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语言文字运用 > 下列有关《窦娥冤》与元杂剧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0115 期末题
下列有关《窦娥冤》与元杂剧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由正旦或正末独唱,其他配角一般只能道白不能唱。
B.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C.《滚绣球》一曲中窦娥质问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既表达了窦娥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她坚强的性格、反抗的精神。
D.窦娥临刑前发出了三桩誓愿,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早三年”,说明她因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好屈服于腐败的黑暗统治,体现其性格中软弱的一面。
答案
D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有关《窦娥冤》与元杂剧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主要考察你对语言文字运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雷雨)与戏剧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戏剧是舞台艺术,它的两个要素分别是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B.话剧是西方戏剧的主要样式。西方话剧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中国话剧的很大影响。欣赏话剧剧本,应当注意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C.曹禺的话剧(雷雨》这一标题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又象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D.鲁侍萍……(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鲁侍萍利用同音词语硬生生把话头转过来,表现了侍萍受到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意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心理过程,让人感受到她痛苦、复杂的心情。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B.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C.世界名著《高老头》《奥赛罗》《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的作者依次是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狄更斯和莫泊桑。
D.《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仙吕】【赏花时】我也只为无计营生四壁贫,因此上割舍得亲儿在两处分。
  仙吕,宫调之一。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D.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其中,《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汉书》的作者是东汉的班固,《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宋的范晔,《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的陈寿。
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D.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等。建国后,有《王昭君》等著名剧作。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押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