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使匀强磁场均匀减少 |
B.保持圆环水平并在磁场中上下移动 |
C.保持圆环水平并在磁场中左右移动 |
D.保持圆环水平并使圆环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使匀强磁场均匀减少,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产生感应电流,A正确;保持圆环水平并在磁场中上下移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B错误;保持圆环水平并在磁场中左右移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C错误;保持圆环水平并使圆环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D错误;
故选A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一个金属圆环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能使圆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做法是A.使匀强磁场均匀减少B.保持圆环水平并在磁场中上下移动C.保持圆环水平并在磁场】;主要考察你对楞次定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将电键突然断开的瞬间 |
B.通电过程中,使变阻器的滑片P作匀速移动 |
C.通电过程中,使变阻器的滑片P作加速移动 |
D.线圈中通以恒定的电流 |
A.甲图是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通过传感器1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B.乙图是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通过传感器1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C.丙图是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通过传感器2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D.丁图是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通过传感器2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A.P、Q互相靠拢 |
B.P、Q互相远离 |
C.P、Q均静止 |
D.因磁铁下落的极性未知,无法判断 |
A.感应电流的方向先逆时针方向,后顺时针方向 |
B.感应电流的方向先顺时针方向,后逆时针方向 |
C.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
D.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
A.线圈中有感应电流,电压表有示数 |
B.线圈中有感应电流,电压表没有示数 |
C.线圈中无感应电流,电压表有示数 |
D.线圈中无感应电流,电压表没有示数 |
最新试题
- 1书面表达(满分35分) 假如你是李华, 现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但是你发现你的同班同学魏华特别疲倦和紧张。请根据以
- 2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叨扰(dāo)B.裹挟(jiā)C.泊车(bó)D.股肱(hó
- 3某地初中同学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国民党报刊中,查阅到一些民主人士对***的称赞:“弥天大勇”、
- 4若使相同体积的NaCl、CaCl2、AlCl3中的Cl-完全沉淀,用去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相同,则N
- 5不定项选择(选修3-3选做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顶部没有作用力B.
- 6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 )A若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光的强度减弱,那么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
- 7图是一种新型吊运设备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图中虚线框里是滑轮组(未画出),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由电动机拉动。工人师傅用该吊运设
- 8无锡业勤纱厂的杨宗濂、杨宗瀚兄弟,他们的父亲做过知县,“居官积廉俸,置田两百亩”。杨宗濂本人也做过长芦盐运使。1896年
- 9文言文阅读。(11分)(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
- 10亚洲季风水田农业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是 (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B.是一种“刀耕火种”的原始生
热门考点
- 1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各题。小题1:图中ABCD四点气温最高的是A.A点B.B点C.C点D.D点小题2:图中ABCD
- 2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国家需要大批掌握最新科学文化知识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 ]A.运动B
- 3________ everyone else wouldn’t go to the mountain area, he
- 4判断下列化学反应的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横线上画“√”.在错误说法后面的横线上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举出一个否定的例子
- 5已知函数f(x)=2x2+mx+n,求证|f(1)|、|f(2)|、|f(3)|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 6用“>”、“<”或“=”填空(1)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氧气______空气;(2)制取氧气的速率:加热氯酸钾______加
- 7以BaS为原料制备Ba(OH)2·8H2O的过程是:BaS与HCl反应,所得溶液在70~90℃时与过量NaOH溶液作用,
- 8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弧长为2πcm,半径为2cm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______cm3.
- 9读各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大洲之间的界线是______海峡.(2)A、C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__.
- 10 《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_________,“鸱”比喻________,“腐鼠”比喻________