敢有以报先生。”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曰:“汝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昔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其《送穷文》可复视也。子往矣,无我。无已,请从他人。”穷鬼曰;“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从之久矣。凡吾所以从先生,以不肯从他人故也。先生何弃我甚耶?敢请其罪。”
先生曰:“子以穷为名,其势固足以穷余也。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上下坑坎,前颠后踬,俯仰跼蹐,左支右吾,则穷于行;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所为而拂乱,所往而刺谬,则穷于才;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则穷于交游。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挟其空匮之身,入所厌薄之世,则在家而穷,在邦而穷。凡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穷鬼曰:“先生以是为余罪乎?是则然矣。然余之罪顾有矜者,而其功亦有不可没也。吾之所在而万态皆避之,此先生之所以弃余也。然是区区者,何足以轻重先生?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往独来而游于无穷。凡先生之所云云,固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也,其何伤乎固?见韩愈氏迄今不朽者,则余为之也,以故愈亦始疑终安之。自吾游行天下久矣,无可者,数千年而得韩愈,又千余年而得先生;以先生之道向往者曾无一人,独余慕而从焉,则余之与先生,岂不厚哉?”
于是先生与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一日,谓先生曰:“自余之归先生也,而先生不容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以余故也,余亦悯焉。顾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皆以为功于先生也,今已毕致之矣,先生无所用余,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则起,趋而去,不知所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闻江淮之间有褐先生被:穿
B.子往矣,无我累:劳累
C.无可者属:依附
D.以余故也徒:只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凡吾所以从先生韩退之以子故
B.数千年得韩愈以先生之道向往者曾无一人
C.而先生不容天下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门下
D.求人如韩愈者从,不得于是先生与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B.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C.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D.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小题4: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穷鬼原来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生活了很久,后来韩愈无法忍受就写了一篇文章赶他走,结果反遭穷鬼辱骂,因之而死。
B.江淮之间的被褐先生,品行高尚,是韩愈之类的人物,所以虽然再三被拒,穷鬼还是坚持托身在他的门下。
C.被褐先生历数穷鬼附己的多种弊端,充分表现了正直敢言、磊落孤愤的贫寒之士在当时社会遭人排斥、寸步难行的窘境。
D.文章作者借“穷鬼”之口褒“穷鬼”之功,表明“穷”不但无害于人反而有助于锻炼倔傲的性格,激发慷慨激烈之气,成就愤世嫉俗之文。
小题5:翻译和简答(10分)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曰:“汝来将奈何!”麾之去。(3分)
② 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4分)
(2)请概括出两条“被褐先生”拒绝“穷鬼”的原因。(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何实
何实,字诚卿,先北京人。曾祖抟霄雄于赀,好施与,乡里以善人称。实少孤,依叔父居。及长,通诸国译语,骁勇善骑射,倜傥不羁。远近之民,慕雄略,咸归心焉。
岁乙亥,中原盗起。锦州张鲸自立为临海郡王,遣使纳款太祖。寻以叛伏诛。鲸弟致初以叛于实,实厉声叱曰:“天之历数在朔方,汝等恣为不轨,徒自毙耳!”乃户口一万,募兵三千,丙子春,归。
大将木华黎与论兵事,奇变百出。拊髀欣跃,大加称赏,遂引见太祖,献军民之数。帝大悦,赐鞘剑一,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时张致复据锦州,实与贼遇于神水县,挺身陷阵,殊死战,杀三百余人,获战马兵械甚众。木华黎奏赐鞍马弓矢以励之。功为帐前军马都弹压。
癸未,木华黎卒,子孛鲁嗣。武仙叛,据邢。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是夜,仙党遁去。实下令,敢有擅剽掠者斩,军中肃然,士民按堵孛鲁命戍于邢,多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明
丁酉,太宗数召入见,实贡金币纹绮三篚。陵州,遇寇,实左右射之,毙二十余人,生获十余人。朝于幄殿,帝欢甚,问遇盗之故,命所获寇勿杀,仍以赐实。
是日,赐坐,论军中故事,良久,曰:“思卿效力有年,朕欲授征行元帅,后当重任。”实叩头谢曰:“小臣从事锋镝二十余年,身被十余枪,右臂不能举,已为废人矣。愿辞监军之职,幸得元佩金符,督治工匠,岁献织币,优游以终其身,臣足矣。”帝默然不悦,令射以观其强弱,实不能射。命入宿卫,密使人觇之,实臂果不能举。固辞十余,始可其奏。遂锡宴,取金符亲赐之,授以汉字宣命,充御用局人匠达鲁花赤,子孙其爵。
丁巳,卒于博。                           
(《元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节)
【注释】①拊髀:拍打着大腿。②按堵:安居,安定。③宣命:皇帝的诏命。④达鲁花赤: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以叛于实谋 :商量
B.乃户口一万籍:登记
C.陵州,遇寇次:前往
D.子孙其爵世:世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先北京人远近之民,慕雄略
B.遣使纳款太祖臣足矣
C.实左右射之赐坐,论军中故事
D.功为帐前军马都弹压朕欲授征行元帅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B.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C.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D.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实少小时成为孤儿,依靠叔父长大成人,通晓多国语言,又英勇善战,周围的人都很仰慕他的才略。
B.大将军木华黎和何实讨论军事,得知何实的用兵方法奇特多变。木华黎对何实十分欣赏,把他引见给了太祖。
C.何实跟随木华黎在神水县、邢地均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何实每次都亲临战场,表现非常英勇。
D.何实以身体为由婉拒太宗的重用,太宗于是派人秘密观察,确认何实身体真的不佳,何实又坚决地拒绝了十几次后,才同意了何实的奏请。
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帝大悦,赐鞘剑一,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3分)
②孛鲁命戍于邢,多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明。(4分)
(2)从文中找出直接体现何实军事才能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