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 |
B.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 |
C.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穿透能力强 |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A中的β射线不是由于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产生的,而是由原子核内中子衰变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形成的电子流,故A是不对的;B中的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是正确的;C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故C是不对的;D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不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故D是不对的。
核心考点
试题【天然放射现象中可产生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B.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C.α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穿透能力强D.放】;主要考察你对玻尔原子理论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1 B.3 C.1一2 D 2+3
A.等于4.9 eV | B.等于7.7 eV | C.等于8.8 eV | D.大于或等于10.4 eV |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个原子核了 |
B.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的实质 |
C.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所决定 |
D.只要有核反应发生,就一定会释放出核能 |
A.汤姆孙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B.射线、射线、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
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
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衰变和一次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 |
A.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
B.光电效应既显示了光的粒子性,又显示了光的波动性 |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
D.一个氘核(H)与一个氦核(H)聚变生成一个氦核(He)的同时,放出一个中子 |
最新试题
- 1某学校有30间教室,每间教室装了40W的目光灯9盏,其它用电器很少,可以忽略.(1)如果全校教室所有的灯同时正常正作,求
- 2如图所示A、B、C、D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1)温度t1℃时,各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 3【题文】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4听对话用所给选项补全下列句子。1. They are talking about
- 5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1)如图所示,在平面镜右方有一发光点S,OB、O′B′分别是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 6《宋史·王安石传》:“……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
- 7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
- 8【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9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 ]A.23 °26 ′ B.30 °
- 10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A.“南(甘)蔗北(甜)菜”——地形B.“南(甘)蔗北(甜)菜”——热量
热门考点
- 1已知:X、Y、Z、W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X:99pm Y: 154pm Z:125pm W: 117pm,X Y
- 2如图,四边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点O,过点O的直线与AD,BC分别交于E,F,则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A
- 3Although the average reader spends more than 4, 000 pounds o
- 4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197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与1979年相比,200
- 5以下运动中的南方地区人民所擅长的是( )A.骑马 B.滑冰 C.游泳
- 6如图所示,在Rt△OAB中,∠OAB=90°,且点B的坐标为(4,2).画出△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OA1B
- 7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酸与CaCO3反应:B.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 H++OH-==H2O
- 8 代数式① ;② ;③ ; ④ ,其中属于分式的有( ▲ )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
- 9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减少 ②如果生活必需
- 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国宣战。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